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动画音乐的教学实践

2023-11-26 13:05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大同校区陈晓桐
新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动画音乐教师

□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大同校区 陈晓桐

小学生对动画片有极高观看兴趣,教师切准学生心理,展开针对性教学程序设计,在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熟知的动画音乐资源,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有效启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动画音乐是动画视频、动画电影中的主题曲、背景乐等音乐作品,主要起到映照动画主题的作用。学生有喜爱的动画形象、故事情节、动画音乐,教师做好学情调查,针对性设计教学程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学科核心。

一、整合动画音乐资源,启发生本学科思维

1.搜集动画音乐曲目

在动画音乐曲目筛选时,教师需要深潜学生群体,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力基础、理解能力、学习心理等,针对性精选适合的音乐作品。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年龄特点,教师搜集动画音乐曲目时,注重音乐作品自身属性筛选,选择开放性、趣味性的音乐内容,促使学生即便是初次接触,也能被灵动的旋律、歌词所吸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热情。

在导航过程中,定位是实现自主能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功能是获得机器人相对于坐标系的位置。机器人定位一般可划分为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

在教学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我怎样长大》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进行学唱。在歌词解读环节,教师投放《小鲤鱼历险记》的主题曲,活跃学习气氛。学生对《小鲤鱼历险记》的动画片比较熟悉,知道讲的是小鲤鱼泡泡和朋友一起战胜癞皮蛇、挑战自我,最终实现自身提升、恢复美丽鲤鱼湖的故事。教师鼓励学生分析歌词,让学生明白歌词中的小树喻指少年,只有经历磨炼才能长大,从而进一步理解歌曲。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适时投放学生熟悉的《小鲤鱼历险记》主题曲,有效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成长类动画片比较熟悉,在课堂学习时,会产生更多联想,为深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教师设计歌词解析的直观学习活动,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科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启发学生音乐思维

教师整合动画音乐资源时,不妨发动学生一起搜集动画音乐资源。学生有信息搜集经验积累,并对动画资源比较熟悉,能够搜集更多符合当前学生欣赏水平的动画音乐。在音乐曲目筛选环节,教师吸纳学生的参与意见,以学生喜欢的音乐作品,组织更多相关的实践活动,启发学生音乐思维,提升助学效果。教师从学生对动画片主题曲旋律、歌词有更强敏感性的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其教学效果显著。

试验品种返青、始蘖期无明显差异。抽穗最早的是垦稻19和垦稻27,为7月24日,比空育131(ck)早4天,垦稻17最晚,为8月2日,比对照晚5天,其他品种在7月24日至7月29日陆续抽穗。成熟期最早的是垦稻19和垦稻27,为9月6日,比对照早2天,垦稻17成熟期为9月14日,比对照晚5天。

2)业务数据的全面集成:煤矿安全生产数据包括3个方面,其一是煤矿安全生产活动及其人员、设备、环境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其二是技术要求以及人员、设备、环境的准备情况;其三是人员、设备、环境在生产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和状态。

二、优化动画音乐指导,增强教学对接成效

1.创设动画音乐情境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在适当的教学环节投入动画音乐内容,创设动画音乐场景,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机会。动画音乐演绎展示、动画音乐信息搜集、歌词创编任务布设、动画音乐作品鉴赏、动画审美话题讨论、动画音乐游戏组织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教师做好对接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音乐认知基础。

