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稻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讨论分析

2023-11-22 06:56肖兴连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6期
关键词:稻瘟病贵州病害

肖兴连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巨大,水稻早就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多年来盲目的投入化肥,去追求水稻产量的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越来越多,近年来病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加上气候环境因素,低温冷害等条件所造成的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等一些主要病害,因此作者在文中就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相应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一、研究地概况

贵州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的盛期通常在同一时期。春天多雨但是气温较低,夏季旱涝,秋季多雨,冬季多云且干燥,大部分区域的无霜期能够达到290 天以上,全年不发生凝结。该地区平均海拔936m,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气温22-27℃。有局地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860-1050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14.2 h,日照比例为23.5%。该地区所处的纬度为其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水稻已逐渐成为我国百姓餐桌上最为主要的粮食种类之一,因此,应大力倡导贵州在农业发展方面,全面发展水稻的种植业,响应市场需求。目前,该省的水稻种植产业和水稻生长呈现符合市场需求的良好态势,但也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其中,主要害虫有稻虱、稻象甲等,主要病害有赤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等等。本研究主要围绕水稻病害,为当地水稻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了解近年水稻种植中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措施,并对水稻的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进一步提出专业化建议。2022 年贵州水稻病害最为严重,主要是稻瘟病,可能与收获前后,降雨量增多和温度上升有关,这表明高温高湿是导致贵州水稻病害严重的重要外部条件。此外,某些年份,还会发生细菌性基腐病和胡麻叶斑病等。

二、研究内容

赤枯病、恶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胡麻叶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等是目前贵州地区水稻种植主要病害,下面对病害病症进行细化分析。

1、赤枯病

赤枯病典型症状是叶片呈现褐色,植株矮小,几乎没有芽生长,根老化到褐色甚至黑色。

主要防治措施是在深水区,特别是泥炭土中,开挖沟渠,改善地下水位较高的问题,同时掺入黄壤,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温度。还应结合不同的生长阶段,灵活的施用磷、钾、锌肥,并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

水稻移栽苗后,温度迅速恢复,可使赤枯病发病率低。过去数年,该病的发病情况相当严重,尤以贵州省金平镇为甚。水稻赤枯病主要是由于低温时,稻田水分冷却、肥料过粗、土壤缺氧,或者磷、钾、锌肥严重短缺引起的。

2、恶苗病

该病通常发生和表现在高土壤温度20-40℃之间的幼苗和小穗阶段,叶片为浅绿色和弯曲状。

主要防治措施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在颖花期或颖花后,进行预防,预防该病的关键手段,是对种子提前进行消毒。消毒可以将种子浸泡一定浓度的石灰水中,也可以用混合溶液。种子消毒可以有效的避免该病影响其他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如果发生疾病,必须及时将染病植株从稻田中抽出来,以防止其进行散播,通过气流传播,大量有破坏其他水稻作物。

贵州省容易在4 月至5 月出现罕见的热浪,气温最高可达到37℃,导致许多区域的稻田出现健康状况不良的秧苗。

3、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其病原为细菌。它可以贯穿整个水稻生育期,主要在苗期和分蘖期,危险部位主要是叶片部位。这种疾病的两个最常见的症状,一是落叶,二是枯萎。病后,水稻叶片干燥,导致水稻种子灌浆不足,强度下降,产量下降,影响水稻产量。

主要防治措施除了选择抗病品种外,还应防止种子或稻草,携带病原微生物进入稻田。水田应浅水浇灌,及时晒太阳,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避免氮肥过量和过后施用。结合干旱或者积水情况,应施用草灰土,这对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行化学控制,可以使用50% 氯化三聚氰酸可溶性粉或其他药物。在雨中施用时,应补充药物用量。也可以通过培育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农田,加强植物检疫,防止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种子,进入无病织地区,此外,对种子进行消毒也是可行的办法。

2.2.1 师德水平 有的教师师德缺失,对待学生态度不端正,甚至辱骂、体罚学生,这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有些教师偏护优秀学生,对“差生”态度差,甚至冷嘲热讽或置之不理,使“差生”产生心理阴影。有些教师上课不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难以树立威信;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消极怠工,举止粗俗,使得一些学生消极模仿或厌恶排斥。

白叶枯病在贵州地区较为普遍,但其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品种抗病性有关。近年,贵州省发生了少量白叶枯病,但比例较小。

