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12-11 12:05茹煜李建华周宏平陈青贾向东
高教学刊 2023年3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茹煜 李建华 周宏平 陈青 贾向东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堂教学中是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实践。该文分析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课程思政在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从思政目标、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学实践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讨,让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及课程优化,指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机械工程科学素养;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对于引导学生专业认知、职业规划,提高林业装备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机械工程专业导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思政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5-0026-05

Abstract: Tak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s the foundation,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an innovativ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t explor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times. By exploring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the course guide students to firmly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enhance patriotism, and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literac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hile learning knowledge. Through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are cultivated. It has th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gni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ng forestry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 talent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機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是服务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学生专业入门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新生具有专业启蒙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以树立机械工程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宗旨,介绍机械工程概况、机械工程基础、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模式、机械工程的发展与人才教育培养等内容,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建立对机械工程的初步概念,了解机械的基本工作和结构,了解机械(电)产品制造的过程及工艺;了解现代机械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应用;通过学习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从业领域和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大学生遵循专业知识的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渴望和探索欲望,提升专业自信力。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环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实现“思政+知识+能力教育”的有机统一[2]。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也不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更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即将思政教育元素,包括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行为规范等融入到课程教学环节中去;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因而,开展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方位、多角度、有重点地挖掘与专业相关、与行业相关、与产业相关、与课程相关和与学生相关的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选择合适的思政教育载体,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推动课程思政效果的实现,达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是非常必要的[3]。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工程专業导论课程为例,通过探讨该专业的技术现状、行业趋势、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行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实现在知识传授和专业传道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和德育培养。

一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分析

(一)  课程目标亟待进一步明确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是参与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评价的重要支撑课程,由于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产生专业偏见,缺少专业认同感,失去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教师通常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程的事情,专业必修课仅仅是传递专业知识,与立德育人、思想育人没有很大关系,缺少课程思政的认识,导致课程目标中往往缺少思政教学目标,这显然违背了“三全育人”思想,不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  教学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不仅限于在教学中讲几个人物事迹,也不是空谈思政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需要进一步设计和完善,教师要充分结合授课内容,立足学科优势,从社会实际中寻找,从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挖掘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和资源,在授课内容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灵活利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视频短片、纪录片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授课形式,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思政元素和德育元素,使学生做到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感受科技力量、匠人精神、强国使命,从而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形成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三)  教学实践有待进一步改进

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育人功能。多数专业教师只熟悉本学科体系,只关注自己所深耕的专业领域,对课程思政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深,缺乏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特别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初期阶段,主要靠自己去钻研琢磨,思政教学成效不理想,使得工科专业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榜样教学中思政元素引入、渗透和升华的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互联网+”“智慧+”等教学手段的出现,应该以短视频、纪录片、虚拟教学等新型教学载体呈现给学生对科技强国、实业兴国、产业报国和工匠精神的认知内容,在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中实现育人育才的教育目标。再次,除教学过程评价、学习成绩评价外,还要考虑思政传递和引导评价,在“学评教”体系中应该体现德育元素,践行立德树人,涵养师德师风,关切学生全面发展,专业教师能够以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信念引导学生,展现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好榜样,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实现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相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

二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  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导论课,结合我国国情,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命题[5],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同向同行、充分融合,把我国机械工程技术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大国工匠顽强拼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先进事迹和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推进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与时代性,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与思政课程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二)  建立行业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

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有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理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以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不仅讲授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也介绍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和增长对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提升的重要价值。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开展思政育人,遵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强学生环境保护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工程行业对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意义。

(三)  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的需要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民生[6]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课程介绍建立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认知技术价值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通过课程讨论及案例分享,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将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OBE教学理念有机地融合在目标体系中,通过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的共同实现,让学生既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7],又能用专业服务行业需求,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三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工程的发展历史、覆盖领域、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及工程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专业类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如何做好职业规划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机械类专业,解开学生对专业前景的迷茫和疑惑,帮助学生对各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学会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建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课程目标 1: 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和行业发展现状,激发学习机械工程的热情;强调机械工程科学素养培养,突出机械工程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

课程目标 2: 了解机械工程领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强化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方法,培养机械设计逻辑思辨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常用方法及软件;通过中国机械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培养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课程目标 3: 了解与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将全球机械制造发展动态纳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机械制造的系统观念、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

课程目标 4: 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适应职业发展。机械工程先进技术是可以为社会的科技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规划,让学生能够明晰个人职业規划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四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针对入校新生对机械类各专业最关切的问题,如:针对机械类的几个专业是干什么的、专业需要学什么、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为学生答疑解惑[8-9]。

本校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设置为 8 个学时(0.5个学分),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历史及趋势、机械工程专业内涵、专业知识体系及典型应用和学业职业规划及就业前景4个篇章。

(一)  第一篇 机械工程历史及趋势

从介绍机械、机器、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18世纪工业革命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程发展历程、机械工程在各领域的成就、机械工程的社会重要性的教学,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加强、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

