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英语课堂探讨

2023-12-13 13:58唐梅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关键词:动态平衡实践支架

唐梅

摘要:在英语教学环节,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输入流程,还应融入知识的输出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平衡。然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更注重英语知识的输入,忽略知识输出的重要性,使得输入及输出的占比差距明显,甚至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文章重点探究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以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互动式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以实践性语言输出让学生达成语言习得。

关键词:小学英语;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情境;支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2-0105-04

输入与输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互动过程。这其中,输入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输出可让学生检验与巩固所学知识,当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其会需要高强度的输入,并以高强度的输出吸收、内化输入[1]。所以说,输入可促进输出,输出是对输入的反馈和检验。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英语课堂,既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又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探究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以此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在英语课堂教学环节,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同样重要,若学生注重语言输入而忽视语言输出,极易形成哑巴式英语,即只掌握英语应试技能,说与写方面的能力较差,英语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受限。同样,若学生重视语言输出而忽略语言输入,将会出现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无法进行高质量输出的情况。由此可知,在英语学习环节,学生是否能很好地进行语言输出,取决于是否具有充足的语言输入,且足够的语言输入是学生进行高效输出的基石,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使语言输入及输出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语言交流,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然而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环节,部分教师往往更重视语言的输入,而忽略语言输出的重要性,不注重英语应用环节,以“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语言输入与输出失衡的教学方式易导致学生出现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明显强于口语表达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无法正确表达等情况,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英语课堂,可使学生在扎实掌握教师所传输的知识的基础上,借助针对性的输出练习,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确保教学方法的正确性

若英语教师单纯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入,而未引导学生以输出的方式将英语课堂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转变为自身知识储备,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将无法保障。基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听、说、读、写各个环节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的英语知识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可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效率,使学生在扎实掌握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的同时,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2]。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英语学习中,有的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书面考试成绩较为理想,但英语口语表达水平较弱,或在测试环节除写作成绩较差外,其他各方面的成绩都不错。对此类问题,英语教师采取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提高其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形成师生共赢的教学局面

英语教师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逐步且不间断地帮助学生积累英语知识,从而达到语言的高效输入,并且有针对性地在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及写作等输出能力,这既可进一步缩短学生与英语知识间的距离,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躁不安等情绪,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也可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形成师生共赢的教学局面。

1.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构建知识体系

语言输入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基石,学生若想具备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就必须进行语言输入的积累。而所谓“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指的是教师为学生带来的语言输入素材层次应稍高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学生要借助自身内在的语言体系(听、读)实施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吸收及加工,并将其转变成自身说与写能力的输出[3]。

(1)根据教材内容,理清知识结构。输入语言应以课本内容及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从单元主题、课堂教学内容及新旧知识联系等角度,深度剖析并解读教材内容,从中找出教学重难点内容及可进行扩展延伸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为语言输出提供充足的输入储备。

(2)借助文本再构,创设语言支架。充足的输入语言素材储备并不代表能与新知识实现完美结合,对此,教师应全方位把握教材内容,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现有的語言能力,同时又稍高于其具备的语言水平,对语言再次加工,对课文内容再构,创设语言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建立语篇意识,借此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原版英文诗歌、绘本、歌曲、童谣等语言准确,是文本再构的最佳材料。例如,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中涉及大量有关动物名称的单词,教师可在深度剖析教材内容的同时,梳理出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本课的英语知识,融合本课的重点单词“bear、bird、panda、tiger”等,将原版英语绘本进行再构建与创新,如将“Brown Bear,Brown Bear,What’s do you see?”改为“Brown Bear,Brown Bear,What’s this?”,创建出可理解性语言体系,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s this?Read/...nose/head. Oh,it’s...”。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现某一动物的身体局部,引导学生观察或通过绘本中动物的语言描写,猜出动物名称。相较于“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再构绘本在大量的听读输入中融入旧知识,并与新知识形成联系,可使课堂语言变得更加准确、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4]。

(3)按照语言学习规律,逐步输入。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构成要素,包括听、说、读、写等层面的技能及这些技能的整体运用,这些技能在学生的英语学习及运用过程中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中,听与读是语言输入消化、吸收的重要渠道,说与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表现方式,且说应优先于读。基于此,教师应遵循“听说优先、读写紧跟”的语言学习规律,以科学且逐步递进的形式开展英语教学。

(4)按照学生真实学习情况拟定输入方案。英语教师在制定输入方案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现阶段的真实学习水平,然后以此为基础,拟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案,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能急于求成。且在课堂教学环节增强英语教学的可理解性,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听、读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锻炼口语表达及写作等输出方面的技能。在知识输入环节,教师可借助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观察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判断学生能否跟上教学进度,获得高效的输入反馈,然后按照学生的反馈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保证英语输入的科学、有效[5]。这样可使语言输入及输出保持平衡状态,使学生在提高听与读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说与写的能力。

2.互动式情境教学,促进语言内化

学生在获得众多语言输入后,并不代表其语言习得的形成,语言只有经过积极消化、吸收后,才可被学生完全记忆,并灵活运用。且语言是通过活动及情境衍生出来的,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感受并逐渐掌握语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运用。因此,教师可在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后开展互动式情境教学,使输入及输出同时进行,借此强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吸收及运用。

