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水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2023-12-15 18:18王心勇
治淮 2023年10期
关键词:颍上县沟渠水系

王心勇

(颍上县水利工程管理所,安徽 阜阳 236200)

颍上县隶属于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南临淮河,北毗西淝河,境内河流众多,沟渠成网。跨省河道有淮河、颍河,跨县河道有润河、济河、西淝河,境内有集水面积10km2以上的大沟51 条,水资源十分丰富。颍上县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49亿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90 亿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76 亿m3[1]。颍上县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31 亿m3,水资源可利用率为56%。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24 亿m3,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07 亿m3。

1 颍上县水美乡村建设目标

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部署2023—2024 年度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全国各地县域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2]。传统乡村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农村河道防洪能力有效提升,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效用。

为促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与水美乡村建设,颍上县着力建设“水安于民、水富于民、水美于民”的生态秀美宜居乡村。在河流水系治理方面,基于防污控污的前提,以水系为单元、以改善水体流动性为治理重点进行集中连片系统治理,改善水动力条件,恢复沟渠引排能力。水美乡村建设目标主要有:(1)河畅。通过大力实施清淤疏浚和河沟水系连通工程,改变焦岗湖片、八里河片、战沟片大中沟淤积严重、排水不畅的现状。治理后,骨干排水大沟基本达到水流通畅。(2)水清。优化水系格局并适当进行生态补水,逐步恢复河沟生态健康。通过综合整治,大中沟实现常年蓄水、水面清洁,水质良好。(3)岸绿。广泛采用生态护岸,清除河沟两岸垃圾,修复河沟空间形态及其水域岸线,打造沿河两岸绿色长廊。(4)景美。依托现有河沟水系,维护河流的整体性、连续性,结合自然环境风貌和乡村特色,营造水美、景美的滨水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2 颍上县水美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的破坏

(1)“四乱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河段沿岸居民密集,大多数居民生活污水直排进入沟渠,近些年随着河道管护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河道倾倒垃圾杂物现象,影响河道景观与水质。

(2)河道河床淤积严重。如颍上县花水涧上段、龙头沟、刘沟、皮沟上段及老墩沟杨湖段等大沟、中沟及输水干支沟渠,多年来未经整治,加之多年运行,河床逐渐抬高,淤积严重。一方面影响河道排水,另一方面导致蓄水量减少,水体流速减慢,水体自净能力变差;水质下降的同时,也影响着灌溉效益的发挥。

2.2 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1)配套工程不完善。近年来,颍上县防洪防涝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础配套设施欠缺,堵坝较多,影响排水,加之大部分排灌站运行服务期超长,年久失修,设备完好率仅约67%左右,效益衰减,亟待扩建和更新改造。另外,部分河道近年来缺乏治理,排灌工程不配套,造成河道上堵坝较多,水体常年处于封闭状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河流生态系统退化。

(2)护坡工程缺失。圩内沟渠多为自然土坡河岸,部分河道岸坡较陡,遭遇暴雨或汛期洪水冲刷,易发生边坡崩塌;且由于岸坡滑塌,进一步加重了河床淤积。县农业局、水利局、国土等部门每年都有相关涉水项目对面上灌溉设施进行整治,但由于灌溉面积较大,数量众多,仍存在输水干支沟渠护坡不足、沟渠淤积问题。

2.3 河流管护不完善

(1)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由于乡镇水利管理人员少,力量薄弱,管理经费不足,而河道治理涉及部门较多,相互之间协调不力,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

(2)水利信息化建设落后。信息化发展滞后难以支撑管理先进手段的应用,水管理制度保守或缺位,对对信息化建设内容没有明确要求,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3)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河湖执法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的渠道或方式,公众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并参与河流管理保护;社会公众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督的意识和专业程度均较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3]。

3 颍上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优化策略

3.1 优化水生态系统

(1)水系连通。利用现有的江河湖库水系基础,进行重塑或新建,以促进当地江河湖库水系相对稳定地流动,更好地保持水体的物质循环状况[4]。增强水系自然连通性,增加水循环,实现颍上县农村河道引排通畅,

(2)河道清障,清淤疏浚。集中清理各类破坏岸线资源、清理整顿各类违法侵占问题,进行“两违三乱”整治行动,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同时,保障颍上县的农田灌溉和县域范围内水域生态发展空间。对于河床逐渐淤积抬高,淤积严重,影响灌溉引水的,要进行清淤疏浚。

3.2 强化水利基础建设

(1)发扬冬修水利传统。冬修水利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传统方式,对农村水利配套设施及大量的小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时代应继续发扬冬休水利的传统,避开农忙季节,注重在冬季进行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

(2)岸坡整治。沟渠多为自然土坡河岸,部分河道岸坡较陡,易受遭遇暴雨或汛期洪水冲刷,特别是部分集镇段坡比较陡且无法外扩,需进行防护处理。部分中小沟内杂草丛生,阻水严重,影响灌溉效益发挥。通过岸坡整治,对影响灌溉效益发挥的沟渠进行治理[5]。

(3)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针对县域内大沟岸坡水土流失现象,在居民地密集的村镇段两岸,种植水源涵养林,涵养水源,保土固岸,新建苏沟翻水战,规划合理的滨岸带治理、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

3.3 优化管护措施

(1)推进河长制建设。明确颍上县政府管理责任主体,设立以村级为基础的河长,完善颍上县农村水系管护体制。

(2)改进组织体系。强化颍上县河道管理组织设置,保障河道管护资金,优化人员配备,实现河道管护工作可持续发展。

(3)加强管护工作。加强农村水系空间管控,明确河道管理保护范围,严控水域岸线空间侵占,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落实日常管护工作。

(4)引导全民参与。加强河道保护宣传教育,实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促进形成河道保护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5)利用信息化平台。充分结合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机制优势,构建河流治理信息化平台,在分段分行政区域的河道管理现状下,有效实现河道管护的沟通和协同,提升河道整治成效。

4 结语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安徽省颍上县以农村河网水系治理为切入点,通过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防护、水系连通、水源涵养等措施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颍上县河湖生态修复试点区、水美乡村建设示范区,为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生态乡村、推动共同富裕开动了“水利引擎”■

猜你喜欢
颍上县沟渠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颍上张家”倒台,牵出“保护伞”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灌区沟渠对氮磷的截留机理及去除效果研究
蚕桑在颍上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发展对策
洞庭湖典型垸内沟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全面落实工会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记安徽省示范县工会颍上县总工会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