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导向下三全育人工作实施路径的探索 *

2023-12-13 19:14潘琳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芦 琳 潘琳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亦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1]。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扁鹊故里及针灸发源地,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学术渊源,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积极汲取中医文化、齐鲁文化的精髓,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格,形成了“以文化人、以德立身、以术彰业”的中医药育人观。

1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背景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重要育人要求。三全育人工作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从而形成组织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心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和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是国内建立较早的中医院系之一,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紧跟学校育人方向,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育人资源。中医学院是全国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学院三全育人项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引导融入三全育人建设体系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成熟模式。本文旨在介绍和分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在中医药文化导向下开展三全育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 当前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的党性意识不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党员品质、行为、能力的统一。在当前高校中,部分党员理论素养不高,党性学习重形式、轻内涵[2],主要表现为参加各类党团活动的目的性强,要么是为了拿名次获奖,要么是为了完成组织上交代的各项任务,往往忽视活动本身的内涵作用。长此以往,会导致党员不重视党性教育,对思想政治的学习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离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越来越远。此外,部分党组织和团组织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党组织对团组织中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表面上成绩优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实际上在同学中口碑不佳,常为了个人利益影响集体团结,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入党并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而是将党员身份作为日后发展的敲门砖。此风若滋生,必会玷污党组织的纯洁性,降低入党的透明度,故不得不进行整治,努力提升学生的党性意识。

2.2 高校仍未扛起文化自信的旗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医文化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指导下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种实用文化,是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筑牢的文化根基[3]。如何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是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统一的结果,有深厚的传统印记。然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包容的时代,时刻接受新媒体和西方快餐式文化的冲击,面对传统文化缺乏学习和钻研的耐心。同时,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有效纳入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中,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和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融合,使学生无法认识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无法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此外,中医药知识储备不足亦是影响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学生中医理论功底薄弱、中医思维缺乏、中医实践能力不强,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其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进而无法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

2.3 专业课程建设尚未有机纳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当前,部分高校或专业课程仍不重视课程思政的教学和育人理念;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只重视专业内容的讲解,忽略融入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更有甚者认为加入思政内容会浪费时间,占据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4]。同时,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讲授思政课程是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不属于其工作范畴,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当各司其职,自己不应越俎代庖。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但只是以“专业课+思政课”的模式机械地讲授[5],生硬地将一些教育案例加到专业课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简单叠加,没有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导致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反馈效果不佳。

2.4 实践育人的开展缺乏科学性和持续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育人要求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以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活动指导不专业[6],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多由辅导员指导,专业课教师参与度很低。因此当组织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时,受专业因素影响,对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力度往往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阻碍了实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部分高校对实践育人的资源投入不足,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如将学生培养的重点放在学术和科研的理论学习上,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少之又少,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潜能。此外,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亦缺乏持续性,一些优秀的实践项目成果得不到学校后续科学地孵化和转换,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走向市场的有利契机。

3 中医药文化导向下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3.1 建立中医药组织管理育人机制高度重视组织管理育人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功能、挖掘中医药元素,开展的“大医精诚”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运行良好、成效显著。学院严格按照学校《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条例》,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实现了组织全覆盖,有力推进了标准化建设;将共青团的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同时,学院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发展对象和青年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加强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团支部的联系,经常围绕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党团活动,将“仁心仁术”“救死扶伤”等大医精神渗透到日常党团学习中,不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经共同努力,学院目前共有23 个党支部,其中有3 个被纳入学校“标杆党支部”建设,学院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的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计划。

3.2 筑牢中医药文化育人根基始终高举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旗帜,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特色优势。中医药是一门科学的医学,具有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不断彰显“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立校之本,“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依托中医药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不断面向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育人要素,开设了《红楼梦》与中医学、三十六计与中医临证策略等与中医药紧密相关的课程20余门;承办“中国(长清)扁鹊中医药文化节”并开展扁鹊学术思想研讨活动,促进扁鹊医学文化的深度传播;连续举办100 多期“双泉周末”中医药系列知识讲座,为学生学习中医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中医药知识竞赛,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储备和技能,如学院学生多次在《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和“岐黄杯”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3.3 打造中医药课程思政育人平台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中医课程思政育人平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重视从中医专业课程中提炼中医育人元素,比如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强调建立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中“和谐”“天人合一”“平衡”的思维;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结合医家成长的社会历史背景,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使命;人体解剖学课程增加感恩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引发对医生责任的思考;医古文课程融入古代医家对伦理思想的解读,成为医学人文的导引课。此外,学院重视建设中医药专业课课程思政库,汇集优秀中医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教材、课程思政相关论文,建设专业课课程思政库。其中,优秀教学设计中的思政元素主要以医学大事纪、医家风采、医家医案为挖掘对象,将医家的大医情怀、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医德医风等进行专题分类和试点推广。

3.4 开展中医药实践育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中医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功能。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山东中医药大学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定和方案,借助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实践育人活动。如学院每年会组建数十支“三下乡”医疗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学院的“杏林医疗服务队”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级优秀团队、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好项目;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四进社区”中医药服务活动,开展义务推拿、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服务活动;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示范平台,重点发展中医药特色创业项目,涌现出了“溢青堂”“神农大药房”等优秀的中医药创业典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多次荣获了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山东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等荣誉。

3.5 探索中医药网络育人路径不断开发中医药网络育人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建好中医药网络育人平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贯彻落实《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园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二级网站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构建了立体化、全方位的中医药网络教育工作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中医特色的网络文化活动。如学院“新媒体中心”负责学院公众号“我爱基础医”及“中医有料”的网络信息推送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设了“中医名师讲堂”“七彩中医”“双泉周末”“温故知新”等栏目,让师生通过网络接受中医药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同时,深入挖掘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文化人,开设了中国传统节日与养生文化、齐鲁名家谈方论药、走进神奇的中药等网络课程,让更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学院把中医药育人领域延伸到网络之中,使之成为了实现中医药育人的有效平台。

4 结语

中医药文化育人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和创新,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教育工作规律及学生发展规律,在全员育人格局中摆正位置,在全过程育人中发挥衔接作用,在全方位育人中整合好资源,从而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