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探讨

2023-12-15 00:55郝雅茹胥福勋张东瑞刘晓宇单杰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农牧业科技

郝雅茹,胥福勋,张东瑞,刘晓宇,洪 竹,刘 蓓,单杰彬

(1.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2.巴彦淖尔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2019 年,科技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开展“科技兴蒙”行动,这是继“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等措施后,扶持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事业的重大举措,成为助推内蒙古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流域最大的灌区——河套灌区,是全区自然条件最好的农牧结合带,有可耕地90.46×104hm2(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水、土、光、热资源配置优势明显,就地形地貌而言,可以概括为“一山两原,东林西沙、一河多湖”,2019年10月29日,河套地区气候资源综合评价为95分,被国家气象局认定为“黄金农业种植带”[1]。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新精神,对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农牧业科技创新现状

1.1 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筑牢农牧业发展基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安全做出贡献”[3]的重要指示。发展现代农牧业,关键是科技,而提升地区科技水平的重要抓手就是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1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院校合作,聘请相关院士、博士,建立了2 个院士工作站、26 个农牧博士工作站和16 个科技小院;与全国农技中心、耕保中心和自治区农牧厅相关站所,共同建立了“四级联创”综合科技示范园区;与内蒙古农科院针对小麦、向日葵、玉米、肉羊等重点产业开展了长期的“院地合作”和“院市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河套灌区土壤地力提升,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十三五”期间建设并完善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充实了人才资源。建立了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和跟踪评价园区4 个,集中展示3 大类342 个新品种,为农民选择新品种提供了平台;推广了5 大类46 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优质种子,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十四五”以来,为继续催生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先后获批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共同创建杭锦后旗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第二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1.2 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服务内容

遵循“亩均效益论英雄”(1 亩=667 m2)的原则,在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六大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小麦、玉米、向日葵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规模化养殖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拥有有机奶牛10×104头,年产有机奶40×104t;向日葵种植面积26.67×104hm2,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种植面积的50%、占全国向日葵种植面积的25%,总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产量的60%,占全国向日葵产量的33%;肉羊饲养量达2 300×104只,年可出栏1 200×104只,饲养量和出栏量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青红椒种植面积0.667×104hm2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以上;在无毛绒分梳方面,具备年分梳原绒1×104t、纺纱750 t、羊绒制品930×104件的生产能力;加工型番茄生产和茄制品加工占全国20%左右。巴彦淖尔市已形成全球最大的有机牛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产基地、国内地级市中唯一能够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和加工基地、国内最大的脱水蔬菜(青红椒)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分梳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原料生产和番茄制品加工基地,已被誉为我国蜜瓜之乡、葵花之乡、葵花籽油之乡、肉羊(巴美)之乡,籽仁、番茄和脱水菜3个产业基地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形成了恒丰集团、兆丰河套面业、金草原湖羊养殖、旭一牧业肉牛繁育、润海源种鸡和白羽肉鸡繁育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产业。

1.2 创新研发动能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巴彦淖尔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观不断强化,为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找准钥匙是关键。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找准科学技术来支撑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运用科技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1.2.1 加大科技示范带动能力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巴彦淖尔市每年建设100 个左右科技示范园区。2022 年,在市域内建设了96 个农业科技园区(片)(其中,自治区农牧业绿色发展千亩示范片60 个),示范区、示范片核心总面积在2×104hm2左右,辐射带动规模6.67×104hm2以上;落实畜牧养殖园区46 个、种业园区24个。在全市范围内主推籽粒玉米“一穴双株”间作籽粒大豆绿色增效栽培技术、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等56项种养殖技术(其中种植业32 项、养殖业7 项、农机5 项、渔业3 项、秸秆综合利用9 项)、“巴麦13 号”、小尾寒羊等26 个种养殖新品种(其中种植业新品种3 个、养殖业新品种23 个)。园区重点围绕耕、种、管、防、收、销、全程机械化等现代农业生产全流程管理,把优良品种、重点适用技术、新型优质肥料等应用于园区示范生产当中,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中心,连接市场和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订单种植规模,加速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增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作用。

1.2.2 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举国共识,但也应当看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解决发展动能问题,重在激发创新研发动能。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5]。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加强合作,把有效市场机制与有为政府有机融合,搭乘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决定着整体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益,国家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越是环境复杂,风险挑战增多,越是要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之又实,要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6]。“十三五”期间,巴彦淖尔市通过国家、自治区审定新品种32 个,主要包括向日葵、玉米和小麦,良种覆盖率98%以上。其中,向日葵方面有三瑞6 号、蒙葵31 号等新品种13 个;玉米方面有科河8 号、西蒙6 号等新品种15 个;小麦方面有巴麦13 号、巴麦15 号等自育新品种4 个。全市现有种羊场22 家,种羊存栏量约3.5 万只,育成的“巴美肉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羊场获评国家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华蒙多羔肉羊”新品种已完成中试试验,自育优质小麦品种巴丰5 号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 个玉米种子生产销售企业进入“全国玉米销售前20名”;三瑞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向日葵种子行业领军企业。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农业产业规模。为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巴彦淖尔市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制定地方标准50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科研攻关,形成关键技术及技术模式55 项;自主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2 个、巴美肉羊多胎新品系1 个。针对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短板及发展现代农业需求,开展农牧业科技项目攻关,形成新装备、新设备16 个。乳品加工企业圣牧高科的“圣牧全程有机奶”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和农业农村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双认证。

