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军事小说的叙事视角
——以《最强兵王》为例

2023-12-11 22:58严立刚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7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小说历史

□严立刚/文

网络军事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在网络文学类型化写作中已成为发展潜力最大的类型之一。其衍生产品影响力惊人、覆盖面广泛,与传统文学融合互动的精品化、经典化趋势明显,不断创新现有写作模式。叙事情境是叙事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其理论,叙事聚焦、叙事方式和叙事人称等构成叙事情境的要素。作为一种新兴叙事文学的网络军事小说,其叙事情境独具艺术特色,如,生活镜像的历时性叙事、回归人性的再叙事、知识化的表意性叙事方式等,回答了谁在叙述、如何叙述,小说故事世界与叙述者、叙述视角之间的关系构成等问题。本文以热门的《最强兵王》为例探讨网络军事小说叙事情境的特色。

1 写作背景之网络军事小说的兴起

网络文学作为当下大众文化的新形式,已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消费和文化娱乐内容。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适于小众化(粉丝)的点击期待,能摸准读者心理需求,契合读者认知水平,吸引受众阅读。在网络文学读写互动过程中,该特征被放大并形成体现时代诉求、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文化范式,如:玄幻、盗墓、悬疑、言情、军事等。文学叙事不可能“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精神层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网络文学得以存在的关键[1]。

网络军事小说因其独到的故事形态、思想价值和叙事特质,深受网络读者青睐。纵横中文网、起点中文网、17K小说网、创世中文网等原创文学的一些重要网站都基本设有“军事小说”类栏目,甚至还有些军事小说专门网站,如铁血军事网。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自由性和开放性所带来的便利,使得网络军事小说热度居高不下,几乎每年都有受热捧的网络军事类作品出现。《最强兵王》在2013年就占据榜首,这部长篇军旅类热血力作立体展示了现代军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出鞘、为国而战、无悔青春的精神,是一部传奇经典,也不愧军事文学的 “补钙之作”[2]。《最强兵王》获得了“和阅读”历史军事销售榜第一、腾讯文学年度销售冠军、创世中文网军事类销量榜榜首等成绩,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网络军事小说的兴起,首先受现实社会环境影响(客观创作动力)。社会始终关注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而特战部队又始终笼罩在神秘之中,读者超越自我和现实的心理需求在阅读军事小说时能够得到满足;其次,创作该题材的网络作者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军事情况有所了解。如《最强兵王》是由当红网络军事小说家“丛林狼”(廖群诗)创作,他对各类现代军事武器基本都耳熟能详,擅长战争、军旅类题材,被读者誉为“军事文天才”。《最强兵王》中新奇的特战武器运用,翔实的特战描写,波澜壮阔的热血情节,实用的战术设计,奇思妙想和冷静的洞察力,铸就了这本小说的无尽魅力。最后,家国情怀在铁血军人精神的书写中必将被深深唤醒,大众对历史的记忆和对未来国富军强的热切期待能够在军事网络小说中得到深刻展示。

2 网络军事小说生活镜像的历时性叙事

“一切的生灵,一切的萌动,一切的蓬勃,都浸沐在一个伟大灵魂放射的生命光辉里”,这就是小说的功能。网络军事小说更多的是一种承载故事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阐释、评价历史英雄人物的行为举止。历史叙事让当代社会与基于考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产生共振共鸣,通过借助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知。虚拟世界把小说范畴在无形中扩大了,其叙事动力成为当代社会与历史的连接点,是作家借助历史在不同层面思考现实的一种表达。

《最强兵王》这部小说令读者最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主人公罗铮的成长细节,他一生的传奇经历被作者用生活镜像的历时性叙事方式得以生动还原,英雄的性格厚度、成长的生命长度随着叙事一一展开。第一,其主线为在宏大叙事空间和绵长叙事时间背景下热血现代军人罗铮从列兵到国家神秘的“国刃”特种大队,最后成长到将军的无悔历程,辅线为罗铮和女主人公蓝雪的感情纠葛。第二,以近距离的感性叙事方式讲述了应该如何对待爱情、友情和亲情的人生道理,将人物形象立足于热血情节(如特战、警卫、营救等),并与情感、生活、大义、忠诚等进行结合。第三,在历史表达上实现了对“传奇性”的解释,从整体性上思考了战争历史。作者更注重对个体生命细节的描述,笔下的历史未见金戈铁马,却有一种切肤之痛,以此缩短作者在对历史的认知上与读者的距离。小说中人物命运在历史框架中得以展开,个人与宏大历史事件紧密交织,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与成长细节相互融合,结合主人公的沉沦与蜕变的故事情节,精巧设置战场与情场的交织,引人入胜。第四,字字含情,故事抓人。作者情感深度介入,设身处地与历史人物进行情感置换,展示血战和历史,文字绵密而细腻,通过战争写人性和灵魂的挣扎,颇具艺术感染力。

3 网络军事小说回归人性的再叙事

军事小说的英雄主题写作“再叙事”,是指以“军人即人”“文学即人学”的命题将“人”在文学精神上重新找回,将英雄还原到现实中,不是简单地叙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故事、塑造英雄人物,而是以冷峻眼光透视战争表层,捕捉人的本性和深层心灵。军人都是充满七情六欲、有着人性弱点的人,并不完美,甚至与平凡人、普通人一样。但英雄却通过勇敢无畏的行动和强有力的内在精神体现了自身生命的最高价值。小说将英雄人性基础和个性特征寻找和挖掘出来,把视界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拓展到更为广阔庞杂的社会原野,把笔触深入到军人敏锐多变、深邃复杂的心灵世界。

