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投建一体化BIM 应用新模式

2023-12-03 08:25郭玉龙向正松李金阳秦春伟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赤水河大桥可视化

文/郭玉龙 向正松 李金阳 秦春伟

地形地质情况复杂,施工地势险要,项目选线难度高,悬索桥结构体系复杂——位于习水县习酒镇的赤水河大桥,其建设难度不言而喻。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以下简称“勘察设计分公司”)以赤水河大桥项目为依托,探索投建一体化项目BIM 技术应用新模式,寻找出一条有效推广BIM 技术的路径。建设伊始应用BIM 技术的目标是提高项目设计质量,减少施工阶段变更,提升沟通效率和设计施工效率,节约建设工期,从而节约投资,同时兼顾考虑特大桥建、管、养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理念,发挥投建一体化的优势。

赤水河大桥四川岸数值模拟

BIM 实施路线

根据项目特点,勘察设计分公司采用Bentley 等软件完成全桥建模工作,全桥模型精度为LOD300。通过软件建立精确的桥梁模型实体,能够根据模型进行构件的加工制造,构件信息包括几何尺寸、材料类别、工程数量、构件编码等产品信息,模型信息量与施工图设计完成时的CAD 图纸上的信息量保持一致。利用模型进行主桥复杂构件的三维出图与钢结构的加工制造,同时对主索鞍、散索鞍、索夹和钢桁梁等钢结构做深化设计,能够精确统计用钢量。模型完成后,将模型上传至二次开发的GIS 平台,进行BIM+GIS 展示。

此外,运用多旋翼无人机加上倾斜相机航拍项目现场,对项目场地做三维地形测绘,可视化采集桥位区地形地貌。无人机航拍的数据导入ContextCapture进行实景建模,建立场地的三维数字模型。采集和可视化现有场地条件,形成详细、精确的三维数字模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测绘精度为1 ∶2000,施工图设计阶段测绘精度为1 ∶500。利用这些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加快方案设计流程。通过三维场地测绘,能够解决现场险要地势测绘困难及采样点不足,加快方案设计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基于MicroStation 自主研发的三维地质模型生成模块,基于地质钻孔数据,快速生成场地范围内的地质模型。三维地质模型展示复杂地质结构,如溶洞不良地质、结构物与管线关系、任意地质剖面切割,二次利用可进行岸坡数值模拟计算、土石方量精确计算。

桥位选址是赤水河大桥整个线路的控制性节点,需要考虑的控制因素较多,同时受控于岔角滩煤矿采空区及压矿区影响。项目采用ORD 生成Q、K、S、Y、X、V 六条路线方案后导入GIS 平台。GIS 技术能够直观反映主线方案桥位处不良地质和采空区的分布情况,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快速分析出路线节点工程如桥梁、隧道、高边坡等三维数字场地,便捷查询桥梁主要构件位置处的地形地貌,辅助桥址选择。结合三维倾斜摄影,对索塔、锚碇设置场地的施工难度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实现精细化设计。

赤水河大桥桥位处地势陡峭,现场踏勘困难,为了缩短便道方案设计周期。借助于GIS 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便道方案比选。GIS 平台快速统计工程数量,确定工程规模,缩短便道的设计周期。此次方案高效确定了隧道长度最短、造价最低的方案四作为实施方案。

同时三维数字场景直观呈现桥位区地形地貌、构造物空间位置关系,运用BIM 技术快速、合理规划场地大临设施布置,优化施工组织。

此外,BIM 技术在深化设计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锚碇精细化设计、索夹设计、钢梁设计等方面。项目利用BIM 三维技术,进行锚碇系统精细化设计,精确高效的坐标输出和碰撞处理方式,解决传统二维设计难点和痛点;依托BIM+GIS技术提出的锚碇永久排水方案,解决锚碇排水难题。

BIM 拓展应用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勘察设计分公司自主研发项目管理平台,以IFC 数据格式为基础,打通了传统软件间数据互通的技术壁垒,确保数据信息的高效流通。平台具有BIM 模型拆分、模型轻量化和统一数据格式的功能,可根据相关编码标准对构件快速编码,经过平台处理完成后的数据通过GIS 端展示,管理平台为项目的建设和运维提供基础模型载体。

锚碇定位

锚碇索股精准设计

施工场地布置

为提高建模效率和高效查询相关模型信息,自主研发出图插件、桩号查询、批量坐标输出和快速打孔等工具,辅助项目BIM 技术的应用。出图插件能快速将三维模型转换为二三维结合的图纸,提高出图效率;查询桩号工具方便建模人员随时查阅、定位设计桩号;查询坐标工具方便建模人员批量查询关键部位坐标,校审图纸,现场人员能够快速查询模型坐标进行施工放样、定位;钢桁梁快速打孔工具能批量打孔并生成螺栓、螺母构件,辅助钢结构建模。

运用VR 技术,将大桥竣工效果虚拟呈现,展现大桥整体设计景观效果。同时,借助VR 技术进行项目沉浸式漫游、可直观查看钢桁梁、索塔、锚碇和索鞍等复杂结构设计和空间位置的合理性。此外,通过仿真驾驶,检验公路停车视距,识别视距是否满足要求,标志标牌设置是否合理、醒目等。

BIM 技术给工程建设带来多维度可视化解决方案,对于大体量、投资高、周期长、参与方多的交通项目来说,BIM 技术将众多工程信息集成,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可追溯、可继承,改变了传统的点对点信息传递模式,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贯彻了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维理念,为智慧交通建设打好基础。

针对公路工程民生属性的要求,BIM 技术的可视化、模拟性提供了直观便捷的沟通方式,协助项目决策,通过BIM 与新兴技术的结合,为传统交通建设难题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此次在赤水河大桥建设中应用BIM 技术,解决了山区大跨径悬索桥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同类型项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赤水河大桥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唐光平摄影作品欣赏
——美丽赤水河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数鸭子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法治,让赤水河碧水长流
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