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

2023-12-01 03:26蔡辰
商业会计 2023年21期
关键词:海归背景委员会

蔡辰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9)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审计造假事件的不断出现,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水平产生怀疑,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企业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因此提高审计质量成为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审计委员会作为企业的监督机制之一,主要通过审核财务信息与披露、提议聘任和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等来完善企业治理,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刘焱和姚海鑫,2014),因此,大量学者开始聚焦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异质性对企业审计质量的影响。Dezoort和Salterio(2011)认为审计委员会成员独立性、经验和基础知识带来的差异会导致他们的判断出现偏差。Abbott和Parker(2000)也发现更独立、更活跃的审计委员会倾向于聘任行业专业审计师。而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海归背景是审计委员会重要的异质性特征之一(目前的研究一般称为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其对工作有效性会产生影响。但现有关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相关文献中,对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就业机会大大增多和就业环境愈加完善,大量海外留学或工作的人员在我国人才政策的吸引下,进入资本市场并就职于各类管理岗位(王浩然等,2021)。因此,研究海归背景对审计委员会工作有效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际上,海归背景能增强审计委员会履职的专业能力,促使其保持独立性,提高企业财务公信力。同时中外文化差异也提升了审计委员会的社会责任意识,降低其对财务舞弊的容忍度,建设高质量审计体系(周泽将等,2020)。因此,本文研究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地,企业管理层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也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避免决策过程中核心领导的“一言堂”现象,抑制管理层权力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即高质量内部控制和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此外,企业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和外部审计等因素均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在不同情境下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鉴于此,本文基于审计质量视角,检验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在不同情境下的企业治理作用。本文的贡献可能包括:(1)丰富了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方面的文献。既有研究考察审计委员会专业性、独立性、任期和性别等特征,本文则从海归背景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为国家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企业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2)丰富了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文献。既有研究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等,本文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视角拓展了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为健全审计监督体系提供了新思路。(3)本文从内部控制视角揭示了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影响审计质量的边界条件,为更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审计监督机制提供参考,并且补充了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和外部审计的情境化分析,为如何提高企业审计质量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与审计质量

已有研究表明,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重大错报并予以揭露的联合概率(DeAngelo,1981)。从本质来讲,审计委员会承担企业审计监督治理职责,防止管理层操纵盈余管理,故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直接影响审计质量。而海归背景作为审计委员会重要特征之一,能增强其履职独立性,也规避了管理层通过支付异常审计费用来损害审计人员独立性,降低财务报告差错可能性(杜兴强和侯菲,2019)。

具体地,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一是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提高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增强其履职效率,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是一项复杂且需要大量专业判断的任务,如果审计委员会没有较高的专业敏感性和信息处理能力,可能会导致审计质量低下(刘笑霞和李明辉,2016)。已有研究表明,拥有海外经历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往往具有更优质的教育水平、丰富的经验知识和较高的个人能力(杜勇等,2018)。二是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能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海外经历改变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思维模式,规则意识和条例意识增强,在任职时能够保持应有的独立和谨慎,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Du等,2017)。同时海外优势使审计委员会成员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全球化长远眼光,拥有更多风险承担意识,能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形势,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自身竞争力,故受制于管理层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对高管财务舞弊行为的容忍度也会降低(闫安和刘璇,2022)。三是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增强了审计委员会维护自身声誉的动机,减少财务报告差错,提高审计质量。具有海归背景的审计委员会成员目前仍较少,自带“声誉效应”,一举一动备受媒体和经济分析师的关注,因此,他们维护社会认可和声誉的动机更强(赖妍和刘小丽,2022)。四是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促使审计委员会寻求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研究表明,有过海外经历的独立董事更倾向于聘任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王裕和任杰,2016)。类似地,具有海归背景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受到海外成熟资本市场文化的熏陶,具备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出于保护小股东权益,更倾向于聘任高水平会计师事务所,改善公司审计环境。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二)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

随着财务造假事件的不断爆出,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李姣姣和李聪,2023)。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强调全员全程参与、互相制衡和有效监督(高子捷和王敏,2019)。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行为,影响高层管理团队的行为取向,进而调节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具体作用机制如下:一是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可以促进企业披露信息的合法合规,而内部控制的目的也是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所以,高质量内部控制会弱化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二是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增强公司内部权力制衡,在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会弱化具有海归背景的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个人特征优势。因此,本文预期有效的内部控制会弱化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高质量内部控制会弱化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

(三)企业异质性的考察

1.基于产权性质的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董事聘任和内部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方面,国有企业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任免一般由政府委派,个人利益与企业审计质量关联度不高,考虑到其政治晋升,审计委员会成员在决策时会弱化个人特征的积极作用。而非国有企业往往通过公开选拔进行招聘,更看重高管个人能力,故其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聘任上拥有更多的决策自主权,且更多以业绩作为晋升考核指标,激励审计委员会成员积极发挥个人优势,提高审计质量(董佳宇等,2021)。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会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为其审计质量提供了隐性担保,面临财务困境和破产的风险都较低。而非国有企业审计失败可能直接面临审计诉讼与处罚,出于生存压力也会推动审计委员会海归成员积极地发挥作用。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强。

2.基于股权结构的考察。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治理模式。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会导致审计委员会制度功能被扭曲,引发企业治理制度整体链条的松懈。在大股东操控下的审计委员会成员选聘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安排,最终使审计委员会演化成大股东为履行自身控制目标而专设的职能管理机构(吴清华等,2006)。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日常工作也会受到大股东干预,无法保持独立性,其海归优势在审计监督中也无法充分发挥。而在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由于没有大股东的操控,审计委员会可以独立履职,充分发挥海归背景对审计监督活动的影响,提高审计质量。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相较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中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强。

