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板块”如何炼成?

2023-12-03 14:39陈惟杉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42期
关键词:东吴上市苏州

陈惟杉

苏州。摄影/朱超

10月19日,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由东吴证券保荐,以“云敲锣”的形式,在北交所上市。卓兆点胶从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上市,仅历时16个月,创造“挂牌至过会”历史最快纪录。这让苏州高新区累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2家,也让资本市场“苏州板块”又迎来了新的成员。

去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2.4万亿元,连续三年进入“两万亿”城市俱乐部,是名副其实的“最强地级市”。但是因为低调、务实的作风,苏州给人的感觉始终不张扬。可能外界更难以想到的是,这座以实体经济闻名的城市,在资本市场的存在感并不逊色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如今,苏州正在向着300家上市公司的目标前进,今年也是苏州迎来第一家上市公司30周年,而这30年也见证了苏州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成长,逐步炼成“苏州板块”的过程。

截至目前,苏州共汇聚上市企业260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总数216家,位列全国第五。科创板上市企业54家,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约占全省50%、全国10%。深交所上市企业达100家,仅次于深圳、北京、杭州、上海,位列全国第五,约占全省深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深交所也成为苏州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所。

苏州上市公司的发展已经整整30年。1993年,苏州诞生了第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100家,2017年境内A股上市公司迈入“100+”时代。仅仅间隔6年时间,苏州上市公司迅速增长至260家。

资本市场“苏州板块”的特点经常被总结为“246现象”,即苏州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但是苏州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4%,特别是近三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6%。从苏州上市公司的组成来看,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比约75%、80%、85%。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苏州上市公司呈现出民营企业占比高、制造业企业占比高、科技属性高等特点。这与苏州制造业强市的特性高度吻合,不同成长阶段的苏州民营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苏州板块”同时在反哺地方经济。“上市公司实现自身突破的同时,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提升。”前述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发挥总部集聚效应,吸引链上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链与产业集群融合,培育具有生态圈形态的产业链群。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可联动大院大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产业链研发创新水平。

“246现象”何以出现在苏州?其中有科创板开市、北交所设立等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红利,而苏州抓住机遇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苏州支持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的政策便经历多次迭代。科创板设立之初,苏州就出台了《苏州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

去年4月,在《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工作意见》中对优质科创型、创新型企业从“上市培育”到“上市后做优做强”提供全周期的政策扶持。

2022年12月24日发布的《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确立了苏州企业上市发展目标,即2025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超300家,并部署了明确的发展路径,提出“育林计划”“参天计划”“森林生态”等一揽子方案。

无论是企业培育体系,还是资本市场服务体系,苏州已然形成一套助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完整路径。

东吴证券前身是苏州证券,2002年更名为东吴证券,当时是全国少数几家地市级券商之一。当其他券商纷纷在省会城市、直辖市建立分公司之时,东吴证券坚持以苏州为核心根据地,向“下”深耕,将分支机构渗透到苏州的县(市)里、乡里。

东吴证券曾做出客观评估,苏州的企业数量较多,总体规模在全国领先,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都需要专业的、贴身的管家式服务。

“2017年至2019年,新三板发展遇到阻力,不少券商把‘中小企业部’撤裁并转,东吴证券是一直专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少数几家券商之一。正是这段时间的积累,公司收获了服务企业的人才、吸引到了好的项目,为后来在北交所打开局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东吴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方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目前,东吴证券累计完成新三板挂牌项目465家,位居行业前五,挂牌公司累计募集资金上百亿元。伴随着2021年9月北交所设立,东吴证券服务的苏轴股份和旭杰科技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包揽北交所前两单过会企业。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东吴证券总部大楼。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以来,东吴证券保荐北交所上市企业5家,承销数量位居行业第二。从“新三板”到北交所,有近三成的企业曾经在“新三板”挂牌过,而经其服务过的项目几乎是“零流失”。

“苏州板块”中占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东吴证券抓住的另一个机遇。“东吴证券积极推动资源向科创企业和项目聚集,关注科创企业成长周期和不同成长阶段需求,给予金融、平台、人才、产业链资源等多方面创新支持,既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又深入挖掘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拥抱资本市场。设立科创培育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科创企业成长,目前科创基金已相继在常熟、太仓、相城、吴中落地。”方苏介绍,截至目前,东吴证券已保荐承销46家苏州企业上市,其中苏州科创板企业9家,苏州市占率居首位。

