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理论研究

2023-11-29 03:51郭虎子
学周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活动微课

郭虎子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甘肃庄浪 744699)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获得个人能力的发展。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安排,完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历史学习活动的热情,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学缺乏深度。初中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具体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但是某些初中历史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未能深刻把握课程的特征,以至于教学缺失情感与深度。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而未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学生缺少自主思考,无法激发并延续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兴趣,难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

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历史课堂缺少互动。在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取讲授式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按照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而并未对教学内容做过多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课程导入环节与合作探究环节,难以为学生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行探究性学习,难以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固有观念无法改变,始终对教学课堂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受到极大的限制,难以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并且教学实施过程缺乏亮点,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阻碍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影响历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重要性

其一,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互动生成式课堂。新课改背景下,为充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相关教师必须要重塑自身的角色定位,加强学习,坚决摒弃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到教学的主体为学生,由此实现“以学促教”的良好教学效果。在“以生为本”理念的驱动下,教师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其兴趣需要,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有利于促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知识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难以实现全面成长,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积极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最终实现知识水平及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二,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使其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探索新型教学路径,促使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能够在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发表自身见解,敢于质疑、大胆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其三,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展现历史文化知识的独特韵味。教学模式多元化能够促使教师合理整合教学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下以“高分数”为教学追求的目标,过度强调成绩,使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从而无法真正体会到历史知识中所蕴藏的魅力,且这种背离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难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更加强调学生的自然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创新性、差异性和开放性,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能够加深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有利于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增效提质”。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导入形式,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基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课堂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合理创设情境,奠定良好的教学基调,为学生搭建动脑思考、发散思维、合作探究的平台,以推动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调动起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而课程导入是实施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完善课程导入,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有利于保障后续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因此,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应当采取多种直观手段和导入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导学生积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主动学习,在良好氛围的影响下增强自身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夏商周的更替》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播放学生熟知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并说明我国的形成与传说中大禹治水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谈话式教学方式实现课程导入。如:“该传说中的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即夏朝。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此时的夏朝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部落?”学生自主思考之后,教师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又如,教学《俄国十月革命》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国际歌》,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探讨:“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这首歌与国际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存在直接的关联?”由此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能够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发散思维,充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广泛性。

(二)善用提问技巧,实现发现教学

历史事件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指明思考探究的方向,使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由学生,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把握正确的思考和探究方向,实现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以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初步讲解新课知识后,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根据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围绕“近现代衣食住行以及社会风尚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展开思考。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如通过分析导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找出各事件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推动培育学习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

(三)构建展示平台,予以有效评价

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创新历史教学课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善用合作教学法,打造互动生成式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其获得感,保证教学环节顺利、有序地进行。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组织学生展开角色表演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合理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历史人物产生深刻、全面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在小组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质,以便更好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通过思维的碰撞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思考分析,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将辩论引入历史教学课堂也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能够充分体现历史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在准备及开展辩论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集思广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主动表达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从正面进行积极的评价,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反馈和调节作用,并兼顾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合理引入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课在教育领域当中应运而生。微课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教育资源,实现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双重提高。通俗一些讲,微课可以理解为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中的关键性知识及学习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时至今日,虽然微课已不再是十分新鲜的事物,但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所残留的保守观念,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没有完全表现出其应有的作用,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大化。

要想真正扭转这一局面,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化对微课的认识,并在实践当中发挥其教学优势。首先,要想实现微课与历史教学活动的合理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应确保课题选择的精准性,在制作微课时科学选择课题,将教材内容与学情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在微课中增添太多的趣味元素,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教育性大大降低,也不能使微课内容超出教材大纲,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困难,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注意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确保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使知识传授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零散化的历史知识,又能防止微课中的趣味性元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此外,教师应把握时间的灵活性。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灵活安排微课的时间,在不同教学环节发挥其优势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逻辑联系和系统理解,让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落实合作学习,增强互动环节

落实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打造新型课堂的必要条件,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进行自主学习,还能够动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当中的难点,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供多种渠道,使学生融入群体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在应用合作学习法时,教师应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意识到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思维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教学方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因此,为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深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做好学情调研工作,将全体学生合理分为若干个小组,分组时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习能力强弱进行搭配。同时,为增强合作探究的针对性,教师还应在教学各环节设置并提出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制定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借此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六)构建互动网络,打造交流平台

全面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十分有限,仅凭课中环节难以保障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与学生的互动渠道,打造交流平台,保障教学的范围和深度。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打造专属于本班学生的学习平台,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或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借助此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并向教师提出疑问,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此外,教师除与学生构建互动关系外,还应加强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围绕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达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合理借鉴上述实践路径,促成历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体现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活动微课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