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主题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2023-12-09 18:06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沈丹平
新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文本作业内容

□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沈丹平

从大单元主题出发,对课堂教学展开设计,已经成为教学潮流和趋势。作业是课堂教学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作业布设,部分教师存在认知误区,不重视作业布置,认为只要完成课后练题或者随便做点题就可以了。作业设计以零碎化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体系,更缺乏大单元主题的指引。这样的操作严重影响着作业功能和效果的发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主题都是不同的,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价值,教师必须从认知层面出发,高度重视作业设置,结合单元主题对作业内容、形式展开适当的取舍、增补和调整,确保作业的科学、高效。

一、前置型作业,强化学生目标指向

当前英语作业大部分是针对课后的。学生完成文本学习探究,教师布置作业,夯实课堂学习,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作业的范畴较广,课后作业只是一个层面。课前的预习感知也极其关键。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在课堂学习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尝试性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自主学习以及试探性知识点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体任务的指引。这时呈现出来的作业就是前置型作业。当前英语教学,教师对前置型作业缺乏正确认知,学生的课前学习不够条理、清晰,导致学习活动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针对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教师要冲破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从课前预习的角度出发,设置前置型作业,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感知状态。

相对于课后作业,前置型作业能够引领学生认知课堂内容,是学生学习探知的起跑器。教师要从趣味性、多样性、层级性等视角出发,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学习译林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时,教师先对单元内容展开系统分析。本单元围绕阳光镇的话题展开。结合英语学科属性,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推进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阳光镇。为了快速启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This unit mainly tells the story of Britis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visiting Sunshine Town in Beijing. Please organize the text structure around the unit theme.”单元内容的整体梳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更好地体现单元主题,学生就要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教师给出学习指引。“Mind mapping can display knowledge in a clear and organized manner, so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is method.”学生一开始不知如何设计,在教师的点拨下,他们很快进入预习状态,很快完成了思维导图构建。课堂教学伊始,教师以思维导图为触发点,开启英语课堂教学。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科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最常用的切入点。教师布设前置型作业,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课前聆听单词、课文内容,并在跟读中获得一定的感知和体验。听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展开简单分析,搜索中心句子、中心段落也是不错的选择。前置作业是为营造学生主体性课堂展开的热身,引发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探索欲求,作业设计就是成功的。

二、积累型作业,夯实学生语言功底

英语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通过简单知识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让学生逐渐吸收内化,关联知识点,把握文本精髓,进而在实践运用中完成思维升级,培养多重能力。高质量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精心设计,同时还要从最基础、最重要的积累型作业为起点。基础型作业是从课程标准出发,设计针对全体学生共性要求的作业。教材中的核心概念、知识点、结构框架等都属于基础作业的范畴。英语是一门系统性、条理性、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就英语学科而言,积累型作业无外乎单词、词组、句型等基本知识。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设计,设计针对性作业,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定能为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高品质课堂的成功构建。

基础型作业要以单元为依托。单元知识是一个整体,在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时,教师要进行宏观指引,从单元整体出发,设计多重维度,布置相关作业。学习译林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 Dream homes 时,因为是第一单元的内容,知识难度系数不大,单元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第一单元内容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学好第一单元,学生探知英语知识的信心才会更足。教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的建筑物,点燃了学生的探索欲求,学习活动在浓郁热烈的氛围中完成。布置作业环节,教师借词汇梳理,给出积累型作业。“The content of this unit involves multiple countries and has an exceptionally rich vocabulary.Could you please sort out the relevant words and phrases to see what knowledge you have accumulated through just one unit of learning?”这项任务对学生来说既简单又复杂。学生要想顺利完成知识梳理,必须对单元内容有整体把握。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知识积累、梳理中得到有效锤炼,教与学的契合度、和谐度更高。

积累型作业是针对基础知识而言的,但并不是说在展现这些知识时抄抄写写就可以。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智慧型教师在设置积累型作业时一定会从形式上进行创新优化,以独特新颖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知和体验,为其学习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演绎型作业,激发学生动力因子

