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构建研究

2023-11-22 04:06张联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服务型工科智慧

明 海,张联锋

(1.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苏州 215009;2.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乡 453003)

积极探索新工科建设是高校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为高校创新图书馆建设模式指引了方向。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下,高校图书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进行更高形态的智慧服务型图书馆建设,能够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高校服务体系提出的“创新、交叉融合、智慧化发展”的全新要求,因此,深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工科建设与数字技术融合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场景的变革

1.1 新工科建设概述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是为了满足我国产业调整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高度,应对新经济发展形式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工科建设主要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为特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是一项高效服务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文化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理念。高校图书馆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开展创新优化,主要通过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现代化数字技术实现知识服务的创新与交叉融合建设,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借助图书馆平台形成高校创新型工程教育知识服务资源一体化平台。

1.2 数字技术融合概述

数字技术融合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复合应用下诞生的全新概念,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场景变革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数字技术融合驱动下,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将展现出多模态人机交互、虚实协同共生、全域智能检测等特点,图书馆服务模块运用区块链、数据挖掘、深度学习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依托图书馆物理实体平台实现智慧化服务于管理,为高校图书馆的新工科价值创造及知识服务创新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并诞生出基于数据驱动、软件服务、虚拟仿真的未来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1]。

1.3 智慧服务型图书馆的特征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的引导下,在数字技术融合的支撑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将展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开放性特征。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能够打破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访问者获取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自由性变得更大。第二,智能性特征。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搜集和积累访问者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结合智能算法对访问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进而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第三,互联性特征。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图书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使图书馆终端服务硬件具备多层次、多维度的互联与感知特性,为访问者提供更高效的信息互动服务。

1.4 高校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是高校落实新工科建设,推进图书馆管理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新业态环境指明了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数字技术的诞生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知识环境、技术环境以及智慧环境,推动传统图书馆模式向着更高阶的智慧服务阶段发展将势在必行;其次,高校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是用户需求转变的客观要求。在新工科建设对人才能力提出创新要求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发生数字化转变,高校图书馆向着泛在智慧、多维感知、全息交互以及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将变得十分必要[2]。

2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

2.1 强调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智慧性发展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打造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要将建设重心放在“智慧”方面,强调服务体系的智慧性发展。高校图书馆应从自身资源、技术能力以及服务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具体服务业务所需的智慧化特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进行智慧服务体系的框架设计,并结合物联网、区块链、RFID、VR、MR等技术实现服务终端的智慧化转变,帮助高校图书馆从原有的知识储存平台转变成为知识深加工、知识创造以及知识互联平台,进而为访问者营造具备泛在智慧与多维感知的服务环境。

2.2 强调图书馆服务体系多向交互发展

在数字技术融合的推动下,高校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要切实提升信息资源的交互水平,强调服务体系的多向交互发展。图书馆为访问者提供的资源借阅、咨询与检索等服务均属于一种信息交互模式,因此,图书馆的服务以信息双向交互为本质特征,高校在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完善多向交互架构设计,以打造万物互联服务为核心,在图书馆用户、管理员、其他用户、智慧服务平台、数字文献数据库之间建立互联渠道,进而帮助高校图书馆实现真正的智慧型服务[3]。

2.3 强调图书馆服务体系跨界融合发展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应契合时代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惯性思维,在打造“智慧+”服务发展模式的同时,还要强调服务体系的跨界融合发展建设,不仅要形成学科服务的跨界发展,还要形成智慧服务形式的跨界发展。在科研方面,为新工科建设理念下的学术发展提供智慧型理念支撑、资源支撑以及技术支撑;在服务形式方面,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还要囊括银行、咖啡馆、博物馆等软性跨界服务,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为用户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多功能的服务环境。

