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2023-12-13 04:11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褐斑病抗病性病斑

韩 伟

(定西市陇西县福星镇人民政府 甘肃 定西 748104)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其产量和品质的高低关乎整个粮食安全问题[1]。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常见的病害有十几种,发病部位多位于叶部、穗部、根部等,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玉米褐斑病是夏玉米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心叶期及成株期,主要侵染叶片及叶鞘[2]。玉米在生长初期发病若不能及时作出有效的处理,会造成玉米绝收;生长中期发病会导致玉米大量减产;生长晚期发病,引起籽粒生长不良。该病害的发生可造成减产10%~15%,严重的可达40%。因此,为了控制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种植户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褐斑病的防治工作,增加玉米种植的经济收益,推动玉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发生特点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是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是一种专一性的寄生菌,寄生在玉米的薄壁细胞内,产生的休眠孢子囊壁较厚,形状多为球形、卵圆形,呈黄褐色,形态平整,有明显的囊盖[3]。玉米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近年来其发病率及危害面积不断扩大,这与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连年种植、秸秆还田有关,致使病原菌在田间广泛聚集繁殖。每年7 ~8 月份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正适合病原菌的繁殖,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候,这时病害的发生会引起玉米长势变弱或植株枯萎,致使产量下降。每年不同田地内褐斑病的发病率各不相同,这与种植的玉米品种、土壤情况、田间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1.1 病害症状。玉米褐斑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叶鞘,在心叶期和抽穗期症状最为显著[4]。心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形成针尖大小褪绿黄色斑点,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斑点聚集在一起,形成条状或段状分布在叶片上。发病后期发生病变部分的叶片表皮破裂,大面积至整个叶片发生枯黄或坏死。抽穗期发病主要侵染叶与叶鞘的交接处,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或不规则病斑,逐渐连接形成大斑,呈红褐色至紫褐色,可在叶片和叶鞘上分布成由各种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小型病斑连接而成的病斑带。

1.2 病害流行特点。褐斑病的病原菌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生存,冬天可在土壤及病残体中越冬,来年春天温度上升后,依靠气流传播至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的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随风扩散,在玉米组织内大量定殖生长,完成侵染循环[5]。褐斑病发生时间越早,危害越大。心叶期在叶片上形成的病斑影响玉米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质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导致植株的长势变弱,后期产量降低;抽穗期主要引起茎秆病斑,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1.3 发生条件

1.3.1 气候因素。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是玉蜀黍节壶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适宜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越冬病菌在春天可随气流传播至玉米植株上,条件合适时萌发出游动孢子,随水滴在玉米叶片上游动,形成侵染丝。尤其是7 ~8 月份时,气温高,多雨,适宜孢子萌发,发病率最高。

1.3.2 菌源充足。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栽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泛。玉米在收获前,玉米下部的叶片会有部分枯死掉落在田间,且收获后一般都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打碎在田间,导致病残体组织积累的越来越多,长时间的积累导致田间有充足的病原菌菌源,致使玉米发病。

1.3.3 栽培管理措施。褐斑病在幼苗期至抽雄期若田间肥力不充足,导致植株的抗病性降低。种植时湿度过大也会导致田间的土壤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状态,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田间杂草过多,导致田间的通风性差,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了场所。

2 防治技术

2.1 抗病育种。抗病育种是利用具有天然抗病优势的种质资源,寻找针对病原菌的抗病基因,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入到目标自交系中,然后选育出高产抗病的品种[6]。目前,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褐斑病最根本、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表明,含有黄早四血源的玉米品种是褐斑病易感的玉米品种。在生产中,选择玉米品种时尽量选择不含有黄早四血源的玉米品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褐斑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易感品种。

2.2 农业防治。加强农业管理措施,可提高植株的抗病性。①合理密植。根据当地玉米品种的栽培要求及自然条件确定合适的栽培密度,提高田间的透气性及透光性,降低田间的温湿度,破坏褐斑病病原菌的生存环境。②科学的水肥管理。尽可能的实行旱播及配方施肥技术,旱播可提高苗期的生存能力,使根深苗壮。配方施肥可根据土壤的情况合理有效的补充营养。在玉米4 ~5 叶期,及时追加氮磷钾复合肥,每公顷150 ~225 kg,可增加苗期的抗病性。合理施肥的同时配合适量浇水。③避免连作,实施轮作或套作。长年种植玉米,会导致病原菌积累,同时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酸性土壤有利于褐斑病病菌的生存。采用轮作或套作的形式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减少病原菌的数量。④农业管理。根据褐斑病高发的时期,适当的进行玉米早播或晚播,错过7 ~8月高发期。在播种前进行土壤的深翻并暴晒,可将土壤深处的病原菌翻出,利用阳光消灭菌源。

2.3 化学防治。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的预防措施。在玉米4 ~5 叶期,针对往年褐斑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 ~1 5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600 倍液,进行叶面喷洒可起到预防褐斑病的效果。在玉米褐斑病的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 ~1 5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600 倍液,可有效控制病斑的蔓延,还可在喷施药剂的同时适当增加磷酸二氢钾、尿素、双倍活力素或其他叶面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连续喷施2 ~3 次,间隔7 d 左右,喷后6 h 内若遇雨天须重喷。

3 结语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涉及土壤微生物、植物病理、植物生理、气候变化、病情传播等多门学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褐斑病防治工作中要不断了解其发生规律及玉米生长特点,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总之,在防治过程中,种植户应该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优化玉米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从而控制褐斑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褐斑病抗病性病斑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