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文化并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研究

2023-12-07 06:34王继帅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民族理念

王继帅,郑 健

(1.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2.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3.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对于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态势来说,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引入与传播,是机遇,更是挑战。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对话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遇一种外来 “解构” 力量,原有存在形式发生改变,甚至某些文化要素会骤然消失,至今仍在困境中不断找寻适应生存的新形式。现代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教育理念的交融,表现为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也体现在不同课程理念的对话中,在此种语境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如何转型,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需要重视的问题。文化流动规律给我们带来了启发,物质技术、组织制度、思想观念等文化成分流速是不同步的,物质技术最先流动,组织制度次之,思想观念最后流动[2]。然而,文化转型就需要把思想观念文化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曾提出文化转型战略是 “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3]。在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中,思想观念优先性发展就为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我国颁布的5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都以学校体育思想为统领,但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研究较为滞后。1985年以来我国7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体质状况远不如中小学生,耐力素质差距明显[4]。这与高校体育教育先天不足有关,也与高校体育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失衡等有很大关联。部分大学生处于 “无运动技能、无健身意识、无运动习惯” 的三无状态[5]。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任务,因此,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处于一种迷失状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也渐显出认同困境,这警示我们思考在中西方体育文化对话情境中如何保持 “民族文化特质” 这一根本性问题。基于国家健康教育战略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探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亟须考量课程所呈现的本民族文化因子。

1 遮蔽与消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的问题审视

1.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缺乏 “高” 特色

相比较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人们对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课程实践效果不容乐观,在 “高校” 高层次、高质量、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不足。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课程对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应表现在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人格修养等方面。然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仅对培养高质量健康观和生命价值观关注不够,对个性化课程内容设置重视不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不够清晰。这一 “高校” 特色关系到大学生如何更快更高效地投入到未来体育工作与体育生活中,以更好地服务于体育事业发展。我国高校体育课程面临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体育课程文化趋同现象,如何在以西方体育课程文化为主导的场域中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文化特性,就是体育课程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6]。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更多涉及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实施等表象层面,很少涉及课程理念转变与改革等本质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多选择民俗民间体育、节庆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运动项目内容转化而忽略地方性知识,注重表象技术传授、重视运动项目的竞技性与规范性而忽视其文化性与健身性。现代西方体育文化、西方课程文化强势挤压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之生存空间。课程文化开发过程中屡现脱离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文化基因现象,课程内容边缘化与非民族化特征凸显,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调适的延迟性,倒逼与助推课程理念进行转变与改革。

1.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健康理念” 的遮蔽与失语

体育课程肩负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大职责,对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体育课程中体能锻炼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研究发现,除国内体育专业院校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普遍存在 “形式大于内容” 的问题[5]。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是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课程化过程中,仅考量项目内容的规范性是否符合课程要求,只是关注课程系统化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容易忽略项目本身的身心锻炼价值。比如武术具有促进国民健康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功能,然而在现代西方体育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影响下,武术在提升国民健康方面的优势一直不受关注[7]。武术课程内容丰富,分类繁多,课程的实施过程表现为一种身体隐性体验方式,无法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去评价课程效果。这种内省式自我认同的心理感觉无形中遮盖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身体锻炼价值。从一定程度上来理解,量化评价方法的缺位,遮蔽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独有的健康价值。

1.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认同的消解与焦虑

文化认同消解是一种文化群体内化的阻塞,或者是一种保持自身文化时产生矛盾与模糊的社会心理现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断裂与衰落,表现在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本内涵、内在需求与项目传承的认同缺失[8]。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文化认同消解要从外生因素与内生因素进行剖析:一是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 “同化效应” 迫使课程主体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产生心理上的接受障碍;二是课程主体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同的偏差或排斥。譬如只看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不能融入现代体育项目,或者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选择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课程选择模糊。国内媒体对西方体育主流赛事的转播与重视,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构建的 “他者” 文化,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事收效甚微,生存空间令人担忧。这种西方体育主流赛事的强势挤占,也造成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认同焦虑的问题。破除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认同的消解困境,首要的问题是厘清其课程文化的边界,课程主体需要根植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土壤,保持 “民族性特质” 的自觉与自信,让课程文化内化获得归属感,形成享用、发展、传承心理状态。

2 建构与生发: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的提出

2.1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的提出背景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是基于健康教育的国家战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时代召唤下提出的。它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要求,映射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格局。《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健康教育要着力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文化建设放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文化强国目标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劲引擎,重视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导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着力把文化之根内化到教育全过程。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课内外一体化考核机制,对阐释健康教育融合体育育人机制,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9]。文化传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促动新时代大学生研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推动力,是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民族基因的内驱力,是实现国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因此,现阶段亟须反思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建构健康与文化并重的课程理念,深入审视 “健康理念” 与 “文化理念” 两者联动机制。

