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意境与西方激情:《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艺术呈现的审美对话

2023-12-16 11:41赵红帆
河北画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朱丽叶罗密欧悲剧

赵红帆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无可置疑的文学经典,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反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本文用比较研究的手法,以《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主线的悲剧审美下,不同文化背景对悲剧和道德的理解和体现为研究对象,分析揭示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塑造了这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主题发展和审美呈现,比较其中的差距和共同性。虽然每部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物,反映其社会文化,但作为被历史所证明的名著,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各自的时间和地域界限,达到了能够引起人类广泛共鸣的水平。生于十八世纪早期的曹雪芹和生于1564年的莎士比亚,身世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早年家道中落,尝遍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一代文学奇才。曹雪芹写于清朝的《红楼梦》对中国当时贵族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并在叙事中蕴含了深刻的中国哲理。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罗纳城为背景,同样探讨了命运、爱情,社会冲突和个人悲剧等主题。《红楼梦》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明清的过渡不仅见证了王朝统治的变化,也见证了文化精神的转变。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对儒家理想的高度反射,强调道德正直、家庭忠诚和社会和谐。此外,儒家、佛教和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融合为小说提供了一个复杂的哲学框架,这在《红楼梦》的叙事中显而易见。因此,这部小说成为了融会贯通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锦集,探讨了财富和地位的无常以及古代社会僵化结构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复杂性等主题。

图1 话剧红楼梦剧照1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自己的文艺复兴,其特点是艺术和人文主义哲学的激增,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一部分,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对人类情感的探索,《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深受这种文化现象影响的作品。该剧探讨了个人欲望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个人能动性和人类经验的关注。《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叙事在形成过程中,两个时代文化精神的差异至关重要。在中国的语境中,人们注重集体价值观、社会秩序以及个人在更大的社会框架中的道德责任。相比之下,伊丽莎白时代的语境则倾向于强调个人激情、个人冲突以及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这些文化上的细微差别体现在两部作品对悲剧和道德困境的描写方式上。《红楼梦》以家族的衰落和道德沦丧作为社会变革的缩影,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以家族冲突和社会制约为背景,着重描写了两个人的个人悲剧。

图2 话剧红楼梦剧照2

《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叙事结构和文学风格深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反映了明清中国和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独特的文学传统。《红楼梦》采用了铺陈式、插叙式的叙事结构,反映了中国文学传统中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这种风格符合中国文化强调集体经验和社会相互联系的特点。小说的结构允许对人物的生活和中国贵族的社会结构进行全面的探索,从而提供了对那个时代更广泛的社会动态的洞察力。

相比之下,采用了莎士比亚作品和西方文学传统中更为线性和集中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强调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跨度内中心情节——悲剧爱情故事——的进展。这种直接和以行动为导向的叙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方式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对个人经历和个人情感的重视,侧重于主人公的选择和随之而来的后果所产生的强烈而直接的影响。

《红楼梦》的文学风格以诗意的描写、哲理的思索和对内心情感景观的关注为特点。这种风格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即散文往往与诗歌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和谐、平衡和内省的重视。《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以戏剧性的对话、生动的意象和对强烈情感状态的探索而著称。莎士比亚对抑扬格、隐喻和独白的运用展现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对语言表现力和人类激情探索的重视。这些差异凸显了文化环境如何塑造文学表现形式,使这些作品能够超越其直接的故事,反映其时代更广泛的文化和哲学精神。

图3 话剧红楼梦剧照3

《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悲剧概念深深植根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塑造了对命运、爱情和家庭动态的描述。在《红楼梦》中悲剧通过一个大家族中出现的六七百位人物命运的逐渐衰落而展开,象征着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固有的无常和道德。这里的悲剧是缓慢的、累积的,反映了中国哲学中的生命循环论和佛教的无常观。小说的悲剧精髓不在于单一事件,而在于对失去和变化的必然性的总体叙述。相反,《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将悲剧展现为个人行为和社会冲突的突如其来的戏剧性后果。该剧的悲剧色彩源于主人公的选择所带来的迅速而不可逆转的后果,其背景是家族世仇。这种描写符合伊丽莎白时代对悲剧的理解,即命运、个人激情和外部环境交织在一起,迅速达到往往是毁灭性的高潮。

