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研究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视化分析*

2023-11-24 06:50张永莹许洪义
光明中医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可视化

张永莹 许洪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所引起的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典型的症状包括鼻痒、鼻塞、阵发性喷嚏、流水样涕,常伴有眼部症状、哮喘等,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加强,中医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及改善预后等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引文空间(CiteSpace)是通过数据计算及文献内容分析,从而呈现科学知识结构、规律及分布情况的一款可视化分析软件[2],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3,4]。本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期刊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旨在更直观地了解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而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数据选自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设定为2013年1月—2022年12月,分别得到3323篇、1854篇、3053篇、412篇文献,并以NoteExpress格式导入至NoteExpress 3.7中。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主题为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并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②排除标准:诊疗专家共识、指南、报纸文献、会议记录等。

1.3 文献筛选及数据处理将导入的8642篇文献数据合并、查重,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将相同含义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合并为“变应性鼻炎”;“穴位敷贴”合并为“穴位贴敷”等),并逐一检查和完善,最终得到3199篇有效文献,运用CiteSpace 6.1 R6软件,对导出的数据进行转换,后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图谱。

1.4 参数设置时间跨度为2013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作者与机构算法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关键词算法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与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余参数均为软件默认值[5]。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通过对纳入此次研究的3199篇文献数量按照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见图1。可得出2013年—2022年近10年来中医药研究发表的关于变应性鼻炎的论文数量呈现稳定发展趋势,但整体基数相对比较小,相对高峰节点出现在2018年和2021年,基本处于平稳发展阶段。2021—2022年发文量出现下滑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部分患者除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外,还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核酸为阳性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及体征,由此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随着国家积极呼吁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后疫情时代后遗症的诊治,可以预测估计算出2023年的相关论文发表量可能会呈斜坡式上升趋势。

图2 作者合作图

2.3 研究机构分析机构合作图谱显示,N=362,E=233,Density=0.0036,表明全国多个地区已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其中成都、北京、广州、南京、山东及天津等地区开展较多,但知识图谱的密度较小,机构中心性均<0.1,表明各组织间协作不密切。见图3。

图3 机构合作图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针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生活质量、疗效等为当今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高频主题词,基础研究以细胞因子为主,涉及的药方主要包括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等;涉及的证型主要包括肺气虚寒证、肺脾气虚证;研究热点方向主要集中于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肺鼻同治理论,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也引起了广大学者重视。见图4。

图4 关键词共现图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聚类可以展示关键词间的密切程度,本篇选择展示排名前10的聚类结果。其中Modularity Q=0.8747>0.3, Mean Silhoue=0.8628>0.7,表示此聚类结构显著且具有科学性。见图5。每个色块代表1个聚类,且聚类标签数值(#)越小,表示此聚类规模越大,聚类的轮廓值越大,表示此聚类的一致性越好。根据聚类标签的内容,可大致分为2类:聚类#0、#1、#2、#4、#6、#7、#9侧重于辨证及中医药疗法;聚类#3、#5、#9侧重于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研究。

图5 关键词聚类图

2.4.3 关键词时间线图分析从2013年开始,小青龙汤、玉屏风散等组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方法蓬勃发展。实验研究、细胞因子等研究也有一定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自血疗法、鼻针等联合治疗优化了原有的治疗方案。分期论治与辨证施治相结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也朝着更精确、更有效的方向不断发展。见图6。

图6 时间线图

2.5 研究前沿分析从2013年—2015年,中医护理在防治变应性鼻炎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16年开始,该领域加强了动物实验及名医经验的重点研究。从2019年开始进一步加强了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复发率、用药规律、作用机制、免疫功能的研究,同时加强了对变应性鼻炎炎症因子—白介素4的研究。常年性突现强度最高,其突现强度为9.17,其次为作用机制,其突现强度为4.63,变应性鼻炎长期发作会引起容貌的改变,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甚至影响生活质量。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吸收、转运、分布、代谢等各种情况,使得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更具权威性及科学性。见图7。

图7 关键词突现图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加强,中医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6.1R6对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3199篇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更直观地了解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而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潜在研究方向。

3.1 研究概况总体上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发文量趋于平稳,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辨证论治、针灸、穴位贴敷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等。现阶段研究已形成以张勤修、严道南、吴飞虎、阮岩等为核心的多个研究团队。另外,发文数量第5的作者彭顺林(16篇),据临证观察变应性鼻炎多属阳虚易感体质,以益气温阳法组成摄涕止鼽方,对小鼠组织及免疫系统影响展开研究,证明了摄涕止鼽方可通过调控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15,16]。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对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进行研究,但各组织间协作不密切。

3.2 研究热点探讨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方药研究、外治疗法研究、临证经验研究、机制研究等方面。中医药领域变应性鼻炎的基本病机为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辨证多属肺气虚寒证、肺脾气虚证,常运用玉屏风散、小青龙汤、补中益气汤、桂枝汤等汤剂加减治疗。近年来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刺蝶腭穴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调节鼻黏膜血管的舒缩和腺体分泌,从而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并显著减少复发[17];穴位贴敷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及神经功能,减少鼻黏膜炎性浸润,进而抑制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通路,从而有效减轻炎症反应[18]。目前各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多从免疫细胞、炎症介质、神经调节入手,对信号通路的研究缺乏,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变应性鼻炎具有常年性的特点,近年来对于中医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及提升满意度研究较多[19],因此如何更好地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可视化分析表明该领域研究方向需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在研究方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制的同时,应对复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既要重视规范化治疗,也要重视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一方面,本研究仅是对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总体进行探讨,未对各疗法治疗进展、机制等进行详细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本研究仅纳入了相关中文文献,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今后研究需完善的方向。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可视化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