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档案馆功能框架分析⋆

2023-11-30 09:11刘泽禹任越
山西档案 2023年3期
关键词:档案馆智慧用户

刘泽禹 任越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1990年,美国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中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理念,随后进一步提出对“智慧城市”的愿景[1]。智慧城市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第三代信息技术,突破治理障碍,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多维度协同治理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资源分配,改善民生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逐步进入各国学者的视野,引发包括北美、欧洲等全球范围的大力推广,其研究理念、实践思想逐步得到深化,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设计规划。2013年,我国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截至2021年,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共计58座,重点集中在苏杭、广州的华东与华南地区[2],智慧城市实践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智慧”这一理念渗透各个领域,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政府等产业相继出现。2012年,美国图书馆专业学者Wheaton在文章中率先引入并分析了智慧图书馆建设[3],我国档案界随后也开始探讨“智慧档案馆”的概念。作为智慧城市背景下所衍生出的新类型的档案馆,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正在被我们所重视。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智慧档案馆研究已在学术界引起反响,众多学者围绕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分析近十年CNKI上关于智慧档案馆的高频引文,发现当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其概念、特征、宏观建设思路以及国内的具体实践。

1.1 智慧档案馆的概念与特征

经过将近十年的深入讨论,学界对智慧档案馆的确切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视角,对智慧档案馆概念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在理论形态视角下目前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将智慧档案馆视为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新形态[4],它们之间主要在发展理念和建设目标上有所不同[5],经历了从数字档案馆到智能档案馆,再到智慧档案馆的演进[6]。而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截然不同,认为两者应独立发展,但可以相辅相成,智慧档案馆向数字档案馆提供便捷和智慧的服务,而数字档案馆则为智慧档案馆提供数据支持[7];从技术角度出发,李桦提出智慧档案馆应用新兴技术对档案进行深入挖掘,提升“馆藏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等功能,从而为公众提供丰富、全面的档案服务[8]。同时,毕娟更是用一个公式对其进行了定义,即智慧档案馆=档案馆+物联网+智慧化设备+智能馆舍+信息资源+人力资源[9];在资源整合视角下,傅荣校强调智慧档案馆应通过高新技术整合多元档案信息资源,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这是智慧服务的前提与基础[10][11];在智慧档案馆特征分析视角下,傅荣校进一步指出,智慧档案馆应具有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和持续创新四大特征[10]。同时杨桂明则强调智慧档案馆的核心在于“智慧”,即强调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体表现在管理对象和手段上[6]。

通过这些不同的视角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智慧档案馆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是一致的:运用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

1.2 宏观建设途径

在智慧档案馆的建设路径上,学者们普遍认同其建设核心是围绕知识和智慧服务,依托政策法规和尖端科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智能、知识型和个性化的服务[12]。包括利用物联网、RFID等技术收集大数据,建立多维交互体系[13],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富有人文关怀的智慧服务[14]。智慧档案馆建设还需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确保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15]。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既能提升用户体验,也可以减轻档案工作者的负担[16]。

1.3 实践应用案例

2013年青岛市率先提出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概念后[17],众多地区档案馆紧随其后,也投身于智慧档案馆的具体建设。绍兴上虞区档案馆成功建立了核心业务管理、综合政务服务和安全管控平台,并创新推出包括一站式待办工作处理、一键式数据检索、多维度查阅服务、AI辅助的开放审核,以及名人档案的智慧编研服务[18]。河北大名县档案馆设立了一套档案库房管理系统,涵盖温湿度、空调、恒温恒湿净化消毒、漏水检测报警及门禁监控等功能,旨在极大提高库房的安全标准,确保档案绝对安全[19]。青岛市智慧档案馆建成电子档案智慧管理、智能数据管理、智能检索和共享服务、智能感知管理、综合业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与控制等六大平台[20]。各地先行试点工作都将档案馆传统模式向智慧化服务新模式转变,为后续全国推进智慧档案馆建设实践提供了参考。

