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2023-12-19 22:36张新明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23期
关键词:梯段预埋剪力墙

张新明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项目概述

某建筑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约为26380m2,总体建筑面积约为111607m2;其中,包含地上建筑面积为72546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39061m2。在本项目中,拟建4栋建筑及其地下车库,其中,4#楼内设置29层,总高度约为87m;5#楼内设置29层,总高度约为87m;6#楼内设置29层,总高度约为87m;8#楼内设置29层,总高度约为87m;4#楼、5#楼、6#楼、8#楼为装配式住宅项目,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规模较大,为确保整个施工项目顺利、高效展开,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主要引入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方式。

2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在住宅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项目施工期间,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减少项目施工工期。在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期间,大量混凝土构件可以通过预制的方式完成统一制作,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混凝土现场浇筑作业,所以实际所消耗的时间更短;2)环保节约。装配式施工作业期间,施工现场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粉尘污染,且实际施工时生成的废水、废固均有所降低,室外作业时间也有所缩减,避免对周边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3)降低施工成本。大量混凝土构件的提前统一制作缩减施工工期,降低人工等多方面的成本费用;同时,由于质量未达标而产生的返工现象发生概率下降,也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4)减小施工难度。在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大量施工作业是安装预制构件,相比于整体现浇作业,整体施工难度下降。

3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探究

3.1 叠合板施工技术

叠合板作为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叠合而成的装配式整体楼板,具备性能优良的特点。叠合板下表面平整度较高,为装修面的施工提供了便利。

3.1.1 放线标高

在应用叠合板施工技术前,需要基于现场的支撑布置图,准确地在楼面上标注出支撑点的位置,并且根据顶板平面的布置图,在墙顶端标记出与叠合板边缘的垂直线,以便为后续叠合板的安装提供便利。

3.1.2 安装叠合板支撑架

待至放线工序完成后,要在预制楼板的底部位置架设满堂架,且保证架体要由独立支撑架和普通钢管脚手架组成,以便提升架体的稳定性。同时,在预制楼板的顶部位置采用可调节支托,支托上部需要由双木方组成。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排架的高度距离地面大约200mm,第一步横杆之间的间距需控制在1.5m的范围内。另外,在安装立杆时,需要将立杆的间距控制在1m的范围内。

3.1.3 安装梁模板

在进行梁模板安装前,需要明确梁模板的实际尺寸,检查梁模板的型号以及参数,以便保证梁模板的型号能够符合工程安装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梁模板主要被设置为两种规格,其一是宽度大于400mm的单排模板,其二是宽度大于400mm的双排模板。在进行实际工程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次工程主要由单排模板来完成。其次,要明确梁模板安装的节点,保证各个节点衔接的紧密性,从而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3.1.4 预埋水暖电气管线

待至预制叠合板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水暖电气管线进行预埋。首先,在预埋管线前,需要掌握电气管线与水暖管线的预埋位置,确定预埋距离,且保证管线预埋能够处于未浇筑叠合板的上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内。其次,保证预埋水暖管线与电气管线在墙体内部接口的紧密性。要安装完毕后,利用专业的设备检测,以便保证管线预埋能够达到工程的建设标准。

3.1.5 绑扎上层钢筋

上层钢筋的绑扎主要可以分为梁钢筋绑扎和板钢筋绑扎。梁钢筋绑扎,需要事先安排钢筋的绑扎顺序,基于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检测箍筋密度以及抗震构造,以便保证后续钢筋绑扎的质量[1]。同时,要将梁钢筋水平交叉放置于主梁的上下部位。如梁内存在双排以上的钢筋,则需要将相邻钢筋的净距控制在10cm的范围内。另外,需要在梁箍筋上设置塑料定位卡,以便能够确定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保证梁钢筋绑扎的质量。板钢筋绑扎,在绑扎前需保证电线管以及预留孔施工完毕,且已经预留出负筋间距,以便在安装时能够按照间距对钢筋进行绑扎。如果无负筋间距,则需要在绑扎时添设温度筋,并采用八字扣绑扎的方式,依照钢筋的交点对钢筋进行绑扎,以便保证负筋绑扎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2 预制楼梯施工技术

本项目施工建设期间,严格依照下述要求落实对预制楼梯的施工布置,即有:在预制楼梯进入现场后实施编号处理,依照单元、楼层的不同进行数量核对;提前完成对楼梯支撑排架以及搁置件的搭设;设置楼梯位置线、标高线,及时落实核实;按照编号逐块安装预制楼梯;当塔吊吊点脱钩后,即可安装下一块预制梯段;在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撑排架、搁置件的拆除[2]。

