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

2023-12-11 23:28杨懿王含含丁玲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门槛效应收入差距中介效应

杨懿 王含含 丁玲

摘 要: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三期CFPS数据,分析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以家庭收入作为中介变量与门槛变量,探究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家庭旅游消费,收入差距以家庭收入为中介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收入差距与家庭旅游消费之间存在以家庭收入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以推动家庭旅游消费规模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收入差距;家庭旅游消费;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4.7;F1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23)06-0123-07

一、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旅游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流动钱包”的特性[1],它来源于个人或家庭财富的增加,代表着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旅游消费规模的增加及质量的提升是扩大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推动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动力。

学术界关于收入差距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从研究对象来看,早期研究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样本,后来随着微观数据库的运用,样本数据规模扩大、科学性提高,微观案例扩大至省域甚至全国尺度 [2,3]。从研究方法来看,呈现出由单一描述性统计研究向复合经济模型不断发展的特点[4,5]。自一元线性函数的引用开始[6],发展为对收入差距与旅游消费的协整关系的探讨[7,8],及在一般消费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持久收入、收入不确定性、收入账户等列入研究框架[9],对于收入差距的探讨也逐渐向多维角度发展。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收入水平差距、收入结构差距、收入持久性差距与旅游消费的研究。收入水平差距与旅游消费的相关研究起源于对旅游人均消费的探讨[10],并呈现出从线性研究向非线性研究不断发展的趋势。收入结构差距与旅游消费的研究稍晚于收入水平差距与旅游消费的研究,多数学者尝试对居民的收入结构进行划分以探究不同收入类型对旅游消费的影响[11,12]。收入持久性差距与旅游消费的相关研究以调查对象对于自己当前收入能否持续或者能否增长的预测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受外部及自身双重因素的影响[13-16]。

综上所述,从宏观尺度至微观尺度,由单一相关性关系至复杂经济模型的建立,收入差距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作用已在多种研究中得到验证。由于旅游消费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数据收集较难,收入差距与旅游消费的探讨多运用宏观数据,难以聚焦到家庭层面;且多集中于探讨收入差距与旅游消费的线性关系,对于非线性关系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拟探究如下问题: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有何影响?家庭收入是否在收入差距与家庭旅游消费中发挥中介作用?不同家庭收入区间内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如何?以期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收入差距对旅游消费具有抑制效应,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导致消费者“安于现状”,从而减少地位寻求的消费活动[17]。抑制效应主要来源于居民的消费倾向、储蓄动机、赠遗动机、社会风险四个方面。从旅游消费倾向来看,中低收入家庭由于其收入较低而家庭旅游消费欲望难以满足,高收入家庭受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影响也会减弱旅游消费强度,因此,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带来家庭旅游消费倾向的降低。从储蓄动机来看,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导致家庭旅游消费者高估未来收入风险,从而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抵抗未来风险,导致家庭旅游消费的减少。从赠遗动机来看,家庭旅游消费者不仅会关注个人财富状况,还会关注子孙后代的财富状况,会保留部分资产以保证后代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从而对家庭旅游消费产生挤出效应。社会风险是指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家庭旅游消费者对社会的不满,高收入家庭会由于可能引起他人不满而收敛支出,或为缓和矛盾而加大投入慈善事业;中低收入家庭则会由于预期的收入风险而减少家庭旅游消费,从而导致家庭旅游消费的减少。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H1 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带来家庭旅游消费的减少。

收入差距的缩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首先,共同富裕的实现要求兼顾公平与效率,公平的缺失会导致效率的低下,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制约家庭收入的提升[18]。其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的收入两极分化使得社会财富更多地集中在少数家庭手中,占據较大比例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难以增加。与此同时,家庭收入的减少会使得家庭成员倾向于收敛旅游消费。(1)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旅游消费者对家庭收入的预期也会有所降低,这种预期会使得消费者缩减家庭消费支出,从而导致家庭旅游消费的减少。(2)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会进行相应程度地降级,只有当收入可以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时,家庭才会去寻求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而旅游消费作为享受型消费的重要内容依赖于家庭收入的增加。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H2 收入差距以家庭收入为中介影响家庭旅游消费。

