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童话特征 凸显教学价值

2023-12-12 13:32蒋玉东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泥塘老屋小猫

文|蒋玉东

童话往往是通过生动有趣或者富有幻想的故事来向人们讲述道理,传达世界的真善美,这也是童话的特质。教材中选编了不少童话故事,这些童话在语言上具有反复性、形象性等特点,在布局谋篇上具有冲突性、反差性及超越性等特点。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从童话本身的特质出发,引导学生感受童话遣词造句的秘妙以及布局谋篇的独特,并让学生能够通过童话阅读从中受到教育与熏陶,这样才能凸显出童话文本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联系比较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童话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从童话的语言特质出发,引导学生以联系比较的方式品味,凸显童话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有关对话的词句,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童话,感受到童话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如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文中,青蛙对泥塘的看法有:“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这些句子中蕴含着青蛙对卖泥塘的心理变化,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青蛙对泥塘处理态度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比较阅读,并让学生说说青蛙决定不再卖泥塘的根本原因,带领学生感受青蛙的心理变化。课文中像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如有哪些小动物对青蛙的泥塘提出了意见,意见有哪些不同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进行联系比较阅读的切入点。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由读到悟,由悟到读,学生对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比较阅读的内容有许多,可以是文本中有联系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些有联系的词语等,教师要善于找准联系点,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对童话的语言特点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二、以归类感悟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童话

在童话教学中,归类感悟指的是从童话故事情境的角度出发,寻找出能够反映童话人物语气或者心理方面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童话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特技巧。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时,故事中出现了各种小动物在与大象对话时用到的语气词,主要有“咦”“啊”“呢”“啦”等,语气词的运用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的看法给大象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在这些语气词中,表示疑问的“咦”最先出现,“呢”在最后出现,不同的语气词带给学生的阅读感悟体验不同,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不同小动物的心理感受。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些语气词归类整合在一起,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自己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语气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动物的疑惑,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的情境。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感悟的切入点有许多,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进行归类阅读,也可以就童话作品中一些表示动作语言的词语进行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把具有相似属性的词句或者内容归类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集中感悟,深化学生对童话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带领学生阅读童话

许多童话故事都是运用反复的结构进行布局谋篇的。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童话文本之间的结构关系,带领学生讲述故事,促进学生对童话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是一篇结构反复的童话故事,除了故事开头和结尾以外,其他自然段中每段话的开头都是以“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的形式进行组织与编排的。教学时,教师要先帮助学生梳理出文本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先结合课后练习中的示意图知道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先变成什么,再变成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这部分中的内容讲一讲,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把小蝌蚪遇到乌龟、青蛙的经过讲一讲。在学生讲故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想想鲤鱼阿姨说话的语气,小蝌蚪与鲤鱼阿姨对话时的语气等,在学生讲述的时候要尽量把每个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等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为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促进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提升。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依据童话特点为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教给学生讲述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一讲,促进学生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在讲述故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以创作表演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童话

童话故事之所以吸引学生,主要原因在于童话的故事情节具有一波三折的特点,这就为学生的创作表演提供了契机。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童话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出发,让学生以创作表演的方式来把握故事内容,让童话教学更加精彩。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演时,不能仅仅是对文本故事的再现,而是要能够就童话故事的简略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作,这种再创作主要是指对童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神情等进行想象加工等,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地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教师可以重点就课文中小猫请求老屋帮忙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再创作,结合故事内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小猫为什么要请求老屋帮忙?小猫在请求老屋帮忙之前心情会是怎样的?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它在请求老屋帮忙对老屋说话时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看到小猫的表情,本来想倒下的老屋心里会想些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合作表演。这样的创作表演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在学生的创作表演中,“小猫”自言自语道:“暴风雨就要来了,到哪去避雨好呢?我去找老屋吧,可是老屋会让我进去吗?好为难呀?不管了,就去试试吧!”“老屋”看了看一身狼狈的“小猫”,脸上露出慈爱的表情,心里想:“小猫这么可怜,我如果不帮它的话,它估计很难度过这个夜晚,算了,拼上我这一身老骨头,给小猫提供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吧!”

五、以拓展内化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童话

童话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向人们传递出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童话教学中,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相似的事件来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促进学生对童话蕴含情感价值的拓展内化,让学生从中真正受到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二年级下册《小毛虫》这篇童话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教学时,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教师如果换个方式来问:“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类似的现象?请结合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表达,学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有学生说:“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就很着急,嫌我进步慢,她太着急了,我会慢慢变得优秀的,只是我的发展没有别人那么快而已,静待花开,我会成功的。”有学生说:“春夏秋冬有着自然的规律,春天无须羡慕冬天,冬天也无须羡慕春天,做自己就最好!”有学生说:“植物的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是它们的基本规律,不能违背。”结合生活谈感受,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发表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真正理解与感受,凸显出了童话文本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童话,不仅要关注童话语言、故事情节等本身的情趣,还要从讲述童话、表演童话以及童话蕴含的教学价值方面去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童话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从童话的语言、表达、情感价值等方面出发,抓住引导学生进行童话阅读的突破口,让学生真正走进童话、亲近童话、感受童话等,发现童话作品的独特魅力,为学生今后爱上阅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泥塘老屋小猫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青蛙卖泥塘》的“愣”
老屋
为青蛙给泥塘写广告词
泥塘广告词
小猫
泥塘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