在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吊装楼梯,内模架搭设前完成。投放灌浆料,对本项目中所设置的预制楼梯的上端位置实施固定处理;投放螺栓与细石砂浆,对预制楼梯的下端进行连接。混凝土浇筑前期,切实参考施工图纸要求,提前将梯段板螺栓预埋在相应位置,应用焊接成品锚固盘处理螺栓末端,并结合钢筋网的投放,在钢筋上牢固绑扎、焊接(点焊)螺栓[3]。使用带吊装专用螺栓与梯段板中预埋的螺栓拧紧,将塔吊卡环钩住角钢,进行对梯段板的吊装运输。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梯段板在吊装期间的倾斜角度与安装倾斜角度相同。此时,在吊装中所投放的钢丝绳(4根)长度并不一致。要先进行梯段板一端的起吊,随后再对另一端的钢丝绳实施调整处理,最后再吊起梯段板整体。梯段板的起吊期间,先控制其吊起到距离地面20~30cm的位置,持续15s观察,确定有无异常现象,如果未观察到塔身存在明显晃动,则可以进一步挂上牵引绳(2根)并继续实施吊运操作;如果观察到塔身存在明显晃动,则要立即停止吊运,并进行问题排查与处理。这个吊运过程必须依照设计的线路完成,安排专业管理人员见检查整个吊运过程,并实施对吊运现场的管理。

吊装楼梯板期间,要求提前将20mm垫铁块(2个)放置在楼梯平台上放踢板的卡槽位置,为调平处理做好准备。当提梯段板吊运至预设楼层后,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应用铁钩钩住牵引绳,安排两个施工人员从不同的方向牵引梁;钩住并握好牵引绳后,迅速对吊运的梯段板整体结构的完好程度进行确认,对比设计方案确定吊运上的梯段板为本楼层施工期间需要使用的梯段板,在检查无误后,安排信号工对牵引人员、塔吊进行统一指挥与管理,继续进行梯段板的安装。要求安排两名观察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梯段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观察,保证安装无误。控制在梯段板的预留孔内插入楼梯平台上预留的螺栓,轻微调整梯段板的安装位置,保证达到设计位置且摆放平稳后,即可松开钢丝绳落实对梯段板的安装与固定。

应用灌浆处理的方式固定梯段板,在底座边缘缝隙的外侧填满砂浆,在砂浆凝固至强度达到预设强度的75%的水平后,即可组织展开灌浆施工。在本项目中,投放的灌浆料为C40灌浆料。此时,先应用聚苯填充侧面;然后再放置PE棒,并在最上层位置落实聚氨酯胶的注入处理;随后,在楼梯上下端的灌浆孔内灌注预拌好的灌浆料,控制灌浆料的平面与楼梯面保持在相同水平面上。

3.3 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

3.3.1 测量定位

应用水准仪、铅锤仪、经纬仪等仪器,使用外控与内控双控法,确定墙体轮廓线、墙体可控制线、预制墙板纵横轴线、支撑体系的平面网格线等等。

3.3.2 预留预制剪力墙钢筋

依照设计图纸中4层剪力墙的配筋落实对首层预制剪力墙钢筋的预埋处理,控制预制墙体部品套筒位置能够始终与底层钢筋的位置保持在相对应的状态;应用钢筋定位梯子筋在预留钢筋上部实施定位处理,要求控制钢筋定位梯子筋保持在高于钢筋直径的水平(超出数值约为2mm即可);在浇筑前期,结合设计图纸在提前设定的点位上固定钢筋定位梯子筋,及时对模板位置、预留钢筋位置实施复测;投放红外线仪器提升定位的精准程度,安排专业人员逐一验收,在通过检验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切实参考预制墙板定位线、钢筋定位框对钢筋预留位置的准确性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存在偏位则必须第一时间落实调整。

3.3.3 铺放墙下钢板垫块

为方便后续灌浆,主要在预制墙板下口与楼板之间设置了宽度约为1520mm的缝隙。此时,出于对保证上下口齐平的考量,要将垫块加设在已经完成施工的楼板与墙体之间,并结合垫片的投放实现找平处理。使用不同厚度的钢片组成垫块,要求设置至少2点垫块;参考标高控制线落实对硬垫块的投放,在完成一点标高的确认后,对另一点的标高进行调节处理,最终确保满足标高要求。投放高精密水准仪,及时针对预制墙板的标高展开复核。