3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3.1 建筑场景交互智能化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对图书馆建筑的硬件基础进行智能化改造,从电气、光源、空气温度、通信网络、监控、安全防火等几个角度进行统筹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环保、便捷、安全以及智慧的学习环境。智慧服务型体系下的图书馆硬件基础需要借助大量传感器来收集光照、空气温度以及湿度等基础环境信息,借助无线网络通信、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人、人物以及物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化的中控调节平台,能够依照预先设定的环境信息标准进行适时地自主调整[4]。

3.2 图书馆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管理是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的一项重要职能内容,高校图书馆需借助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搭建,以及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使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流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积极引进智能机器人等辅助性智能工具,代替人工进行馆藏书籍的分拣、传输、归档以及二维码信息识别等工作,降低人工操作工作量的同时,利用智能化设备提升管理工作的速率和质量。

3.3 图书馆服务智能化

服务智能化内容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和访问者,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构建服务智能化具体内容要落实到两个基本方面,即门禁系统和智能检索推荐系统。门禁系统是智慧型图书馆获取用户和访问者信息的关键性环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现代智能设备和信息化识别技术建设更加便捷和准确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现无证进馆服务,同时人脸识别便于智慧服务型图书馆体系打造个人数据库,存储用户历史借阅信息、学习信息、阅读作者信息等,进而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智能检索推荐系统需要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打造智能化数字书库,并对具有交叉属性的图书进行精准标注,结合大数据技术来降低用户找寻所需书籍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的借阅服务[5]。

4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

4.1 转变图书馆建设发展理念,强化高校扶持力度

高校图书馆构建智慧服务型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智慧型图书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长远目标,也是必然趋势。因此,高校管理者和相关工作者必须积极转变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智慧型图书馆建设在各个层面上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从上至下明确图书馆建设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扶持力度。一方面,高校要给予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建设政策上的倾斜,并将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纳入到高校战略规划当中,有序推进智慧型图书馆的持续性建设;另一方面,高校要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基础环境和数字化基础设备的更替和完善,并与专业软件企业合作,依照自身图书馆服务特色,打造图书馆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而完善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的各项保障工作。

4.2 融合数字技术,强化智慧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结合自身建筑结构特点,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对空间组成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主题阅览室、学科研究室、数字体验馆、智能消费服务、智能监控中心、信息一体化服务中心等基本框架,依照建筑框架内容铺设电气管线、网线,并安装不同的数字化基础服务设施;其次,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引入智能服务机器人,提前规划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内容以及行进线路,尽可能地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协同服务;最后,高校图书馆要实现馆藏信息与服务的全面智能化覆盖,从新工科建设的实际出发,打造具备检索、分类、对比、在线阅读、下载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并形成数字化书籍、纸质书籍、实物信息的一体化信息服务模块。

4.3 挖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创新智慧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构建智慧服务型体系就是要将传统图书馆被动化服务模式转变成为主动化个性服务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深度挖掘服务需求,创新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内容。

服务需求挖掘主要从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魅力型需求三个方面着手,全面分析图书馆用户、管理员以及访问者对图书馆智慧应用场景的要求(见图1),进而形成四种创新型智慧服务内容。第一,智慧空间服务。高校图书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高度仿真的现实场景,对图书馆预先规划的实体空间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虚拟映射,通过智慧服务空间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字资源,嵌入到用户的学习与科研全过程,形成全感官沉浸式的管家式场景服务;第二,智慧阅读服务。高校图书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资源画像以及5G技术对用户的基础数据、行为数据、情境数据进行全时段采集,利用智慧服务型体系的中央管理分析系统进行用户标签和画像建模,进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阅读资源精准推荐,同时借助VR等先进设备为用户提供交互式阅读 体验[6]。第三,智慧教研支持体系。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教研服务机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要实现与各个院系或不同职能部门协同工作,全方位配合的智能,智慧服务型体系要能够结合大数据分析成果整合不同学科的科学数据和科研信息,形成交叉学科探索方向,并逐步形成教学与科研的支持服务模块。第四,智慧导航服务。高校图书馆借助人脸识别技术、近场感应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多元技术支持,打造图书馆三维实景模型,并还原原生场景,利用移动终端可实现用户多重身份的无感验证,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场景壁垒,实现用户信息与馆内门禁系统、智能座位、智能书架等信息设备的全息互联,进而依照用户画像提供针对性特色导航服务。

