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中国音乐史》 教学创新研究

2023-12-12 02:27黄虚怀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史育人思政

□ 刘 昱 黄虚怀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与有力保障。2018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中国音乐史》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课程教学以中国音乐历史脉络的梳理与记忆为主,辅以中国经典音乐的赏析和运用,是培养学生音乐历史感与中国音乐审美意识的主要课程之一。

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远有距今8000年、七声俱足、仍能吹奏的骨笛实物,中有源自周代的乐教传统,近有20世纪美育救国的浪潮。中国音乐史不仅是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直接体现,还是一部民族成长与斗争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而音乐又兼具入心快的特点,《中国音乐史》不仅适合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妙处。因此,充分挖掘《中国音乐史》中的思政元素,将传统音乐蕴含的整体和谐观与中正平和的审美体验渗透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审美培养和能力提升进行有机结合,既可缓解中国音乐教育“重西轻中”的现状,亦能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 以史育人, 树文化自信

《中国音乐史》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古代乐教注重乐的“成人”价值,近代新文化运动呼吁“美育救国”,与当下课程思政追求“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一致,且一脉相承。挖掘音乐育人的传统与连续性,既是对传统的尊重,又是当下思政育人的基础。

中国音乐史本就是一部文化光辉史,借助对音乐史的讲解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享誉中外的贾湖骨笛到战国时期的礼器曾侯乙编钟,从反映现实与理想的北“风”南“骚”到唐诗宋词的兴起,从综合性艺术戏曲的诞生到昆曲、京剧的繁荣,从“三分损益法”到朱载堉解决“黄钟不能还原”的新法密律,无不体现出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华夏民族人民的勤劳智慧。这些蕴含在音乐史中的思政点是培养学生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教师一方面可通过对音乐史的讲解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同时也可借助中、西音乐史的对比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介绍贾湖骨笛时,可结合古希腊的管乐器阿夫洛斯管进行横向联系与比较,同时也可通过《国宝档案》中骨笛的发掘与演奏来启发学生:距今8000年前的骨笛不仅能演奏七声音阶,更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且仍能吹奏的乐器,其罕见的文物价值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明的奇迹;在讲到20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时,我们亦能将其与西方的钢琴进行对比,来阐述编钟独有的价值。钢琴因其具有十二律完备、转调自由、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等优点而深受大众喜爱。出土于随州、距今2000多年的青铜编钟音色醇厚、音域宽广,其“基调与现代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三个八度内可以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也可以在转调的基础上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更为奇特的是编钟通过合瓦形实现了“一钟双音”的技术,展现了先秦时期我国在物理学、声学和铸造学等方面的伟大成就。两件乐器虽处于不同时期,但更为久远的编钟却具有如钢琴一般的特性,同时也蕴含着中国的礼乐内涵,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很容易激发学生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感与民族自信心。

近现代音乐史是思政教育的有力阵地。自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救国”的理念开始,到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的建立,再到上海“国立音专”与北京“国乐改进社”的组建,诸多有识之士都将救国的希望寄托于音乐与音乐教育上。萧友梅、王光祈、赵元任、黄自等先驱都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中国音乐创作、理论研究与音乐教育的发展。30至4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又掀起了群众歌曲与革命音乐创作的浪潮,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奔赴战场、保家卫国。感受当时的音乐历史不仅能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社会意义与美育价值,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中国音乐史》的学习恰恰是学生提升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思政元素的挖掘突出育人目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回归传统、尊重历史,构建身份认同。

二、 以乐化人, 养中正之气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日渐衰微,在国内专业教育中的地位难以与西乐抗衡。尽管西方音乐不乏经典,但传统音乐中蕴含的整体和谐观与中正平和的审美体验却是西方音乐难以企及的。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古琴就很好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其形制面圆底扁,与天地暗合;琴身亦与凤身相应。其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标志音律的十三徽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而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亦象征天、地、人。正因为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表,自古便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因此,在讲解每个时期古琴文化的发展时,我们都应将这独具中国魅力的乐器置于重要地位,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古琴音乐,来感受琴乐的清微淡远,借雅正的琴乐抚内心的浮躁之气,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养中正之气。