通过实践,发现在语言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将继续研究探索语言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并力求做到“留白”不“空白”,让幼儿在语言领域中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学习,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学生对律动创编、歌词创编等创编活动接触不多,参与创编活动的积极性尚不足,教师适时做出教学引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创编学习。律动创编相对简单,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创编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主题、变化等方面展开思考,自主设计律动方案。对于学力较弱的学生,教师提供不同的律动方案以供学生选择,降低音乐学习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2.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教师理性分析动画音乐在不同教学环节投放的教学效果,在激趣导学环节投放,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品鉴赏环节投放,能够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助力;在互动交流环节投放,能够辅助学生顺利进入互动学习模式;在训练环节投放,能够拓宽学生学习维度,锻炼学科综合能力;在创编环节投放,能够激发学生音乐思维,启发丰富音乐灵感。学生在不同教学程序中的学习表现,是教师确定教学应对的参考,适宜的动画音乐投放时机,为学生内化学科知识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时,克服各种制约因素,以最佳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进入学科核心。在教学《雏鹰之歌》时,教师从歌曲创作背景的角度介绍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歌曲曲调采用了新疆地区的民族单调为素材,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教师对地域音乐特色做介绍,为学生鉴赏这首作品做好铺垫。为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内驱力,教师组织音乐鉴赏活动:这首作品节奏轻快活泼,表现了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你能否结合看过的有关鹰的动画片,说一说雄鹰的生活习性。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环节,列举众多自己看过的动画片,如《老鹰和小鹰》《飞鹰》等,对接关联因素,具体分析雄鹰的习性和代表的品质。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探寻动画资源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看经历、见解分析,对动画音乐特点有个性化理解,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打猪草》是根据“对花”的曲调改编的由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一同演奏的器乐曲。乐曲亲切朴实,旋律动听,表现了农家孩子劳动生活的场景和纯朴的性格特点,是勤劳的劳动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为了让学生了解黄梅戏,感受黄梅戏曲调的韵味,从而对传统戏曲音乐及民歌产生学习兴趣,教师搜索《打猪草》《女驸马》的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故事脉络,启发音乐学习思维。教师以“农家乐”为主线,采用情境对话、视频欣赏、讲故事、聆听感受、图形谱、模拟乐器演奏、教师示范演唱、师生对歌等方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体验黄梅戏曲的旋律特点,提升学生对黄梅戏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

三、组织动画音乐活动,强化生本学习体验

1.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2.2 催产及孵化 灰裂腹鱼为一次性产卵,每年2~4月份为其繁殖盛期〔8-9〕。2017年3月10日至3月15日,对成熟度不同的亲鱼分别进行了两批人工催产试验。催产期间,水温平均16℃,效应时间约为70 h左右。见表1。

实践活动形式众多,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学力基础、兴趣爱好,推出课堂演绎、课堂讨论、作品创编、作品展评等操作活动,势必对学生心理形成更强触动。学生积极响应学习任务,在各种实践操作中锻炼音乐学科综合能力。动画音乐对应的是故事内容,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在学科学习时能够展开对接性学习,获得更多学习契机,完成知识迁移。教师在各种实践学习活动中适当渗透动画音乐元素,能够显著提升助学效果。

学生有观看《爸爸去哪儿》的经历,教师搜寻动画版视频,播放第一季插曲《乡间的小路》片段,带领学生跟随爸爸们和萌娃们的脚步来到乡下,感受乡间夕阳西下的美景,并要求学生有节奏地将歌词朗读出来。学生在歌词的朗读过程中,能够熟悉歌曲骨架,感受歌词的意境,从而顺利进入学唱阶段。《乡间的小路》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教师播放同样是台湾校园歌曲的《童年》,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欢乐与童真,要求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展开欣赏思考,挖掘台湾校园歌曲的特点。学生在音乐欣赏时,展开深入思考,课堂学习气氛进入深度学习、互动交流环节。有的学生说,校园歌曲旋律轻快,演唱者嗓音明亮、不做作;有的学生说,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清新;有的学生说,歌词通俗易懂、充满活力等。同类型音乐的融入,能够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助力,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2.提升学生创编水平

