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2023-12-13 04:11傅庆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土地质量农田耕地

汤 义 傅庆林

(1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 杭州 311300; 2 浙江省农科院 浙江 杭州 310021)

耕地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基本资源,耕地质量影响着人民的生存状况以及当地粮食产出水平,优质的土地不仅有很高的粮食产量水平,对其周边生态环境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近些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我国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优质耕地质量下降也颇为严重。因此,为了合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不同土地采取个性化的评估方式,健全土地质量评估制度,对减轻土地风险负担、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1.1 耕地质量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1.1.1 国外经验。1961 年美国政府首先建立了对耕地潜力分类的标准体系,包括对农田地力的分析评估、农田开发潜力的分类、农田承载力评估以及全国或地方农业区划平均值等,使农田能力评估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政府又形成了涵盖土地评价与立地条件研究两个方面的能力评估制度。

1.1.2 国内土地评估阶段。①查田定产阶段。此阶段评估重点为土地的合理性,重点是对土地自然资源利用的分类。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对土地进行了查田定产研究,为以后土地的再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②对全国土地质量的评估阶段。此时期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均衡农业劳动生产能力与土地健康水平,还制定了《农田地力调查结果与品质评价技术法规》和《农田品质分级》。在分析土地质量评估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将GIS 和灰色关联的评估模式结合,破解了土地评估中的变量难题。

1.1.3 国内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目前国内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普查、专项调查以及应用调查。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PSR 框架模型法和农田潜力评价法。随着耕地品质评估研究的发展,在常规测量技术的基础上,一些研究者形成了反映耕地品质层次划分原则的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土地品质评估工作中的运用,推动了研究资料更新和准确率的提高,使之实现了一次质的跨越。

1.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1 选取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耕地质量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综合性对考核结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反映土地品质的指标间普遍存在着关联,所以在土地品质评估中,指标要素的选择标准尤为重要。我国农业农村部指出,国家土地品质评估指标选择要坚持系统性、主导性、敏感性、实用价值、独立性和稳定性原则。

1.2.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农业农村部按照我国气候、地形、水文、母质等成土要素的特征,总结形成了一套指标体系来作为共同评判准则,用以专门评判全国各个区域的地力等级。在这个指标中,主要分为气象、景观、剖面形态、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耕层土壤营养状态、环境障碍因素和当地土质管理7大部分,共64 个评价指标。赵春雨等学者指出,中国耕地质量指标体系可分为2 种功能、5 个层次以及24 项具体指数。2 种功能是指生态和生产功能,5 个层次分别是土壤质量、气候质量、生物多样性质量、景观生态质量和耕地生产力。由此可见,耕地质量大致从土壤、气候、地形几个指标进行评价,结合地域差异、人文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需进一步完善。鉴于大范围土壤样品的获取难度较大,选择或使用较新的土壤取样方法也受限于统计数据的获取成本,因此新土壤取样方法更侧重于微尺度的调查。而对于大面积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和改变因子的研究,目前很少有人采用大规模土地实测资料。

2.2 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不一。通过对全国土地质量监督系统进行分析,目前参与土地保护的单位主要有农业农村部、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因为各主管部门的职能不同,耕地品质评估准则也不尽相同。以土地资源部为主导的原农用地分级制度,以农田生产能力和原农用地类型的保护研究为重心,分级结果侧重于农田能力核算、标准化耕地规划等;以农业农村部为主导的原农用地能力评估制度,则着重对农田土壤肥力进行评估研究,以突出原土地的自然特征,评估结论是为了改善土地的使用与治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保证口粮;由环保部主持的土地环境质量评估,重点是对土地的生态与健康状况作出评估,其结论重点是土地的污染整治与保护。

2.3 耕地质量评价的综合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农田品质评估多是对农业生产规模、农田品质在某个时间点进行评估。基于土地质量的整体评判,在土地面积、土地品质以及空间变化等方面还很缺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质量评价的内容也不断丰富,评价目的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对耕地资源价值与品质的综合性评估研究仍亟待完善。对于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我们也需要在完善基础资料的同时做进一步健全的再评估,在不同科研目的下选取更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方式来满足科研目标要求。