(1)结合绘本情境,促进语言内化。绘本中生动、形象的图画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情境,教师可借助其开展互动教学,促使学生内化语言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family!”时,教师可借助绘本故事“My Mum”及“My Dad”对教材内容进行再构,建立新的语言体系:“Come and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she/he is a(an)... She/He likes...I love my...and she/he loves me.”借助绘本再构营造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还可促使学生积极内化知识,并学会感恩且懂得如何关心家人[6]。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语言内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融入教学活动中,在体验中实现高效学习。例如,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Happy birthday!”以生日為话题传授数量方面的英语知识,涉及“How many...”等句型。教师可借助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中的“This and That”,再构Tom去商场为朋友挑选生日礼物的教学情境。首先,建立语言支架,师生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引导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然后为学生带来半开放式的对话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最后开展全开放式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互动中消化输入的语言,从而使可理解性语言落实到位。

(3)融入视听情境,促进输入语言消化吸收。英文原版影视作品发音纯正,且包含大量的文化元素,是非常好的视听教学素材,教师可节选片段创设视听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高效输入[7]。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时,在输入本课重要句型后,为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消化吸收,教师可引入中西方餐饮文化在餐后甜点等方面的差异,并在备课环节围绕餐后甜点这一话题挑选外国朋友制作甜品的视频片段,渗透学生学过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如banana、sweets、pear等,以此丰富学生对西餐文化的体验。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视频中冰淇淋的制作方式,与学生一起制作蔬菜沙拉,并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应用本课的重点语句“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这种教学方式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在语言交流中消化、吸收并运用相应语言知识。

3.进行实践性语言输出,达成语言习得

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及互动式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都是为了有效促进语言的消化吸收,为最终语言输出做好准备。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技能学习的角度讲,英语学习就是将陈述性语言知识转变成程序性语言知识,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熟练运用的过程[8]。且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借助专项练习及整体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性语言运用能力,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语言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性语言输出平台,引导学生融入语言实践活动中,主动交流,从而达成语言的学习及掌握。

(1)表演式语言输出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在语言输出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式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相应情境中输出所学知识,并体会到语言运用的乐趣,从单纯听教师讲解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例如,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What’s the matter,Mike?”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并学会用英语进行表达,教师在进行相关语言输入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语言输出活动,如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对话,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医患角色扮演活动,在进行几轮回答后双方互换角色,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出。这种形式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想象式语言输出活动。想象式语言输出活动具有开放性及创造性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高效消化吸收并运用语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family!”时,教师可设计“Family in my eye”的想象型语言输出环节,借助“My Mum”及“My Dad”绘本中的人物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语言交流。此种具有情感体验性质的语言输出活动,可触碰到学生的心灵,使其充分展现自我,输出真实的语言情感。

(3)手工制作式語言输出活动。相关研究证明,动手与用脑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手脑并用的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教师可在英语课堂借助具有创意性的手工制作活动开展语言输出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交流,积极输出语言,进一步实现语言的消化与运用。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Happy birthday!”为例,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语言进行消化吸收后,可在语言输出环节设计Tom在创意工坊为朋友亲手制作生日贺卡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两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创意工坊工作人员以及Tom,在制作卡片过程中运用已输入的相关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在卡片制作完成后,两人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对话。此种动态的语言输出活动,可使学生在模拟购物及手工制作过程中主动进行交流,勇于表达,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4)扩展式语言输出活动。语言输入是为语言输出做准备,在英语教学的最后输出环节,教师可进行扩展延伸式语言输出活动,借此拓展学生学习及使用英语的途径,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以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为例,教师可设计扩展型语言输出环节,让前后桌的学生根据语言输入内容创编美食对话,并且按照顾客喜好,设计甜点的新型制作方法。这种创意性语言输出环节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效拓展学生的语言输出路径,使学生提升听、说、读、写整体技能,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积累,还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情况,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多元化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促使学生在夯实英语知识基础的同时,同步提升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为深度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欢.三步走搭建小学低年段英语绘本从“输入”到“输出”的桥梁[J].校园英语,2021(19):186-187.

[2]丁清玲.论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模式[J].校园英语,2017(25):105.

[3]高艳.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4]李颖.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甘肃教育, 2019(04):63.

[5]赵刚.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输入与输出的方式[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32(05):22-26.

[6]谢丽红.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才之路, 2014(06):13.

[7]潘丽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说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9.

[8]李倩岚.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Exploration of Building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in English Classroom

Tang Mei

(Minqin County Nanguan Prim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put process of knowledge, but also integrate the output process of knowledge to achieve dynamic balance in classroom teaching. However,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some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put of English knowledge and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output,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and even in a serious imbalanc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guiding students to build a knowledge system with comprehensible language input, promoting language internalization with interactive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achieving language acquisition with practical language output.

Key words: primaryschoolEnglish;inputand output;dynamicbalance;context; bracket;practice

猜你喜欢
动态平衡实践支架
剖析常见的三力动态平衡问题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