水稻种植及多种类型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

2023-11-22 06:56罗红玫胡子君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6期
关键词:白粉病虫害病害

罗红玫 桑 雯 胡子君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种植水稻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病虫害问题,而这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所以需要应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增加水稻产量,增强粮食安全。

一、水稻种植技术

对于水稻的种植需要科学选择水稻品种、应做好种植以前的准备工作、科学施肥、合理播种、优化田间管理工作、科学灌溉、加强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以及收割等方面。以下针对水稻种植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水稻的科学种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提供有力支持。

1、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在生长周期、生长方式、抗病虫害性、营养提供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应结合水稻种植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水稻品种。这是由于水稻生长对于水分、光照、养分等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考虑到地方降水情况、温湿度、土壤特点等因素,在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养分条件较为良好的地区进行水稻生长较好。

②选择产量高、具备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这是由于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可以增加农作物经济效益,具备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可以避免投入较多的防治病虫害方面的成本支出。

③应结合市场环境。一些水稻品种可能适合于糯米、粳米等加工,还有一些品种则适合于外贸出口等,因此应考虑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水稻品种。

④需要考虑到水稻的品质。当前消费者对于水稻的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考虑到水稻品种的口感、营养成分等,以此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土地准备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土地准备方面应尽量选用土地松软、肥沃、透气性好,以便种子能够均匀而深入地生长。在播种前应进行耕地整理,对于土地太干或太湿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耕地整理的深度和均匀度对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至关重要。水稻对土壤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土壤养料丰富,土质松软,蓄水性强。水稻种植的最佳温度在30℃左右,一般适合在年降水量1000mm 左右的地区种植。

3、科学施肥

应根据土地状况和种植期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施肥应在播种前、生长期和灌浆期进行,控制好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施肥应以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和生长期为基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在育秧期,一般则主要是使用氮肥、磷肥等,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严格把控肥料用量,如果过度使用肥料,可能影响土壤质量。

4、合理播种

在种植水稻之前需要对于土壤进行耕作,种植方式存在差异,对于水、土壤等要求也会存在差别,在播种以前需要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要求,而且还需要确保播种均匀。之后需要在适合的时间育秧,一般采取湿法育秧或干法育秧。之后需要插秧,这是水稻种植最关键的环节,在此以后需要清除杂草、灌溉、施用肥料等。

5、田间管理

①适宜种植密度。如果种植密度较小,那么可能存在水稻种粒较为疏松,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应根据水稻品种以及土壤情况等科学种植,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和保证水稻产量。

②合理管理田间水分。对于田间水分的管理也极为重要,对于水稻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有针对性调整水分,适宜的水分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保障,应避免水田存在积水或者干旱情况。此外,还需要进行翻土等作业,确保土壤通透。

6、灌溉

在灌溉中要注意保证水质的好坏,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次数,以避免过度浇水或缺水。

7、病虫害防治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清除病虫害源、使用优质种子和施用合理的肥料、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避免单一防治方式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和药害性。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使用农药是常见的管理措施,但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所以在对农药使用方面需要科学选择,依据农药的使用说明正常用药,应避免不按规定用药。在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而且应第一时间将农药使用的残留清理干净,防止影响环境。存放农药时,应注意防火防潮,避免与易燃物品和食品接触。

8、收割和贮藏

在收割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稻谷,以避免影响品质。收割后,应将稻谷晒干并进行贮存。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稻谷的干燥和通风,防止虫害和霉变的产生。此外,要注意定期检查稻谷的质量,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9、农民素质和技能的提升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推广技术手册、派遣技术人员等方式,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应鼓励农民自主探索和实践,创新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二、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害类型多样,对于不同的水稻病害应分析其特点以及对于水稻的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应明确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性,以此提高水稻病害防治技术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对于不同水稻病害应采取适宜的水稻病害防治技术,既能够保证水稻病害得到处理,也能够提升水稻病害防治工作的效果。

水稻病害包括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其中,白叶枯病是水稻生长季节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导致水稻叶片逐渐变白、枯黄,最终死亡。稻瘟病则是水稻生长后期易发生的病害,会导致水稻叶子出现黄化、萎缩、干枯等现象,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纹枯病则会使水稻叶子出现红色细条纹,最终导致叶片枯黄。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它会使水稻叶片上形成白色的粉状物,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1、白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应使用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使用,同时加强钾肥的施用,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对于土壤进行消杀,必要时使用农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孢子。病害监测,定期检查稻田和植株是否有病害发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农业防治,通过加强管理和调节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加强水稻的养分管理、排水排涝、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方法,来减轻白叶枯病对水稻的危害。

2、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稻瘟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水稻的抵抗力,做好田间管理,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处理病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①选择抗病品种。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抗病品种的水稻,在选择种子时可以选择这些抗病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稻瘟病的发生。

②合理施肥。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水稻生长阶段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③种植密度调整。过高的种植密度会使植株之间的空气流通不畅,增加稻瘟病的发生风险;而过低的种植密度会使植株受到较强的光照和风吹,也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因此,农民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品种特性,合理调整种植密度。

④清除病源。应定期检查田间水稻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受病害侵染的水稻植株,就应立即将其拔除,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防止病害继续传播。