教师在设计《苹果丰收》的教学方案时,探寻相关的动画信息,在课程伊始,借助多媒体播放《果宝特攻》的主题曲及视频,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课题:你喜欢果宝三剑客吗?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水果吗?他们身上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大部分学生有观看这个动画的经历,一部分没看过这个动画的学生通过视频中的人物形象、颜色搭配也能猜到人物原型是什么,从而顺利进入课堂学习环节。《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的一首插曲,曲调轻快生动、热情活泼,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姑娘们背着背篓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场景。乐曲是由齐唱与合唱两个乐段组成,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演唱练习,良性学习循环由此开展。动画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教学素材选项,为学生带来更多体验机会。

教师在教学《可爱的家》时,组织听辨活动,借助多媒体播放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虫鸣声等,让学生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在哪里能听到这些声音。学生对这些声音很熟悉,能够快速辨别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教师随后播放滴水声、宝宝哭声、烧水声、洗衣声等,再次让学生进行辨别。学生表现出异常的兴奋,纷纷回答这是家里发出的声音。教师以听辨的方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对家有初步的印象基础,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的歌曲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家庭的和睦氛围,听辨歌曲的主奏乐器,并跟随乐曲旋律变化创编律动方案。学生积极做出回馈,利用手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不同的律动道具,课堂快速进入良性创编环节。在创编环节,教师加入其中,展示律动动作,为学生指引乐曲节奏解读方向,课堂气氛活跃。

四、延伸动画音乐训练,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1.组织网络展评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皆具备运用网络的学习基础,教师布设相关音乐鉴赏、音乐创编、音乐演绎等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网络资源展开延伸训练,科学利用动画音乐进行深入探索学习,形成丰富学习内驱力。教师对接学生生活认知基础,针对性设计不同层次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借助丰富动画音乐资源进行创编、演绎、鉴赏等训练,充分发挥动画音乐的助学作用。

教师在学习任务布设时,以学生的兴趣取向为方向,布设探索性、实践性、趣味性音乐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教学《嬉游曲》时,教师首先播放《海草舞》的动画视频,以动感、热烈的歌舞视频活跃课堂气氛,随后播放欧洲宫廷舞蹈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时期流行的音乐、舞蹈的不同。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首《嬉游曲》,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一一展示学习,教师布设网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其余的《嬉游曲》和这些曲目之间区别的相关资料,以及莫扎特一生的履历和乐曲的创作背景等,整理成册上传到作业展评平台。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掌握较熟练,能够顺利完成作业,并在评价他人作业中,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认知体系。

2.拓宽学生学习广度

在学习任务布设时,教师创新设计,以新颖的任务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网络互动交流、动画音乐搜集、亲子表演活动、音乐创编展示等, 是小学生较感兴趣的组织形式,教师对生活实际、学生心理做好科学判断,科学设计活动程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互动平台,提高学生锻炼机会。课后作业的布设,教师适当融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丰富性,促使训练效果更为高效。

大部分学生没有搭乘雪撬的经历,有的学生甚至不知什么是雪撬。在教学《乘雪撬》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一组各式雪撬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雪撬的样式、用途等,并播放《哆啦A 梦新番》MV《铃儿响叮当》,让学生观看MV,体会大家过圣诞节的喜悦和滑雪撬的欢乐之情。简单重复的歌词,播放两遍,学生就基本能够跟唱。教师再播放《乘雪撬》这首乐曲时,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为拓宽学生的学习维度,教师推出信息搜集任务:这首歌曲相关的网络信息丰富,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针对这首歌曲设计的动画视频,相对应的故事主题,以及对旋律、歌词等的解读,或改编歌词等,将相关信息发送到班级群,参与集体观看、鉴赏活动。由于要全班展示,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较高,从信息搜集、筛选、整合过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活动组织起到更高的督学作用。教师将音乐学习任务与动画形成对接,是学科教学创新探索,为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助力。

教师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动画音乐内容,为学科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也为开阔学生视野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对动画音乐有一定亲切感,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好教学对接,创设动画音乐教学情境,让动画音乐发挥更有效的助学作用。教师对动画音乐资源进行精选,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动画音乐作为助学素材,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动画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教师如何说课
我的动画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音乐
我是动画迷
圆我教师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