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猪凝血酶稀释剂中氨丁三醇含量

2023-11-28 11:18余双英刘璐张军东
上海医药 2023年21期
关键词:氢氧化铜悬浊液稀释剂

余双英 刘璐 张军东

(1.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613;2. 上海利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7)

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在临床常用于手术中辅助止血,该产品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刺激,能有效黏附于创口起到良好的止血和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1-3]。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主要是由猪纤维蛋白原、猪凝血酶及相应的稀释剂组成的一种复合制剂,氨丁三醇作为猪凝血酶稀释剂的一种重要辅料,根据相关要求需控制其含量。因此,建立一种适合本产品中氨丁三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尤为重要。

国家药品标准[标准号:WS-10001-(HD-0467)-2002]氨丁三醇注射液[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药用辅料氨丁三醇中的含量测定均采用滴定法:以甲基红做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液(0.1 mol/L)滴定。但是在猪凝血酶稀释剂制备过程中添加了稀盐酸调节产品的pH,盐酸会对最终滴定结果有干扰,故排除滴定法。

氨丁三醇属带邻位的多羟基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没有紫外吸收,但能够在强碱条件下与氢氧化铜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氨丁三醇铜溶液,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氨丁三醇的含量。已有文献[5-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品中氨丁三醇的含量,但本品中除氨丁三醇外还有其他一些对测定产生干扰的组分,不适合用于本品中氨丁三醇的测定。因此,本研究针对公司产品特点,对测定方法中采用的波长、硫酸铜及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或用量、离心转速等条件均进行了改进,最终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并经过了方法学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与试剂

猪凝血酶稀释剂(公司自产);氨丁三醇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硫酸铜、氢氧化钠、盐酸(分析纯级,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钙(药用级,广东省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Cary 60,Aglient Technologies);ME104 和ME1002 分析天平、S220 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1650 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1.3 溶液配制

1)氢氧化铜悬浊液 在10 mL 离心管中分别依次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3.5 mL 和15%硫酸铜溶液0.3 mL,立即振荡混匀,即得氢氧化铜悬浊液(需现配现用)。

2)对照品储备液(24 mg/mL) 精密称取对照品氨丁三醇0.6 g 于25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3)线性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0.25、0.40、0.50、0.60、0.75 mL 对照品储备液于1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一系列质量浓度分别为0.60、0.96、1.20、1.44、1.80 mg/mL 的线性溶液。

4)供试品储备液(24 mg/mL) 精密称取氨丁三醇0.6 g,置于25 mL 容量瓶中,加少量与凝血酶稀释剂中相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45 mmol/L)溶解后,然后用氯化钙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样品储备液。

1.4 检测波长

制备4 组氢氧化铜悬浊液,各组中分别加入3 mL空白溶液(纯化水)、3 mL 空白基质(不含氨丁三醇的凝血酶稀释剂)、3 mL 对照品溶液(1.20 mg/mL)和3 mL 供试品溶液,立即振荡混匀,于10 000 r/min 离心5 min,取上清液再次于10 000 r/min 离心5 min,然后取上清液于400 ~800 nm 波长下进行全波段扫描,确定检测波长。

1.5 回归方程

取5 份氢氧化铜悬浊液,分别加入上述不同质量浓度的线性溶液3 mL,立即振荡混匀,于10 000 r/min 离心5 min,取上清液重复离心一次,然后取上清液在620 nm 波长下测吸光度,并以纯化水为空白对照。以吸光度对氨丁三醇浓度作线性回归,求得回归方程。

2 结果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在620 nm 处具有最大吸收,而空白溶液和空白基质在该波长下基本没有紫外吸收(图1),表明此波长下测定的专属性较好,故选择620 nm 为测定波长。

图1 全波段扫描图

2.2 线性回归方程

经计算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0 6x+0.011 9,相关系数r=0.998 5,说明氨丁三醇对照品溶液在0.579 3~1.737 9 mg/mL 范围内,氨丁三醇浓度和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2.3 准确度

分别制备浓度为70%、100%、130%的样品液各3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21%、98.36%、97.59%;9 份样品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8.72%(n=9),RSD 为1.46%(n=9)(表1),表明回收率较好。

表1 准确度测定

2.4 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

两位研究人员于不同日期各测定供试品溶液6 份,测得氨丁三醇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 4 mg/mL、1.114 6 mg/mL(n=6);12 份样品的平均值为1.140 5 mg/mL(n=12),RSD 为3.59%(n=12),结果满足内控标准(RSD ≤5.0%)。

2.5 溶液稳定性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于室温放置0 或24 h,测定结果显示,两时间氨丁三醇含量测定结果的比值均满足内控标准(95.0%~105.0%)(表2),表明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良好。

表2 溶液稳定性

2.6 耐用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调整离心转速为(10 000±500)r/min、检测波长为(620±2)nm、氢氧化钠浓度为5%±0.5%,氨丁三醇含量与正常条件下测得的结果比值均在95.0%~105.0%(表3),表明该方法耐用性良好。

表3 耐用性试验

2.7 供试品检测

取3 批猪凝血酶稀释剂( 批号20201101、20201201、20201203),测得其氨丁三醇含量分别为1.183 2 mg/mL、1.201 4 mg/mL、1.167 9 mg/mL,说明该方法适用于猪凝血酶稀释剂中氨丁三醇含量测定。

3 讨论

1)离心条件的选择 在建立方法过程中比较了离心条件分别为8 000 r/min 离心2 次(5 min/次)、10 000r/min 离心1 次(5 min/次)和10 000 r/min 离心2 次(5 min/次,第一次离心后取上清液再次离心)对离心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前两种离心方式均会有少量片状沉淀漂浮在上层清液中,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而第三种离心效果相对较好,沉淀与上清液能够完全分离,从而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2)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制备 本方法根据产品特点,参考文献[6]调整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用量,由于氢氧化铜悬浊液不稳定,需现配现用,且加入供试品溶液后需立即震荡混匀,否则氢氧化铜易分解产生黑色氧化铜沉淀,干扰测定结果。

方法改进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猪凝血酶稀释剂中氨丁三醇含量,方法简单、专属性强,且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较好,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结果,是比较理想、便捷的一种含量测定方法。

猜你喜欢
氢氧化铜悬浊液稀释剂
毛细管悬浊液电子浆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制取氢氧化铜实验的真伪性探究
229Th的分离和测量方法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改进
沧海瞬间变桑田
由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制备氢氧化铜工艺技术研究
稀释剂物化性质对羟肟萃取剂萃取铜性能的影响
悬浊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偏二甲肼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汤的理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