现代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呼唤学生个性的张扬。积累型作业相对简单,知识点是固定的,要想凸显学生个性特征,释放教学潜能,教师要以单元内容为基点,设置更多动态化的作业形式。作业设计,教师往往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作业就必须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如果是以其他的形式呈现,似乎作业就失去了其价值。其实不然,作业展现形式多样,分类形式不同,作业的表现方法自然不一样。书面作业只是一种,口头作业、演绎作业也是不错的作业形式。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认知逐渐生成,他们对知识、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读。为了更好地挖掘并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不妨从教学内容和特点出发,设置课后演绎型作业。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生成体验,获得启迪,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吸收内化知识并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演绎型作业的设置体现了教师现代教学思想,不仅顺利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因子,还最大限度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英语教学向着纵深维度推进。学习译林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Amazing things 时,教师采用多元教法,完成了对单元内容的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对Reading 以及Speak up: That's really amazing 部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阅读热情极高。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演绎任务呈现的形式点燃学生表达热情。这两部分内容故事性极强,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求比较强烈。教师抓住这一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引擎,布设演绎型作业。“These two stories are both very interesting, which one do you prefer?”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作出判断。有了相关素材,教师给出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展开演绎。“Please find a partner and present the relevant story content in the form of character portrayal. You can record the process of portrayal on your phone.”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作业,演绎作业适合性较高,更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思维。

演绎型作业带有合作属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做好合理筛选,在单元主题的大背景下,给出方向指引,让学生自主选择演绎素材。

四、延展型作业,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对例子展开系统分析挖掘是重要的,它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前提和有效保障。然而只是对文本展开鉴赏研究也是不科学的,具有局限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理解上,教学维度相对较窄,不能真正能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讲解,让学生抓住知识精髓,吃透教材,构建系统化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拓展延伸型作业。拓展延伸型作业是教师在一定课外材料辅助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过程。在这类作业的助力下,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有了转化的空间,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探索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拓展延伸型作业中,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即课外阅读选择的材料必须是文本主题的延伸,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多重认知,促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译林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Pets 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探知兴趣浓厚。为了让课堂教学呈现高效状态,教师设计动物面具,以多重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完全沉浸在文本中。知识构建结束后,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意犹未尽。为了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情感,教师结合单元主题,展示课外阅读《忠犬八公》节选内容。“Read the following and think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gs that make people so dependent on them?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exercise.”阅读文本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基础知识。有了文本内容的积淀,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感知自然更顺畅,很快进入阅读状态。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认知转化,思维层级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延展型作业是教师弥补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种体现。教材涵盖内容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功用和价值,充分开发教材资源,教师整合多重资源,以拓展延展型作业为启动点,将单元主题、文化、思想情感进行优化处理,体现教师才智和个性,提升了英语教学品质和层级。

五、迁移型作业,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新课标将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要给他们搭建平台,让学生去思考、体验,在实践运用中生成多重感悟和体验。实践迁移型作业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初中英语课后迁移型作业基于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是在综合考量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体现单元整体意识,创优实践作业形式,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相对于其他学科,英语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较少。为了进一步夯实知识,体现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性、实践性特点,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在实践运用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迁移型作业要从学生身心视角出发,展开调动。手工制作任务、情景交际任务都会对学生产生正向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情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学习译林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Abilities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解读分析,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学生很快掌握了文本主要内容,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迁移型作业。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能力,现在就是检验学生能力的时刻。“A person's abilities may vary, but as long as they are able to unleash their value,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ir abilities. What things have you done in life that demonstrate your abilities?”学生边思考边回忆,很快就有了思路。对于作业呈现,教师没有过多要求。有的学生借助将自己做过的事情画下来,并进行简短的表述。图文结合的方式让作业呈现趣味盎然,学生思维活跃度得到快速提升。

教师打破学科边界,从文化视角出发,在迁移型作业中融入趣味因子。学生本身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加之音乐、绘画的有效辅助,学生探知热情高涨,完成作业的欲求极强。在实践运用中,学生主动对知识展开分类,高阶思维逐渐形成,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手脑心真正融为一体。

大单元主题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形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法宝。设计单元作业,教师必须综合考量多种要素,从单元主题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点和感知点,将语言培养、思维品质、人文情怀等要素融入作业设计中,给他们带来多种感官的历练。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可选择形式丰富多样,前置型作业、积累型作业、演绎型作业、延展型作业以及迁移型作业都是不错的选择,都能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知和鲜活的体验。教师在作业布设时,要有观照对接意识,针对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兴趣取向,对作业内容和形式展开升级优化,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成崭新感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助力英语核心素养生成。

猜你喜欢
文本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作业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