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习在小学民歌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16 09:14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100027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民歌旋律音乐

古 丽(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100027)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具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民歌是音乐最初的胚芽,是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我国优秀的民歌教给学生,让学生认识民歌、了解民歌、感悟民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信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在听觉中进行比较,引导思维辨析,引发内心的感悟。这样的感悟是学生通过耳朵接受信息,获得对事物的表象认识,再进而思维加工抽象出概念具体化,这样所产生的认识是生动的、具体的、直接的,它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事物,要是针对事物间的同异关系进行比较。相比较的事物互为参照物,在比较的过程中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他们之间的联系凸显出来。我们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从感知到理解,这样的辨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比较学习就是将彼此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授课内容经过老师的提取与编排,组成比较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比照、类比等积极的比较思维,概括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进而形成比较式思辨能力的学习方法。

一、 比较中熟悉歌曲旋律, 把握歌曲风格

1.师生演唱,在比较中把握旋律特点

在民歌教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范唱来让学生感知。尤其是在学生学唱有难度,拐弯比较多的作品时,这个方法效果显著。

比如,在学习《猜调》这首作品时能够听完在老师的范唱后大致唱下作品的曲调,但如果想把它的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就必须把下滑音、倚音唱好,这首作品的下滑音是带有甩腔的下滑音很不容易把握。学生在听完老师演唱后,在学唱时他们在唱下滑音时唱的很平、没有力量,笔者再次示范,学生再模仿,但是还不是很到位。在他们唱完后,笔者就模仿他们演唱的效果,请他们说一说老师唱的是什么感觉、这样的唱法符不符合作品风格、如果需要调整还需要从唱法上怎么调整?

学生通过聆听、对比老师两次不同的演唱效果,能够马上体会出第二次没有第一次唱得好,主要就是“甩”的不够。这时候,老师趁热打铁请学生自己唱一唱,怎么唱能“甩”够了。经过老师的提示,老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再次演唱时,就唱到位了。学生在聆听——演唱——比较——内化——聆听——演唱这样的一个反复的过程,迅速体会到歌曲风格的表现方法。

2.自我演唱,在比较中提高学习兴趣

现在的软件多种多样,像全民k歌这些音乐卡拉ok软件,可以随时演唱并发布。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软件的功能。在民歌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的歌声录下来,并且要求学生将自己最满意的一遍发到微信群中,记为一次平时成绩。学生都很精益求精,他们在录制的过程中,一遍一遍地听自己的演唱效果,与范唱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演唱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改进再录制。通过一遍遍的录制、一遍遍的比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练习了多遍,而且在反复演唱——聆听——比较的过程中孩子们将歌曲表现到位。这种比较——内化的过程要比前两种更深入、更高效。这样的方法更有针对性地来提高学生演唱中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二、 比较中把握教学客体特点, 体会歌曲风格

1.相同体裁作品进行比较

(1)中国不同地域相同体裁作品进行比较

不同地域的民歌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色,甚至是表达对同一个对象的喜爱,其风格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使学生从音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开拓人文视野。

“鲜花调”又名茉莉花,是清代以来十分流行的小曲,其流行区域也很广泛,遍及南北。它的基本旋律形态是江苏的《茉莉花》。江苏的《茉莉花》一向以旋律的清丽、婉转著称。河北《茉莉花》旋律的起伏要大一些,色彩上更明亮些。在词曲的配置上,江苏《茉莉花》更密集,多为以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在演唱速度上,也比河北、东北的略快些。江苏的曲调更具有抒情性,河北的曲调更具有叙述性。东北《茉莉花》在旋律上与河北《茉莉花》的关系比江苏的更接近。它的曲调平直、朴实,跳进更多,跳进的幅度以及旋律上下的幅度也更大,因此棱角也就大一些,没有那么细致。尽管最后拖腔旋律的骨干音与河北茉莉花的拖腔完全一致,但风格却不同。令人联想起东北人豪迈、直爽、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江苏民歌《茉莉花》后,笔者补充了河北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两个版本。通过比较不同音乐的风格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探究《茉莉花》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特征,进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美。为了让学生了解各地区民歌的特点以及理清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笔者收集了多首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并给学生提供一份“学习单”,帮助他们欣赏比较,进行探究学习并了解不同地域的歌曲特点。

