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3-12-19 11:53李大定
新农民 2023年32期
关键词:胸膜猪舍传染性

李大定

(河南省唐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唐河 4734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炎放线杆菌感染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全世界均有报道,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传播范围较广,并且随着国际交流增多,导致本病症病原血清较为复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各地区规模化养猪场不断增多,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问题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原菌主要经空气途径传播,一旦发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因此为更好地保护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应积极完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诊断与防控措施 。

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1.1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与生猪的环境、年龄以及免疫状态等有关,目前临床上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分为以下4种类型:

1.1.1 最急性型

在病猪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之后,体温快速上升,部分病猪体温可达42℃左右,并伴有精神沉郁、厌食等症状,在同一猪舍内可能有1头或者多头生猪同时发病。发病后病猪为坐姿或者犬坐姿,无呼吸系统症状。随着病程时间延长,则会发现病猪出现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增加、张口伸舌等。病猪死亡后,可发现鼻液与口腔中有大量血丝样分泌物。最急性型病猪的死亡率高达80%,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1.2 急性型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发病后的体温明显上升,一般在感染病毒24h后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包括病猪不愿站立、皮肤颜色改变等。部分病猪表现为呼吸困难以及鼻部出血等。相较于最急性型病猪,急性型病猪一般在发病后的72h内死亡,若本阶段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方法得当,则急性型病猪可能发展为慢性型或者亚急性型。

1.1.3 慢性型与亚急性型

上述2种证型在临床上的症状差异不明显,大部分病猪是经急性型转化而来,甚至可能会被其他细菌感染症状掩盖。发病后生猪临床症状不明显,表现为食欲不振或体温略有上升;部分病猪可能会出现其他病症,包括中耳炎、关节炎等。慢性型与亚急性型生猪的死亡率较低,但是若不能及时治疗或者感染其他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则会导致疾病进展至急性型。

1.2 病理变化

病猪的主要病变位置集中在胸腔与呼吸道,可发现病猪肺部发生双侧性病变,并发现肺叶上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肺叶观察结果可见肺区颜色变暗,表面易碎并发现大量粉红色血样。同时,因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不同证型的病程存在差异,导致其病理解剖结果存在差异。如最急性型期病猪的病程短,因此,肺部无明显病变,但在支气管与气管上可发现大量血色状黏液分泌物,在接近肺门位置可发现气管周围存在大量坏死区以及实变区。急性型病猪的病程长,解剖可发现明显改变,其中,肺部可见双侧肺纤维素渗出,并且心包积液数量增多。除呼吸系统症状外,病猪还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以及血管壁坏死等改变。慢性型病猪的呼吸系统病变较为明显,其中,呼吸系统肾脏可伴有干酪样病变以及呼吸系统粘连;病变严重情况下可出现心内膜炎与心包炎改变等。

1.3 临床诊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常伴有血样泡沫状液体经口、鼻流出,剖检可见急性纤维素性和慢性局灶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进行初步诊断。在实验室诊断本病症时,主要采用细菌分离鉴定与病原学检测等方法,其中,在细菌分离鉴定中可采集病猪肺脏、鼻拭子和支气管分泌物,将其接种于含有牛血清的TSA培养基或者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中,在经过细菌培养后可发现大量菌落,根据实验室观察结果可发现病毒IVA基因。

2 防控措施

2.1 重视猪舍建设

在猪舍建设前,应做好规划,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场地,理想的猪舍选址标准为:地势高、利于通风、方便排水、向阳透光等,严禁选择在凹地建厂,这是因为凹地建设注射会显著增加传染病或者寄生虫的发病率。在选址建设中地面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养殖条件,也要坚持就地取材原则,尽量为生猪的生长发育创设良好条件。目前理想的猪舍建设可采用木质地面,此类地面具有通风效果好、粪便清理干净、保持环境干燥等优点,对于降低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的意义重大。注射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并做好隔离处置,避免非必要人员进入生产区。

