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价值链优化策略

2023-12-19 08:31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物流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冷链价值链农产品

杨 捷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农村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我国要把握农产品物流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加强现代物流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延伸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条,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球物流价值链的基础上,如何对由时间价值与空间价值之和构成的物流价值进行优化,成为了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优化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的路径,以期推动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的概述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是打造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物流价值链是企业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中所有为达到目的的有价值活动的集合。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则是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各个价值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整合整个物流体系能促进农产品价值不断增值。在传统物流体系的模式下,农产品由生产向销售终端流通的过程不可逆转,农产品的物流价值链较为单一。基于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发展,尤其是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农产品流通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流通环节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越来越高,农产品逆向物流体系成为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的重要突破口[1]。

基于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的概念,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具有以下功能特征:一是“四流”融合互动性。农产品经济活动是由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构成。在现代农产品经济活动体系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强调“四流”的协调统一、紧密结合,以促进农产品经济活动效益的最大化;二是核心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环境下,具备核心竞争力对产品而言至关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寄托于健全的物流服务体系,以打造占据市场主动权的供应链架构。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其通过创建高效、安全的物流服务体系赋能农产品、利用空间价值提升市场价值;三是高效化。农产品物流运输具有特殊性,存在较高的损耗和加价。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缩短上游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以降低农产品的损耗。高效化不仅体现在农产品物流运输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上,还寄托于农产品生产模式的调整上,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打造精准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降低农产品损耗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虽然近些年我国在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但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农户收入低,农产品市场附加值不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但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以“农户—各级批发商—农贸市场—消费者”为主要供应链模式:从上游生产环节看,农户多以个人生产为主,农产品具有分散性强、集中度低的特征,导致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农户经济收入较低;从中间采购环节来看,农产品采购商更加倾向于选择规模化、高品质的农产品。农产品生产易受自然条件、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会使农产品的数量、种类等发生变化,增加农产品的的采购风险,当供大于求时,由于缺乏健全的冷链保存设施,会导致农产品在同一时间集中上市,其不仅会影响采购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降低农户的经济收入;从农产品生产处理环节看,由于我国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技术还不完善,农产品销售仍停留在初加工环节,并未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会导致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不高,从而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2]。

2.2 流通环节多,损耗率较高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需经过采购、批发、分销以及零售等诸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物流运输。产品经过每个环节的储存、运输以及装卸后损耗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率超过了10%,成为了影响物流体系价值链的重要因素。另外农产品损耗过高,致使农产品的加价率比较高,一般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手中的加价率在80%左右。农产品损耗率较高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虽然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呈现“短线、线上、到家”三大趋势,电商是提升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但基于农产品的民生特性,受物流运输时长等因素的制约,农贸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最大的零售渠道;二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运输损耗比较大。农产品有一定的保鲜期,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对冷链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的短板,冷链物流各节点间的协作能力不足。据中冷联盟统计发布的《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冷库保有量达到了5 224万吨,只能满足不到20%的市场需求。在存量资源中,老旧设施依然偏多,亟待升级换代和优化配置。中转联运换装和两端干支衔接易脱冷断链、温控难以确保始终在适宜温度等,导致“最初一公里”和“中间一百米”的损耗率较高[3]。

2.3 信息化程度低,上下游信息不对称

一是农产品物流价值链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物流价值链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诸多环节。目前我国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操作,例如引进了GPS、POS系统图、ID代码、信息溯源等技术,实现了物流价值链流程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但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管理需要将生产、销售等板块对接,受限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物流价值链体系存在对接不安全、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如农产品物流价值链建立在农户、物流企业以及农产品销售企业信息互通共享的基础之上,但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匮乏,难以构建系统庞大的物流信息网络,阻碍了农产品物流价值链体系的发展;二是农产品物流各环节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4]。满足市场需求是提升农产品市场价值的重要手段,受限于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在种植农产品时缺乏科学研判,会陷入盲目种植的困境当中,同时基于农产品销售信息发布渠道的限制,采购商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导致农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无法打通全国市场。