另外,中国传统音乐观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音乐的审美走向。“乐”在古代是将人引向平和和健康的“药”。传统文化将五音与五行、五脏对应,《黄帝内经》 就曾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微,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每种调式均拥有不同的文化属性与养生功能。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着传统音乐的审美特性。如丝竹相和的中国器乐更多地体现了平和淡雅之气,而说唱、戏曲等综合艺术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与忠孝之义。哪怕是借鉴西方音乐体裁创作的协奏曲《梁祝》与《黄河》,也因其体现出的传统之美与中华之气而被中国听众广泛接受。因此,在中国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应强调审美观念的培养,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生命感知力与平和心态。

三、 以情感人, 培传承担当

《中国音乐史》是一门理论课,历史脉络的梳理与知识要点的讲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其中情感培养也同样重要。学生只有与课程建立深度联系,在情感上与之产生高度共鸣,知识学习才会更有效。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有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在讲解20世纪初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时,通过《百年巨匠》《先生》等优秀的人物传记,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梅兰芳先生的胆识与魄力。一方面,梅兰芳先生在中国国力落后之时,能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出访美国,将京剧的魅力传向西方,这是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为了让西方人也能欣赏到中国的京剧,梅派艺术家绘制了乐器、服饰的图片,并邀请国乐大师刘天华将中国的工尺谱翻译成易于西方人所理解的五线谱,同时也请留学生杨素做现场翻译,这是用心的体现。正是这些精心准备才让世界更懂京剧,使京剧表演艺术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教师的讲授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理解了执着、胆识与才华是自信的基础,还懂得了文化自信并非孤芳自赏,以朴实的态度与精心的设计来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文化交流才是立足当下的根本任务。

音乐史的传统教学强调中国音乐“律调谱器”等艺术形态的教学,教育者将培养目标重新回归到“人”这一主体上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史的过程中,触摸传统文脉、感受历史变迁、提炼文化精髓,进而激发他们专业学习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借助丰富立体的史料及生动、直观的方式将枯燥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具有温度的情感回味,使学生产生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加深学生对音乐史的理解与热爱。如介绍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时,可结合中国音乐教育“重西轻中”的现状与当下强调文化自信的背景,了解刘先生“在中西调和中打造出一条新路”的前瞻理念,阐述其始终屹立于中西文化之巅、不断自我突破、视国乐改进为生命的事迹,并围绕刘氏三兄弟的生平事迹,讲解那一代人为了改变中国命运,以家族之力全情投入“美育救国梦”的行为,使学生在触摸时代脉搏与感触伟人情怀的同时,培养音乐学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成为美与善的传递者。

四、 以能培人, 提综合素质

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育人目标的实现除了在审美意识层面形成文化认同外,还应将审美体验中的民族自豪感渗透到表演实践中,提高行为自觉与表演自信,将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育人目标紧密结合,构建理论与实践育人的一体化体系。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多感性体验有余而逻辑思维不足。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导图,围绕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代表作曲家”“代表作品”进行知识点的概括与总结;另一方面,可通过“见图识人”“听音识曲”“要点挑战”等形式来设置互动环节,使学生在音乐史的学习过程中保持学习兴趣,构建眼、耳、脑并用的立体化学习体验。

此外,将理论讲授与现场表演结合也是推动课程向专业发展、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相较于单纯的欣赏,借助中国经典音乐现场表演的可视、可听、可感,不仅能加深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表演实践中提高育人效果。教学中,一方面可通过“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培养家国情怀—表演中国音乐—承担传承使命”的教学路径,有序地推进学生对中国音乐的了解,将中国音乐史的知识学习与音乐表演的专业实践相结合,实现音乐学子从中国音乐历史的感受者、学习者转变为实践者与传播者;另一方面,将“尊重传统—音乐体验—情感认同—行为自觉—文化自信”的育人途径融入教学中,构建《中国音乐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与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的表演自觉与传承担当,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立德树人”与“树立文化自信”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中国音乐史》的教学经由课程思政的挖掘与引领,通过以史育人树文化自信、以乐化人养中正之气、以情感人培传承担当、以能培人提综合素质,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借音乐史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中的行为自觉与文化自信融入表演实践中,构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文化使命与传承担当,使其成为中国音乐的活态传承者,打造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的一体化。

猜你喜欢
音乐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