此外,还应高度重视猪舍周边生物防护设施建设,例如,猪舍生产区周围应严格禁止家禽或者其他牲畜靠近,有助于预防疾病交叉传播。在养猪场大门位置设置消毒池与消毒室,所有进入养猪场的工作人员须经过消杀处置,减少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

2.2 科学饲养管理

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对于降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率的意义重大,可显著强化生猪的病害预防能力,因此在日常饲养中可采用分开饲养管理方法,将育肥猪、妊娠母猪、仔猪等分栏饲养,并根据猪的不同阶段采取对应的饲料配置方案:(1)对于体重<10 kg的仔猪,饲料配置方案为:60%玉米粉+10.5%小麦麸+15%花生饼或者豆饼+10%鱼粉,剩余为骨粉、食盐以及酵母粉等。之后可根据仔猪营养需求在每100 kg混合料中添加呋喃西林、硫酸亚铁与土霉素各10 g与5 g硫酸铜。(2)针对体重10~30 kg的后期仔猪,饲料配方为57%的玉米粉+20%豆粕+15%的米糠或者麦糠+5%鱼粉+1%的磷酸钙,剩余添加食盐与贝壳粉。此饲料配方中包含大量的粗蛋白质与丰富的粗纤维、钙元素等,可满足后期仔猪日常生长要求。(3)对于体重为30~60 kg的育肥猪,其饲料配方为:62%的玉米粉+20%豆粕+15%麦麸+1.5%的磷酸氢钙,剩余为食盐、预混料与贝壳粉。该饲料组方可满足育肥猪日常饮食搭配方案,属于标准的育肥猪饲料营养配置方案。(4)针对体重超过60 kg的妊娠期母猪,其饲料配置方案包括:70%玉米粉+15%豆粕+10%米糠+2.0%磷酸氢钙,剩余为预混料、食盐与贝壳粉等。

2.3 环境管理方案

猪舍环境管理在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中的效果显著,目前,常见的环境管理方法包括有:(1)重视猪舍日常通风管理。在高温季节,通过增加猪舍通风量是减少细菌浓度、提升猪舒适度的关键,对于降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显著。目前常见猪舍通风方案包括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猪舍四周开设窗户的方法促进风的自然流通;机械通风则可利用风正压通风、负压通风与联合通风方法实现猪舍内部空气流动。(2)做好猪舍湿度管理。在猪舍建设中增设地窗,通过地窗可使风直接吹到地面,有助于促进地面水汽排出。考虑到猪对潮湿环境十分敏感,因此猪舍内应严格控制用水量,达到减少地面积水的效果。也可在猪舍地面上铺撒一层生石灰,利用石灰吸水特性降低湿度。除此之外,石灰还具有一定的消毒能力,本身具有杀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致病菌的效果。(3)强化注射温度管理。注射温度管理取决于猪的年龄、品种与饲养条件等,一般仔猪出生7 d内猪舍温度可维持在32℃左右;保育猪注射温度可下降至22~25℃,育肥猪舍温度可维持在19~20℃。(4)猪舍排污清洁。建议每天彻底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减少细菌滋生,并在清粪后用水冲洗干净,尤其是做好猪舍死角卫生清洁。

2.4 重视猪舍卫生防疫

猪舍内的卫生防疫是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有效措施,一般每隔15~20 d应彻底消毒1次,消毒基本步骤为:先采用机械清扫或者刷洗方法,清除猪舍表面污染物;之后采用喷洒药物方法做药物消杀,喷药时应按照一定顺序喷洒,如先地面,再墙壁,最后棚顶,喷洒结束后即可彻底关闭门窗封闭3h左右,再通风换气。在饲养槽日常消毒中,可使用20%石灰乳或者1%氢氧化钠溶液、5%甲酚皂液等消毒液。