3.3.4 设置分仓缝

在吊装预制墙体部品的前期,需要投放浆料对预制墙体部品底部与楼板之间缝隙位置的三个面实施堵缝处理,以此确保预制墙体根部始终保持在密封严实的状态下,为后续注浆工作的展开创设更好条件支持。投放电动灌浆泵进行灌浆施工,控制单仓的长度始终维持在不大于1m的水平[4]。提前组织展开灌浆试验,在判断方案可行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延长单仓的长度,但是必须保持在3m以内,避免在后续灌浆操作中受到更大的灌浆阻力影响,降低灌浆不饱满问题的发生概率。分仓期间,在两侧内衬海绵条,在模板内填充封堵料,确保其能够与上下构件的表面紧密结合,随后即可抽出内衬。要针对分仓后的构件相对位置实施分仓标记的标注,落实对分仓时间的精准记录,保证灌浆操作的展开及时性。

3.3.5 吊装预制剪力墙

提前检查剪力墙体构件预留插筋口,及时对堵塞区域实施通口处理,随后再组织吊装;清点装配式构件的数量,吊装每单元分两段,先完成一段的吊装,然后再吊装另一段,严格依照剪力墙编号进行吊装;控制剪力墙部品起吊速度,在吊起到距离地面20~30cm的位置,持续15s观察,确定构件以及钢丝绳的稳定性;投放缆绳,对吊装期间的墙体高空位置进行有效控制,在安装到位后,安排两名施工人员扶正、两名施工人员对插筋情况展开检查,结合反光镜适当调整插筋位置;保证放置在板面上的墙体预制板能够与板面上弹放的两控制边线吻合;初步就位预制墙板后,针对构件实施微调,保证预制墙板在墙体边线、标高、板缝间隙方面均具有一致性,且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3.3.6 安装斜撑

2组斜向可调节螺杆构成本项目中所使用的预制墙板临时支撑系统,在预设在该层楼板中的U型钢上固定斜撑底部,依照设计要求确定U型钢的预埋定位。确定安装位置后,先进行长度较短的斜撑安装,在预埋环上固定斜撑底部,在墙体预留斜支撑套筒上固定顶部;调整底部位置,应用靠尺对挂板垂直度进行检验[5];随后,再安装长度较长的斜撑,依托对斜撑中部套筒的旋转,实现对安装位置的调节,应用靠尺复核墙板垂直度。

3.3.7 预制剪力墙板灌浆

控制灌浆套筒内腔直径保持在最大钢筋外径+10mm的水平,设定的允许最大偏差为±5mm;针对所有板块连接位置的基础平面标高实施提前检测,确定标高后,投放垫片、支撑块,控制垫片或支撑块的高度保持在20mm左右;清洁基础以及钢筋表面,全面剔除锈蚀与污垢,并保证表面干燥;应用砂浆,在灌浆前封闭墙底施工缝,持续一天后方可进行灌浆。

3.3.8 现浇段剪力墙的钢筋绑扎

外墙安装就位后,及时针对外墙预留节点实施绑扎处理,严禁出现拉扣、丢扣等问题。本项目的内墙均设定为现浇剪力墙,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针对直径不低于14mm的钢筋,应用电渣压力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处理;针对直径低于14mm的钢筋,应用绑扎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处理。参考墙体控制线落实对墙体预留钢筋的调整,先绑扎暗柱钢筋;然后实施上下各一道水平筋的绑扎;随后安上梯子筋,将其与水平筋牢固绑扎;在水平筋上划分出立近的间距,绑扎墙立筋以及水平筋。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整个施工建设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为确保整个施工项目顺利、高效展开,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需要应用装配式施工方式组织展开混凝土施工,适当搭配混凝土现浇施工作业的实施,提升大规模建筑工程施工速度与质量,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升级。

猜你喜欢
梯段预埋剪力墙
浅谈住宅建筑的楼梯设计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大面积混凝土梁预埋套管巧安装
基于性能的RC框架结构现浇板式楼梯抗震性能评估
基于不同计算方法下的梯段配筋分析
刍议剪力墙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一种新的斜拉桥梁端预埋管填充防腐方法
浅谈房屋建筑楼梯的设计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