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的高产栽培技术
——“沣油2019”

2023-12-08 05:40彭淑英吴晓宏隆斌庆
新农民 2023年32期
关键词:龙山县菌核病大田

王 林,彭淑英,吴晓宏,向 烨,隆斌庆,全 华

(1.龙山县农业信息站,湖南 湘西 416800;2.湘西州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 湘西 416000;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科院,湖南 湘西 416000;4.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湘西 416800)

为积极响应国家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高油料自给率。龙山县2021~2023年引进油菜新品种沣油2019,示范推广0.75万hm2(2021年0.17万hm2、2022年0.26万hm2、2023年0.32万hm2),三年平均产量128.1 kg/667 m2;同龙山县历年的平均水平比,平均增产15.7 kg/667 m2,增幅为13.97%。经过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农业科技人员3年的精心组织、无私奉献、鼎力实施,推广了各项栽培技术,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项目认可度高,在推广区域得到各级领导、同志们及种植户的广泛好评。

1 品种特性

“沣油2019”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研发,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适宜于在湖南省冬油菜区作为秋播油菜新品种,属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其全生育期219 d,偏早熟;叶色中等绿色,裂叶对生,生长旺盛,叶片数多;花色中等黄色,花瓣较大;株高1.65m,一次有效分枝8.6个左右;种子圆形,种皮黑色,粒形饱满,千粒重为3.8 g;芥酸含量为0.8%,硫苷含量21.43μmol/g,含油量46.21%;中抗病毒病,菌核病表现为低感,抗倒性强,抗寒性较强、抗裂荚性表现一般。

2 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

对该品种油菜的播种应根据海拔高度确定播种时间:海拔500m左右的地方,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机械直播和人工直播以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为宜;高于800m以上的地方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直播根据情况适宜提前。

2.2 精确种子用量

一是育苗移栽。苗床与大田比大致为1:10为宜,大田需要用种0.1 kg/667 m2,苗床播种量为1 kg/667 m2。二是机械直播。大田需要用种0.3~0.4 kg/667 m2。三是人工直播用种0.2 kg/667 m2。

2.3 培育壮苗

2.3.1 选择苗床

苗床一般选择那些土壤肥沃、疏松不板结,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做苗床。前作为十字花科(既同科)的作物田地最好不做苗床。

2.3.2 整地施肥

苗床施磷肥30 kg/667 m2、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5 kg/667 m2,整地要求平、细、实。厢面长5m、宽0.9m,沟宽0.3m、深0.2m、围沟0.35m。

2.3.3 苗情控制

出苗后视情况间苗防止挤苗,5片叶期定苗,苗距5 cm。壮苗标准为株型矮壮、幼苗叶柄长不超总长1/2、根颈粗大于0.7 cm;苗高约20 cm,严控高脚、曲颈等弱苗、畸形苗;苗龄适中,5~6叶移栽,叶片色深绿,叶片较厚;做好病虫防治,苗床无病虫害发生,健壮移栽。

2.3.4 肥水管理

移栽前7 d左右,苗期用10 kg/667 m2左右的硫酸铵兑水浇淋或喷施,若是干旱严重需浇水,利于苗床湿润,便于起苗移栽。

2.3.5 矮化控制。

3叶期苗床的油菜苗高度超高的话,使用150 mg/ kg的多效唑在喷施,促使苗床的油菜苗矮化健壮,预防倒伏。

2.4 大田耕整

2.4.1 育苗移栽

移栽前10 d除草清渣,翻耕大田,深施底肥,开好三沟(腰沟、厢沟、围沟),整地耙平,准备移栽。

2.4.2 直接播种

移栽前1周除草清渣,翻耕播种,开好三沟。

2.5 移栽规格

在苗龄30~35 d或5~6片叶龄时移栽。移栽时间不超过10月中下旬。移栽密度适宜,中等肥力田地0.5万~0.7万株/667 m2,瘦地、坡地宜0.7万~0.9万株/667 m2。直播密度2万~3万株/667 m2。