日常卫生防疫中应注意根据病原微生物结构有针对性地选择消毒剂,尤其是在使用化学药品消毒时应注意选择2种以上不同类型消毒剂轮番使用,避免单一使用消毒剂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暴发期间应做好紧急消毒管理,为快速控制疫情发展甚至扑灭疫情,应针对病猪的种群、分泌物以及粪便、所污染的场地等做彻底消杀。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结束后的消杀处置中,是指当地最后1只病猪发病处理15 d后,未发现新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后,即可对粪便污染的场地与用具做统一消毒。

2.5 规范免疫接种程序

为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尽早接种疫苗是一种科学方法,通过皮下或者肌内注射以及口服用药方法,将低毒性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毒、细菌制成疫苗,可保证病猪肢体生成抗体并产生抵抗力,保证生猪不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因此养殖户应严格执行当地免疫程序接种,强化猪群整体免疫防治能力。一般认为,春季与秋季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免疫接种的理想季节;在免疫接种中,对于刚出生10~30 d的仔猪做首次免疫接种,第1次接种量为3mL,第2次接种集中在仔猪体重达15~20 kg时,连续2次接种可取得满意效果。针对成年猪的免疫接种,可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每头猪接种量为5mL。

2.6 重视养殖户培训,提升防疫意识

传统生猪养殖行业养殖户主要依托自身经验,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尤其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预防缺乏了解,导致疫情发生后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因此未来应高度重视养殖户培训,加深养殖户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认识,以期成为有效预防疫情的有效方法。目前技术培训的要点包括:(1)关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讲解,通过详细介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与危害,使养殖户具有初步辨识本病症的能力,对于养殖过程中发现的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尽早采取隔离措施,并与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2)养殖户科学养殖的技巧,在养殖期间的不合理行为也会显著增加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率。例如猪场引入外地猪时未严格执行30 d隔离饲养规定;或者隔离饲养结束后未正确评估生猪的健康状况,导致部分携带病菌的病猪进入猪群,最终导致疾病大范围暴发。因此在培训中,应该详细向养殖户说明生猪隔离饲养的相关标准与注意事项,从源头上消除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范围传播的风险。

2.7 重视与畜牧部门沟通交流,完善疫情监控

在规模化养猪场可考虑配置实验设备,提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监控能力,做好猪场免疫接种与疫情防控的支持能力。定期与畜牧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畜牧部门关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相关条例后及时执行,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预防免疫、饲养管理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及时汇报和上报本场的养殖情况及疫病监测异常数据,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技术交流会、座谈会,及时了解最新的防治技术措施发展。因此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预防防治中,要求相关人员与养殖场能够认真执行上级部门的相关条例,对疫情流行与综合防治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2.8 中西药结合防治

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防治中,合理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降低该病发生概率,也可降低该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例如在日常喂养阶段可考虑在生猪的饮水中添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有效降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概率。而根据成功经验可知,采用口服利巴韦林片,用药剂量为20 mg/(kg·bw·d),连续用药3 d后即可显著提升发病率。同时在用药方案选择中应注意的是,应严格执行药物轮换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长时间单一用药而产生耐药性。

在联合治疗方法中,可考虑在西药肌内注射的基础上使用清肺止咳散,药物组方包括:板蓝根与桑皮20 g,麦冬、冬花、川贝、连翘、陈皮、茯苓与鱼腥草各15 g,甘草10 g。水煮煎服后等药液温度下降至常温即可饮用,但要注意的是,生猪饮用药物2h后才能自由饮水;针对饮药量少的情况可考虑采用补充灌服的方法保证疗效。

3 结语

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中,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实施预防诊断是保证生猪安全的关键,因此对于养殖户而言,未来工作中应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诸多指标展开判断,并合理运用消毒隔离、饲养管理、猪舍环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安全,这样才能切实降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养殖户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猪舍建设方案同样是影响疾病防控效果的关键,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胸膜猪舍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