2 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城市化与信息化的深度结合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所在。智慧档案馆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也得到业界学者的普遍共识。然而,笔者不禁产生疑问,既然智慧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那智慧档案馆的发展是否一定要完全受限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内呢?过度融合是否会导致档案事业的核心价值发生偏移?笔者认为,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城市并非简单的从属关系。例如,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跨行业的连接和整合,服务涵盖政府、企业和民生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档案馆的独特性,许多档案因未达到开放期限等因素,不能完全整合到其他行业中,这种档案本身特殊的保密需求与其他部门有显著区别。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如全部依附智慧城市,思路将会过于局限,档案的机密性与数据安全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自身准确的社会定位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1 智慧档案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资源库

近年来,智慧档案馆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建设方法和路径成为学者热议的话题。但不论采用何种建设方式,档案馆的核心职能—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却始终不变。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城市服务对象的一致性在于它们都致力于提高政府效率、增加企业利益和改善公共服务。当前,数字档案馆掌握着丰富的民生档案和政府决策数据,这使它能为智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智慧档案馆作为社会记忆财富的象征,是社会各类知识的集中体现,它在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向未来智慧发展演进中扮演着一个极为关键的角色。智慧档案馆一旦建成,智慧城市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智慧政务、共享应用、智慧医疗等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协同发展,突破行业间的壁垒,构建汇集政府、民生等多个领域的虚拟化大平台。

2.2 智慧城市为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提供了动力

智慧档案馆的核心使命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RFID等先进技术,主动识别用户需求,并通过智能收集和深入分析,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6]。然而,要发展这些前沿技术,单凭档案行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初步完成智慧档案馆建设规划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些地区在智能化技术设备、新兴技术人才、智能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智慧档案馆的广泛普及还面临着长期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能够为智慧档案馆提供所需的高端技术和强大支持。此外,智慧城市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也为智慧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学习机会,例如通过派遣人员到其他更成熟的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培养高水平人才。

2.3 与智慧城市相比,智慧档案馆更具有专业性

智慧城市的构建重点在于促进各主体间的协作和保障,它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促进跨部门的合作协同,旨在创建一个广泛共享、多领域的虚拟平台,以满足智慧城市的多元化需求。相比之下,智慧档案馆的工作焦点更专注于如何“智慧化”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首先,智慧档案馆努力实现对人类需求的主动感知,这是其“智慧”属性的核心。通过使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智慧档案馆能够预测和响应个人和社会的信息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其次,智慧档案馆还需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谨慎处理档案的开放问题,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虽然智慧城市和智慧档案馆都依赖于高级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但智慧档案馆的建设目标更为专一,更加强调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的深度和精度上,还体现在对档案工作流程、标准和实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上。因此,尽管智慧档案馆是智慧城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在专业性和职能上具有独特性。

3 面向智慧城市的智慧档案馆功能定位

3.1 泛在互联功能

智慧档案馆的泛在互联功能通过集成物联网和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了档案、用户与查档平台之间的无缝对接,构建了一个高效、互动的信息服务网络。这种技术应用使得政府、事业单位及民生相关的档案信息能与智慧档案馆系统进行即时的数据连接和互动交流,使档案馆能够实施精准监控,并从宏观层面对潜在问题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这不仅大幅提升了查档等业务办理的效率,还通过“档馆互联”和“人档互联”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此外,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城市的紧密结合也展现了其泛在互联的另一重要层面。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智慧档案馆能够及时地将关键档案信息分享给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其他分支机构,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同时,其他机构分享的数据也可被智慧档案馆用于进一步的分类、挖掘和分析,从而优化信息的应用和服务。与传统的数字档案馆相比,智慧档案馆的泛在互联功能使得馆员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更加高效,与智慧城市的无缝融合也为其他分支机构的决策制定和行动实施提供了极大便利。

