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种子处理及田间管理试验

2023-12-08 06:49丁治军周金鑫吴达粉王立坤钱正长张苏珏
新农民 2023年31期
关键词:氢氧化铜香芋嘧菌

丁治军,周金鑫,吴达粉,王立坤,钱正长,张苏珏

(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苏 泰州 22570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特色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龙香芋是兴化特色蔬菜支柱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 333.33 hm2,一般产2 000 kg/667 m2以上,效益超过5 000元/667 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几年来,在龙香芋大规模种植过程中,连作障碍逐步突显,直接威胁龙香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种子携带疫霉菌、镰刀菌等成为主要原因,筛选出高效安全种子处理药剂与使用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芋头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残留,实现特种经济作物栽培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材料

为做好药效试验,选择出现根腐病症状的龙香芋;试验使用的药剂共计14种,详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2 试验环境及准备

试验选择在兴化市垛田街道张庄村芋头种植户田某,该地区常年种植芋头,连作障碍较为明显。试验田种植芋头1 800株/667 m2,整体长势良好,并且在施肥、耕作、灌溉等多个环节都满足了芋头栽植需要。试验田土质整体较为均匀,土壤类型属于黏土类别,土壤pH约6.5,有机质含量可以达到3.8%,土壤肥力较为良好。田间持水量可以达到31%左右,地下水层的深度约1 m,河沟到田。

近年来,试验田根腐病、疫霉病等常年发生,每年的梅雨与夏季高温为根腐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后续在芋头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小苗枯死的问题。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本次试验田选择了轮作的方式,轮作主要选择香葱,但是,连作障碍较为明显。

2 实验设计及操作

2.1 实验设计

为保障精确性,重视误差理论的应用,严格控制试验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试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问题。为确保可比性,实际试验中排除研究项目外的内容,条件保持一致,确保田间药效试验可以得出具有针对性的结论。因此,在药剂使用方面准确应用下述表格药物,详见表1所示。

2.2 区域试验

选择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田,确保整体便利性和平整性,水肥管理、病虫害基本一致,提高区域试验数据的整体准确性和可比性,不能造成病虫害发生差异较大的情况。

试验开展了14个试验处理,采用随机排列的形式进行分组,试验区域选择在芋头连片种植中间,小区四周预留3行以上的保护行,小区面积33 m2左右,重复3次左右,每个小区域可以种植芋头90颗左右。

2.3 用药时间和方法

试验田中芋头种子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集中进行催芽操作,催芽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种子方面的处理,种子处理后可以进行移栽和覆草、浇水操作。在实验中还发现,试验天气条件并未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3 检测及统计

3.1 数据采集与药效统计

在芋头长到1、2、3、5个月时,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芋头根腐病、疫病等各类病症的具体发病情况,及时按照每个区域的芋头长势长相做出分析,明确壮苗数量和弱苗数量。其中,在收获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个区域芋头分类分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并分析市场销售情况,分析球茎、大籽、小籽情况,以此明确是否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3.2 药效作用分析

在使用药剂后的1、3、7、15、21 d时观察药效对农作物是否产生危害,如果出现了矮化、褪绿、畸形的情况,分区域做好记录,还需明确危害程度。此外,针对芋头的病虫害、生物特性等也需做出分析,进行记录,有益或是无益均记录,有效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

4 结果

4.1 疫病防控效果

在用药后1、3、7、14、21、30、60、90 d,田间并未发生各类明显病症,只是在长相和长势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长势方面一般为球茎方面的差异,在试验过程中,还对镰刀菌和疫霉菌作了检查和分析。

4.2 出苗情况

在用药1个月后,发现龙香芋处于五叶期,此时,出苗率与对照组比较表明,可以选择排除25%甲霜·霜脲氰WP150 g/667 m2处理方式,上述2种用药方式在出苗率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差;壮苗率与对照组相比,主要选择使用10%氰霜唑SC120 mL/667 m2、25%嘧菌酯SC100 mL/667 m2与150 mL/667 m2处理方式,试验组的整体壮苗率更高。

在用药2 个月后,龙香芋球茎较为结实。此时,试验组选择使用46%氢氧化铜WG40g/667 m2与80 g/667 m2、10%氰霜唑SC80 mL/667 m2与120 mL/667 m2、25%嘧菌酯SC100 mL/667 m2与150 mL/667 m2、23.4%双炔酰菌胺SC100 mL/667 m2处理方式,试验组成苗率比对照组要好;选择使用46%氢氧化铜WG40 g/667 m2与80 g/667 m2、10%氰霜唑SC80 mL/667 m2与120 mL/667 m2、25%嘧菌酯SC100 mL/667 m2与150 mL/667 m2,试验组的壮苗率较好。

在用药3个月后,龙香芋籽芋结实。其中,选择使用46%氢氧化铜WG40 g/667 m2与80 g/667 m2、10%氰霜唑SC80 mL/667 m2与120 mL/667m2、25%嘧菌酯SC150 mL/667 m2等,试验组成苗率和壮苗率较好;在用药5个月后,统计龙香芋产量,选择使用46%氢氧化铜WG40 g/667 m2与80 g/667 m2、10%氰霜唑SC80 mL/667 m2与120 mL/667 m2、25%嘧菌酯SC150 mL/667 m2,其在成苗率和壮苗率的效果较好。结果详见表2。

表2 芋头种子处理田间试验出苗情况调查表

4.3 增产增收效果

对参试的各个区域芋头种子处理后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选择使用46%氢氧化铜WG80 g/667 m2药剂处理整体增收增产效果更为良好,其他处理效果次之。在处理过程中每种处理方式差异较为显著。具体种子增产增收效果如表3所示。

表3 芋头种子处理田间试验增产增收效果

4.4 安全性

在药剂使用后1、3、7、14、21 d的时间,需要对药物危害作出观察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需明确药物处理芋头苗与对照区域芋头苗之间的药物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也需要记录并说明。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次试验条件背景下,在使用各类药剂处理芋头后并未发生芋头病虫害,因此,各类药剂在芋头应用处于安全状态。在相关试验过程中,其中,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氰霜唑水悬剂、25%嘧菌酯水悬剂的药剂对于芋头根腐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满足防御的需求,因此,在增产增收方面具有帮助意义。在试验后可以看出使用46%氢氧化铜40~50 g/667 m2整体使用效果较为良好,使用10%氰霜唑100~120 mL/667 m2效果较为良好,使用25%嘧菌酯150 mL/667 m2整体效果较为良好。在试验过程中,还可以看出使用25%吡唑醚菌酯水悬剂、25%咪鲜胺乳油与25%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对芋头根腐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此时,还可以选择此类药剂进行复配,也可以选择交替使用的方式对此类问题作出有效处理。

猜你喜欢
氢氧化铜香芋嘧菌
香芋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制取氢氧化铜实验的真伪性探究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改进
沧海瞬间变桑田
由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制备氢氧化铜工艺技术研究
临武县香芋品种比较试验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威远县庆卫镇香芋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