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3-12-06 19:26何小娟
知识文库 2023年21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何小娟

观察行为是幼儿园教师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收集与幼儿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的一系列显性活动。记录和分析教师的观察行为是提高教师观察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更好地教育幼儿。观察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需求,大致了解幼儿的个体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幼儿的差异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够,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客观地解释和分析其行为,进一步分析并优化幼儿教育。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生活活动是每天必须进行的项目,占据了幼儿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互动和有趣的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行为,发现和解决幼儿问题,使幼儿快乐成长。观察力是教师了解幼儿兴趣和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生活活动中含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应通过观察和引导,充分挖掘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自身观察和引导能力,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组织生活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园内生活质量,促进幼儿成长发展。

1 幼儿生活活动教师观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幼儿生活活动渗透在幼儿园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包括上厕所、洗脸、吃饭、散步、午睡、离园。教师只有清晰地观察内容,才能进行引导,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引导能力,从而提高教育保障质量。因此,要了解生活活動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观察与指导。(1)幼儿的注意力多集中在生活活动上,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生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摒弃过去上课聊天的习惯,增强观察意识,重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保证观察效果。通过观察幼儿的生活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需求,挖掘幼儿的潜力,检验教育效果。(2)观察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观察,才能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幼儿的真实想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的主导者,要加强对幼儿生活活动的深入学习,包括幼儿出入园的注意事项、刷牙、洗脸等。同时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生活活动的深入研究和观察结果的系统分析,了解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保证教学效果。(3)教师要多角度理解和观察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幼儿发展规律,学习幼儿生理、心理相关知识,了解各种生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同时,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接近幼儿,听幼儿内心的想法,关心幼儿的喜怒哀乐,观察幼儿的生活,发现幼儿的兴趣和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行为,发现什么就进行价值判断,思考所学问题和现象是个人的,还是全方位的;是可以通过个别注意、集体协商解决的,还是需要通过项目活动来探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生活活动使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特点和兴趣爱好,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 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不足

2.1 教师认知落后,观察片面

目前,受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影响,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片面的。另外,教师受时间限制,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也有限。教师往往以应付和粗暴的方式观察,不利于后续工作。另外,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没有确定自己的位置,认为教师不是父母,因此往往以教育的态度看待幼儿的生活活动。这不仅不能正确引导幼儿,而且会导致幼儿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目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观察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严重缺乏观察幼儿的意识。幼儿内心的想法不能被教师理解,幼儿真正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期下来,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幼儿的进步会变慢。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存在教师观察能力弱的问题。一些教师对观察幼儿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自身能力水平和性格的问题,教师的观察水平还不够,还处于观望水平。观察幼儿时,不能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教师掌握的观察方法不当,不能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幼儿,对幼儿的成长特别不利。

2.2 家长观念表面,想法老旧

家长的影响在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作为幼儿成长道路的引领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幼儿的关注直接决定了教师观察幼儿生活活动的重点。通常,由于幼儿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幼儿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幼儿自身的生活活动是个性化的,但家长往往只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教师也顺势而为,观察父母关注什么,导致观察工作不充分,不利于幼儿的生活活动。

2.3 幼儿差异性大,限制观察

目前,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各不相同,受学校、家长、教师、出身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对生活活动中幼儿行为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有特点的幼儿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比如开朗的性格、调皮的性格、特别的举止等。这些幼儿会引起教师的注意,表现出普通特征的幼儿容易被忽视,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可能导致教师的不公正观察。

2.4 体制建设不全,重视度低

教师观察幼儿生活活动的全过程中,幼儿园制度的建立和园长对此的重视程度与教师观察幼儿生活活动有关。作为幼儿园教师,园长在日常工作中只要重视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教师也会非常重视。幼儿园为教师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机会,因此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否则,教师不会重视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鉴于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大多数幼儿园的制度并不完善。如何激励教师,如何评价教师观察幼儿生活活动的工作制度等,容易被幼儿园忽视。而且在工作中,幼儿园对教师提出强制性要求,教师厌烦,不利于观察幼儿的生活活动。

