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旷野上,成为自己的光

2023-12-17 04:04宋紫苏
考试与招生 2023年12期
关键词:做题错题答题

□宋紫苏

“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这是一位恩师给我的赠言,这句赠言陪伴我走过了三年高中时光。高中的我们,每天都朝着一个方向奔跑和奋斗,但方向不是禁锢,我们有自己的姿态、自己的方式。录取结束后,我进入了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原野,回顾奔跑过的岁月,从学习到复习,有一些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与共勉。

语文

要想不让语文成为短板,模板和积累是必要的。现代文的文体类型、基本结构、出题方向、答题术语,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诗歌对应的年代特点、重点诗人的经历、不同题型的答题方式、成语积累……掌握这些之后,无论题的难易,我们就可以获得基础分数。认真听课,把握老师的解释思路,利用好学校资料或者网络资源,把老师和学长的汇总变成自己的体系,大家的模板和积累就会逐渐完善。

要让语文成为自己的优势,离不开习惯和素养。在语文学习习惯中,及时整理并“复习”积累本非常重要。语文的积累日常复习按版块整理,按照信息类、文学类、古文类、作文划分,把每一部分的高考题、重点题积累,标注解题思路,回归原文语段。成语、病句类型、修辞等的积累要有分类,让每一种题型都有墨可用。细节也至关重要,分清字音字形,一定要在第一遍积累时把字写对!而素养则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语文,真正能够静心来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核,把握核心思想理念,把各个版块融会贯通。比如文言文中的优美段落,要懂得发现,并可运用到作文之中,欣赏生活中一切与语文有关的东西并将其有效利用。

数学

经历两年偏科后,老师的鼓励让我获得了勇气——克服恐惧和思维惰性的勇气。在下定决心征服数学后,好的方法能够使我们实现更大的进步。重基础重理解,先把简单题和中档题的分拿到、拿满。做题时我们要学会分区做题、逐个击破,选择、填空的前几道是一定不能丢分的,所以基础薄弱的我,会选择先做这一部分,做到常考常错知识点全覆盖,在做题中查找漏洞,在发现漏洞后回归知识点对其整体复习。对于大题,我们不能有固定的第几题一定是考什么知识点的思想,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练习快速拿下中低档,对于难题也要多拿分,能多写就多写。数学一定要有错题本,但更重要的是要对错题本回顾,形成错题的闭环才能让整理变得有效。对一些非知识性失分我会选择单独在错题本上开辟一个版块,专门积累自己总结的做题方法和一些小失误。

英语

我认为英语取得高分的三足为——词汇、语法、题感。背单词要有自己的需求,不能抱着词汇书每次都从头开始背,对于背过的单词中不是很熟悉的、初学的单词有标注,对能够用在作文中的高级词汇有积累,对经常出现在选项中的单词搭配有整理。语法是我英语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在得到老师的指导后,我开始在稍微难一点的文章中标注语法点,和老师一起分析长难句,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即使我没有办法说出每一个语法点的名称,但是也能够熟练应用,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英语题感的获得不在于一天练了多少,而在于每天都练,我们永远有见不完的文章和单词,而每天练习能够让我们一直具备条件反射的能力。英语做题和数学同理,也要结合自身情况,由易到难,分题型逐个击破。

历史

学好历史,需要我们自己构建一个易于记忆的历史网络,竖向按朝代看发展和兴衰,记忆近代和世界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横向用载体,如变革、税制、战争、科技……从不同的小切入点中看古今中外的异同,这也有利于我们完成大题中的中外对比和开放性试题。对于选择题,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该错的,或者觉得是题目不合理,但在仔细回顾后我发现,其实每一道错题的背后,都是一个已经被我遗忘或者记忆混乱的小的知识点,只有正视问题并及时复习才能获得提升。

政治

背诵关是学好政治的第一关,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的大部分考点,得分点都来自课本,所以熟背主干、深挖细节、用知识体系串联,拿下课本就拿下了政治。过了背诵关后,我们要学会思考政治,新教材的七本书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类:必修一必修三和选必一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在中外对比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获得政治自信。必修四的哲学部分和选必三中有互通的部分,这两本也最重思考和理解,给定义做出自己的理解,并在做题中检验自己的总结是不是正确的,作出补充,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答题术语。必修四中的文化和选必二我认为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部分,我喜欢在学习中自己脑补小剧场,把其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从创作者的角度理解文化的传承,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这样既能够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也更能理解和体会题目中的案例。客观高分要用聚合思维回归知识、甄别真假主次,主观高分要用发散思维广拢知识,结合时政术语,按主次工整呈现,总分高离不开审题、范围、提问方式、主体等的关注并在答题时兼顾到。

地理

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我们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调整,人文地理一定要有体系和背诵,术语使用要准确,切入点要广。在整理体系时我们可以按要素来划分,人口、城镇、工业、农业等等。主观题积累角度,客观题积累考点,一定要记住,积累时一定要有题境,摘抄关键词,具体的区域、背景、原因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每一条答案应该用在哪里。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我喜欢利用画面,想象或者画出地貌形成过程,背诵关键词,这样就能顺出形成过程。背诵重要地图,在大脑中形成画面,这样面对某个区域时就能了解它的基本概况。对于因为没有理解而做错的组题要及时复习该区域知识,在复习完知识后再代入看为什么答案是自己没有选择的那个,这样能够训练我们以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而不是一直怀疑自己怀疑老师。不同于历史和政治,地理的知识点相对比较散,所以积累要放在小块时间,利用便利贴总结课上或错题中的小点,每天一小张便利贴,日积月累也能成就地理高分。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三年的高中生活,我们会收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经验分享,对于这些经验和方法,我们应该站在对自己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认清哪些是适合自己的,怎样结合自己的学情高效落实……只有这样,别人的经验才能为己所用。

高中三年,我们要在大节奏中把握好自己的小节奏,在日常上“循规蹈矩”让生活简单,在思考上“积极活跃”让大脑生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去和别人比,让每天的自己都能开心地做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希望大家都能在全力以赴后,在高考时落笔无悔,在填报专业、学校时实至名归,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得偿所愿。

猜你喜欢
做题错题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压强』易错题练习
邀你来答题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