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绩效驱动效应研究
——基于双元创新视角

2023-11-27 10:41孙洁洁SUNJiejie
价值工程 2023年32期
关键词:开发式效应变量

孙洁洁 SUN Jie-jie

(安徽财经大学,蚌埠 233030)

0 引言

当前数字技术的兴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产业结构、商业模式、资金配置等诸多领域。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整合新兴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模式、生产流程的升级与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加强产品服务,创新产品种类等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海量数据与资源信息也重构了企业管理者的数字化思维,倘若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决策经验基础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快速适应外界变化,很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将数字技术用于驱动企业绩效也是一项挑战。企业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绩效以及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有许多学者关注到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绩效的研究,主要包括积极与消极的后果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企业绩效提升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价值(吴非等,2021)[1];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降低成本优化资本结构、与现代服务技术融合发展推动企业生产效率(赵宸宇等,2021)[2];通过提升自身资源管理与能力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李琦等,2021)[3];通过稳定财务、优化信息,加强内部管理、激发企业创新潜能等维度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易露霞等,2021)[4]。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戚聿东、蔡呈伟(2020)[5]认为,数字化通过管理与销售影响企业绩效,产生大量管理成本,这会削弱其对企业绩效的驱动效果;余江等(2017)[6]认为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巨大的学习成本,这可能会对其发挥积极作用产生阻碍;Li 与Jia(2018)[7]认为数字信息技术单独并不会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其他资源。

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仍然存在争议,哪些企业能够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取经济福利,现有文献并没有进行具体探讨,相关的研究也缺乏实证检验的支持,针对不同企业创新投入方式没有细化深入研究也会对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产生差异。由此,本文在探讨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中考虑了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探索式创新与开发式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本文可能存在的边际贡献如下:其一,结合双元创新视角,考察了双元创新作为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实现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创新投入细化为探索式与开发式创新进行实证检验两者发挥作用的差异。其二,针对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的争议进行实证检验,丰富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作用途径,对企业有针对性创新提供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

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来说,数字化转型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打破了原有数据资源的壁垒,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Sadeghi & Biancone,2018)[8],这也是企业竞争面临的难题。通过数字技术企业可以对海量数据精准收集筛选,实现为消费者个性化定制。追踪消费者反馈信息及时对产品升级优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平台与消费者及时沟通,增强互动,多渠道宣传产品(Aversa et al.,2017)[9]。随着企业数字化不断深入,技术逐步提升,原有结构中落后低效的环节将得到有效优化,促进企业生产模式升级,多元化的产品、多渠道的销售渠道为企业价值提升提供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此外,在数字经济时代,拥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尤为重要。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产品服务的提升扩大了企业核心资源储备,这将形成企业独特的资源网络,这也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数字技术引入现有资源体系,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协调发展能力,加快企业成长速度,有助于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驱动作用。

1.2 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的创新活动可以分为探索式创新与开发式创新(Duncan,R.B.,1976)[10]。探索式创新是企业借助新技术或者新知识进行脱离原有技术经验对新兴市场的创新,开发式创新是企业在原有知识、技术基础的上,继续投资创新开拓以满足现有市场为目标,同时以现有市场可能会存在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有目的地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研发产品风险,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无论是探索式创新还是开发式创新都需要企业进行资金投入,企业由于风险高、回报不确定往往会受到资金的限制在创新时进入困难模式。而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现状,通过提升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降低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不对称现象,让投资者能够准确了解到企业信息,企业信用透明化,帮助企业获取资金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困境。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强化外部监督,缓解代理冲突,方便股东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管理过程透明化,向外界释放企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积极信号(王守海等,2022)[11],增强投资者信任,为企业带来更多机会,缓解企业资金问题,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绩效。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双元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21 年沪深两市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并进行如下处理:①剔除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样本;②剔除相关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样本;③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连续变量按1%的缩尾处理,最终得到27597 个观测值。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和WIND 数据库。