3 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教师要加强对观察的重视程度

在生活活动的观察、引导、内容设计上,一些教师习惯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没有从幼儿的真正需求出发,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就教师的个人因素而言,有些教师往往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幼儿入睡困难时,用“不听话”来说明。面对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各种情况,一些教师无法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组织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教师建议小班的幼儿午睡后独立穿鞋,但由于缺乏经验,有的幼儿反而会穿反鞋。目前,由于新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能意识到教师观察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观察意识。因此,要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的观察意识。第一,可以从教师自身出发,提高观察幼儿生活活动的能力,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适合教师观察幼儿生活活动现状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要不拘于纸质阅读,通过电子阅读、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辅助,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接受一些专业的训练。在处理幼儿的问题时也有个体差异,在观察的过程中会有困难和疑问,可以通过咨询校长、同事、专家来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第二,教师在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思维转换,真正理解观察对幼儿生活活动的价值,提高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运用专业知识对幼儿进行观察,保证观察结果的表现。所以教师要更加注意对幼儿的观察。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幼儿可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是教师观察幼儿,最直观地了解幼儿需求的最佳时机。但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对幼儿在这一环节的细心观察,做了其他工作,忽视了观察的重要性,表明幼儿观察的重要性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例如,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发现内向的幼儿不喜欢和其他同学交流。教师要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找出幼儿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原因,制订相关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协调幼儿不良的交际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2 教师要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幼儿。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教师需要明确所有生活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午睡为例,午睡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午睡准备、午睡开始、午睡起床。睡觉前,教师要指导幼儿脱衣服和鞋子。幼儿睡觉开始后,教师要观察幼儿的睡姿和睡眠质量。起床后要指导幼儿穿衣、洗手。教师要明确这些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和关键经验,理清观察重点,从而充分挖掘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有目的地组织和引导幼儿的相关活动,帮助幼儿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观察的价值和重要性,要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特长、兴趣、性格等,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幼儿,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提高观察力要更加重视观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因此,有必要在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后,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和巩固。但是,明确相关规则和要求的教师不是唯一制订和明确的人。在制订规则和要求时,也让幼儿参与进来,使幼儿同意并自觉执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定和要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制订相关的规则和要求。这样幼儿就能认真执行,感觉很亲切,促进幼儿的发展。

3.3 调动家长自主性,加强联系

家庭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不能配合幼儿在幼儿园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大多数幼儿很快就会放弃。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家长观察幼儿的生活活动。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性互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保证幼儿生活活动的全方位观察。教师和家长要多关注幼儿在家的情况,在家人的协助下,及时与家长沟通,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意识到家庭与幼儿园合作观察的重要性,及时与幼儿的家长沟通,家庭与幼儿园全方位合作观察幼儿。例如,幼儿园或离园期间家长来接幼儿时,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微信、QQ等与幼儿家长沟通。沟通不要设置时间限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的学校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学校的生活活动反馈给父母,父母也可以将幼儿在家里的活动反馈给教师,形成良性的交流。同时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家长交流经验,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恰当地传递给家长,从而使幼儿在家里的活动中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交流。例如,幼儿在家玩游戏、看电视、做作业时,教师可以告诉父母正确引导幼儿,包括看电视的时间、做作业的姿势、游戏内容等。这样,教师和父母才能互相配合,让幼儿健康成长。同时教师也要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实现对幼儿的全方位观察。通过交流,不仅能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还能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通过友好的方式表达对幼儿及其家人的关心。

