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以资市镇油菜花旅游基地为例

2023-12-14 13:30
广东蚕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市镇环线景观规划

贵 敏 陈 卓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以资市镇油菜花旅游基地为例

贵敏陈卓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许多有丰富景观资源的乡村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但其景观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将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与乡村景观设计相结合,进而设计出适合旅游型乡村的景观,成为旅游型乡村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湖北省资市镇油菜花旅游基地规划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充分发掘资市镇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景观规划设计,展示乡村地方特色,以推进乡村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资市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提倡加强乡村绿色生态治理,须开发、防护、治理“齐头并进”,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1]。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部分乡村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也不充分考虑村民的诉求,一味地照搬其他村落的景观规划,造成了“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不仅没有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还破坏了原本质朴可塑的乡村自然景色[2]。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人文资源和特色自然资源,打造能彰显当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才能构建具有地域风格特点的美丽乡村。

1 资市镇区位概况

1.1 地理位置

资市镇地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东北部,是典型的城郊乡镇。资市镇全镇面积为78.48 km2,辖下共有12个村,2个居委会。沙公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将资市镇与成渝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连通。资市镇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部地区,虽然不在城市群内,但经济区位较为良好,有一定的机会市场。

本研究的项目基地处在资市镇政府西北侧,为一般农田用地。规划区内地势平坦,交通便捷。

1.2 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

资市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充足的光照和降水,水资源较为丰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基地内以大面积农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吊瓜等作物,此外基地内还有大面积的荷塘、渔业养殖等水域。

当地文化资源丰富,资福寺距今已有超过1 400年的历史。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年表》和《江陵县志》记载: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雕版刻制无闻和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中国书史》称此为我国最早的木刻套色印刷书。

古银杏是另一个自然文化资源,其胸围达5 m。现在当地居民把古树当神树,每年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都要来供奉和祭拜。古桥也承载了文化传承。每逢初一、十五,河东的香客到河西资福寺烧香拜佛,为了方便两岸百姓往来,于是建成了长20 m,宽8 m的石拱桥。古青山遗址则是东周时期的遗址,面积约10万m2,文化堆积包含有灰色绳纹筒瓦、板瓦等。

2 资市镇油菜花基地景观规划设计

2.1 设计理念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同时发展的设计理念。可以从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设过程中提取经验和总结教训,防止对乡村进行“建设性破坏”或“保存性破坏”[3],既要保护传统的乡土文化,也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应最大化利用场地内现有资源,这样做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乡村特色,也能够减少部分人力物力投入。

营造乡村景观并不是单一地表达某一个特色节点或景观元素,而是综合分析场地概况和景观元素后,再对场地内多个节点进行规划设计。其规划设计的结果具体表现在合理的布局、流畅的交通流线、各个景观元素的合理组合、场地文化特征的塑造、场所精神的营造和历史文化的表达,场地内的游乐设施、服务设施、景观绿化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接近自然,给人们提供一个近距离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2.2 设计原则

在进行场地设计时,要遵循因地制宜以及自然教育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调研场地现状、场地周边环境以及公共设施,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场地内现有农田、荷塘、生态墓园、污水处理厂、养老院、养鸭塘与资市镇的“五古”文化相结合,丰富场地的活动功能并完善场地的服务设施,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乐设施来提升场地的空间活力,完善场地的细节设计,从而打造一个以家庭亲子游为主题的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油菜花休闲景区,充分彰显资市镇特色的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展现资市镇的地域文化特色。此外,还需保证游客在场地玩耍的安全性、趣味性与教育性,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3 整体构思

景观设计的整体构思,主要是围绕资市镇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进行规划设计,将油菜花作为主要元素,强调观光、休闲旅游式体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利用乡村自然田园风光、民俗和民风、农耕农作生活和健康天然的饮食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可能是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旅游的重要因素。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休闲活动类包括户外露营、烧烤野炊、篝火晚会和湖畔垂钓等;农耕文化体验类包括农事科普和农耕农作体验等,以让游客了解相关农业知识;健康养生类包括湖畔茶室等,便于修身养性;民俗节事类包括户外油菜花海音乐节、民俗才艺表演、民俗工艺展示等,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生态观光类包括田园花海观光和荷塘观光等。

2.4 设计实践

根据场地特征以及活动类型,场地景观采用“两环六区多节点”的设计方式。“两环”分别为亲子彩虹跑西环线和田园观光东环线,“六区”分别为彩色油菜中心区、花海登高区、亲子游乐区、生态荷塘区、生态养殖区以及农产品展销区,“多节点”为字福迷宫、花海拼图、登高塔、水岸银杏林、生态荷塘等23个景点。

