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宜城探索”

2023-12-15 06:14刘玉红
中小学校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宜城市教研高质量

□刘玉红

2022 年2 月18 日, 教育部召开 “十四五” 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会议。 会上, 教育部党组书记、 部长怀进鹏指出, 要科学研判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 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 近年来,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教育系统坚持多层面发力, 努力践行 “从政治上看教育、 从民生上抓教育、 从规律上办教育” 的理念, 整体统筹,协调推进, 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

一、 探索: 立德树人, 坚持改革攻坚

(一) 党建引领,从政治上看教育

注重政治引领, 坚持立德树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宜城市不断深入强化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 “把方向、 管大局、 作决策” 的政治引领职责, 牢牢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在实践中, 宜城市通过师德师风建设、 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等途径加强政治建设, 把党的政治建设当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导航仪”, 帮助学生 “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确保教育的政治特色的重要措施。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履行全面从严治党、 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职能。 党政主要领导以上率下, 经常调研指导教育或学校工作, 年终述职必述教育。 市领导联系基层学校, 定期开展调研走访,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

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 宜城市通过各种途径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制定下发 《宜城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 (试行)》 《关于试点推行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方案 (试行)》 等文件。 另外,我们因地制宜召开 “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 现场推进会, 学习推广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 改革攻坚,从民生上抓教育

第一, 让学生更快乐地成长。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 以作业创新和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为抓手, 高效落实 “双减” 工作, 切实减轻学生课内课外负担。 一是督促各层级各类型学校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 杜绝 “抢跑” 现象。 二是开展作业专项治理和优化行动, 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整体水平, 提升作业的针对性、 科学性,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学校把作业做完, 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三是全方位开展 “两转一登” “三严三限”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28 家压减到4 家, 并将其全部转登为学科类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 四是在城区小学和板桥小学探索校内课后托管服务, 试点启动城区小学托餐服务。

第二, 让教师更积极地从教。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线教师积极主动的作为。 宜城市不断优化改革, 通过各项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主动性, 让教师想干事, 会干事, 能够干成事。 一是巩固深化市管校聘改革成果, 理顺1498 名教师编制关系, 实行岗位聘用动态管理, 基本解决了管不住、 流不动、 “铁饭碗” 的问题,保障教师工作激情。 二是2023 年招聘引进教师180 人, 按照 《宜城市教师外流管理实施办法》 有序外流, 畅通了教师的进出口。 三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 组织国培、 省培、网络研修等教师培训4469 人次,组织并参与各级名师名家等评选,获评2 名省特级教师。 评先表模等所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均做到公平公开, 保障教师专心成长。 四是不断提高教师工资, 教师待遇跃上新台阶, 坚持每年一次教师健康体检, 组织开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保障教师幸福生活。

第三,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宜城市通过差异化发展方略, 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助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普通高中注重提质增效, 高中 “渡峰工程”顺势而为, 市一中从 “体系化改革” 入手, 全方位改善学校的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 队伍建设等工作, 提升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市二中以精细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 市三中加强艺术教育、 科技教育和体育教育, 注重特色发展。 二是职业高中注重融合融通, 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襄樊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合作, 实施 “3+2” 联合办学。 组织学生参与跟岗实习, 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是义务教育注重优质均衡, 通过教师轮岗制度、 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多种途径缩小城乡、 城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 四是在学前教育阶段, 增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不断提升幼儿园 “两个占比”, 多管齐下, 不断缓解群众 “入园难” “入园贵”的问题。

(三) 质量为本,从规律上办教育

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根本原则。实践中, 宜城市以 “精致教学” 为核心主线, 以教学管理现代化为抓手, 组织实施两轮教研视导活动,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体检。 在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 实施常规巡视督导, 对教学和办学行为开展过程监督。 加强备考质量建设, 采取校内集体教研、 校际互助教研等方式, 全面抓实新高考、 新中考备考工作, 牢牢抓住教学质量提升这个 “牛鼻子”。

以高效教研为第一要务。 宜城市始终坚持以高效教研为第一要务, 通过多项措施促进教研扎实高效开展。 一是在各镇 (街道) 和市直学校评选学科带头人, 打通教研“最后一公里”, 建立完善教研室、乡镇教研员、 学科带头人三级教研网络。 二是抓实党员干部示范工程、 青蓝名师帮扶工程、 业务能力升级工程。 三是成立名师、 名班主任工作室, 营造学术研究氛围。 四是采取 “走出去” 和 “请进来” 相结合的方式, 提升教师培训效果,建立 “青蓝结对” 和 “互学互助”机制, 在做实经验传承、 做强教研科研、 做稳教学管理上下功夫。 五是对教科研进行量化和考评, 大力提升教研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以 “五育” 并举为首要追求。宜城市多年来始终坚持以 “五育”并举为首要追求, 在实践中牢牢秉承德育为先、 智育为主、 “五育”并举的工作思路, 以主题班会、 思想政治课、 国旗下讲话、 球类比赛、 艺术节、 田径运动会等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注重通过新生教育月、 读书节、 书画比赛、 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创建等活动育人, 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特长的平台。二是每学年统筹协调各方举办田径运动会、 各类球类比赛、 表演话剧节等, 全力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 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三是定期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营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校外拓展和研学实践活动,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 特色: 强化认同, 整体统筹协调推进

坚持 “一个导向”。 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 宜城市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的相关问题。

注重 “两个认同”。 在探索过程中, 宜城市非常注重全体领导干部以及一线教职员工的 “两个认同”: 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首先,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学习, 通过全市教职工代表大会、 专项课题研究、 主题会议等途径, 引领全市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以及全体一线教职员工正确认识践行新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价值意义, 增进思想认同。其次, 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 引领全体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国家、 社会、 城市以及家庭和个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增强对教育工作者的情感认同。宜城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与注重这两种认同有很大关系。

强调 “三者协调”。 “从政治上看教育、 从民生上抓教育、 从规律上办教育” 三者各有不同的内涵,实践中, 三者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 共同从不同层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助推作用。 实践中, 在践行新理念、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 宜城市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向以及正确认识和理解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强调整体统筹, 协调推进, 不过于强调某一方面, 尤其是三者在实践中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更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智慧和专业能力, 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诉求,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民生功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 反思: 因地制宜,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些年, 宜城市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

在理论认识上, 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一是需要内部集中学习研讨,搜集相关资料, 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 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二是聘请专家指导,答疑解惑, 帮助我们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三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 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在实践层面, 整体推进和因地制宜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改进。一是要注重实际情况的调研。 通过定期走访、 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透彻地了解情况, 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进工作。 二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尤其是要收集一线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 让政策和要求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 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机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 “危机” 中改善“境遇”, 实践中的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突破口。 面向未来, 宜城市践行新理念、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实笃定, 打造享誉远近的教育品牌的思路更加清晰。

猜你喜欢
宜城市教研高质量
才艺之窗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宜城市稻茬麦抗涝播种方式试验示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宜城市连江河泵站水泵选型分析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调查与研究——以宜城市城市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