3.4 重视观察记录与评价

观察前教师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计划,观察对象不明,观察情况和内容不明。例如,在幼儿饮食环节,教师可以在饭前介绍食谱,激发幼儿的饮食欲望。吃饭时,教师要观察幼儿能否更好地使用餐具,饭量有没有突然增加或减少,饮食习惯是否保持清洁,都是教师能够深入观察理解的内容。在观察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记录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记录一切行为。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与其他教师定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探讨辅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学习优秀经验,在此基础上组织有价值的案例和方法,共享學习。教师要重视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针对性的观察和针对性的分析,深入挖掘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每天实践生活,这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真正让生活活动成为与幼儿最接近的课程,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记录自己对生活活动的观察和组织,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通过拍摄视频记录下自己在生活活动中的观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回顾、反思,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还可以通过速记的形式记录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表现和自己的指导,及时反思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增强幼儿的观察和指导能力,提高幼儿在园内的生活质量。因此通过观察记录的资料,可以帮助教师通过教研讨论,研究幼儿,了解幼儿,提高反思能力。教师要注重观察、收集、记录幼儿学习过程的具体事例,经常聚在一起深入讨论幼儿的学习记录。此时,资料的观察和记录不是强制性的任务,而是教师自愿使用的教研方法。通过观察记录资料,教师可以看到幼儿的行为,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这就是研究幼儿的过程。另外,教师在研究幼儿的过程中,重新学习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方法,也是反思自身教育对策的关键。教师只有通过多次观察和思考,才能准确判断幼儿的做法和方向,抓住教育时机,找到正确的教育对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当幼儿从观察纪录中看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应对各种事件、实现预定目标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提高,而复习观察纪录的过程就是对自身经验的再次回顾和提高。同时,幼儿也能让教师重视自身的活动,感受自己努力的价值,更积极地参与以后的活动。

观察必须与评价相结合。在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对观察的基本要素和专业要求不明确,专业素养较低,很少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没有系统地跟踪观察,就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观察后,教师应纪录并展示观察结果。应合理解释观察结果,提出支持或应对幼儿行为的措施,使幼儿能够理解、尊重和引导。教师可以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幼儿一起回顾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优化生活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自身的观察引导方法。教师可以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和交流共享活动,围绕观察和指导自己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有益的经验。教师还可以将生活活动中挖掘的教学资源与课堂评价相结合,将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视为一体,从而充分发挥整体教育价值,帮助幼儿更好地消化吸收相关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度预设,而应基于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通过评价,促进幼儿的发展。

3.5 个体化指导,丰富生活活动方式

幼儿发展必然存在个体差异,需要个别指导更多特殊幼儿。幼儿的特殊性可以从兴趣、性格等方面考虑,教师在设计幼儿生活活动时,应注意方法的传授,既要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中观察的针对性,保证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幼儿园生活。幼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平等对待所有幼儿,及时夸奖和鼓励幼儿,尽量减少惩罚。每个幼儿都想让教师评价自己的行为。每个幼儿都喜欢教师积极的评价,也就是称赞和鼓励。对幼儿来说,小红花、小贴纸即能让他们开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很多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大人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和父母有好的行为习惯,幼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幼儿每天花很多时间和班上的其他幼儿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欢被夸奖的特点,表扬好幼儿,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学习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意那些“个性鲜明”“想要引起关注”的幼儿,避免失去教育公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开展多种生活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例如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发达,所以会处于比较差的状态。此时,教师应将一个教学目标分为各种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的吸收,也有利于教师的直观观察。教师可以设计成熟的生活活动,引导幼儿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思维,提高教师的观察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入园时进行晨报检查,组织幼兒活动,为幼儿设计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幼儿的整洁、礼貌、积极参与活动等。吃饭时不强迫幼儿吃饭,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要求幼儿保持文明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观察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能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及时处理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教师观察幼儿生活活动现状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完善幼儿园制度,丰富幼儿生活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有发言权,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需要。教师针对幼儿生活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生活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观察角度、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意识,然后开展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活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通过观察结果分析幼儿自主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规划课题(课题审批号:GS【2022】GHB052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