收入差距整体上会对家庭旅游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存在着一定的门槛。当家庭收入相对较低时,在中国特有的“家文化”消费背景下,房产消费、教育消费相对于旅游消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储蓄与遗赠动机增强;社会风险所具有的随机性、危害性等特征以及当前风险分配不公的现状使得家庭对风险的规避意识有所增强[19],从而倾向于收敛家庭旅游消费。而当家庭收入相对较高时,家庭成员对于个人、子女的预期收入具有信心,且房产消费、教育消费等不足以对家庭造成负担,储蓄动机与遗赠动机相应减弱,收入或财富转化为旅游消费的概率较高[20];旅游消费者的刺激性动机与炫耀性动机增强,低收入家庭的消费会自觉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靠近,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家庭旅游消费的增加。即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门槛值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会抑制家庭旅游消费。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H3 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存在以家庭收入作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CFPS(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作为追踪数据,可观测同一受访对象或受访家庭在不同受访期相关变量的连续变化。目前仅更新至2018年,为此本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三期CFPS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完成CFPS不同数据库之间的相互匹配;其次,删除有缺失值的样本、区县受访数小于10的样本及家庭分裂样本;最后,将家庭旅游消费、家庭收入、家庭存款进行对数处理以确保数据可比性,并对家庭收入进行1%的缩尾处理。最终得到6230个受访对象的三期追踪数据,共计18690份。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目前旅游消费支出的变量统计多通过问卷调查[21]、微观数据库[22]等方式进行,采用微观数据库的研究中对于旅游消费相关变量的选择可大致分为家庭个人平均旅游消费及家庭总体旅游消费两种形式。拟在家庭层面上予以测算,因此,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CFPS数据库中“您家一年的旅游支出是多少?”的回答来测度家庭旅游消费,该变量可用来说明截至调查时间过去12个月中家庭旅游消费的总支出。

2.核心解释变量。收入差距是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重要解释变量,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多以食物消费、房产消费为主,较少有旅游消费的研究。为此,选取收入差距作为家庭旅游消费的核心解释变量,以揭示微观家庭的经济行为。并分别测算2014年、2016年、2018年各区县层面上的收入差距用来表征区县内各家庭收入差距,以探究家庭相对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制。

3.中介变量与门槛变量。将家庭收入作为中介变量,以探究家庭收入在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中是否具有中介效应;将家庭收入作为门槛变量,以探究不同收入区间内,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非线性影响。

4.控制变量。结合收入与消费的门槛效应模型以及CFPS数据库内已有变量,参考相关研究 [23-25],根据居民消费相关理论,控制变量设定为受访家庭变量(家庭存款、家庭规模、家庭中是否有老年人口)、户主特征变量(户主年龄、户主当前工作状态)、调查个体变量(个人受教育程度、个人健康状况)共七个变量。各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定

1.基准回归模型。构建基准回归模型(1),以探究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直接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2所示,家庭旅游消费对数的最小值为-2.3026,中位数也为-2.3026,说明超半数家庭在过去一年内未进行任何旅游消费活动,即旅游消费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家庭旅游消费对数的最大值为12.2061,说明不同家庭旅游消费差距仍然较大。区县尺度家庭收入差距最高值为0.6020,最低值为0.2163,且收入差距的中位数为0.4344,以国际标准作为参考,基尼系数大于0.4,即居民收入差距高于警戒线,说明多数区县收入差距相对较大。家庭收入对数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2.6115,中位数为10.5321,说明虽然超半数家庭收入有所提高,但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基准回归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1.基准回归分析。基准回归结果显示(表3),未增加双向固定效应时,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回归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施加固定效应之后,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回归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总体来看,收入差距、户主年龄的增大会抑制家庭旅游消费,而家庭存款、家庭规模、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以及户主有工作会促进家庭旅游消费。

收入差距的扩大所造成的消费信心的下降不仅影响着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而且延缓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当收入差距扩大时,在居民相对保守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下,旅游消费带来的心理效用弱于购房、储蓄等,所以会导致旅游消费的下降[27]。家庭存款不仅与家庭收入直接相关,而且体现着消费者信心[28]。当消费者家庭存款较多时,意味着家庭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较强,此时消费者对家庭未来经济状况的判断相对积极,因此,家庭存款的增加会指向家庭旅游消费的增加。家庭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家庭旅游消费的增加以规模性为基础,规模的增长更有可能导致总量的上升。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家庭健康风险加剧,消费结构向医疗消费倾斜;同时,由于医疗支出的风险增加,家庭更倾向于增加存款,偏好稳健性的消费方式。户主有无工作对家庭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劳动力的不确定会导致家庭收入的不确定,从而使家庭成员对家庭旅游消费持谨慎态度[29]。一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通过家庭成员的旅游消费意愿间接作用于家庭旅游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则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旅游消费意愿从而形成家庭旅游消费意愿中的增加量。