4、稻瘟病

稻瘟病属于真菌病原引起的病害,主要分布在水稻主要产区。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导致水稻产量的急剧下降。严重的情况下,产量将减少40%-50% ,甚至没有粮食收成。稻瘟病发生在水稻发育期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发病的时间和地点,可分为幼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籽粒瘟,其中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水稻苗期,幼苗瘟发生时,芽和芽点变成水渍状,然后变成褐色,之后就会死亡。叶瘟发生于三叶至穗部,分蘖至穗部,病害较为严重。根据叶斑可分为白斑和褐斑。节瘟通常发生在小穗以下的第一或第二部分。典型的症状是小穗的第一部分出现褐色斑点,然后膨大,最终导致小穗容易破裂,小穗白色时脱水干燥。穗颈瘟经常发生在小穗颈上,从主要的小穗到第一茎。典型的症状是斑点(褐色或深绿色),然后扩大,最终导致水分损失和小穗干燥。此时,小穗容易断裂,后期小穗容易白穗。籽粒瘟颗粒爆破的发生部位为颗粒壳,呈灰白色,常伴有灰霉病,斑点呈椭圆形。稻瘟病发生后,种子会被带进来。如果明年的种子没有经过消毒,每年都容易引起秧苗感染该病。细菌可以在植株上冬眠,第二年,孢子形成,通过风传播到其他健康的水稻植株,从而扩大发病率,也就是中心菌株。当年,由病变部位产生的裂殖孢子,可以经风雨反复感染。播种也会引起幼苗瘟病。有机肥的施用过量或不足,或者不及时,都可能导致稻瘟病的暴发。此外,长期无雨、气候温暖、日照不足,反复露水、晴雨、土壤温度低也是稻瘟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主要防治措施是干燥后,用25%的米曲霉素或氯化物浓缩液进行浸种,优先选择大粒种子和饱满种子,加强对苗木温湿度管理,使用完全腐败的有机肥,合理施用氮肥,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肥、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适当且充足的施肥,早熟时正确施用绿肥,适量施用石灰,促进分解和中和,避免后期氮肥过量,应注意施用磷肥,也可以施用磷钾肥防止过量施用,氮肥施用过晚,避免肥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收获后及时清除农田残留物;稻田病害发生后,使用20-30g 75%三环唑保湿粉有良好效果。种植时,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糯稻,进行间作的种植方法,实现多品种合理组合;合理科学灌溉,水稻恢复绿色后,浅灌,及时旱地,恢复水分后保持湿浅灌溉;用20% 三环唑保湿粉稀释700 倍浸泡苗床;及时移除田间病株,以农业人工防治为基础,并与化学防治进行合理结合。

贵州稻瘟病分布不均匀,平山县及部分地区的稻瘟病发生较为严重。由于每年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也不同。也曾在水稻抽穗后,出现一次罕见的稻瘟病,最终在1-3个穗的分蘖上发现,在几个地方有一定的流行率,这可能与抽穗后雨季较长有关。防治重点应放在培育抗病品种上。

5、纹枯病

该病的病原菌属于真菌。纹枯病的发病期可以从苗期,一直延伸到穗期。当病害发生在叶鞘上时,叶鞘会形成被不规则的小点围绕的深绿色的水斑,此后会逐渐变成椭圆形,病情严重时,叶片变黄死亡。在严重的情况下,水稻不能收穗或在谷粒中有很多的空穗和瘪穗,从而导致产量迅速下降。

主要防治措施是首先选择抗病品种,经早期培育,立即投入田间,以控制水稻植株的过早封闭,避免植株间形成高湿环境,造成后期倒伏。该病还可以通过抗生素和多菌灵等药物的水溶液进行喷洒施药,1 周喷洒2 次,连续喷洒4-5 次。预防和控制措施:一是减少细菌的来源。菌病是病害的主要来源,及时对病株进行杀菌清理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预防效果。例如,在水稻收获灌溉后,病菌漂浮在水面上时,可以集中进行消杀,减少细菌来源;二是加强栽培管理。使用充足的基肥,尽早完成施肥,避免施肥不及时,不要混施氮肥,灌溉浅水,并勤浇灌,适当干燥田地,促进根系生长;三是药物预防。采用24% 悬浮液作为幼苗期的预防喷洒药物,可有效防止稻田发生病害,还可以分蘖末期和生殖生长中期,喷洒2.5% 水剂或粉剂,例如5% 尿素水剂等。

贵州夏秋两季气候炎热潮湿,水稻纹枯病害尤为严重。水稻穗部经过多雨天气后,如果气温不高,则不利于纹枯病害的发生。因此,在几个水稻品种中,除了轻微的病害外,很难看到大面积的病害症状发生。