⑤使用农药。应选择具有防治稻瘟病效果的农药,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污染。

⑥加强病害监测。应定期巡查田间的水稻生长情况,关注水稻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稻瘟病的症状,避免病害在田间蔓延。同时,可以结合农业气象数据,及时了解气候变化对病害传播的影响,做好防治措施的调整。

⑦加强田间管理。在田间种植水稻时,应注意杂草的清除和田间排水。过高的水位和不良的排水状况容易使水稻发生病害,因此要注意控制水位和排水。此外,还应注意田间通风和杀虫防治,保持田间整洁和干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植物健康状态。植物的健康状态是预防纹枯病的关键。通过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和光照,提升抗病能力,抵抗纹枯病的侵害。

②及时清理受感染的植株。如果发现植株已经受到感染,应立即将其剪掉并焚烧或处理掉。这样可以防止病菌在植物中传播,并防止病菌扩散到其他植株上。

③应用杀菌剂。通常使用的杀菌剂包括三唑酮、丙环唑和甲基硫菌灵等。这些杀菌剂可以杀死病菌并防止其在作物中的传播。

④促进植物免疫力的增强。可以通过给作物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酸度等方式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植物免疫力的提升,如拮抗细菌和真菌等。

4、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白粉病的防治要控制营养和水分的合理供应,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①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在选种时要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白粉病的机会。

注意环境卫生。白粉病菌很容易通过风、水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要注意环境的卫生,定期清理落叶和病叶,并消毒病残体和工具,以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合理施肥。过度施肥会导致植物过度生长,增加白粉病的发生率。因此,要合理施肥,不要过度施用氮肥。

合理浇水。过度浇水会导致植物营养不良,从而增加植物感染白粉病的风险。因此,要合理浇水,控制土壤湿度。

加强通风。保持适宜的通风,减少湿度,也是预防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②治疗措施

化学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以免对水稻作物造成伤害。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天敌来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如瓢虫、蚜虫、寄生性蜂等。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过改变植物周围的环境来防治白粉病,常用的方法包括喷水冲洗、增加光照等,这些方法可以减少病菌在植物表面的存活和繁殖,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效果。

植物营养调节剂防治:植物营养调节剂是一种可以改善植物生长和抗病能力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强植物免疫力,提高植物抵抗白粉病的能力。

植物抗病基因防治:植物抗病基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防治白粉病的方法,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向植物中导入抗病基因,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但是,这种方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三、水稻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种类

通过分析得知水稻虫害主要包括稻蚜、稻螺等,如果水稻感染虫害,那么则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以下对于常见的虫害进行分析:

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内最具危害性的虫害之一,它会利用口器在水稻叶片上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发黄、萎缩、干枯等现象,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稻株死亡,稻飞虱还可以传播病毒,导致水稻的叶枯病和条纹枯病。

稻螟也是普遍常见的虫害类型,稻螟主要食用花、穗等,因此会影响到水稻的质量。

稻蚜是水稻生长期内较为常见的虫害之一,它会在水稻叶片、花穗和穗粒上产卵并吸取汁液,导致叶片枯黄,穗粒变小,品质降低,严重时还会引起水稻的减产和死亡。

稻螺是水稻生长期内的一种常见的腐败虫害,它会侵入水稻的幼苗和叶片,利用其钻孔和摩擦作用造成伤害,并且会引起水稻叶片和茎秆腐烂,严重时还会导致水稻死亡。

2、虫害防治的方法

①使用高抗病的水稻品种极为重要,可以确保发芽率,也可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从而可以防范虫害。

②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可以增加水稻的免疫力,降低虫害发生率。使用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整体质量,增强微生物活力,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提升抗虫害能力。使用肥料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增强抵抗虫害的能力。对于肥料的使用应考虑土壤的特点、水稻的品种、生长阶段、生长环境等情况,应科学施肥。

③对于虫害应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理,可以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在水稻生长阶段需要加大巡查力度,进而可以及时发现虫害。对于虫害需要使用有效的药剂,这就应考虑到虫害的类型以及药剂的治疗效果。

④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确保田间无杂草、无残留植株等,在田间种植时要注意间距和密度,避免过度密植,保证植株生长的空间和通风条件。对于有虫害史的田地应及时消毒,减少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总体来说,防治水稻虫害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段,从品种、施肥、药剂、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应合理用药,避免污染环境。

3、水稻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

水稻是农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稻的生长会受到虫害的威胁,会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和水稻的产量、质量等。

①生物防治。所谓生物防治主要是使用虫害的天敌而治理虫害,此外还可以使用芽孢杆菌等制剂防治虫害。

②化学防治。所谓化学防治是使用杀虫剂等化学物品预防和治理虫害,对于杀虫剂等化学物品的使用需要依据具体的说明和规定,应科学配比、正确使用。为了防止杀虫剂等化学物品影响土壤和周边环境,需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毒性较高的杀虫剂。

③农业措施。所谓采取农业措施主要是通过变化管理方式而降低虫害的感染率,减轻虫害的无害程度,包括科学施肥、加强轮作种植等。另外,应重视田间管理,清除土壤表面杂物,进而可以避免虫害的威胁。对于水稻虫害的防治需要针对性采取适合的方式,加强预测、检查、治理和杀灭等。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应从根本上降低水稻虫害的感染率,确保水稻正常生长,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总而言之,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不仅关乎着农民的生计,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保障水稻的高产稳产和品质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种植和防治技术,才能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和品质安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增添更多的保障。

猜你喜欢
白粉病虫害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