两部作品对命运的处理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红楼梦》中,命运被视为人生不可避免的力量,如同结尾写处“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对命运的态度与中国哲学中根深蒂固的 "认命 "观念交织在一起。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也是被命运禁锢的,但两位主人公仍然要以全部的生命力为养料,让他们的爱情在黑暗污浊的中世纪开出血色的花,这种生命固然短暂,但二人灵魂缠绕的千古之爱是永恒的。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被描绘成一种复杂且往往令人悲伤的经历,与社会义务和道德考量交织在一起。小说探讨了爱情的多面性,从浪漫爱情到家庭亲情,每一种都充满了各自的挑战和社会影响。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强烈而直接的情感,往往与社会规范和家庭期望相冲突。该剧对爱情的描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类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的迷恋,尤其是浪漫爱情的激情和悲剧性。

两部作品中的家庭动态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红楼梦》深入探讨了一个贵族大家庭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了家庭等级、责任和荣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家族的集体经历构成了小说叙事的核心。《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侧重于个人欲望与家庭忠诚之间的冲突。该剧围绕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之间的冲突描写了家庭动态,展示了家族世仇和社会期望如何深刻影响个人生活。

《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这些主题的描写都是各自文化环境的直接反映。中国文化强调社会秩序、道德责任和对命运的接受,而伊丽莎白时代则注重个人能动性、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性。这些文化影响渗透到这两部作品的叙事中,塑造了它们处理悲剧、爱情和家庭动态的方式,并提供了对其时代更广泛的社会和哲学观点的见解。

在《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道德和哲学问题深深植根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中。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独特性,还展示了它们作为各自多属国家历史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如何影响国际舞台。它们反映了其时代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同时在当今世界中继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影响全球观众。《红楼梦》展现了丰富的道德和哲学问题,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盛行的儒家、道家和佛教传统。鲁迅先生曾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部小说探讨了人际关系中复杂的道德问题、社会角色的伦理意义以及追求正义与个人欲望的关系。它对现实与虚幻的本质、世俗享乐的短暂性以及对精神启蒙的追求进行了深入的哲学反思。《罗密欧与朱丽叶》则直面家族忠诚、个人自由以及个人选择在严格规范社会中的后果等道德问题。该剧探讨了命运与自由意志、真爱的本质以及人类激情和社会冲突的悲剧性后果等哲学主题。

《红楼梦》中人物的道德困境深受中国文化集体精神的影响。主人公常常在遵守社会期望和追求个人幸福之间徘徊。小说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社会和谐和道德正直,将这些冲突描绘成更大的道德和精神之旅的一部分。相比之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将人物的道德困境置于个人主义的伊丽莎白社会背景之下。剧中主人公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外部社会对其个人欲望和自由的限制。该剧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道德意义,以及蔑视社会规范往往带来的悲剧性结果。

《红楼梦》的道德内涵围绕着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面对社会衰败时道德操守的重要性。这部小说是对过激行为的后果和道德价值观缺失的一种道德反思,敦促人们进行反省和提高精神觉悟。《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家族世仇和社会偏见的破坏性提供了深刻的道德教训。它让观众反思仇恨的后果和爱的力量。该剧还质疑了命运和个人责任在塑造个人命运中的作用,突出了个人行为与社会力量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两部作品不仅在道德哲学方面有着深刻影响,还在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显示了其重要性。《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各自文化的象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帮助全球观众更好地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西方社会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对话,增进彼此之间的共情和理解。

在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沟通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桥梁。它们的普遍主题和深刻洞察使它们超越了原本的文化和时代背景,成为全球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传播,可以提高各国对彼此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本文探讨了明清中国与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文化差异如何塑造了《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叙事和审美呈现。研究发现,虽然两部作品都探讨了爱情、命运和家庭动态等普遍主题,但它们的创作手法和阐释方式都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显著影响。《红楼梦》对这些主题提供了一种反思性的集体观点,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对生命和道德完整性的循环理解。与此相反,《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呈现了一种更为个人主义的直接视角,突出了伊丽莎白文化中所理解的个人欲望与社会约束之间的冲突。

两部作品中的道德哲学也深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红楼梦》中的道德和精神内省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对个人道德能动性和社会角色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差异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这些文学名著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其所处时代更广泛的文化和哲学对话的见解与审美呈现。

猜你喜欢
朱丽叶罗密欧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 STELVIO 四叶草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亲爱的,你太胖了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新款阿尔法·罗密欧Gi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