3.2 智慧环境体系功能

智慧档案馆的智慧环境体系功能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创造一个高度互动、自适应且用户友好的环境,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最优化。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环境监控技术,如传感器网络和智能分析工具,智慧档案馆可以实时监控和调整馆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其他关键因素,确保档案的物理状态得到最佳保护。其次,安全系统,包括生物识别和先进的监控设备,为档案的安全提供了多层保障,有效减少意外或人为破坏的风险。同时,智慧环境体系还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在线查询系统、虚拟参观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丰富而直观的用户体验。这些技术一方面让访客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他们需要的档案信息,另一方面还能通过虚拟展示和互动教育程序,更深入地了解档案的背景和历史价值。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智慧档案馆可以更精准地理解访客的需求和偏好,实现个性化服务,并不断优化馆藏资源的管理和展示方式。

3.3 智慧服务功能

传统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的工作模式往往停留在一种被动式的服务层面:用户主动发起需求,通过检索系统定位档案实体。而智慧档案馆通过信任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技术和服务理念的革新。智慧档案馆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的查询行为和偏好进行深入分析,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基于这些洞见,智慧档案馆能够实现主动服务,即通过多样化的智慧服务手段,主动向用户推送与其需求和兴趣高度匹配的档案信息。其次,智慧档案馆提供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包括语音查询、图像搜索和在线咨询等,这些交互方式不仅使服务更为便捷,也使得各类用户,包括视障人士和老年人,都能轻松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智慧档案馆还能够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实现实体档案馆与智慧档案馆的无缝对接。用户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预约档案材料、参与线上展览和讲座,也可以线下亲临档案馆进行实物档案的查阅和研究。最后,智慧档案馆注重用户体验和反馈,通过收集用户意见、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内容,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4 智慧档案馆功能框架的构建

在分析归纳智慧档案馆功能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物联网、区块链、信息安全等高新技术为基础,数据采集、处理、服务、交互为核心,国家顶层设计、政策法规、隐私保护、管理理念为保障,构建一体化的智慧档案馆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档案馆功能框架

4.1 智慧档案馆功能实现的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信息安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物联网技术优化智慧档案馆中数据间以及人与数据的连接,使信息传递、识别和管理更为便捷;大数据技术助力档案数据采集,并扩展至智慧城市其他分支的广泛数据收集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将档案服务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了智慧档案馆的核心“智慧”;RFID技术促进智慧档案馆与档案实体的紧密结合,推动档案智能化管理的实现;信息安全技术对抵御智慧档案馆可能面临的威胁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数据安全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如鲁俊杰所指出,当社会各核心部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时,信息安全将成为政府和社会头上悬着的堰塞湖[21]。最后,区块链技术不仅能打破智慧城市业务间的壁垒、促进数据共享,还能有效应对数据管理和交互中的安全挑战。

4.2 感知层-数据采集

传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都将数据采集作为基础工作,但智慧档案馆具有独特的全面感知功能。它的数据采集范围更广,包括各地区、各层级的国家机构、事业单位、高校和社会组织等产生的数据。按照其来源划分,数据可分为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一般包括部门工作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如政府各级各类职能部门的公务文书、政府决策、业务往来、职能履行方面的文本与数据内容;事业单位中的人事档案,如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明材料,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各级各类高校教职工数据、学生数据、招生数据、升学数据、教育经费等。普遍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采集和处理相对简洁。外部数据采集主要涉及智慧城市各分支部门的共享数据和互联网信息。例如,通过分析网络社交和媒体数据,网页浏览量和公众关注度等,政府可以以此预测舆论趋势,做出相应调整,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困难与需求,及时做出工作调整。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智慧档案馆要突出全面感知的特点,依托物联网、区块链、网络爬虫等高新互联网技术,广泛、全面采集档案数据,同时也要尽可能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为接下来的分析层打下坚实基础。各级智慧档案馆应明确好自身定位,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广泛数据采集,为其他部门提供真实、全面、客观的档案数据,力求成为智慧城市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