2.4 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不合理,产销对接机制不完善

销售是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的末端,是实现农产品物流价值的唯一途径。根据调查,农产品零售端存在网点布局不合理、运输成本偏高、产销对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一是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不合理,并未考虑交通运输与农产品存储等费用。优化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常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关键举措。然而由于传统理念的束缚,农产品零售网点过度集中在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现象比较突出,给农产品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二是产销对接机制不完善,并未建立长效对接机制,丧失了价格主动权。目前物流企业并未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致使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各主体缺乏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影响了双赢效应[5]。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的对策

3.1 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深度加工

优化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的基础在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一是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支持力度,鼓励种植大户通过科技创新等举措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在产业振兴政策的扶持下,政府部门对农业项目投入了大量扶持资金,但却未形成规模产业,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二是培育农业新产业,以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向物流体系价值链要效益。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不高,不仅会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还会影响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要着力突破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断点堵点,以现代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主体,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体系,向农产品延伸价值要效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三是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以品牌化促进农村物流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农产品是否具有品牌影响力,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会影响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地区要以提升农产品品牌为依托,打造农产品示范产业园,形成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产业。

3.2 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实现双赢是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价值链的关键手段与目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涉及多个企业,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有效合作是价值链管理的难点,其中农村物流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物流价值链各主体的经济利益。面对农村物流存在的短板[6],我国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近年来,国家共安排100多亿元资金支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直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400亿元以上。网络是支撑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基础要素,当下5G技术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我国要加快推进农业网络改造工作,提升农村的网络覆盖率,为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推动我国冷链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核心,当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缓慢,制约着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效率,导致农产品运输损耗较高。为改善此种情况,我国要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的协同发展模式,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应用。如为了降低冷链物流中的损耗问题,加快推进冷链运输的智能化、可视化转型升级,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的状态监测,及时根据农产品的水分、保鲜周期等调节运输温度,以最大程度降低农产品因存储不善而产生的损耗问题。同时农产品供应商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综合考虑冷库的建设场地,确保产地与存储点的距离合理,以最大程度提升产地冷库的利用率。相关政府主体应充分做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全流程的衔接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其兼容性与衔接性,在农产品的“最初一公里”实现冷链运作,确保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功能先进、运转安全、效益良好,实现全程可监管、可追溯、可视化[7]。

3.3 重视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物流价值链各板块无缝对接

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管理的基本要素,是实现虚拟价值链增值的关键环节。基于农户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户收入不高、物流运输成本增加等问题,我国要极力打造智慧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以提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效率和水平,使供应链的每一个场景、流程、环节及所有的动作与行为都变成可控的数字形式,实现人、机、物、信息的共享、协同,使供应链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可视,有效消除“牛鞭效应”,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向规范化、规模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工作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具体措施就是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为民服务”的工作思路,依托电子商务、物流和快递信息大数据管理的“三大”平台,对农村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信息化改造[8]。相关政府部门应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统筹农村地区的寄递物流资源,鼓励建设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同时发挥物流企业的核心主体作用,通过构建智慧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实现与农户、销售市场等物流主体的信息共享,确保农产品可以追溯,以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

3.4 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是优化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的关键手段。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背景下,我国要立足市场需求,打造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以提升农产品市场价值:首先我国要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当前农产品零售市场仍然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场所,零售市场的布局结构、产品种类、农户群体等对农产品物流运输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我国要支持农贸零售网点进行环境改造,增强检验检测、冷藏保鲜、产品追溯等服务能力,完善供应链末端公益功能;其次要完善产销对接长效机制。针对农业领域信息对称差的问题,农产品销售企业、物流企业要及时结合农业种植区的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专门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扩大销量。最后,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从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主产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建设,使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9]。

综上所述,物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产品走向市场、提升市场附加值的关键载体。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要深入挖掘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的动机,寻求农产品物流价值链的优化路径,为农产品物流运输赋能,以促进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价值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