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3-12-18 11:41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卢春岭刘绍锋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8期
关键词:德州市机具全程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农村局 卢春岭 刘绍锋

一、德州市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

目前的蔬菜生产中,整地、播种、移栽、植保、灌溉、施肥、运输机械化程度较高,机具保有量较多,而其他生产环节特别是机械化收获机具数量很少甚至空白,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50%。蔬菜生产方式可分为大田蔬菜和高效设施蔬菜,其机械化生产流程基本相同。根据蔬菜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可分为收获前作业机械化、收获作业机械化、收获后作业三大环节。

1.蔬菜收前作业机械化现状。

(1)蔬菜育苗机械化。蔬菜机械化育苗播种总体水平偏低,自动化、工厂化程度不高,自育自用仍为蔬菜种植户首选。德州市的齐河、禹城、平原、德城等多个县市开展了蔬菜电热温床育苗、嫁接育苗、穴盘育苗、无土育苗和综合高效的工厂化育苗等技术的应用,但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经济模式及种植业结构转型,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农业经营正成为主流趋势,也标志着设施育苗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蔬菜耕整、播种、移栽等机械化。耕整地作业是蔬菜栽培主要作业环节之一,机械化程度较高,德州市各地机械化水平均在95%以上。近年来,随着自动导航技术、激光平地技术等逐步推广,以及配套旋耕机、微耕机、深松机、开沟机、起垄机、平地机、双向犁、耕耙犁等耕整地机具完善,机械化作业基本能够满足农艺要求。设施蔬菜耕整机械化也已基本实现,一系列蔬菜作业专用机型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小型菜园与温室用旋耕、起垄、平整、覆膜综合作业复式作业机,以及配套有机肥撒播机等相关机具。

蔬菜机械化播种作业水平在75%左右,规模化种植的农户机械化水平基本上达到100%。播种形式多样,不同品种采用不同方式,按播种方法可分为撒播、条播、穴播、精密播种,对播种机的多样化和适应性要求较高。

蔬菜机械化栽植水平达80%以上。钵苗栽植机械大部分采用人工喂苗的半自动栽植方式。蔬菜类作物属旱地作物,旱地移栽分为带土移栽、裸苗移栽,按持苗及植苗机构可分为钳夹式(圆盘钳夹式、链条钳夹式)、导苗管式(导管推落苗式、导管指带落苗式、导管直落苗式)、吊篮式及挠性圆盘式等。栽植的作物不同,栽植机构型式不同。目前,蔬菜移栽受品种、育苗方式、苗龄、行距、株距、种植密度及栽植深度等因素影响,半自动栽植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量较大。近几年,蔬菜移栽机发展较快。

2.蔬菜收获作业机械化。目前,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只有20%左右。机械收获的主要是根茎类蔬菜,瓜果类蔬菜、球茎类、果粒类蔬菜、叶类蔬菜收获机械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以马铃薯为代表的根茎类蔬菜,近年来技术已基本成熟,机械化作业程度高达80%;而青菜、韭菜、菠菜等叶类蔬菜的收获机具较少;莴苣等球茎类蔬菜收获机具虽有突破,但机具实用性不大,仍以手工收获为主。由于蔬菜收获品种、形态繁多,市场零散,蔬菜收获主要采用人工收获。

3.蔬菜收后作业机械化。蔬菜外形、色泽、口感、卖相、新鲜、营养等决定蔬菜销售价格。因此,为提高蔬菜自身售价,必要的加工工艺与后继处理是必需的。蔬菜收购后机械化加工主要包括蔬菜清洗、分级、包装、运输、冷藏、脱水、深加工、干燥等环节。目前,净菜加工设备已经完善。在净菜加工生产线中,蔬菜清洗机是加工的关键设备。蔬菜清洗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用于清洗根茎类蔬菜的清洗机,如白萝卜、胡萝卜、红萝卜、马铃薯、大白菜、包菜、红薯、甘蓝、芋头、甜菜和生姜等;二是用于清洗叶菜类蔬菜的清洗机,如菠菜、韭菜、小青菜、香菜、小白菜、马兰藤和菊花脑等以及蘑菇、黄瓜、茄子和辣椒等表面易擦伤的蔬菜。

场地条件方面,场地宜选址在丘陵沟谷区,地形平坦,坡度小,防渗粘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场地区域除满足垃圾填埋需要外,有足够大空间建立办公区并留有机动区,不宜选址在中低山地貌区域。

总的来说,瓜菜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程度最低,基本处于纯手工状态,根菜类、鳞茎类、叶菜类、果粒类已逐步或部分开始实现机械化作业。蔬菜全程机械化作业中土地耕整、播种、定植移栽、中耕除草培土、植保等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影响蔬菜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因素为育苗嫁接、收获、收后加工等。

二、德州市蔬菜生产机械化存在问题

1)收获机械化是影响蔬菜全程机械化的短板。土壤耕作、灌溉、田间管理、播种(移栽)、运输等操作机械逐步受到重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蔬菜收获仍然是影响蔬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短板,蔬菜生产依然是“机播+机种+人收”的现象。

2)蔬菜品种的多样性制约了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3)蔬菜生产规模小、种植零散使机械化作业需求不足,制约了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4)政府和种植户对蔬菜生产机械化重视程度低,影响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重粮食、轻蔬菜、重农艺、轻装备”的传统生产方式根深蒂固,普遍认为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户对生物技术的重视远高于工程技术,蔬菜生产机械化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蔬菜品种多,生产周期较短,管理程序复杂,机具通用性较差,许多蔬菜是一次播种多次收获,适用机械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高、耗时长。因此,大多数农机科研院所及大型农机企业更愿意将主要资源投入到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机械上,对蔬菜生产适用机械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性不高,而小型农机制造企业研发生产能力有限,生产出的产品可靠性不高,从国外引进的先进适用机械作业性能好,但价格昂贵,普通农民难以承受,制约了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5)政府缺少政策和资金扶持,影响了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三、德州市发展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1)推广规模种植。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推行土地规模经营,实施单一蔬菜品种大面积种植模式,为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

2)加快菜地“宜机化”建设。根据作业田块形状和规模,规划合理的机耕道、作业路线、农机装备进出通行路径。

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农机生产企业加大蔬菜收获机械的研发、扶持和推广应用,加快成熟机械的推广和更新换代。

4)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组织农机、农艺双方力量进行产学研推共同创新,做好农艺优化和机具选型,重点解决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中的薄弱环节。

5)强化技术培训。重点加强蔬菜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操作、维修相关技能培训,加快新技术普及应用。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造就新型职业农民。

6)实施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项目,加快蔬菜生产机械和设备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将适用机械尽快得到普及应用。

7)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蔬菜生产机械应补尽补。

8)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将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在自主研发蔬菜生产机械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一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引进设备,加快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高机具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应通过试验示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模式,研究完善与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配套机械,以此加快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

9)自主购机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一方面蔬菜生产既有露地栽培也有设施栽培,既有土壤栽培也有基质栽培,既有农户小规模经营也有农场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蔬菜生产中涉及的机械种类多,操作要求高。在支持一些农户和园区购机自用的同时,还应鼓励创新多种形式的蔬菜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培育蔬菜生产专业性农机服务主体,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德州市机具全程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