人间情味与高远精神相互渗透,是该小说英雄叙事的艺术视角。丛林狼在感情刻画方面入木三分,让罗铮的英雄气概更为亲切实在。英雄罗铮也是平凡人。为塑造平凡与伟大间的艺术张力,小说将真挚的人性温暖和人伦情愫点滴渗透在主角崇高的精神世界中,让人性美和人情味充满在人物描写之中。主人公罗铮的成长之路命途多舛,既有阻挠他的境外敌对势力,又有故意刁难的势利小人。这个乡野小子在无数次身临绝境之时凭借强大的胆识、意志力、决心和勇气,一次次摆脱险境,圆满完成任务。小说将历史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梳理得脉络清晰、生动细腻。人物感情发展是一大亮点,罗铮与蓝雪的感情纠葛贯穿全文。在蓝雪跌落悬崖不知去向时,无所畏惧的铁打身躯一般的男人难得表现出疲倦与怯懦、伤心与悲痛,那是灵魂从身体里被剥离的困顿感。再到后来的纵身一跳,悲壮回荡,天地变色。最终绝壁天坑情定三生,罗铮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形象更加丰富圆满了,反过来增加英雄精神的艺术质感。罗铮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品质,即大公无私、奉献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他为国而战,为民出鞘,用热血、忠诚、坚强和无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铁血军魂。小说已不是流于记录优秀事迹本身,而是注重发掘英雄人物背后的历史和人格内在动因,以揭示“英雄之所以是英雄”的励志主题。社会需要和时代召唤永远是罗铮人生选择的前提,也是英雄精神的源泉。英雄叙事方式表达励志主题,深化了意义,丰富了人物形象。通过对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军事小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审美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4 网络军事小说知识化的表意性叙事

网络军事小说呈现出灵动的叙事角度和宽阔的历史视野,采用了举重若轻的写法以及知识化的表意方式。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网络作家了解大众化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偏好,能及时和准确地找到读者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结合网络传媒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变化发展规律与实例,通过运用一种灵动轻松的表意方式去完成逻辑框架下的理论运思。这种情况下的写作,能将作品书写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读者读到这样的作品,也会开颜欢笑,轻松无比。该作品正是凭着这样的学术智慧和表意笔力和苏格拉底寓言中的那支“最饱满的麦穗”一步步拉近了距离。

5 结语

《最强兵王》作为一部网络小说,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主要在于作品本身的吸引力与可读性,具体表现在文本气质、情节设置、语言风格和人物塑造上。第一,故事富于“蒙太奇”画面感,呈线性展开,推进顺畅,节奏较为明快,场景转换灵动自然。第二,人物充满青春气息,如“俊朗的容貌,双眉粗厚如剑,鼻梁挺拔,整个人散发着自信的气息,配上灵动的双眸,却又透着一股子精明和机灵劲,刚柔相济。”第三,章节篇幅短小,一般2000字为一章节,分布匀称,网络“续更”特点鲜明。第四,短句陈述方式。生活话语和感性陈述便于陈示本真生活状态,保持纯真而不事雕琢,且可以直指意核,无需细细品味,便于快速浏览。第五,谐谑炫技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便于展示幽默智性,编织搞笑噱头,巧置诙谐语言,提供更为诱人的审美张力,打造更多看点。

综上所述,作者丛林狼运用军文的独特写作风格、推理文的严谨逻辑、细腻而新奇的写作手法、玄幻文的奇思妙想,创作出了《最强兵王》这样一部恢弘磅礴的军事题材小说。而《最强兵王》最打动人心的也正是其“文学”元素,如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成长型主题所体现的人性善恶、生命价值、爱情真谛和社会历史意蕴等,正是这些审美力量和人文底色让其有了文学的肌质感。黑格尔曾提到,艺术作品应揭示心灵和意志的高远旨趣,本身是人道有力量的东西、内心真正的深处。即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到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情境。欧阳友权教授则强调网络文学的“现实性”,认为其作为一种技术性和大众化的存在,以其巨大体量和广泛影响力获得历史存在感和文化新锐性。文学价值不取决于存在方式,而在于对社会尤其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军事小说在承续传统军事题材写作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设置了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具备了强大而正向的导向力量,使艺术形式与思想承载相一致。对于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来说,题材作品也可承担起继承民族文学传统形式的责任,推动网络文学的精品化与经典化[3]。同时,因为作家的“世界观”,即感悟与理解人的存在境况的可能性和洞观世界的能力,终极实现小说的艺术特性。因此,网络作家应把提高修养、拓展视野和厚积薄发作为一种理念,实现可能的审美发现,使自身永远保持一种与生存世界的某些奥秘相感应的能力。■

引用

[1] 马季.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探究[J].中国文学批评,2021(2):70-80+159.

[2] 程海威.《最强兵王》的叙事张力与审美维度[J].网络文学评论,2018(1):109-113.

[3] 禹建湘.从玄幻想象到现实观照: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J].中州学刊,2019(7):152-158.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小说历史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