2.中介效应分析。表4中,列(1)显示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1.4311,即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家庭旅游消费的增长。列(2)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系数为-3.4567,即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抑制家庭收入。列(3)加入家庭收入后,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家庭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系数为0.1037,说明家庭收入在收入差距与家庭旅游消费之间为完全中介效应。

3.稳健性检验。通过稳健性检验可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替换变量、调整样本、增减数据等。以家庭人均旅游消费代替家庭旅游消费,对中介效应模型重复检验。回归结果显示与表4相对一致,即具有稳健性。

4.内生性检验。由于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借鉴相关研究 [30],用工具变量法进行重新回归估计。当样本数量较多时,工具变量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回归估计的有效性。因此,采用区县尺度的家庭性别比(iv1)[31]以及區县尺度的家庭人情礼支出对数(iv2)[32]作为家庭收入差距的工具变量。性别比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它代表着相应区县的性别文化,性别文化相对发达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而人口性别比越大的区县收入差距较大。从区县尺度来看,人情礼更重的地区收入差距越小,可能是由于虽然经济发达地区人情往来频次较低,但是家庭收入水平也较高,因此,单次的人情往来会产生更多的人情礼支出。区县尺度上的工具变量均不会对家庭层面的旅游消费产生直接性影响,但是与家庭收入水平直接相关,满足工具变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要求。

LM检验结果显示①,P值为0.00;Sargan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1022,大于0.05;第一阶段F值为130.1410,所选工具变量合理。从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分析来看,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前述结果大致相同。即在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与家庭旅游消费呈负向相关关系。

(三)门槛效应检验

门槛效应检验可用于识别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的门槛数量,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未通过三重门槛检验(表5),因此,选择双重门槛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

表6显示,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中存在以家庭收入作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门槛值为11.4789和12.1183。根据门槛值可将家庭收入分为低收入家庭(ln Finc<11.4789)、中等收入家庭(11.4789≤ln Finc<12.1183)和高收入家庭(12.1183≤ln Finc)。

在低收入家庭中(ln Finc<11.4789),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单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减少1.11个单位,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此时,家庭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家庭消费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以耐用品消费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作为主要消费特征,少奢侈型及休闲型的消费活动,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家庭成员对于外部环境的紧张感,从而减少家庭旅游消费的支出。中等收入家庭中(11.4789≤ln Finc<12.1183),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单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加0.6704个单位,显著性水平较差。可能的原因是,此时家庭收入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家庭生存型消费得到满足,部分家庭支出逐渐向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倾斜,但部分家庭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消费习惯,对于旅游消费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因此,此收入区间内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呈现出并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趋势。在高收入家庭中(12.183≤ln Finc),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呈现出较为强烈的正向影响,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单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加3.3244个单位,在1%的水平上显著。此时,家庭收入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引导着家庭消费逐渐向享受型消费转变。此收入区间内居民收入及消费满意度都较高,家庭旅游消费受周围家庭的抑制效应的影响有所减小,表现出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的正向引领作用。说明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一定抑制家庭旅游消费。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以上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三期CFPS数据,运用相关模型,探究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家庭旅游消费;收入差距以家庭收入为中介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中存在以家庭收入作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对家庭旅游消费产生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家庭旅游消费参与意愿。收入差距过大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可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区域、城乡、家庭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初次分配中,需强化分配制度,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再分配中,需完善税收制度,并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居民生存消费成本,不断增加居民的安全感,降低居民存款意愿,提升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三次分配中,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完善慈善机制,培养居民的慈善意识,为慈善组织的建设与活动提供方便。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收入预期,扩大家庭旅游消费参与广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减少对未来生活的不安感。社会保障较为完善的家庭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相对积极,从而更易进行旅游消费活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更应注重养老与医疗等制度保障,聚焦农民工群体等城市流动人员,真正使低收入群体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从而增加家庭旅游消费。第三,改善居民消费结构,转变消费意识,推动家庭消费向旅游消费转变。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仍以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为主,要推动家庭消费向旅游消费这一服务型与享受型消费转变,需要从供给端与需求端两方面来考虑。从供给端来看,需要提升旅游消费的供给水平,通过打造旅游消费品牌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升级;注重文化要素在旅游目的地打造中的效用,并推动旅游目的地文旅深度融合。从需求端来看,通过保障闲暇时间、提升支付能力推动旅游成为家庭的必要生活方式,使居民收入的增加能形成有效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推动旅游消费从观光性旅游向深度体验旅游转变,推动旅游消费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强的发展转变。

注释:

① 限于篇幅,具体结果未呈现,如有需要可联系作者。

参考文献:

[1] 钟沈军.旅游化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J].旅游学刊,2018,33(10):3-5.