1.3 科技创新成果驱动农牧业提档升级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巴彦淖尔市发展现代农牧业、提升农畜产品供给水平、促进国内市场内循环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对农畜产品的要求开始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变化。为更好地适应人们对农畜产品的更高要求,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技术突破,加强培育优良的动植物品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撑引领作用。

1.3.1 认证科研创新成果

“十三五”期间,巴彦淖尔市获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类科学技术奖励18 项。其中,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5 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7 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 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1 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8 件、申请专利11 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个;鉴定成果9 项;形成评价意见报告2 份。发表相关论文112篇,其中EI 3篇、SCI论文1篇,论著11部。

1.3.2 激发农牧业潜能

通过举办“天赋河套·黄金农业种植带”气候认证发布会,深入挖掘了河套灌区农业种植的有利条件,有效提升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助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举办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培训班、全国北方农业绿色生产暨农药减量增效现场观摩会、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2 家,其中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105家、市级139家;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68 家。建成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446 个、总面积45.41×104hm2,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06×104kW。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59%,按照“稳粮优经扩饲草”的总体思路,结合巴彦淖尔市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增麦、优葵、扩饲、提果蔬、强中药材”的结构调整路径,截至2021年,粮经饲比例调整为37.3∶51.4∶11.3。

1.3.3 努力打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

把培育农民当作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十三五”以来,以家庭农牧场经营户、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年均培育高素质农牧民2 000 人左右,充分发挥高素质农牧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提高市域内农牧民普训规模,通过录制种养殖相关技术培训视频课,组织各类农牧民理论培训班,组织田间实地指导及现场观摩,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平台、现场会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宣传培训,培训农牧民30×104人/a,基本做到“一村一个技术带头人,一户一个技术明白人”。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和网络媒体资源,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农牧民,加快科技兴农兴牧步伐,进而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2 农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涵养压力依然较大,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巴彦淖尔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功能重要。总体上看,生态环境仍较为脆弱。全市约32×104hm2耕地有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4%;农药残留污染、地膜污染、土壤地力退化和牧区人草畜矛盾突出等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2.2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面临挑战

农村牧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撑不足,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科技专项投入不足。2020 年,地方财政中科技支出1.3×108 元,只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0.43%。农民群众知识水平整体偏低,加之新型肥料、生物农药、节水设备、国标地膜等新农资、新设备成本高,农户接受速度较慢、认可度相对较低;基层农技人员相对缺乏,特别是基层科技人员存在断档现象,科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基层农技体系不完善,造成一些成熟技术推广缓慢。补齐农村牧区的现代化短板、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在产业支撑、机制保障等方面有根本性地跨越和变革。

2.3 产业融合水平不高,产业链、价值链亟需进一步提升

巴彦淖尔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农畜产品加工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和直接进入消费终端的成品加工很少,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如肉羊以简单屠宰分割为主,冷鲜肉、羊肉熟食加工很少,羊皮、羊骨血、羊内脏等屠宰副产品加工利用能力不足;向日葵以炒货类、剥仁、油脂等初加工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少,秸秆、葵盘等副产物利用不充分。新产业新业态开发不足,价值链未得到充分提升。

2.4 农牧业大而不强,生产效率亟需提升

巴彦淖尔市是农牧业大市,种植、养殖规模较大,农畜产品种类较多,但由于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显著、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农业新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不能有效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生产效益偏低,距农牧业强市还有一定差距。

3 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3.1 拓宽引才渠道,推进人才培养

出台政策拓宽引才渠道,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职称晋升制度,尤其是对基层农技部门建议增加人员编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培养符合自身条件的实用性人才,提升自主长效能力,补齐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支持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推广服务主体,发挥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涉农企业等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指导、协助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田,以提升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引进和推广能力。

3.2 强化源头防治,净化产地环境

加强农业生态环保项目的扶持力度,改良盐碱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和处理,持续有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同时,创新投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农牧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户、种养殖大户、相关企业等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良好基础。

3.3 产学研紧密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强化科研院校、应用部门和推广机构之间的联系,把科技创新的重心转移到种植主体迫切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在抓好种植业和畜牧业基础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农产品深加工、保鲜与物流、新型营销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

4 结语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依托国家一级陆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巴彦淖尔市已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对巴彦淖尔市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国外农牧业资源市场和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巴彦淖尔市作为农牧业大市,必须适应新发展趋势,正视挑战、抢抓发展,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支撑、强化产地环境净化、延伸产业链发展为重点,不断探索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思路,开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新局面。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农牧业科技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7—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巴彦淖尔市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思考
巴彦淖尔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状
科技在线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