学生通过学唱感受到江苏民歌《茉莉花》细腻委婉的音乐风格。河北版《茉莉花》曲调刚直干脆,多了一些衬词和装饰音,旋律跳进更多了,歌曲更是汲取了河北地方戏剧吕剧的素材,体现在音乐尾音的拖腔上,把北方人爽朗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感受到了东北版《茉莉花》的风趣,在教师的示范下,师生一起绕起了手绢花,扭起了秧歌。在比较中,发现三首歌曲的旋律差异十分明显,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不同地域相同题材歌曲的不同曲风,初步了解了音乐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

(2)中外相同体裁作品进行比较

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师难于把握的节点,但是如果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尤其是进行中外相同体裁、不同风格作品间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音乐,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力。

相同体裁的作品即使在同一个地域,但由于创作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的经历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创作者,他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作曲家在创作时,每首作品的风格取决于作曲者创作时的心境、创作灵感、使用的音乐语汇和音乐表现手法等因素,所以同一作者相同体裁的不同作品都会给听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带给听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更不用说不同国家的作品,在无论是在音乐元素的使用、音乐语言的运用、音乐色彩的描画,乃至音乐情感的表达都会给人在听觉上带来极其强大的冲击力,让听者“过耳不忘”。

例如,二年级的欣赏作品《加伏特舞曲》,加伏特舞曲原是法国古代风格典雅的民间舞曲。17世纪中期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二年级所欣赏的是由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作曲家用了诸多对比性的音乐符号表现这首作品的优雅又不失活泼的音乐形象。

在学习这首作品时,笔者请学生跟着音乐做一做加伏特的舞步,体会乐曲的优雅的气质。学习后,笔者补充了《骑竹马》这首东北民歌,通过带着学生学唱、扭秧歌等活动,在比较中充分的感受两首作品迥然不同的风格,通过体验加伏特四平八稳的舞步以及大秧歌跳跃夸张的动作,将两首作品的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比较中悟出了歌曲的节奏、音调、结构、调性等旋律特点,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2.同一地域作品的风格比较

蒙古族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体裁。长调流传于牧区,而短调则流行于半农半牧区。短调民歌流行很广,内蒙古自治区各地都有,但由于地域与部族的不同又各显风韵。

《银杯》是一首六年级教材内学唱的短调民歌。歌曲曲调短小,节奏工整,表现了好客的主人斟满美酒,载歌载舞盛情邀请宾客的场景。

学生在学唱时,对于歌曲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尤其是下滑音、拖腔这些音乐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蒙古音乐的味道。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笔者请一个唱的不到位的学生演唱,然后笔者再演唱,学生通过对比师生的演唱效果,体会到唱腔的特点,再进行模仿。在这样的比较中,加深学生对音乐起伏的理解,在反复的哼唱中,学生体会到歌曲呈抛物线的旋律形态进行所带来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学完这首作品后,我们补充学习蒙古族民歌《鸿雁》的第一乐段进行学习。

《鸿雁》是一首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是蒙古族宴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将朋友比作洁白高贵的天鹅,希望朋友常来家里做客。整首作品旋律平稳优美,表现出对草原的思念与感恩。

这两首歌曲都是蒙古族歌曲,但是由于长、短调之别,两首乐曲的旋律差异很大。通过对比学习突出音乐的个性特点,便于学生认识,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揭示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了蒙古族的特色,领略了蒙古民歌中长调与短调音乐的不同魅力,感受了歌曲的不同情绪和情感。

猜你喜欢
民歌旋律音乐
春天的旋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穿花衣 唱民歌
大地的旋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