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改变

2023-12-06 15:50汤霞
中学生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走神意愿尝试

汤霞

“老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状态变好?我上课总是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进入初三后更明显了。周末给自己定学习计划,但拿到手机就一发不可收拾,熬夜玩,很难控制自己。”

“以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一直都有,只是以前感觉不明显,我也没在意。但进入初三,中考即将来临,希望尽快把这些都改掉,要不然我可能会与理想高中失之交臂。”

东沐是一名初三学生,最近状态不好,心里很着急,想调整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东沐,让自己快速做出巨大的改变,是极具挑战的,可以说难以实现。但我们可以小步尝试,甚至是几乎保持现状不变的尝试,可能更容易达成和坚持。”

有时候人们会将自己遇到不顺利的原因归结于“状态不好”,同时寄希望于“等我状态好了,这些事都会水到渠成”,并且内心有非常急迫的意愿希望赶快变好。

事实上,这是很难实现的。一方面如果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自己变好;另一方面基于急迫想要状态变好的意愿,给自己定的目标常常是宏大且短期难以实现的。由此,就会进入“糟糕——改变——失败——自我怀疑——更糟糕”的负性循环。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迈出一小步,做一个微小的改变,产生扰动效应。因此建议所做的尝试是小到能够不太费力就坚持的。

“老师,我之前的方法,要不没用,要不就是坚持不了。”

“走神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常态,成年人也很难抵抗手机的诱惑,你面对的情况改善起来本就棘手。想一想微小的,甚至几乎保持不变的方法?”

“嗯……老师,其实以前偶尔走神,好像也没有影响我。你说几乎保持不变的话,我可以试试不管它,走神就走神,让它存在好了。”

“嗯,从抵触走神转变为允许走神,是一个小的尝试,而且你有成功的经验。”

“对,做到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大。”

“在平和地允许走神存在之后,还可以做一点,温柔地把你的注意力放到听课、做作业等那些你想做的事情上。”

“就像我之前一样,不在意,做我的事兒。”

“对,慢慢地当你不再关注是否走神,而往内心期待的方向去发力,正向力量就积聚起来了。”

“老师,关于手机,我想这周末的目标是先做10分钟作业,再玩。”

“很棒的提议!”

我们对现状不满想做出调整的时候,往往希望立马变好。而面对大的改变时,人都会有惰性和畏难情绪,导致无法开始或是尝试一下没看到效果就放弃。

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通路。但要启动这个环路却不简单,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无论如何先做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事——哪怕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小事,哪怕只是开始做热身运动,但就像“滚雪球”,一旦开始了,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做一个微小且能坚持的改变,建立正反馈道路,让这个微小改变泛起的涟漪带动整体。

猜你喜欢
走神意愿尝试
恭喜你走神了
为什么上课走神
走神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走神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