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策略

2023-11-29 03:51吴芬蓉
学周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表现力音乐作品乐器

吴芬蓉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福建泉州 362000)

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面临着全新挑战,音乐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让学生接受音乐熏陶和启迪,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前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全部完成,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表现力,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扰。如今音乐教学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智能系统等现代化设备,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实际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前沿的音乐教育方式,通过舞蹈、表演、歌唱、演奏等途径,使学生乐于表现,善于表现,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现状分析

(一)能力弱,不会唱

学生能够流畅地表演歌曲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目标,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自身音乐能力弱,在课堂上不会唱,导致内心受到打击,逐渐对音乐失去了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音乐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缺自信,不敢唱

有些学生胆小羞涩,不敢在班级中发言,更不敢在公共场合唱歌,因此影响了音乐表现力,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有些学生具备音乐表演的能力,也能够很好地把握律动,但是当站到讲台上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焦虑,不自信,无法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使学生能够进行音乐表现。

(三)音准差,唱不准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音乐基础薄弱,对于音准的把握不够准确,限制了音乐表现力。日常教学中,有些学生高音唱不上去,节拍把握不准,导致歌曲节奏混乱,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深度发展。当一个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唱不准时,教师就要做好反思,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将教学重难点融入课堂各个环节,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因此,音乐教师需要把握整体学情,寻找解决学生音准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都能够获得音乐的启迪,构建起学习共同体。

二、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表现力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鼓励主动表现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不再是单一的唱和听,教师要让学生在演唱、欣赏、合作等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与空间。为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课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能够自然地融入音乐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主动表现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问题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将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融合到问题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感受,以便寻找问题的答案,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还要围绕教学主题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更多独特的见解,为学生主动表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活跃学生的情感,音乐教师还可以故意制造矛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化解问题,使学生入情入境,增强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的困惑,然后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接受教师的指导,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生往往对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很多音乐作品与童话故事有关。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音乐作品内容,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为学生渲染故事情境,并配合多媒体展示故事中的场景、人物等,借助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鼓励学生利用乐器和所学知识,表现故事人物的不同特点,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在教学世界名曲时,教师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引入一些历史资料,为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讲述创作者的故事,用作者的人生经历打动学生内心,激励学生潜心感受音乐。教师还要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抒发感想,探讨世界名曲的精妙之处,这不仅能够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还有利于实现共同进步。

(二)开展表演活动,增强音乐自信

音乐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是人们表达内心想法的重要艺术形式。以往的音乐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留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有限,限制了学生表现力的发展。为此,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设计微型演唱会的环节,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与音乐相关的表演,可以唱歌,可以演奏乐器,也可以讲述音乐故事,不限内容和形式,只要是思想健康的都可以,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演活动做出积极评价,给予学生音乐技术上的指导,激励学生的表演的自信,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音乐特长与兴趣。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模仿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模仿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不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实施起来较为容易,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的现场表演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模仿艺术家的肢体动作、神情、唱法等,使学生充分感受表演的魅力,体验成为“艺术家”的成就感。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把音乐作品改编成音乐剧,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带动、相互影响,让学生获得表现的自信和勇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即兴表演的活动,提供一段课内或课外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根据音乐创编情景剧或舞蹈动作并表演出来,以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尽情表演,尽情表现自我,在表演活动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增强自己的信心。

(三)巧借乐器设备,挖掘演奏潜力

器乐演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乐器主要有三角铁、木琴、响板、锣等,这些乐器操作简单、音色优美,而且可以灵活组合,非常符合学生喜欢敲打的天性。教师可以将这些乐器设备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当中,把乐器演奏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用更加有趣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演奏潜力。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乐器设备,将学生的天赋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构建起全面发展的学习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乐器设备组织学生开展即兴创作活动,让学生用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进行声势练习,以便熟悉节奏,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节奏和自己小组的偏好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即兴创作和演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给出学生几组节奏,让学生自由组合,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奏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师还可以将音乐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现有的乐器为课文朗诵或课本剧表演编配音乐背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小学生大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着成为“演奏家”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用乐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利用这些声音创编故事,还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来配合演奏,使表演过程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乐器是展现这种艺术的法宝。教师要将多媒体和乐器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课堂感染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播放歌曲伴奏,与学生的乐器演奏形成合奏,同步奏出和谐的节拍,使学生在演奏中提高音乐技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能在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素养的提升。

(四)利用音乐鉴赏,感受情感熏陶

每一部音乐作品中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要想获得良好的艺术表现,给观众和听众带来震撼,就必须提高艺术表现力,这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借助音乐鉴赏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以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还要向学生传递音乐技能,指导学生在歌唱或表演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与观众、听众共情,使音乐作品可以真正走进人心、打动人心。

音乐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以学生的自主领悟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容产生初步的感知,再结合时代背景来欣赏音乐,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对音乐作品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采用分步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情绪的变化,并进行段落间的对比,引导学生从作品结构、音色、力度等方面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使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由于心境、人生经历、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在面对同一音乐作品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鉴赏中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联想,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抒发感想,也可以把感想编成歌词,用耳熟能详的旋律唱出来,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跳出来,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把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领悟到一些音乐表现的方法与技巧。

(五)联系日常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音乐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音乐的流行趋势会随着社会与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而且生活也会为音乐带来更为丰富的素材,很多优秀的音乐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社会、感受生活,拉近音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现生活之音。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小游戏引入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唱歌比赛、猜歌名、歌曲接龙等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演唱,建立友谊,在欢声笑语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例如小学音乐中有很多歌颂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大自然中的景物、动物,还可以利用音频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开启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情感体验融入音乐旋律中,自然接受音乐知识和情感的熏陶。再如在教学表现人间真情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学生在家中帮父母干活、和家长一起做公益的视频或图片,用真人真事拉近音乐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诠释的内容感同身受,从而诱发出学生真挚的情感。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素材制作教具,让学生用废酒瓶盖制作小串铃,在空饮料瓶内装上米粒、沙子、绿豆等制作沙锤,在竹竿上加上彩绸制作响棒等,然后带领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表演,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乐器发出声音时,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表演会更加卖力,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表现力。教师还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慰问演出、歌唱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需要将培养表现力放到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认识自我,提升本领。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涵养音乐文化。同时教师要借助网络资源,打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加强对音乐学习技巧的指导,带领学生进入全新的艺术境地,让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

猜你喜欢
表现力音乐作品乐器
学乐器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乐器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