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路径探究

2023-11-23 14:07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中心幼儿园杜春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11期
关键词:红色美术创作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中心幼儿园 杜春艳

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对幼儿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时代性。幼儿教师应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究幼儿美术红色资源的挖掘与转化方法,将红色资源整合转化为幼儿美术教育资源,探索红色资源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途径,进而让幼儿感受高尚的品格和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将红色文化与幼儿园美术教育相结合,利用美术的形式展现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时期的艰苦奋斗,为幼儿展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让幼儿在提升美术素养的同时感受不畏艰险、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洗礼,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成为有担当、有胆量、有气概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红色美术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之幼苗,必须培养得宜,发能发芽滋长。”当前,新课改下的教育核心是实行德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因此,根据美术的视觉教育特征及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对红色资源进行梳理、筛选与转化很重要,这就要求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与此同时,利用红色美术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扩大德育教育的范围,增加德育教育的方法。同时红色美术资源中包含着深厚的红色元素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利用美术教学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从小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红色情怀,走好人生第一步。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因此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对外界的认知能力都比较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就有着重要意义。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可以让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学习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让爱国、爱党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厚植幼儿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师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时,可以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和认知程度出发,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深化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路径

1.创设红色文化墙,传承红色基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首先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墙面、走廊等空间进行红色文化墙创设,从而为幼儿营造富有特色的环境文化,同时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直观形象、丰富鲜活的载体,进而为培养幼儿的审美、爱国情感创造能量场。为了使红色文化墙更加直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入手,通过构思、绘制草图等,将红色文化的图案进行平面化以及专业化处理,从而使红色文化墙在有创意、有意义的同时也有童趣。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新长征”“我爱天安门”“我的强国梦”“我爱五星红旗”等主题文化墙的绘制,将美术课搬到室外,并充分融入红色资源,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幼儿们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通过稚嫩的线条、斑斓的色彩在面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国旗、天安门;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设计、布置、创作出红色文化墙,幼儿在参与红色文化墙创设的过程中种下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

绘制红色文化墙能够将美术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幼儿长期处于红色文化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将红色文化深入脑海,红色基因也在幼儿心中扎根。

2.走进红色基地,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幼儿美术属于视觉艺术范畴,而视觉系统是重要的感官系统,人们接收的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传递到大脑的。对于幼儿而言,视觉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幼儿对于世界的感知是以视觉形象作为基础,而审美活动也是通过视觉系统完成的。美术活动以观察为基础,幼儿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等获得对事物的感知。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美术教育资源,幼儿园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红色基地,从而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创作出蕴含红色文化美术作品。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去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近距离观察英雄人物雕像、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像等,让幼儿在红色文化的洗礼陶冶之下,增强知识储备、扩展认知,提高审美鉴赏力。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人民军队,近距离接触部队文化,了解军人服装的颜色、花纹、图案等,从而感受军服的色彩美、协调美。幼儿通过视觉感官,提高其观察能力,同时也为美术创作积累经验,提升美术鉴赏力。

3.多元教学评价,促进幼儿美术创作

幼儿园美术学习不仅涉及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还与幼儿的想像力和创作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关,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通过幼儿、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综合性的性价。同时,还可以增添一些“红色元素”,如可以对评价分数高的美术作品予以“小红星”或者“小红旗”的奖励。通过评价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互评的过程中,可以教导幼儿要观察别人作品的优点,通过欣赏同伴的优秀美术作品,学习他人的闪光点,从而培养的幼儿思考能力;在幼儿自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幼儿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当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着重考察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

从事艺术活动是人的天性,同时也是一种本能,美术模仿主要是通过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从而有利于人的创新思维发展。很多人不赞同美术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范例,认为范例会影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合理使用范例能够对幼儿的美术技能进行有效引导。例如,在泥塑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创造红色主题“我是小红军”活动,并为幼儿提供红军图片,幼儿根据图片进行泥塑创造并比试谁创作的“小红军”更有创意和想象力。当幼儿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美术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含义,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展示自己作品的优点。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作品的闪光点,并用积极的评语来鼓励幼儿创作,还可以对优秀的作品贴上“小红星”,提高幼儿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综上,利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可以从多方面地激励幼儿的创作,提高幼儿对美术创作的自信心,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结合红色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美术技巧和美术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美术教育进行巧妙结合,既可以提升幼儿园美术的教学质量,有效补充现有美术课程,让美术课程彰显红色主题,又可以提升幼儿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涵养,促进对红色文化的发扬,更好实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猜你喜欢
红色美术创作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追忆红色浪漫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