3.基于外部审计的考察。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影响其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首先,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国际“四大”)拥有更高的业内认可和竞争力,更加注重声誉保护,需要保持较高的审计水平来避免声誉受损(杨萍,2020)。其次,国际“四大”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对单个客户的依赖性较低,能够保持独立和谨慎,保证审计决策和报告的真实性(杨萍,2020)。因此,在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高质量外部审计弱化了审计委员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反之,在非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可以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弥补低质量外部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相较于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非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ST、*ST类样本。(2)剔除金融、保险类样本。(3)剔除数据缺失类样本。此外,考虑到极端值的影响,对连续型变量在1%和99%分位进行winsorize 处理。筛选后,共得到5 348个样本观测值。本文所涉及的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数据系手工从国泰安数据库整理收集,内部控制数据来源于迪博数据库,其余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运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审计质量(-|DA|),参考杨书怀(2018)的研究,采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相反数代替审计质量,该值越大,盈余管理越低,审计质量越高。具体地,参照Dechow 等(1995)修正琼斯模型,运用公式(1)估计参数a1、a2、a3,代入公式(2)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用差值表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其中,i代表公司,t代表年度,TAi,t为总应计利润;Asseti,t-1为期末资产总额;∆REVi,t为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差额;∆RECi,t为应收账款净额与上年差额;PPEi,t为固定资产原值;εi,t为残差项,DAi,t代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2.解释变量。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Acoversea),采用上市公司当年审计委员会中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成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来衡量(Hofstede,2003)。此外,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稳健性,本文采用虚拟变量Acoversea_D,审计委员会至少有一名成员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赋值为1,否则为0。内部控制(IC),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分值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好。

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了公司规模(Size)、托宾Q 值(OPT)、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资产负债率(LEV)、资产收益率(ROA)及虚拟变量年份与行业,详见表1。

(三)回归模型

为了检验以上假设,本文构建以下模型。模型(1)检验假设1,模型(2)检验假设2。此外,按照不同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进行分组,再次回归模型(1),分别检验假设3、假设4和假设5。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上页表2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审计质量(-|DA|)最大值和最小值为-0.0008和-0.3240,且均值低于中位数,表明不同企业审计质量水平相差较大。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Acoverse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和0,且标准差大于平均值,表明不同企业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差异较大。内部控制(IC)均值为6.34,中位数为6.503,表明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偏离平均水平。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表3 列示了主要变量相关性检验结果。审计质量(-|DA|)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Acoversea)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052,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IC)与审计质量同样呈现正相关,具体机理需进行回归分析。

表3 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

(三)回归分析

1.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结果。表4列示了模型(1)、模型(2)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列(1)、列(4)表明无论是否控制相关变量,Acoversea 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支持了H1。列(2)、列(5)报告了IC 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列(3)、列(6)表明无论是否控制相关变量,Acoversea*IC 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弱化了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验证了H2。

表4 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结果

2.企业异质性的分组回归结果。按企业异质性进行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在非国有企业组,Acoversea的回归系数为0.022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国有企业组,Acoversea的回归系数为0.003 且不具统计显著性,表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组更强,支持了H3。在股权集中度低组,Acoversea 的回归系数为0.019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股权集中度高组,Acoversea 的回归系数为0.009 且不具统计显著性,表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在股权集中度低组更强,支持了H4。在非国际“四大”组,Acoversea 的回归系数为0.016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国际“四大”组,Acoversea 的 回 归 系 数 为0.007 且不具统计显著性,表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在非国际“四大”组更强,支持了H5。

(四)稳健性分析

1.工具变量法。现实中,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能提高企业审计质量,但从海外工作或学习回国的人才同样也可能更倾向于在审计质量高的企业任职,即审计质量高的企业吸引具有海归背景的人才。鉴于此,为缓解内生性问题,本文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记为Acoversea_L,将其代入模型(1),并根据企业异质性分组回归,结论依然成立。

2.倾向得分匹配法。审计质量高的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也高,引进具有海归背景的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可能性更大。为此,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样本自选择问题。借鉴已有研究(Dezoort 和Salterio,2011;杜兴强和侯菲,2019),选取影响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的变量构建Probit 逻辑回归模型(3):

通过协变量平衡性检验表明,配对前实验组(Acoversea_D=1)和对照组(Acoversea_D=0)存在显著差异,PSM一对一匹配后,这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本文配对成功。接下来,本文去除未匹配成功的,共得到2 748个观测值,重复模型(1)、模型(2),并根据企业异质性分组回归,结论依然成立。

3.改变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的测量方式。本文借鉴王浩然等(2021)的研究,以审计委员会至少有一名成员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为标准,重新测量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Acoversea_D),若审计委员会拥有海归成员,Acoversea_D赋值1,否则为0,重新检验模型(1)、模型(2),且根据企业异质性分组回归,结论依然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新时代下的“归国潮”以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中海归成员日益增多,其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引起了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高质量内部控制弱化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根据企业异质性分析,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和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较强。

综上,本文得到如下实践启示:第一,企业在聘任审计委员会成员时,应当重视候选人海外工作或留学经验,适度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海归人员的比例,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在完善企业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第二,高质量内部控制和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在建设企业监督体系时,尝试找到制衡点,更好地发挥二者在公司审计中的联合促进作用。第三,关注企业产权性质对具有海归背景的审计委员会履职有效性的影响。国有企业要避免弱化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的优势;非国有企业应更加积极聘任具有海归背景的人才进入审计委员会,提高审计质量。第四,完善企业股权结构,注重股权制衡。避免股权集中度过高使审计委员会海外优势无法表现,股权分散时,企业应更加积极选聘具有海归背景的人才进入审计委员会。第五,重视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低质量外部审计的弥补作用。

猜你喜欢
海归背景委员会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