[2] 余凤龙,侯兵,张爱平.转型时期苏南地区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科学,2019,33(3):81-95.

[3] Ferguson L.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inequality in Central America[J].New Political Economy,2011,16(3):347-371.

[4] 王琪延,韋佳佳.休假天数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9(2):155-167.

[5] 刘佳,张洪香.山东省旅游消费增长差异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5):12-18.

[6] 高书军,张广海.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4):57-58.

[7] Lin C,McAleer M.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annual tourism demand by Malaysia for Australia [J].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2002(59):197-205.

[8] 姚丽芬,龙如银,李庆辰.中国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6):92-95,101.

[9] 邓涛涛,胡玉坤,杨胜运,等.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特征与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J].旅游学刊,2020,35(1):47-62.

[10]宁士敏.影响中国旅游消费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1999(6):49-59.

[11]Levin L. Are assets fungible? Testing the behavioral theory of life-cycle savings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8, 36(1): 59-83.

[12]杨勇.收入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来源结构视角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2000—2010)[J].经济管理,2014,36(8):117-125.

[13]Narayan P K . Did Rabuka’s military coups have a permanent effect or a transitory effect on tourist expenditure in Fiji:Evidence from Vogelsang’s structural break test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4):509-515.

[14]魏小安,付磊.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分析及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J].旅游学刊,2003,18(4):14-23.

[15]王明康,刘彦平.收入及其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检验[J].旅游学刊,2021,36(11):106-121.

[16]Kim H B, Park J H, Lee S K, et al. Do expectations of future wealth increase outbound tourism? Evidence from Korea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5): 1141-1147.

[17]徐亚东,张应良.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抑制效应”还是“示范效应”[J].农村经济,2021(8):18-28.

[18]程名望,韩佳峻,杨未然.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与共同富裕[J].财贸研究,2022,33(10):1-17.

[19]冯志宏.财富分配、风险分配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J].兰州学刊,2017(7):198-208.

[20]Luo C L. Precautionary motivation and consumption insurance: empirical analysis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rural China[J].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7, 2(1): 137-150.

[21]文娜娟,孫凤芝,贾衍菊.时空行为模式对景区游客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2):171-177.

[22]郭润东,王超.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旅游消费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2,38(8):91-94.

[23]刘根荣,吴敏.儿童照料对已婚在职女性工资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22(3):130-145.

[24]吴玲萍,徐超,曹阳.收入不平等会扩大家庭教育消费吗?——基于CFPS 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0(5):100-111.

[25]王克岭,李灿松.市场服务主体视角下的旅游扶贫路径选择[J].湖湘论坛,2021,34(2):110-120.

[26]Hansen B E.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345-368.

[27]史清华,陶振振.浙江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3—2018年浙江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2):125-140.

[28]叶德珠,罗霜梅.新冠疫情导致了居民存款激增吗?[J].南方金融,2021(3):3-13.

[29]赵达,沈煌南,张军.失业率波动对就业者家庭消费和配偶劳动供给的冲击[J].中国工业经济,2019(2):99-116.

[30]靳涛,陶新宇.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如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基于中国转型式增长模式对消费影响的探究[J].经济学(季刊),2017,16(1):121-146.

[31]陆杰华,刘畅.区域性别文化影响视角下的性别收入不平等研究——基于2018年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验证[J].西北人口,2023,44(1):15-28.

[32]周骥腾.宗族网络、收入差距与农村家庭人情支出——基于CFPS2014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6):112-131.

(责任编辑:宁小青)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come Gap on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Mediation Effect and Panel Threshold Model

YANG Yi1,WANG Hanhan1,DING  Ling2

Abstract:Taking the CFPS data of three  periods of  2014, 2016, 2018, the impact of income gap on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is explored. Taking family income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and threshold variable, the mechanism of income gap on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is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will restrain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income gap affects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through family income; there is a double threshold effect between income gap and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with family income as the threshold variab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esi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Key words:income gap; family tourism consumption; mediation effect; threshold effect

收稿日期: 2023-01-02; 修回日期: 2023-04-02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CJY052、23BJY13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ZDZB202208);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青年学者专项文化和旅游宏观决策课题(2023HGJCG10)

作者简介: 杨懿(1984—),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通信作者:丁玲(1984—),女,湖北咸宁人,桂林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门槛效应收入差距中介效应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金融发展水平对投资的门槛效应研究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与技术引进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