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习作指导,提高习作能力

2023-12-18 19:41邢丽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例文事例习作

邢丽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习作中,写人的主题是关键部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打好习作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多種类型的范文成为这个时期习作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直接模仿并满足习作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何让学生在真实的沟通交流中意识到习作的快乐,感受表达的乐趣,减少进行接触习作时的抵触情绪,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详细的习作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习作能力。本文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主题为例,从提供支架、举例、分享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逐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的能力。

一、提供支架,认真有序观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时,通常会将与主题相关的简单内容写进去。比如,想要写一个风趣的人,学生通常会列举许多原因和结果,而对于这个人的风趣言辞不会多加强调。同样,如果想描写一个孩子是邮票迷,却把重点放在家长阻止他集邮的事情上,就无法展现这个人物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架,帮助他们进行仿写练习。值得注意的是,仿写练习要具备“短、小、广、活”的特点。“短”是指每次练习时间要较短,一般控制在3至5分钟;“小”是指写作的篇幅要简短,从简单的几句话逐步过渡到一段完整的语段;“广”是针对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活”则需要教师巧妙安排,抓住阅读教学内容的时机。

在指导这一习作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例文《爸爸的脸》,并询问学生如何有序地描述爸爸脸部变化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并给出了答案:通过描述“我”取得好成绩、“我”说谎和“我”生病这三个情景下爸爸的脸部变化,生动地描写了爸爸的特点。教师通过使用例文作为支架,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习作训练的要点。使用例文来引导学生的前提是让学生意识到作文需要具备独创性。如,可以在一幅画上画一名小女孩和爸爸,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观察并表达:首先,要求学生给小女孩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其次,让学生想象爸爸手里拿着篮球,端着饭菜;再次,对于爸爸用小木棍敲击桌子的场景,可以和小女孩玩游戏,也可以作为修理桌子的工具。通过这样的方式,配合例文引导学生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提纲和关联词,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架,使学生的叙述更加清晰。在教授习作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人物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性格特点”的顺序列出提纲,并详细分析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件,列举人物在此事件中的言行举止,以便学生能够在习作中逐一展开描写。当学生整理好习作素材后,教师可以根据作文特点提供一些关联词,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要求学生观察后尝试加入习作中。在习作的初始阶段,教师提供支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认真有序观察的意识,从而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在明确人物特点后,学生需精选典型事例,展现人物的形象。人物特点与事例密切相关,二者能互相证明。因此,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其适宜性。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描写人物的特点。

在“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个作文单元中,教材提供了两个例子,主要围绕“你想到的人是哪一位?为何想要写这个人?”的问题来给学生习作提示。教材明确告知学生这两个例子中的人物特点,并要求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方法,思考想要描写的人物的最大特点,并通过事例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启示,为后续作文打下基础。

例如,如果学生想要写自己的爸爸,就需要抓住他的特点(勇敢、善良、喜欢修理东西、爱收拾房间等)进行描写;如果想要写自己的妈妈,就需抓住她的特征(爱打扮、喜欢整理、会做饭等)进行描写。在动笔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要描写的人物特点,然后再展开写作。教师以问题引导:“如何直观地传递脑海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后,教师总结道:“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或者通过很多人物表现来描绘一个人的特点。例如,甲学生写道:‘我的爸爸像一只暴跳如雷的老虎。前几天在家做作业时,我找不到练习册,向爸爸求助,他立刻对我进行了批评。乙学生写道:‘妈妈是个狂热的歌迷。只要有空,她一直唱歌。丙学生写道:‘奶奶固执得很。有一天,我带着新买的玩具去奶奶家玩,可她却说这些玩具有什么用,会耽误孩子学习。”教师评价道:“同学们选择的例子都能体现人物的特点,我对你们的作品非常期待!”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典型的事例,使习作更有逻辑。

三、交流分享,体验习作乐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自我修改以及相互修改,在进行分享交流中感受习作的快乐,灵活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习作能力。

1.突出读者意识

参考“身边有特点的人”的习作要求,发现其中体现了关注读者意识的内容,要求从读者角度来分享感受。这个习作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安排以下习作任务:“同学们写的人物都非常有特点,也很有趣。通过记录有特点的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加深对你所描写的人物的认识。”习作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写作就是介绍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给其他人认识。完成习作后,可以让教师、同学、家长阅读自己的习作内容,从而突出关注读者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习作的作用。

2.设计评价量表

教材设置了习作单元,要求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并及时对习作进行修改。这一要求为教师创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设计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自由评价来获得启发和鼓励,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体验习作的快乐。在评改“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主题习作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评价标准: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评价单

评价内容 星级指标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自由评价

事例恰当:可以表现出人物特点 ☆☆☆

能够将人物特点写清楚 ☆☆☆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供有效的指导,运用典型事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自信心。

猜你喜欢
例文事例习作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习作展示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