通过东西两条环线连接场地内多个景观节点,不仅能欣赏四季的自然景观,还能让游客切身体会到田园风光的气息,从而营造春望油菜花海、夏赏映日荷花、秋见银杏金黄、冬看雪挂枝头的美景,以此打造以油菜花为特色,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农旅一体化特色景点。

2.5 环线组织

2.5.1 田园特色观光东环线

田园特色观光东环线,将庆典广场作为起点,向北依次游览彩色油菜区内特色节点,如月亮桥、创意花亭、热气球、荷兰风车等,按照指示牌指示可到达科普基地和亲子游乐区;沿着路线向东通过木栈道到达花海登高区;沿着场地路线到东环线最后一个节点农产品展销区。东环线侧重于营造“一场一景”,将一个个节点串联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形成具有引导性的连续性景观。

2.5.2 亲子游彩虹跑西环线

亲子游彩虹跑西环线,从庆典广场出发沿着彩虹跑道穿过亲子游乐区,向西达到字福迷宫;沿着西干渠到达水岸银杏林尽头,向东经过彩虹跑道穿越生态荷塘,最后回到庆典广场。西环线重在亲子参与,传递一种健康快乐的运动理念,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增进幼儿和家长之间亲子互动,目的是倡导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带动全民运动,提倡共享健康、乐享田园的生活态度。

2.6 分区组织

2.6.1 彩色油菜中心区

彩色油菜中心区位于场地中心,粉红色、紫色、橙色等彩色油菜花散布在一片片“金黄”花海之中,从而形成一道道花海彩虹。在其中设置创意花亭、荷兰风车、热气球等节点,通过木栈道连接节点,使人置身于一片彩色的“海洋”。

2.6.2 亲子游乐区

亲子游乐区位于彩色油菜中心区北侧,分为亲子游乐和生态科普两个区域。亲子游乐区以“卡通鸭”作为主题元素,并布置乡土雕塑与油菜花海相对比,塑造一个卡通亲子乐园,结合戏鸭游戏,切身体会当地的农耕文化并增添亲子游玩乐趣。生态科普区结合资市镇污水处理厂场地打造出生态科普园,并在污水处理厂周边建科普小装置。在游览过程中,还可以了解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6.3 花海登高区

花海登高区位于场地东侧,通过油菜花打造不同的花海图案,并在场地中间设置登高塔,让其成为场地内的一个节点元素。通过木栈道连接登高塔,营造出不一样的乡土景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登高望远的休闲平台。

2.6.4 生态养殖区

生态养殖区位于场地最北侧,利用场地内现有的水坑塘,将水塘统一规划形成养殖区,塘边设垂钓台供游客自主垂钓,利用产业特色,设置抓鱼、划渔船等体验性项目,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在满足产业需求的同时,提供各类围绕渔业的休闲活动。

2.6.5 生态荷塘区

生态荷塘区位于场地主入口西侧,紧邻资市镇西干渠。在保留原有荷塘和道路的基础上,增加亲水平台、游船码头等设施。同时,在荷塘岸边种植水生植物,将荷塘与观光、植物与环境结合,从而提升景观、净化水质。可品茶观景,湖心泛舟,湖边垂钓,为人们带来沉浸式体验。

2.6.6 农产品展销区

农产品展销区位于场地东南,利用现有主要道路和过境道路相交的三角地块,修建农产品售卖场地。作为一个展示和销售资市镇优质农产品的场所,既可以展示当地农业发展成果,又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和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对于打造当地品牌农业,推广高效农业、精品农业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在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产销对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性。

3 结语

在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油菜花旅游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同时发展的设计理念,通过挖掘乡土文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提升景观形象;同时,更要注重村民参与性、趣味性和联系性,设计出合理的、具有实用性和教育意义的集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在提升乡村景观环境同时,也能增加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从而推进乡村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1]宋国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住宅人居环境优化设计研究[J].居业,2021(1):35-36.

[2]曲婷.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7(11):132-133.

[3]杨贵庆,开欣,宋代军,等.探索传统村落活态再生之道:浙江黄岩乌岩头古村实践为例[J].南方建筑,2018 (5):49-55.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9.48

TU982.29

A

2095-1205(2023)09-154-03

贵敏(1996—),男,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市镇环线景观规划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建成啦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行纪阿里大环线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