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023-12-18 19:41朱爱华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美人鱼内涵文本

朱爱华

“批注”一词由“批”和“注”两个字组成。其中,“批”是指用语言来描述个人感受,“注”是指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对自己感兴趣或质疑的内容进行标记、解释和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完成阅读赏析的任务。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批注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期提供实用性的教学指导。

一、规范批注形式,打好批注基础

在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前,教师需要规范批注形式。尽管批注阅读强调彰显学生个性,但个性并不意味着无序。只有规范批注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顺利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需要统一批注符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约定具体的批注符号。如使用波浪线来画句子,使用三角形来标记关键词等。其次,教师需要规范批注位置。通常情况下,文字批注可以写在课文句段对应的页眉、页脚或页侧。不同位置的批注包含不同的信息。教师可以约定批注位置,这样便于学生查找批注信息。

例如,在学习《草原》时,教师首先规定批注符号,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三角形标记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波浪线标记自己喜欢的句子,对于不理解的段落可以在旁边标注一个问号,用双横线标注原文中的关键句等。随后,教师解释这些批注的位置及其作用。比如,学生可以在课文标题上方写下自己搜集的关于作者的资料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在课文的空白处可以写下自己对关键词段的理解、感悟和质疑;在行与行之间,可以写下对重点词汇的理解;在课文结尾处可以写下自己对全文的感悟、收获和启示。例如,学生可以在文章标题旁边写下作者老舍的重要资料。在原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大花。”这一关键句下面用双横线标注,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手法也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教师通过规范批注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二、传授批注方法,做好引领

教材中的文章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感悟,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体的特点,因为不同文体对应不同的批注重点。例如,在记叙文中,重点应放在“六要素”上,而在说明文中,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等。其次,教师还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引导学生做出针对性的批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批注文章中的困惑之处、感情表达、深刻思考以及留白之处,从而使学生的批注阅读更有收获。

例如,《鸟的天堂》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的动态美与静态美,并对景物的变化进行点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先整体把握文本,感知“鸟的天堂”的全貌,随后体验夜晚和清晨两个时刻“鸟的天堂”的场景,通过这些直观信息解读其中的情感内涵。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感悟式的批注方法,深入探究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以“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我们继续拍掌……到处都是鸟影。”等句子为切入点,分析大榕树的特点、作者运用的描写顺序以及情感的变化,深入解读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加强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能力。

三、加强互动,交流批注成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批注式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很难保证学生自主阅读的准确性,这也将导致阅读效率降低。因此,课堂互动交流是學生自主阅读的重要环节,批注式阅读也不例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较多的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而,学生往往无法确定自己的阅读批注是否正确,一旦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因此,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课堂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批注阅读的成果,以便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文本理解方法。

在教学《海的女儿》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美人鱼为了追求幸福,她付出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最后她成功了吗?”“通过小美人鱼的选择,你领悟到了什么?”接下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批注阅读成果。有的学生认为小美人鱼明明可以在蔚蓝的海洋自由自在地生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美人鱼,为什么要为了成为人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呢?还有的学生质疑小美人鱼和王子只见过一面,她是否值得为了与他在一起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这些理解主要源于教材中的节选,因此教师向学生展示完整版《海的女儿》的故事。通过阅读完整的故事,学生发现小美人鱼的寿命只有三百年,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她们会化为水上的泡沫,终其一生只能在海底生活,无法看到巍峨的高山。因此,小美人鱼成为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幸福,更是渴望体验成为人的感觉。通过批注交流可以纠正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偏差,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跳出标记内容,课后反思

批注阅读法并不是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各种信息点,而是通过批注来聚焦文本的重难点,深入思考和探究这些内容。换句话说,批注阅读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批注阅读的优势,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引导他们结合批注内容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对文章进行深入反思。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还能提升他们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并提出问题:“针对‘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句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批注阅读获取答案。学生迅速找到了关键词,如“棚瓜上的瓜藤、竹子与高粱拔节、植物开花结果”等,同时在空白处标注:“夏天阳光充足,动植物吸收阳光获得营养和能量,快速成长。”接下来,教师问道:“夏天为什么也是人们成长的好季节呢?”学生通过批注阅读,聚焦在原文最后一句话:“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思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一生又有几个夏天可以虚度呢?只有珍惜美好的光阴,珍惜每一天,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努力拼搏,才能在以后的日子不后悔。通过对批注内容的深入反思,学生才能正确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内涵,从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批注式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进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深入探究。在运用批注式阅读法时,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引导手段,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批注阅读,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质量。

猜你喜欢
美人鱼内涵文本
我和美人鱼过一天
丑萌的“美人鱼”
活出精致内涵
放生一条美人鱼(下)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挖掘习题的内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海里有美人鱼吗?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