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的强化提升

2023-12-12 03:50杜晓妮李香莉
化工管理 2023年34期
关键词: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化学品

杜晓妮,李香莉

(1.苏州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 苏州 215123;2.莱州市朱由学校,山东 烟台 261416)

0 引言

2022 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由此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新一轮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支持机制,要求高校和学科建设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

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再次强调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主战场,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其规模和水平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1]。实验室作为大型仪器设备聚集地和化学药品的存放地,其安全性建设是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害了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露了实验室安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缺陷,更凸显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要性[2]。借助于“双一流”建设之势,根据《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排查弱势漏洞,汲取优秀管理经验,切实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助力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

1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讨论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对学科建设的投入日益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大型仪器设备的拥有量、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的储备量以及实验人员的承载量都呈现出大规模增长趋势。这样的发展为实验人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和实验便利,但同时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和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近几年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如表1 所示,深入分析了事故原因,明确分类了事故类型,吸取事故教训,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表1 近几年实验室安全事故示例

通过以上数据及相关文献分析[3-4],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爆炸、火灾、电击、中毒等几类。通过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发现,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占绝大多数,占比分别为44%和42%[5]。引发此类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原因:(1)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安全重视程度不高,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实验操作随意,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2)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管理混乱,缺乏动态管理,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3)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紧急处置措施,事故发生时,无法快速有效应对,容易加剧事故风险。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之中,应顺应“双一流”深入推进之势,深刻分析潜在风险隐患,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实验人员安全培训、试剂、设备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6]方面加大优化力度和建设投入,建设安全稳定的实验室环境。

2 化学实验室安全建设措施优化及推进

2.1 构建完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成员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也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体现[7]。为保证实验室安全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且完整的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实验室安全准入门槛,增强实验室成员的安全意识,建立较高的责任感;《普通化学品采购及管理办法》《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采购及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废固液回收管理规范》等制度对实验室化学试剂的采购、使用、储存等提出了更详细的管理办法,促使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化发展,减少试剂使用、存放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管理办法》等对实验室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流程、周期、频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因设备老化、故障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实验室定期安全巡查》《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等规章条例对实验室紧急事故的处理速度和处理方式有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各部门层层落实,从安全排查、发现问题、隐患整改、问题处理等各个流程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平稳运行,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8]。

2.2 加强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的科学化和动态化管控

加强化学试剂及危险化学品管控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首先,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化学品的采购、储存、标识、分类和消耗记录等方面有明确且详细的规定,确保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置有迹可循。其次,建立化学试剂动态台账,详细记录实验室现存所有化学品的数量、用途、存放位置和有效期等信息,做到“凡用必记录”,监管做好不定时抽查和定期审查工作,严防危险化学试剂超量、外带事情发生。此外,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分类,确保所有容器上标注明确的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类别和警示标志。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做到责任到人,采用“谁购买谁负责”的原则,避免危险化学品相关事故发生。加强化学试剂及危险化学品科学化管控是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合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品使用、储存相关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实验室成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施的完整性。

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做好服务工作是保障实验室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一环。首先,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验收、登记、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其次,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清洁设备,防止积尘和污染影响操作效果,并定期进行校准和调试,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此外,组织实验室人员设备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实验室成员具备正确的设备操作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常规维护工作。加强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能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并降低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实验室成员的安全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加强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培养主人翁意识

做好实验室安全系统化培训和教育,全面提升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对保障师生人身安全至关重要[9]。系统化的安全培训不应仅局限于死板的安全条例的学习和案例分析,应结合所处实验室现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安全价值观的塑造和日常安全意识、安全习惯的养成。首先,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以“全员、全程、全面”的标准,开展实验室安全内容线上学习,开展校、院、实验室三级安全教育,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提高实验室安全准入门槛。其次,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全面系统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奠定专业技能学习的良好基础,采用实物操作、现场演示、户外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安全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实验操作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利用多媒体渠道去宣传解读最新的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传播安全知识,排查安全隐患,推进实验室安全治理,形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氛围。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实验室安全讲座,邀请校内外安全领域的专家和公司技术专家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题报告,学习其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手段,拓展安全管理方式,传播实验室安全知识,深入剖析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查找安全隐患,严防此类事故发生。

3 结语

确保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是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基础,着力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是实验室安全运转的有效保障。本文通过数据及文献分析,综合实验室目前发展现状,针对实验室管理漏洞,提出几点强化措施,致力于创建安全高质量实验室。目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强化实验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的科学化、动态化管理,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和坚定主人翁态度,全员推动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为学校安全建设添砖加瓦,助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化学品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管理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准备与管理模式研究*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钢铁企业化验室化学试剂管理分析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