“246现象”背后有东吴证券这样“本土券商”的身影,同时,政府的角色也不可或缺。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持续加强梯队化的上市后备企业队伍建设,是保障资本市场‘苏州板块’稳步壮大的重要机制。”苏州工业园区创新推出的“苗圃工程”便以此为目的。

“‘苗圃工程’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并试点注册制;二是2018年,港交所推出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政‘18A’。工业园区布局的三个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产业是重要方向,也是苏州的‘一号工程’。两个背景叠加,为企业上市创造了政策红利,我们希望助推企业更好抓住机遇。”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资本市场处副处长李洋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从2019年到2023年被视为“苗圃工程”第一阶段。累计入库448家“苗圃企业”,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基础层、重点层和拟上市层。截至目前,共有31家“苗圃企业”上市。

“苗圃工程”如何帮助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代表的科创企业,多为科研人员创业,精力更多集中于研发环节,对资本市场的了解比较有限,也不清楚如果企业以上市为目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分几步实施。李洋洋表示,“‘苗圃工程’首先是帮助企业‘扫盲’资本市场。其次,一些科创企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通过‘苗圃工程’帮助企业提早规范整改,夯实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再次,企业能否上市很大程度还是靠业绩说话,‘苗圃企业’可以享受更多资金、业务对接的机会。”

此外,苏州与交易所共筑培育服务矩阵,会同交易所进行新政解读、加强上市梯队培育、促进上市公司了解资本市场等工作,为苏州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提供强劲动能。

早在2014年3月,苏州高新区便派出第一批共6名工作人员到全国股转系统,也就是如今的北交所挂职,挂职人员主要从事董监高培训、考试等工作。当年10月,高新区与全国股转系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签约共建成立“太湖金谷”,正式承接全国股转系统董监高培训、考试、新三板挂牌等各类型业务,成为当时唯一一家全国股转系统委托服务机构。

“因为当时新三板董监高考试定点在高新區,每周有大量新三板挂牌企业高管来到高新区。”苏高新金控旗下的太湖金谷(苏州)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鸣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委托服务机构,需要高新区‘贴钱’,其意义更多是打通区域内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通道,同时建立良好的官方通话渠道。”

以此为原点,苏州高新区“太湖金谷”乘势而上,陆续与上交所合作共建“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基地”,与上海浦东金融局合作设立“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苏州分中心”,与深交所合作共建“苏南科技金融路演中心”。2022年11月更是抢抓北交所设立之机,在原有“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江苏基地”基础上,率先与北交所合作共建“全国股转系统北交所江苏服务基地”,正式形成以“两基地两中心”为特色的覆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格局,成为同时服务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不仅仅是上市融资,苏州为企业构建的是能够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6月末,苏州市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50家,管理各类备案基金产品超2000只,管理基金总规模(净资产)超4800亿元。此外,注册在苏州的已备案基金中处于存续、在业状态的近2400余只,合计认缴规模8000多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股权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当前苏州科创板公司上市前股权结构显示,前十大股东中平均有6个为股权投资机构,平均持有公司44.6%股权。

在苏州,工业园区无疑是股权投资高地,目前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3800亿元,主要集聚于东沙湖基金小镇,这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基金特色小镇。“除去政策引导,基金集聚更多是看中工业园区的投资机会,目前工业园区科创板上市企业已经达到20家,上市企业总数已经达到65家,包括45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20家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资本市场处副处长李洋洋告诉记者。

苏州高新区也希望发挥金融小镇的“虹吸效应”。“目前高新区集聚基金管理公司等各类投资机构超1000家,管理资本总规模超2400亿元。经过多年发展,金融小镇形成了全面覆盖高新区“2+5”现代产业体系的基金集群,带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王鸣灏告诉记者。

金融小镇已经开发到第三期,目前集聚的基金多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注册,主要分为四类:一是高新区产业母基金及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行业和关键创新领域集中;二是与头部机构合作的基金;三是众多针对一级市场的“小而美”的市场化基金,灵活、周期短,税收效益明显;四是上市公司持股平台为主的产业资本,如普源精电、阿特斯等,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上下游产业和资本集聚,同时也是对于地方税源的重要补充。各类基金在金融小镇汇聚升级,“虹吸效应”不断放大。

而国资主导的产业母基金及产业引导基金对于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意义。

苏州于2021年由财政出资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天使投资母基金,2022年成立苏创投集团,以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为使命,以全周期科技投资业务为支柱,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如今,资本与产业正在苏州更好地结合,苏州强劲发展的实体经济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培育了肥沃的土壤,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也有着未雨绸缪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东吴上市苏州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东吴·名家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苏州一光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苏州十二忆
未来面临的挑战:语言学与中国——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