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破解“四为”问题 更好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23-12-19 16:47庞建栋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能上能下聚力党性

□ 庞建栋

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围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解决好“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作出重点部署。我们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拿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聚力破解“四为”问题,更好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聚力破解“乱作为”问题,突出正确政绩观要求,引领干部实干真为。干部出现乱作为的问题,根子上是政绩观出现错位和偏差。我体会,解决好这一问题,根本在强党性、关键在树导向、重点在优考核。抓好党性教育。结合主题教育,把“学思想、强党性”摆在突出位置,用好济宁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微山湖党性教育基地等培训阵地作用,加强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正确导向。细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把政治要求和岗位表现贯通起来,把研究人与研究事结合起来,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同时,进一步发挥干部队伍建设指挥部作用,高频次、精准化开展一线调研督导和考察识别,及时掌握干部在关键事、关键时的实际表现,大力选拔使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实绩突出的干部。改进综合考核。因地制宜、精准分类设置引领性、特色性指标,实行差异化考核、分类评价,既看工作基础又看发展变化,既看实际产出又看成本代价,推进“考人”“考事”深度融合,推动干部真担当、真作为。

聚力破解“不作为”问题,常态化推动能上能下,引领干部想干愿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纠治不作为问题的有效手段。我们将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不断完善能上能下的具体路径,鲜明释放“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强烈信号。一方面,让“有为者”有位。抓好全市干部“大排名”,每次干部调整都进行综合研判,同一职务横向排名、不同职务在本单位纵向排名,通过纵横对比分析,精准掌握干部位次,谁能干就让谁干,谁干得好就用谁。同时,建立职务职级空缺情况常态化监测机制,每季度调度督导各级各部门岗位空缺情况,推动空岗应配快配,充分释放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激励效能。另一方面,让“无为者”让位。深入分析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称职的常见问题,进一步完善“下”的具体情形,制定可对照、易把握、好落实的具体办法。用好巡视巡察、干部调研、年度考核等成果,优化干部执行力档案,对表现“两头”的干部分类建立台账,定期分析研判,对干得差的、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让干部下有依据、下得服气。

聚力破解“不敢为”问题,以组织担当促干部担当,引领干部敢干勇为。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才能放心大胆为事业担当。解决干部不敢为问题,必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引导各级干部心无旁骛、敢闯敢干、健康成长。“容错免责”解后顾之忧。细化实化“三个区分开来”,健全组织、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查核认定、申诉纠正、结果运用等制度程序,推动精准容错免责,切实保护干部先行先试、敢抓敢管的积极性。“一案双查”卸心理包袱。加大信访举报“一案双查”力度,既查问题线索,又查恶意举报,有力打击恶意诽谤、诬告陷害等行为,对被错告诬告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消除影响,形成激浊扬清的良好政治生态。“身心并重”促安心安业。研究制定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把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检查、乡镇“五小”建设、重大伤病情救助机制等作为重要手段,让干部切身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怀温暖。

聚力破解“不善为”问题,强化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引领干部会干能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解决干部不善为问题,必须有的放矢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让干部既有担当之心又有担当之能。培训赋能增才干。深化“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干部职责任务、履职特点和实际需要,分层次分领域分专题实施培训,积极举办“短平快、拉练式”的实战班次,培养更多懂政策、善谋划、能干事的行家里手。一线历练强本领。建立一线锻炼干部的常态化机制,搭建助企攀登、重点工作专班、招商引资等平台,大力推动干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交流,加大选派干部到中央和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单位挂职力度,提高组织协调、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擂台比武赛高低。持续开展“月月大比拼、季季大比武”擂台赛,通过述职展示、现场观摩等形式,赛实绩、找差距、促提升,充分激发各级干部潜能,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能上能下聚力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凝心聚力谋跨越 砥砺奋进启新程
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继往开来,聚力前行
完美 聚力未来
凝心聚力 再创辉煌
用好干部“能上能下”的指挥棒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