无论是内部数据还是外部数据,在数据库存储中结构类型划分也十分必要,具体可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具有权威性,处理较为简单,主要包括政府公务文书、人事档案等归档文件;半结构化数据更加灵活,包括HTML文档、简历、email、日志等;非结构化数据较为分散,今后检索较为复杂,主要包含公众号、抖音、微博等app所产生的音像、视频、图像等。

4.3 分析层-数据处理

智慧档案馆在感知层采集的海量内外部数据后,将进入到分析层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数据筛选、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进行合理归档,形成智慧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相较于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更加突出智慧化功能。

在数据筛选阶段,智慧档案馆工作重心应多放在筛选外部数据上,外部数据的采集种类更加繁杂且数量庞大,其真实性和一致性有待考证。其次,用户在智慧档案馆中办理业务所生成的数据,也可以进行数据筛选,并适当做出工作调整,以满足用户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在数据存储阶段,一方面要做到档案库房安全,安装智能化硬件设备,可以实时控制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库房的湿度、温度以及空气质量,另一方面运用RFID频射识别技术将档案做好标签,实现档案实体和数字档案虚拟化,使用户进行档案查找和定位时更加准确和便捷。在保障档案实体安全的同时,可以为接下来的档案挖掘与分析阶段打下基础,进而提升高质量的知识服务水平。

在数据挖掘与分析阶段,档案资料的整合与利用是其实现的基础,其水平的提升依托于档案信息的数据存储功能。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可以将多种分类的档案信息进行统计整合,是下一阶段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功能实现的前提。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档案馆难以处理海量的档案信息,大量档案以文档、音频、图像等形式存储在数字档案馆库房中,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分析,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前期的投入不能换来有效的成果输出,逐步成为“档案垃圾”。智慧档案馆能够依托智慧城市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构建数据挖掘模型,将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分类,构建系统性、广泛性、统一性的档案数据关系,努力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此外,服务层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后所留下的数据痕迹可以进行数据再加工,形成独特的以用户为基础的反馈机制,这是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所不具备的。智慧档案馆是以用户为核心,努力为用户打造优质服务的档案机构,其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十分必要,用户在办理业务时留下的数据痕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档案需求,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对此进行适当参考,主动分析用户偏好并做好总结,深度挖掘用户潜在需求,进而对自身的核心资源建设和数据服务形式进行积极优化。此外,完善的反馈机制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见地独特、别出心裁的优质档案服务,体现智慧服务的功能属性。

4.4 服务层-用户服务

服务层是智慧档案馆实现“智慧”之所在,是智慧档案馆功能框架的核心层级。与传统数字档案馆相比,智慧档案馆服务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传统的用户去查证平台获取档案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依赖计算机对于用户查证行为的分析功能挖掘用户潜在的档案需求,进而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主动服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保障下,服务层通过数据加工从服务形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提供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档案智慧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人性化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单一、查档繁琐、信息缺失等问题,增强用户的服务体验。

智慧档案馆的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由最初的用户→检索系统→档案实体的单一服务形式转变为“档档相联、人档相联、人人相联”的智慧服务形式[22],打通用户与检索的单向壁垒。智慧档案馆通过分析层的数据处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适时为用户提供经过分类整理的多模块专题档案等信息资源让用户按需择优挑选。相反,用户在办理查档业务时可登录个人账户,在办理业务时可将所需档案进行个性化标注并保留历史记录,以便下次查档利用更加便捷。

