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真的与众不同

2023-11-23 10:47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 2023年34期
关键词:火炬手场馆杭州

◆本刊综合

图1 “数实融合”的亚运会点火仪式(图/新华社 江汉 摄)

聆听之江潮涌,感受时代脉动。2023 年9 月23 日晚,第19 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盛大启幕,上亿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字火炬手”一起在虚拟空间“点燃”亚运圣火,成功打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实融合”的点火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一场更智能的亚运会。

从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会徽“潮涌”、奖牌“湖山”、火炬“薪火”,到开幕式上古今穿越对话、AR 程序放出孔明灯、首次使用双3D 威亚等,历史人文与创新活力交相辉映,为亚运会注入了多彩的意蕴。

本届亚运会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也是继1990 年北京亚运会、2010 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亚运综合性体育赛事。从场馆设计、参赛流程到观赛体验,先进的数字技术、一系列的智能化应用,不仅助力亚运精神薪火相传,也展示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成就。

图/图虫创意

科技与艺术之“合”

本届亚运会的开幕式通过VR、AR数字穹顶、裸眼3D、流体计算和巨大网幕等技术应用,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在呈现中国美学的同时与数字世界完美融合,造就了众多经典时刻。

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裸眼3D 的视效与虚拟影像的设计,两幅国宝级名画《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动”了起来。由裸眼3D视觉技术构筑而成的拱宸桥,以全景立体影像的方式跃然于运河之上。

图2 庄严入场的国旗与地屏浮现的祖国大好河山同框(图/新华社)

在AR 技术加持下,寄托着古今美好心愿的灯笼升腾而起,溢满整个大莲花场馆,融汇成点点星河流向远方。这些效果的实现离不开由9 个IMAX 荧幕并排构成,并做到隐身的超大网幕,配合地屏实现了裸眼3D 效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演绎空间。

图3 开幕式上3D 双威亚表演(图/新华社 孟晨光 摄)

3D双威亚首次应用于大型运动场,立体飞旋于空中的演员与潮共舞,与地屏中的浪潮即时互动。网络参与火炬传递的“数字火炬手”化身上亿光点汇聚到钱塘江上,形成的具象数字火炬手“踏过钱塘江”来到大莲花场馆上空,与现实中的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打造了亚运史上首个“数字人”点火仪式。

此外,在数字科技、三维动画、AR 技术等的加持下,一场烟花视觉盛宴展示在观众面前,为世界呈献了一场专属于杭州亚运会的“绿色”盛宴。

技术上的“硬”

全 球 首 条5G-Advanced(又 称5G-A 或5.5G)是5G 的演进和增强,5G-A 网络智能化技术可重点保障场馆网络设备进行预测和实时监测管理,丰富了5G 的应用场景。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组建的异频、同频双层网络,可打造具备超密组网能力的弹性自呼吸5G 通信网,能同时满足8 万名观众的通信需求。

图4 体验车内的5G-A 实测网速(图/新华网)

图5 RIS 新型移动通信技术为亚运场馆提供通信保障(图/杭州钱塘信息高等研究院)

基于智能超表面(RIS)的新型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精准控制的5G 基站无线信号,在部分弱覆盖区域内可将信号增强10 倍以上,是亚运场馆内无线通信信号流畅的保障。

无源物联是基于5G-A 网络新增的物联能力,在无需通电的情况下可与距离室外200 多米的基站完成通信,实现全场景物联,不仅适用于标识类连接,还支持高精度定位、微型传感类连接能力,其标签识别的准确率可达99%。

图6 机器狗执行巡检工作(图/新华社江汉 摄)

无源物联还可结合各种环境传感器,实现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实时监控,协助对物流车辆和仓储进行跟踪与盘点。基于蜂窝网络和无源物联标签,通过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对车辆、电动自行车等资产的管理。

图7 无人驾驶的AR 智能巴士(图/杭州第19 届亚运会组委会)

自动驾驶班车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视觉相机等感知设备,能精准感知车辆周边环境,精确识别道路、车辆、行人、红绿灯以及各种障碍物。

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可通过裸眼3D、5G+自由视角、5G+VR 等技术,打破空间的限制沉浸式体验。

场馆中的“智”

全国第一座超1000 平方米的双道环屏、可制冰的篮球场、常年无需换水的泳池、会随环境变换颜色的“星际战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黄龙体育中心等十余个场馆都实现了智能化运营。

“数字驾驶舱”作为杭州电竞中心最核心的“大脑”,在赛时能对比赛场地、人员流线进行规划,为电竞比赛提供数据支撑,在日常模式下能监测场馆及周边天气、消防安全等情况。

图8 杭州电竞中心的“数字驾驶舱”(图/新华社)

由天然草与人造草纤维结合而成的锚固草坪,较传统草坪更牢固、耐铲踢,使用后恢复力更强,可满足高频率足球赛事的需求。

空中跑道由两条1.2 米宽的标准跑道和两条缓步道组成,跑道旁设的智能屏可记录运动轨迹、跑步速度、体能消耗等实时数据。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借助AR 和VR 技术1∶1 还原的赛道和水流感,让你在感受颠簸刺激的同时体验皮划艇的魅力。

亚运马术智能化系统可对马匹健康状况、检疫采样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为马匹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

盲人门球基地在门上安装自动感应的语音播报器,帮助视障运动员判定方位。悬浮式专业运动地板可避免运动员在手球比赛中造成碰撞伤害。

羽毛球馆配备的4K 高清摄像机VR相机,可定格运动员不同角度的动作,通过AI 红外追踪技术将其实时转换成三维图像,对选手的各项身体参数和动作角度进行智能分析并打分。

日常中的“便”

在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和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使用手机“AR 导航”就能通过摄像头将箭头或文字等虚拟标识投射到真实场景中,为你领路。

“躯干”用塑料和金属制成,嵌入了数字键盘和卡槽的银行临时网点的“接待员”可随时为你提供服务。化身“导盲犬”的机器狗关键时刻可助你一臂之力。“亚运冠军AI 合影机”借助AR 和AI 技术,分分钟满足你与冠军合影的愿望。

图9 AR 导航成为专属“指路人”(图/杭州第19 届亚运会组委会)

钱塘江边的座椅具备无线充电、USB 充电、蓝牙音响和感应照明的功能,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因没电而“罢工”了;既会“说话”又会“转头”的指引路牌可根据输入的目的地,指示方向并告知距离;手机扫码就能向“云公交”发起“坐车需求”,一张支付宝收款码就能“无缝”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

无介质全息AI 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观众可裸眼看到三维影像,并通过手势、语音等与空中画面实时交互。无接触电梯按键终端可点击在空中成像的电梯操作界面选择楼层。人机交互形式,为亚运会带来更智能化和便捷化的服务。

图10 10 月8 日,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在主火炬熄灭仪式上(图/新华社 陈晔华 摄)

本届亚运会既是一次体育盛会,又是一场科技盛宴。“智能亚运”充分展现了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的创新热潮,以及中国在建设科技强国道路上迈出的铿锵步伐。亚洲人民通过这根文明交流的纽带,在进一步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将在交流互鉴中续写亚洲文明的新辉煌。

猜你喜欢
火炬手场馆杭州
杭州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传递火炬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场馆风采
杭州旧影
马庄文明“火炬手”孟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