2.6 科学用肥

根据油菜的种植技术、播种方式,施肥方法分为一次施肥和多次施肥。

2.6.1 一次施肥

油菜移栽或直播后只施肥1次,施用(N∶P∶K)15∶15∶15硫酸钾复合肥60 kg/667 m2,有机肥按照实际需求量施肥。

2.6.2 多次施肥

(1)重施基肥。基肥施土杂肥3000 kg/667 m2,硼砂0.75 kg/667 m2,或有机肥1500 kg/667 m2,或纯氮7.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7.5 kg/667 m2、氯化钾7.5 kg/667 m2。

(2)早施苗肥。移栽活蔸时,施纯氮2 kg/667 m2兑水灌蔸,移栽15~20 d施纯氮3 kg/667 m2兑水灌蔸。

(3)看施腊肥。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初左右施用,施用量为20 kg/667 m2,如在冬至时苗情较弱,可追施纯氮5 kg/667 m2。

(4)追施薹肥。在2月份抽薹期间,选择晴天追施纯氮3 kg/667 m2。

(5)精施花肥。进入花期,结合菌核病防治,选择1%尿素或0.2%硼砂叶面喷施1~2次。

2.7 水分管理

一是干旱天气时,要及时抗旱保墒,保证全苗。二是春后或雨水后及时清理三沟,保证排渍通畅,保持田间清爽,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2.8 化学除草

草害防治以人工除草为主,结合农艺措施,化学除草辅助,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大田除草不超2次,推荐免耕直播油菜播前5 d采用封闭式除草1次,3~4叶期再除草1次;翻耕直播油菜在播后3 d采用芽前除草1次,3~4叶期再除草1次;育苗移栽参照翻耕直播除草执行。

2.9 病虫害综合防治

2.9.1 主要病虫害

通过观察记载,田间调查数据统计,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小菜蛾及菌核病、霜霉病等。

2.9.2 防治方法

表1 不同直播方式草害防治药剂使用方法

以主要病虫害为重点,兼治其他病虫害,采取一喷多防的策略,适时使用生物农药防控,轮换化学农药,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注意对有益生物的保护。

(1)防治时间。蚜虫:油菜移栽前2~3 d消灭苗床蚜虫,大田病株率达10%开始防治;霜霉病:田间发病率在20%时用药喷施,连续防治2~3次;菌核病:盛花期叶片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1%时用药喷施。笫1次在盛花初期(开花株率达95%以上),第2次防治在盛花期施药。

(2)防治药剂。(表2)

表2 常见病虫防治药剂使用方法

2.10 适时采收

2.10.1 人工收割

在整株角果85%呈枇杷黄色,主花序中下部角果籽粒转为黑色,此时为适宜收获期;可采用两段式收割方法,人工收割后晾晒4~5 d,然后脱粒、晒干、贮藏。

2.10.2 机械收割

油菜整株黄熟时,在晴天上午(避免中午温度高裂荚)采用油菜联合收割机械一次性收割,收获后及时除杂、晒干、贮藏。

3 推广建议

3.1 技术建议

一是该品种对硼素敏感,可在基肥中施硼肥1 kg/667 m2。二是花期重点防止菌核病发生,雨后及时清理“三沟”,防止田间积水产生渍害;控施氮肥,摘除枯老黄叶、病叶,以及选用适宜的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降低病害。三是适度密植,种植密度因地制宜,根据前茬作物及土壤肥力而定。“沣油2019”移栽密度适宜0.5万~0.7万株/667 m2。直播方式下,早播在2万株/667 m2左右为宜,迟播则在3万株/667 m2以上为宜。

3.2 发展建议

作为龙山县的油菜主导品种,进一步加大“沣油2019”的生产示范展示力度,大办示范样板,积极引导种植农户零距离观摩,现场感受,以达到其改变种植观念,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沣油2019”新品种的目的。同时,可强化技术培训,加强“沣油2019”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促使农户科学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4 结语

“沣油2019”油菜品种近些年在龙山县表现亮眼,该品种在当地生育期适宜,抗倒伏,菌核病抗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受农民欢迎,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集成了“沣油2019”高产栽培技术项目。通过项目的推广,创建了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培育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实现了向周边区域辐射,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近3年龙山县完成“沣油2019”油菜新品种推广0.75万hm2,平均产128.1 kg/667 m2,总产1.45万t,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单产增产15.7 kg,增产0.18万t,新增总产值1419.28万元。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菜种植水平,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菜籽单产,助推龙山县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油料自给率、推进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龙山县菌核病大田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贺大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