2.2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是对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什么和应该做什么” 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在选择、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基本判断。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以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的健康观为主线,强调体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适应社会能力的作用和价值。这种健康观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充分体现出具有战略高度的 “大健康观”[10]。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践行 “大健康观”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囊括大学生生命周期健康,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生涯的健康;二是覆盖大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生活方式等健康;三是涵盖整个学校体育课程过程健康,具体涉及课程规划、管理和环境等方面。新时代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新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使命,这种传承包括形式样态上的传承(如武术、划龙舟、舞狮等)和精神内涵上的传承(如强调礼德、重视修身、倡导天人合一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应秉承 “物态层、制度层、行为层、心态层” 四位一体的文化生态观来践行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1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的践行,还需要将 “大健康观” 和 “文化生态观” 落实到课程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等要素所构成的课程结构之中,进而达成高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即注重提升大学生运动能力,关注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和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品德[12]。这3个核心素养要素是相辅相成的,运动能力是前提,健康行为是保障,体育品德是目标。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的内涵:遵循 “大健康观” 和 “文化生态观” 价值导向,树立 “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 的健康理念和 “物态层、制度层、行为层、心态层” 四位一体的文化生态理念,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能教育为传承载体,将这两种理念融入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所构成的课程结构之中,形成提升与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课程观念体系。具体见图1。

图1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结构图

2.3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是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判断和理性认识,表达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 “应然” 状态,凸显前瞻性与战略性。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对课程发展的选择倾向性,体现课程理念 “实然” 现状,重视实操性与策略性。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课程价值取向重点从 “人的价值” (成为什么样的人)与 “人的生成” (如何成为这样的人)两个维度展开。

从 “人的价值判断” 来看,是要促使学生践行 “大健康观” 与 “文化生态观” 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培养大学生成为 “健康素养与文化素养融合” 的人。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传习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和效果,促进不同学段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同时,体育教师应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竞赛规则结合起来,把道德礼仪(如武术的抱拳礼仪)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传承 “习武习德” 和 “养身养心” 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从 “人的生成” 角度阐释健康与文化并重的课程价值取向,需要明晰大学生生命主体地位,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涵化到大学生日常体育行为之中,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成效,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课程目标方面需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意识,注重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价值的导向作用。课程内容注重民俗体育生活的文化生态环境,传承特色运动技能与动作风格,促使大学生体悟和习得地方性体育文化知识,提升其文化审美能力和文化体悟能力。课程实施要创建健康与文化理念主导的教学模式,创设原生态文化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提供安全有序的教学保障条件。课程评价旨在运用动态发展性观点,依照课程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价目的、内容、方式和指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创新多元全面有效的评价途径,建构健康素养与文化素养并重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这种价值取向的实践作用是培育具有强健体魄,怀有文化情怀、文化品格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

3 融合与共生: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实践路径

3.1 课程目标:确立 “刚健自强精神” 的培育目标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是高等教育阶段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其内在规定具有时限性、预测性、具体性和操作性。课程目标统领着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在健康与文化并重的课程理念及价值观指引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主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 个层面具体阐述,各要素通过大学生身体练习相互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太极拳课程是深受高校大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之一。健康与文化并重的太极拳课程目标具体体现为:(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太极拳运动的锻炼,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形成自觉锻炼意识和习惯;能够了解太极拳所蕴含的以阴阳相生、化发一体的太极劲为核心的武术拳种特征[13],形成一定的太极拳文化欣赏能力。(2)运动技能目标。能够在活动情境和比赛情境中,按照结构化的太极拳知识和技能,充分体验太极拳完整动作,依次掌握单个技术练习要领,并运用到对抗练习或比赛中。(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参照一定的运动密度(75%)和运动强度(心率140~160次/分钟)标准,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体能,形塑健康的体魄。(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依据自身学习能力,制定太极拳动作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太极拳运动中运用调息方法调整自身情绪,自觉调适心理状态和排解心理障碍,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遵循阴阳之理,能在对抗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体验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强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认同感。有学者依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普通高校太极拳课程目标应遵照 “目标统领内容” 的设置思路,采用结构化而非片段化的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对抗性比赛的手段,保障大学生的运动强度,促进身心健康和培育 “刚健自强” 的精神[14]。太极拳研究方向由单纯心率与耗能的指标研究转向心理 “强度” 的指标研究,拓展了心理健康的形成机理。高校太极拳课程目标制定重视身心健康的达成度,以及关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化。 “刚健自强” 精神培育恰恰印证了健康与文化并重的课程理念的融合与共生价值。