4.4 完善高校智慧服务型体系下的馆藏资源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性体系构建要完善自身数字化环境下的馆藏资源建设,进而为终端的智慧导航和智慧教研服务提供坚实的资源内容支撑。

4.4.1 建设内容 智慧型图书馆开展资源内容建设要围绕文献信息资源、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数据库建设等四个方面。文献信息资源是指智慧型图书馆的资源管理系统要与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权威文献网站实现联通合作,满足用户对网站资源的链接检索;电子资源是指高校图书馆需要将本校各学科的相关文章、课程资料、专业书籍、视频课程等进行整理和收录,便于用户通过终端服务平台进行检索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整理出与本校各学科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专业书籍以及视频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分类收录,满足用户的借阅需求;数据库建设是指图书馆要依照馆内数字化资源的属性、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利用云存储技术进行保存,形成数据资源体系[7]。

4.4.2 馆藏分类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建设使传统馆藏空间与结构发生了本质转变,因此,图书馆要探索新的智慧服务型模式背景下形成的新的馆藏分类特点,依照馆藏内容属性进行分类,划分成为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实体馆藏是指图书馆中现存的纸质文献,包含文献等级、文献分类、文献学科、文献出版时间等,高校图书馆要依照智慧服务型体系下的智慧导航服务设计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应虚拟空间点位进行分类、摆放和编排,为联机检索导航服务提供便利;虚拟馆藏是指所有数字化的文献资料,包含数字化书籍、数字化科研资料、视频课程、音频或图片等,高校图书馆要依照智慧阅读服务设计构建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分类存储。

4.5 完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架构设计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主要由物理实体层、数据驱动层、孪生模型仿真层、智慧应用层以及感知交互层打造出具备功能属性的服务模块,具体服务型生态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生态体系

物理实体层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的主体层,是图书馆功能服务实现“人-机-物-环境”物理信息实现全息互通的关键层,智慧服务型体系在物理实体层要通过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物理实体资源优化来实现信息采集与数字管控,规划智慧图书馆人机交互和资源动态分配,充分实现图书馆内部的万物互联。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在数字驱动层的优化需要依托多网协同泛在智能传感技术、超密集异构网络、自组织移动云网络模式搭建内部智能传感网络架构,帮助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实现数据实体空间、用户与用户、应用终端的多向交互,并能够与物理实体层实现双向反馈和实时交互[8]。孪生模型仿真层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打造智慧服务场景模块的核心环节,智慧服务型体系需要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数据建模技术、知识域可视化技术,在协同管控功能的引导下,实现图书馆物理元素“规-建-管-服”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重构,通过打造场景匹配、资源管控、空间规划、设备维护以及安防监控来实现图书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共生、同智、共演功能。感知交互层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实现人人、人物交互的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要将RFID、压力感知、肢体动作感知、沉浸式XR等智能感知技术进行优化集成处理,构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多感官全息交互,帮助高校图书馆形成智慧交互空间,形成全息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智慧应用层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型体系面向不同使用者的终端应用环节。面向图书馆用户,智慧服务型体系在智慧应用层要精准映射“实体-知识-设备-逻辑-用户”的服务流程,利用孪生模型层实现智慧应用层的数据与模型双向驱动;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智慧服务型体系在智慧应用层要实现各物理实体资源的管理、决策、感知、预测以及协调功能,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分析评价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并能够实现高效的资源调度、监控管理以及设计仿真服务等职能。

5 结 语

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以及现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场景的变更,展现出智慧服务型特征。高校在打造智慧图书馆服务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智能化的基本内容定位,找准切入点,从发展理念、数字技术基础建设、新工科需求下的服务内容、数字馆藏资源、系统架构设计等几个方面全面推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型体系建设,从而推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向着现代化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服务型工科智慧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