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溶栓治疗LIVCS并发LDVT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3-12-05 11:14王辉李诗城岳江卢翔郭岚刘锐
海南医学 2023年22期
关键词:周径患侧溶栓

王辉,李诗城,岳江,卢翔,郭岚,刘锐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1、甲乳外科2、超声医学科3,陕西 汉中 723000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LIVCS)是指髂静脉受压,且腔内存在着异常黏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病变,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特别是早期,大多数患者无任何不适[1]。但随着病程的进展,髂静脉受压程度越来越重,会出现下肢水肿、胀痛、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进而易出现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目前临床上治疗LDVT 多采用外周静脉溶栓。该治疗方式简单易操作,但治疗效果欠佳。介入溶栓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对机体损伤较小,且临床疗效较好[3]。为明确介入溶栓治疗LIVCS并发LDVT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对LIVCS 并发LDVT患者分别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和介入溶栓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 例LIVCS 并发LDVT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超声诊断为LDVT;(3)积极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重要脏器不全;(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存在精神障碍。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0~71岁,平均(56.69±3.34)岁;病程3~7 d,平均(4.40±0.28)d。观察组中男性24 例,女性21 例;年龄21~69 岁,平均(57.15±3.21)岁;病程3~6 d,平均(4.31±0.31)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1)溶栓治疗:患肢足背静脉接微泵注射器,每天持续泵入60 万U 尿激酶(生产厂家: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792,国药准字H42021793,规格:10万单位/支)+250 mL生理盐水,并抬高患肢。溶栓治疗≤7 d,每2 d行超声检查,如连续两次超声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1.0 g/L或溶栓无进展则停止溶栓;(2)抗凝治疗:将低分子量肝素钠于皮下注射5 000 U/次(生产厂家:百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4042,规格:0.5 mL:5 000 IU),q12 h,出院时口服利伐沙班继续抗凝治疗(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213380,规格:10 mg×20片),1片/d。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给予介入溶栓治疗。(1)放置下腔静脉滤器:于健侧股取静脉正确通路并行穿刺,将5F导管鞘置入,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判断血栓情况,于下腔静脉下段(肾静脉开口下方)置入可回收滤器深静脉开口处固定可回收静脉过滤器。(2)溶栓治疗:经腘动脉入路将8F Guiding导管置入血栓,负压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3~5次,然后将4F Fountain溶栓导管(迈瑞通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置入血栓并留置,加压包扎穿刺处,妥善固定溶栓导管,通过溶栓导管持续泵入60 万U尿激酶/d×7 d。(3)球囊扩张:观察造影情况对髂静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判断,狭窄程度超过50%则行球囊扩张。(4)植入支架:若扩张后仍狭窄严重,行髂静脉支架植入。(5)抗凝治疗:将低分子量肝素于皮下注射5 000 U/次,q12 h,出院时口服利伐沙班继续抗凝治疗,方法参照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肢症状基本消失,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差≤3 cm,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清除;有效:患肢疼痛症状消失,肿胀症状减轻,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差>3 cm,造影显示血栓清除<50%;无效:患肢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于髌上10~15 cm处测量大腿周径,在小腿最粗处测定小腿周径,计算周径差。(3)血流速度、受压处血管内径、血栓清除率: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速度、受压处血管内径;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Villalta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提示血栓后遗症越重。血栓清除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4)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出血、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7<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比较(±s,cm)Table 2 Comparison on 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fected and healthy sid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m)

表2 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比较(±s,cm)Table 2 Comparison on 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fected and healthy sid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m)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in this group,aP<0.05.

?

2.3 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受压处血管内径和血栓清除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受压处血管内径、血栓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受压处血管内径和血栓清除率比较(-x±s)Table 3 Comparison on blood flow velocity, vascular diameter at compression site, and thrombus cleara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0.05),见表4。

3 讨论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髂动脉对髂静脉产生压迫作用,使静脉发生管腔闭塞、狭窄等情况,造成髂静脉的血液流动不畅,盆腔静脉和下肢难以正常回流,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综合征[4]。由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独特联系,80%以上的髂静脉受压为右髂动脉压迫左髂总静脉,即LIVCS[5]。LIVCS 患者患肢可出现静脉曲张、反复水肿、色素沉着甚至静脉性溃疡,长此以往,最终诱发LDVT[6]。LIVCS并发LDVT患者临床表现为患肢突发肿胀,皮肤发红,温度升高,影响动静脉的血液循环,从而造成患者行动不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外周静脉溶栓是临床上治疗LIVCS 并发LDVT的常用方法,对血管无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但临床疗效欠佳,故还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方式以提高临床疗效。有研究表明,介入溶栓治疗LIVCS并发LDVT可有效调节血管狭窄闭塞,临床效果良好[7]。

髂静脉闭塞、狭窄会引发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引发下肢肿胀和乏力,表现为患者健患侧大小腿周径差变大。大多数LDVT 患者发病解剖学基础为LIVCS,故开放狭窄闭塞髂静脉是治疗关键[8]。介入溶栓治疗通过医疗仪器的辅助,将医疗器械介入患者机体自然孔道或微创开口,达到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9]。本研究中,给予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提示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肿胀情况。

有研究表明,髂静脉受压后,受压处血流速度明显上升[10]。本研究中,给予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其受压处血管内径、血栓清除率均高于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血流速度低于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表明介入溶栓治疗可调节血管狭窄闭塞,快速降低血栓负荷,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介入治疗相比外周静脉溶栓,可更为明显地观察到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壁情况,从而能精准吸栓溶栓。而髂静脉狭窄闭塞会增大静脉压力,使溶栓药物到达受限,影响了溶栓效果,通过球囊扩张并髂静脉支架植入扩张了血管,使血管内径增大,髂静脉恢复通畅,从而提升了溶栓治疗效果,减少血栓形成,恢复了正常的血流速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治疗1~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提示介入溶栓治疗LIVCS 并发LDVT安全可靠,治疗后并发症少。经分析,是因为抗凝治疗对已经出现的血栓治疗效果不明显,其主要起预防作用,因此对下肢静脉回流调节效果有限,即使血流顺畅后也会因后续压迫导致髂静脉再次狭窄闭塞,难以抑制血栓出现,故易出现较多并发症;而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并髂静脉支架植入能有效恢复髂静脉通畅并调节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介入溶栓治疗LIVCS 并发LDVT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肿胀情况,调节血管狭窄闭塞,快速降低血栓负荷,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周径患侧溶栓
止血带个性化压力值在下肢手术中的探讨
更 正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