3.2 课程内容:凸显原生态性、健身性、娱乐性、文化性等价值导向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而选择的,取之于具有健身、娱乐、休闲、教育、文化等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承载着知识、经验和信息,甄选与利用这些课程资源需要了解不同民俗生活的常识与经验,知晓不同民族的地方性知识,譬如图腾信仰、饮食禁忌、族群关系、亲属关系等。课程资源开发应考虑课程资源效用性问题,即课程资源如何实现课程目标的价值与效用。课程资源开发不能仅仅限于地方性知识的 “陈列” ,还要进行 “文化移植” ,将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意义,以及把有文化启迪、有 “思想温度” 的体育元素吸纳到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来。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原生态性原则。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筛选,要考虑其原生态文化环境,因为它们是植根于不同民族的劳动生产、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原生态场域的地方性知识[15]。诸如湘西苗族跳鼓的课程化,要保有苗民敬重祖先的传统孝道礼仪文化。(2)健身性原则。健身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考量,它关乎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目标的实现。如侗族抢花炮、健身秧歌套路和木兰系列套路都体现出独特的健身价值。(3)娱乐性原则。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否具有娱乐价值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标准。例如,畲族竹竿舞源于古代娱神娱人的舞蹈项目,具有轻快的跳跃节奏,娱乐价值鲜明。(4)文化性原则。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与开展,承载着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例如,浙西南地区菇民防身术课程化就需要依照文化性原则,传承 “保家卫国” 的民族精神内核。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 “活态文化传承” ,就需要体育教师和学生及时关注日常化民俗节目,参与常态化文化展演,体验生活化的习俗生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任务,而发挥课程教育功能是提升文化传承成效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建立多元化课程主体、多样化校外人力资源相统一的课程内容决策共同体。其次,转变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由运动技能授课转向理论授课、现场体验、远程现场直播观看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将苗族聚居地三月三日、四月八日、苗年等民俗节庆活动中的体育活动纳入体验性课程。最后,邀请当地民俗体育专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参与课程内容传承,有利于高效地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与传承成效。

3.3 课程实施:创设与优化 “健康理念+文化传承” 的教学场域

课程实施是践行体育课程价值生成的实践环节,检视着课程理念的导向方向,反馈课程目标的达成度[16]。它是一个动态、复杂且非线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体育课程文化内化与传承的过程,是践行 “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17]的主要保障环节。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实施,需要创建健康与文化理念主导的教学模式,创设原生态文化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提供安全有序的教学保障条件,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与文化自信的融合,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意识。首先,创建健康与文化理念主导的教学模式,严格把控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其次,创设原生态文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提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成效。体育教学空间应该从教室、运动场馆拓展到广阔的体育社区、民俗体育节日活动举办地等社会空间,创设原生态体育文化体验的教学情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熏陶,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探知、接纳、理解其文化内涵,增进文化认同感。再次,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以 “教会、勤练、常赛” 为教学抓手,成立民族传统体育俱乐部,开展多样化、趣味化的课余训练与竞赛活动,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与文化素养。最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实施,还需要营造安全有序的教学保障环境。诸如秋千、高脚马、蹴石磉等高风险课程的实施,就要做好风险防范管理,以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实施,还需要改变单一的工具理性手段,内化大学生体育行为表现,优化大学生的健康 “整体治理格局”[18]。譬如:传统武术技击术、壮族抢花炮、蒙古族摔跤、苗族鼓舞,还有充满民俗节日气息的龙舟运动,这些课程无不体现着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因子。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延续 “活态传承” 的生命力,唤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锻造大学生 “刚健自强” 的精神。

3.4 课程评价:体现健康素养与文化素养融合的发展性评价取向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是以发展性评价视角为出发点,立足人的价值与人的生成、健康与文化的融合、信息化与科技化的协同,紧紧围绕 “刚健自强” 的课程目标,提升大学生全面健康素养和文化素养。现阶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较多重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等层面,较少关注大学生身体素质、个性发展、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尤其是缺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对人 “整体性” 塑造的关注。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囊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指标等要素,各要素共同检验和指向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测和评定体育锻炼效果,检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成效,有效达成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内容参照 “一体化体育课程评价体系”[19]的构想,重点从课堂评价、运动能力评价和文化传承能力评价三方面展开,注重课程评价的指导性、系统性与实践性。课程评价方式层面尊重个性差异客观实际,以进步幅度评价学生体育成绩,采用多主体评价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课程评价指标可以从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和参与等方面具体展开[20]。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需要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重视评价的动态性与过程性,将 “健康素养” 和 “文化素养” 两方面贯穿到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有效联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环节,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研习与传承,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强化大学生健康素养与文化素养的融合。

4 结语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理念与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同质化现象凸显,缺乏 “高校” 的特色,缺少对 “健康理念” 的理解与提炼,以及因遭受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而呈现课程价值取向迷失与文化消解,从而造成课程文化主体 “特质” 消弭等困境。基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提出健康与文化并重的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旨在培养大学生 “全面健康观” 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成效,为塑造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做好价值引导。这需要制定提升大学生 “刚健自强” 的课程目标,甄选具有原生态性、健身性、娱乐性、文化性的课程内容,创设与优化 “健康理念+文化传承” 教学场域的课程实施,彰显健康素养与文化素养并重发展性评价取向的课程评价。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是动态的与多元的,如何调适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与地域文化价值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民族理念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我们的民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