例如,通过讲授机械工程简史,介绍机械发明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从典型的古代机械案例(轴、螺旋、活塞、蒸汽机和发动机等)到以国产大飞机C919、中国“天眼”、“复兴号”动车组和龙芯等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战略、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结合起来,用数据和实例展示机械工程作为国家重要支柱的职业特点和发展前景,通过思政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融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通过思政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二)  第二篇 机械工程专业内涵

以学科门类、机械类别为索引,并结合本校机械类专业特点,特别强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先进性,通过介绍机械语言即图纸,让学生了解设计是机械产品的灵魂,而力学和运动分析是设计的关键;介绍解决机械设计制造相关问题所需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介绍机床加工、特种加工、工艺规程等先进制造技术,明白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发展意义;介绍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对机械产品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化及信息化是机械工程将来的重要方向;通过选用《我爱发明》《大国重器》《厉害了,我的国》等影像资料,使学生了解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了解机械工程领域关键技术,强调“精益求精”“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建立全局意识及职业的科学思维。

(三)  第三篇 专业知识体系及典型应用

课程体系由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①建立课程体系对专业思政要求支撑关系矩阵,基于分解的29个思政内涵观测点,帮助新生了解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思政毕业要求的关系;秉持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学科特色和机械行业背景,深度挖掘课程体系中符合工程教育要求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工程伦理知识,明确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②林业机械是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典型应用。林业机械对林业可持续生产有重要影响。通过我国第一任林垦部长、林学家梁希先生提出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宏伟目标,引出现代生态建设对林业机械的重要性,培养投身林业装备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通过引用1962年在塞外荒原上“恢复森林、重涂一片绿”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造林的生动事例,讲授林业机械在植树造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思想,踏实钻研、敬业乐群、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

(四)  第四篇 学业职业规划及就业前景

大学提倡自主性学习,课堂学习、网络线上学习、交流讨论和聆听学术报告等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机械工程职业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介绍行业发展前景和职业定位,培养学生用不断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思维与能力,明确专业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是学生能够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前提,这些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终身学习意识和科学伦理的培养,既契合了新工科教学改革的理念,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畴,有助于新生更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序地、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学业和既定目标。

五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  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入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以思政课程为点,课程思政为面全面实施。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及匠心精神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的合理拓展。围绕课程的四个教学目标,分别寻找合适的思政教育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10],鼓励学生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输入到社会服务,循序渐进地建立文化自信,促进书证融通,树立职业目标,做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工匠人,从而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全过程思政育人模式。

(二)  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内容主要是以课堂介绍为主,以学生了解或比较熟悉为深度,具有难度不大但信息量大的特点。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以上述四大篇章为索引,结合专题讲座、视频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教学[11]。譬如,在课堂教学中邀请教授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学科发展概况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等进行专题讲座, 并在此基础上行讨论, 从而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专业内容;借助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制造视频、工业机器人作业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提升专业认知度。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案例相结合,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反映工程职业能力和标准,紧靠机械工程发展和专业的前沿。

(三)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促进和导向作用。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是引导大一新生对本专業相关内容有所认知,进行专业启蒙教育的课程特点,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的课程考核以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思政目标)为基准,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课及小论文的形式给出融合有思政元素的专业问题进行[12]。譬如,林业机械作为国家未来智能农机重点发展领域范畴,大家如何理解智能+林业机械?技术难点在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会做什么准备?考核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学生会主动思考里面蕴含的思政观点,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培养、形成及提高,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  课程思政的教学提升

对于专业授课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以及迁移能力,平日里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了解学界热点话题,为挖掘、迁移思政元素做好知识储备。建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结对机制,借助思政教师教学经验,协助专业教师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环节,逐步提升专业课堂中思政教育的强度,以理、情、事激励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高尚情感和社会价值的共鸣[13],从而潜移默化地转化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

六  结束语

本文就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思政目标、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高等学校提高林业装备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机械工程导论课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新时代机械类人才的必然要求。机械类行业特色人才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怀及实践创新精神,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课的课程思政,对引导机械新生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让学生对中国制造发展有清醒的认知,对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深刻体会,正确认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实现价值引导,增强育人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 马廉洁,张玮,周立斌.理工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与反思[J].高教学刊,2020(20):189-192.

[3] 吴佩育,张艳青.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23,25(1).61-64.

[4] 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5] 梅强.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 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0-22,59.

[6] 李娟,曾强.基于“SWOT分析”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思路[J].高教学刊,2020(20):180-182,185.

[7] 王新华,钱炜.课程思政与OBE理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4):419-423.

[8] 袁文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20.

[9] 彭爱辉,李建敏.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问题透视与路径优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3,27(1):111-118.

[10] 张春,何辉波,马永昌.学生视角下机械专业导论课教学内容新思考[J].高教学刊,2020(11):97-102.

[11] 殷增斌,袁军堂.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13):92-95.

[12] 茹煜,李建华,许蔷,等.机械大类招生背景下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改革初探[J].高教学刊,2019(19):118-120.

[13] 田晓红,雷巧莉.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内涵、特征、功能及设计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7(2):69-74.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