3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就当前耕地质量体系的监督管理制度而言,涉及到不同的土地行政部门,由于各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重点有所不同,对土地的评估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目前农田品质评估更多地是对农田数量、品质等方面在某个时间点加以评估,关于土地的综合评估研究及空间布局研究尚少,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价值与品质评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就需要不断完善耕地品质评估体系,并从不同研究视角选取适当的方式开展研究。如,我们可以在某一区域建立统一的耕地质量评估规范,并通过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搜集土地信息,进而进一步提高土地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为农业和国土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如对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植被覆盖情况以及土壤生产力等关键因子进行精确测量,并把以上因素视为耕地质量评估的关键因素,整合其它因素共同形成土地品质评估框架,由此解释区域土地品质发展态势。

3.1 建立并完善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国内土地生产情况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以农户为单元的农田生产经营方式占很大比例,因此,基于农户视角来开展农田品质评估,涉及土地科学、地理学等内容,将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田的环境质量,会对农田品质评估产生更快捷、有效、精准的作用,可促进土地资本的科学使用。

3.2 建立并完善基于GIS、RS 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我们在进行耕地质量评价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可靠,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部门是根据各自的行政要求以及土地用途制定的更适合本地区的评估准则。因此,亟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完备的土地品质评估规范,构建和健全土地品质评估系统,借助GIS 和遥感信息技术推进土地品质评估的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RS 技术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增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实时性和可视化。而GIS 技术则能够真实掌握土地质量的空间动态变化,为国家农业与土地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3.3 构建综合性耕地质量的评价体系。只有开展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才能让耕地品质评估在多学科中得到发展。因不同农田的区位条件不同,各种耕地质量评估方式的实践性和适用范围差异较大,且评估结论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全国耕地质量评估体系。所以,必须建立和健全基于多专业、多部门合作交流的耕地质量评估系统,必须要建立统一的对耕地质量评估结论进行评判的准则,以便我们更好地对耕地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4 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耕地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对土地综合生产力水平的评价,是人类发展的需要。耕地质量评价从最初对土地性质、基本容量和土地本身价值的研究,逐渐演变为综合考察自然资源、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土地价值管理评价。由于耕地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法。李婷等人认为,传统的农田质量评价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农田产量评价和土壤安全质量评价。原国土资源部率先部署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形成了“一次性综合评价、年度发布评价、年度监督评价”的工作体系。摘录表对耕地质量的分类和评价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许多指标没有定量要求,填报后受人们理解的限制,使得结论不真实、不准确。在今后的耕地质量分级评价研究中,应合理设置采样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建立合理的指标和隶属函数,并确定不同指标的评价要求,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5 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展望

《办法》和《规范》的颁布,对促进全国耕地质量检验与评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按照《规范》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将安全监测数据纳入土地质量管理当中,各县市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要求进行耕地评估,并逐级整理结果,最后统一上报国家部门,为全国土地资源的全面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在未来的国家土地质量检测与评价管理工作中,国际规范和标准将逐渐成为重要的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土地质量评价项目的要求,对土地质量检测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和变更,国家土地质量评价目标也将朝着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目标迈进。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检测手段将逐步从传统的手工检测向遥感检测转变。目前,遥感检测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种类的覆盖和少数参数的反演,与农田指标相关的遥感检测技术也已成为未来农田质量控制的重要探索目标。实现耕地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统一,对提高耕地质量规划与管理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耕地品质评估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整体性需求越来越多,单纯的评估方式不能适应多样化的科学研究需要。目前我国耕地品质评估已进入了基于各类因素总体评估的层次,在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地区的个性化环境及特点,建立差异性评估指标。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耕地质量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仍存在科研空白,可以在这方面深入展开科研工作,注重多种方法的融合,从多角度开展耕地质量评估工作。

猜你喜欢
土地质量农田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保护耕地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关于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