在服务手段方面主要表现为以智慧档案馆提供主动服务与智慧城市背景下高新技术的结合。与数字档案馆仅做到到馆查档等单一手段不同,智慧档案馆服务的手段更多体现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一些典型场景如下:(1)智慧识别。无论是智慧档案馆实体还是利用物联网虚拟传感技术,都能够通过人脸识别等多重方式完成身份验证,同时连接档案馆库门禁系统、查档系统等,使用户能够便捷、无障碍地完成业务操作,提升业务能力办事效率,增强用户实际体验。(2)智慧导航。利用AR技术与GPS精准定位系统,用户可通过app对应自身在馆内具体位置。同时app将实时推送区域内设施简介、导航等信息,方便用户进行实时参考和咨询。(3)智慧推送。通过分析层数据再加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用户的资料、查档数据、行为数据等进行数据建模,为用户提供适当、精准、智能的推送服务。(4)智慧库管。利用实体机器人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包括档案库房管控、导航和咨询服务等。通过计算机编程模拟人工操作,将一些较简单与常规化的工作转为机械化,有效简化档案工作人员日常大量枯燥的工作,从而有更多时间去做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

在服务内容方面,智慧档案馆由传统的档案实体服务与档案信息服务逐步向档案知识服务转变,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档案馆在功能上发生转变,以“知识流”为基础,注重知识挖掘与知识创新,以用户知识需求为核心提供知识服务。

5 智慧档案馆功能实现的保障

5.1 加强顶层设计,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档案馆建设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政策,统筹考虑智慧档案馆的整体发展方向以及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为发展较缓慢的地区制定相应政策支持,规范标准、确定格局,使之成为各地建设智慧档案馆的基本遵循。顶层设计如果欠缺,各地的试点工作将变得更难开展,地区之间数据标准“五花八门”,难以做到信息协同,如“闭门造车”,不仅会造成信息孤岛的出现,更难以符合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因此,国家层面应尽早做好智慧档案馆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同时也要将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脉络考虑在内,制定各个时期严谨的发展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并没有明确列出智慧档案馆在“十四五”期间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但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中明确指出: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中的应用,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优化升级[23]。在省级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浙江、上海等省份已经明确出台智慧档案馆(室)相关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如《浙江省档案馆“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多次强调智慧档案馆建设,具体内容包括“探索智慧库房建设”“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等[24];《海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力争从数字档案馆建设转型升级为智慧档案馆,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25]。

5.2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无论是智慧档案馆还是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市民参与、协同共享是二者建设过程中共同的发展理念。要从公众需求角度出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目的,形成完善的档案服务体系,加强用户之间的参与度。在实践中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行档案获取,同时通过感知技术将用户的偏好进行分析,以提供个性、智慧、互动的档案优质服务。

现在有部分学者对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关注点集中在管理方式、新兴技术手段、人才培养等档案部门的建设上,忽视了以人为本发展观念的地位。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智慧档案馆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做大做强。但是,如果服务的对象不是公众,那再强大的信息技术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工作的重心逐渐也会产生偏差,左支右绌,买椟还珠。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思想的统一对于智慧档案馆建设至关重要,也是一切信息技术投入使用的前提。

5.3 加强防范措施,重视网络安全

智慧档案馆在建设独立档案数据库以及提供用户服务的过程中,都需要与互联网进行交互,信息和数据可能受到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档案馆数据资源与用户隐私方面将受到极大威胁。首先,在数据保护方面应制定详细的数据保护政策,包括对用户个人信息和机构机密信息的保护。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备份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当前,“零信任”技术因其不依赖特定信任、强调风险评估和持续验证而受到国内外认可[26]。它提出传统的固定信任边界已不再安全,个人的网络位置不应是信任的唯一标准[27]。“零信任”视信任为潜在漏洞,要求持续验证,永不盲信。智慧档案馆可以利用零信任客户端确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通过身份认证、用户画像分析和安全验证,使访问的资源可靠,大幅降低安全风险;其次,智慧档案馆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系统应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系统身份验证、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等;应急响应方面,各地智慧档案馆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各种安全问题和紧急情况,保证智慧档案馆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最后,智慧档案馆应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或安全厂商合作,分享安全经验和资源,共同提升智慧档案馆的网络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档案馆智慧用户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