2.2 变量定义

①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TobinQ)。综合考虑我国企业特征并参考已有文献研究,选取TobinQ 作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于资产价值采取不同评估方法之间的比值,具有理论性与可操作性,在企业价值增值方面具有重要应用。②解释变量:数字化转型(DIG)。参考吴非等(2021)[1]的做法,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技术运用5 个维度相关词频统计,并对其加1取对数。③中介变量:双元创新(R/D)。参考翟淑萍等(2016)[12]的研究,将创新投入分为探索式(R)与开发式(D)创新,并除以总资产以消除规模效应。④控制变量:借鉴以往学者研究并结合本文的需要,减少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选择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2.3 模型设计

为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驱动效应,验证本文假设H1,构建如下模型:

模型(1)中,β1的系数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它衡量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根据本文H1 假设预测β1的系数为正。

为进一步研究双元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机制,检验假说H2,构建如下模型:

模型(2)验证数字化转型(DIG)对双元创新(R/D)的影响,模型(3)进一步验证了双元创新的中介效应。根据中介效应的回归方法,若模型(2)中α1的系数显著,继续对模型(3)进行回归,关注γ1、γ2的系数是否显著。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均值为1.482,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较大,说明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较大差异性,总体数字化水平较低,还有部分企业没有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的均值为2.073,最大值为8.251,最小值为0.866,说明企业间经济效益相差较大。其余公司特征变量分布较为合理,符合我国现有企业发展现状。

表2 描述性统计

3.2 回归结果分析

表3 报告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回归结果,在逐步控制年度与行业变量后,回归结果始终为正,并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济效应具有赋能作用,能够精准捕获筛选有效信息,促进企业升级转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更高价值。由此,支持了本文假设H1。

表3 基本回归

3.3 进一步讨论

为检验本文假设H2,双元创新是否通过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绩效提升,采用中介变量检验方法进行实证验证。

表4 报告了模型(2)和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4 列(1)数字化转型对探索式创新回归系数为0.017,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探索式创新,进一步控制中介变量探索式创新,影响系数较表(3)列(2)的系数0.060 略微下降,且显著性依然在1%水平下通过,说明探索式创新在数字化与企业绩效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表4 列(3)数字化转型对开发式创新回归系数为0.044,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开发式创新,进一步控制中介变量开发式创新,影响系数下降为0.048,说明探索式创新在数字化与企业绩效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验证本文假设H2,即双元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驱动中发挥中介作用。

表4 中介效应检验

4 稳健性检验

4.1 固定效应回归

上市公司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采用固定效应回归进行检验,表5 列(1)报告了控制个体效应的回归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仍然显著,表明上文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4.2 替换解释变量度量

考虑到企业数字化转型衡量方法的多样性,参考赵宸宇等(2021)[2]的研究,对本文H1 假设进行重新回归,表5的列(2)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化对企业绩效依然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表明本文假设结论依然稳健。

4.3 滞后解释变量

数字化转型反映到企业绩效的提升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将本文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进行检验,回归结果与本文假说逻辑保持高度一致。

4.4 工具变量法

由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选取行业—年度的数字化水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再次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绩效依然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说明本文研究结论具有可靠性。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A 股上市企业2010-2021 年数据,将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业绩数据结合,有效检验了数字化转型-企业业绩的关系和传导路径,并将双元创新纳入考虑因素,得到以下结论: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驱动企业业绩提升,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传导路径看,探索式创新与开发式创新均能促进绩效提升。

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其一,降低准入门槛,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基于数字技术形成的生产运营优势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企业应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积极参与数字化变革,把握数字技术赋予传统行业的机遇,同时政府加强政策扶持,降低参与门槛,扩大企业平等进入范围,有效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企业的融合发展。其二,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高度重视数字化实践操作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目标,针对各层级员工展开数字化培训,营造企业内部积极学习探索的氛围,鼓励员工将学习到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企业产品升级、优化服务中,加快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与应用,从而驱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猜你喜欢
开发式效应变量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抓住不变量解题
懒马效应
也谈分离变量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浅谈初中美术开发式教学模式
例谈高中数学开发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