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丝品竹,教学亦然

2023-11-26 13:32
云南教育·视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东川区大合唱教法

2022年8月10日,钱叶斐积极响应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号召,从上海市曹杨中学来到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帮扶。在适应了当地环境后,她仔细研读云南的生物新教改政策,调研当地生源情况,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一个月下来,她所执教的两个实验班,其中一个班级的月考平均分比其他实验班足足低了5分。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教——大乐必易

在沉痛的“打击”之后,她设计了教学反馈问卷在班级学生中进行调查,也向组内的生物老师交流取经,双管齐下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钱叶斐发现,学生习惯“大合唱”,缺乏学习自信心,缺少独立训练,因此后期教学应聚焦于课堂有效性的落实。但由于云南的生物学科是全国统编教材,高一必修1、必修2中相关内容学习容量和学习难度在高中全学段中是最大的,学生的学科基础又非常薄弱,如何解决课堂容量与课堂有效性这对矛盾,让学生在课中进行应用训练从而提升其学习效果?经过反复考量,她决定迁移上海经验,尝试聚焦“大概念”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大刀阔斧地去除细枝末节的内容,凸顯知识的整体框架和主线脉络,为学生解决“为什么学、不知道学什么”的困惑。大乐必易,她的教改方案只有一个字——简。

二、学——八音迭奏

钱叶斐在随堂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个班级的学生回答问题都会用“大合唱”的形式,造成了学习状态和效果良好的假象。“大合唱”形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课时内容多,教学进度紧,教师没有时间进行个别提问。如果没有教法改革中的“简”为前提,那么“大合唱”形式将很难改变。因此,在教法改革之后,她在课堂上增加了个别提问的频率,提高学生真正的参与度。

学困生无法回答现有问题或体现出厌烦情绪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她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一样不再追究,而是采取了“温柔的坚持”,通过课后谈话、鼓励回答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和正面反馈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学习、认真听课后成绩慢慢上升的成就感,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形成“八音迭奏”的教学态势。

三、导——和乐而作

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生源薄弱,学生在学习上普遍缺乏自信心,在进行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后,要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进行群体性或个体性心理疏导,构建健康的内心生态,“以内促外”才有可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对于群体性的心理疏导,她主要利用微信视频号中各种适合高中学生观看的短视频,包括正能量的名人讲演,播放之后与学生交流心得,提出建议,让师生都得到人生启示,从而激发师生共同奋斗的内驱力。在群体性疏导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需要进行个体性心理疏导。她会经常关注这类学生的痛点和需求点,予以安抚或呼应。

“若把每一次教学都看成是一场演奏,教师必然是那位指挥者,通过专业的、有效的、激情的指挥,让每个人都能奏响自己的乐章,正所谓‘和乐而作,命之曰畅。”钱叶斐如是说。

经历一年的“组团式”教育帮扶,钱叶斐所执教的两个班级教学成绩跃居年级第一、第二名,学生的学科成绩排名均在年级前列。在2023年5月期中考试中,两个班的平均分超出其他实验班10余分。

调丝品竹是一种艺术,教学亦是一种艺术。在面对新教改和新学生的“双新”局面时,教师的教法必须进行改变,对于学生的学法则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差异。钱叶斐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变教学方法:一是构建知识整体框架,把握主线脉络;二是提炼课时重难点,小任务推进实效训练;三是反复应用学习技巧,提升难点掌握度。在学法指导时,要充分关注学习者真正的参与度,特别要为学困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情境和机会。在班级群体和学生个体心理疏导中,可统筹资源,利用积极向上的媒体资源进行氛围营造与情绪导引。

(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供稿)

猜你喜欢
东川区大合唱教法
一二·九大合唱
春天的大合唱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东川区总工会:全民读书活动启动
强化生态农业发展 调优农村优势资源
蟋蟀大合唱
大合唱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东川区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东川区天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