6、稻曲病

主要防治措施是培育适宜贵州当地环境的抗病品种,加强人工科学管理,及时除病,深秋埋种,避免病原菌在稻田保存。再者,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水稻抽穗前6~9d 进行药剂喷施,可以利用枯芽菌水剂或粉剂,也可以用丙环唑乳油或戊唑醇悬浮剂等,最好使用2 次。

在贵州,稻曲病与稻瘟病一样普遍,特别是近年来,稻曲病已成为贵州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但危害较小,一些晚熟品种容易感染稻瘟病。由于贵州地区7 月至8 月雨量十分充沛,所以稻曲病在这个时节的发生较为严重,因此晚稻品种就十分容易反复出现病症感染的情况,可见该病主要由于抽穗期降雨量大、湿度高造成的。

7、胡麻叶斑病

胡麻叶斑病,具有发病较晚的特征,虽然该病一旦发生,往往呈现出大面积发展趋势,也容易导致大量籽粒空瘪和粒重下降的情况发生。

主要防治措施是提高土壤通透性,增施有机肥的用量,并配合使用速效氮、磷、钾等其他肥,选择抗病品种等。

胡麻叶枯病在贵州地区较为常见,但危害程度相对较小,常随着新叶的出现症状逐渐消失。4 月-5 月的高温时期,贵州几个地区的胡麻叶斑病都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流行趋势,但是并没有严重降低水稻的收获量。

8、细菌性基腐病

细菌性基腐病通常发生在水稻分蘖期,且发病不集中、不分散。这些菌株与健康菌株容易交织在一起,而且这些菌株有一种强烈的气味。感病较为严重的植株,纤维变黄,并且在生殖生长期间容易出现干燥。

主要防治措施是要注意培育壮苗,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早施钾肥要施用及时充足,中期浅灌,保证阳光充足,干湿交替,避免长期灌溉和过量灌溉。其化学防治方法与纹枯病防治相同。此外,还应注意次生线虫的危害,严重时,其可导致品系矮化、颖花减少、抽穗异常,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贵州的一些地区,次生的线虫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此,必须观察和预防其发生的趋势。

三、讨论分析

归纳2022 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粳稻对稻瘟病等病害不具有抗性。粳稻的抗病性不如水稻,因此在贵州推广时,应慎重推广该品种。水稻抗稻瘟病的性状是基因层面的,但是还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因此,其抗性只能是相对的,还需要将基因和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如果水稻品种的生长,恰好与稻瘟病所发生的最佳条件相似,则容易导致水稻稻瘟病加重。例如,某些水稻品种,在不同年份的稻瘟病发生率不同,就需要考虑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与该病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为了真正了解水稻病害与品种抗性,以及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在病害多发地区,通过进行连续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得出科学的结果。

为了防止这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性发生,必须在发病后立即采取措施,以避免对水稻造成更大的危害。同时,除草剂在播种前及育苗后的大量使用,或者过度应用,会造成巨大影响。一旦发生严重危害,就必须进行移植。因此,需要不断协调种子生产、质量与抗性之间的矛盾。而杂交水稻的综合特征,也是难以协调的,如宜县速生品种耐温能力较好,但部分品种容易感染稻瘟病,但是对除草剂也十分灵敏。

贵州属于深山山地景观,空气流动性差,湿度特别高。部分地区为深部,光照不足,容易引起疾病。这些地区的品种选择必须严格,必须进行多年的试验,以确保选定的水稻品种在这个地区种植时不会生病。氮肥的重复施用和延迟施用容易引起水稻病害,特别是稻瘟病,因此应尽可能准确地施用化肥,既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又能防止水稻病害的发生,达到绿色高效的效果。此外,该地区地形十分复杂,不仅有浅山、深山,以及其他不同的山地类型,同时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范围也较大。此外,不同地域还容易形成当地小气候条件区域,因此,贵州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水稻病害发生情况,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外,不同的田间肥力表现水平,也与病害的发生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在水稻病害的防治,特别是预防的过程中,应尽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用量的灵活调整,以求实现最佳的田间肥力表现水平。在化学防治中,应当响应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号召,全部采用绿色防治药剂,在选择用药方面,应尽可能按照环保,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原则进行选药,同时,也只有准确的选择药剂种类、用量、剂型,以及用药时间,才能保证化学防治的良好效果。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交替用药,结合水稻的品种抗性,以及不同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施药。水稻种植关乎民生,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水稻种植水平的提升,强化水稻病害和解决方法的研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及人民稳定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稻瘟病贵州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