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3-12-19 22:36刘晓坤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23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刘晓坤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在建筑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建筑施工安全成为施工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从技术、人员和管理等多个角度保障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坚决避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建筑安全施工技术管理仍然延用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不能很好协调控制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建筑安全发展趋势,需要从内部管理提升入手,变粗放式施工为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水平,保障建筑施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概述

1.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当前,建筑施工多为高层或多层建筑,需要多种建筑施工技术合理搭配使用,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在桩基施工技术中,要积极引起先进的桩基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桩基承载力,确保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为了切实降低桩基施工事故发生概率,需要建筑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推进施工,针对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条件,灵活采用桩基加固措施,确保工程沉浮标准符合建筑施工规范要求。现代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这是由工程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效率共同决定的。为了取得预期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单位应优先选择优质的钢筋材料,做好施工中金属材料防腐保护工作,按照钢筋笼焊接标准验收钢筋笼,避免材料不合格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模板施工技术相对桩基施工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较为复杂,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严格落实测量放线、模板柱安装、二层梁模板安装和剩余模块组装的顺序,确保标高控制点满足工艺设计指标要求,为奖助施工预期效益提供坚实基础[1]。

1.2 建筑施工现场特点

不同于工业制造过程,建筑施工具有自身独立的特征,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就建筑施工复杂度而言,建筑施工过程涉及基础建设、主体结构施工、水电暖通等,还有各种辅助施工要求,比如家庭宽带预接入、燃气接口等,这些复杂的建筑施工涵盖的建造项目繁多,总体施工量较大,建筑施工周期也较长。建筑施工各环节不是简单的相互叠加,而是各施工环节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房屋建造过程涉及到交叉施工的问题,需要施工各环节妥善处理工程衔接性和次序性,保障建筑建造工作不会相互干扰,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工程进度。任何房屋建造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建筑工程人员结合当地建造客观条件,综合建造方案、地理因素、施工机械等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做好对各种突发灾害、异常事件的响应预案,将各种建筑施工的风险因素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高效向前推进。

1.3 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控的意义

建筑行业施工特点决定了建筑建造过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临时性特点,许多建筑施工环节需要交叉作业,客观上导致建筑安全隐患风险叠加,进而增大了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由于建筑施工流动性的特点,许多建筑施工单位采取临时社会招聘的形式满足用工需求,这些临时用工招聘自然会引进素质较低的施工人员,导致建筑设计规划图纸不能按照预定的工作要求呈现,客观上影响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品质。为此,建筑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控的重要意义,自觉投身到建筑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中,按照建筑施工风险防范操作规程检查安全施工隐患,认真排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和症结处,为安全施工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措施的另一个好处是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让企业在无形中获得人们的认可,有利于推动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

2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的因素

2.1 人为不安全因素的识别与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不安全因素分类中,人为不全因素属于主观性因素。通过及时发现识别影响建筑安全的人为不安全因素,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建筑安全施工事故,确保员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和自身安全。按照人为不安全因素起因不同,可以将人为不全因素划分成心理、生理因素和个人行为因素两种。引起员工生理和心理不安全因素的诱因较为复杂,可以是身体机能降低,比如员工长期劳作后缺乏足够的休息,其听力、视力等感知能力下降,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操作缺乏足够的敏感度,从而诱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建筑工人的心理变化后者心情起伏波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工人对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认知出现偏差及排斥,不利于建筑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就个人行为不安全因素而言,主要表现在指挥人员判断失误和施工工人不按照操作规程开展施工,甚至出现违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行为,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加强对员工的约束,防止违规施工现象发生。

2.2 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

影响建筑施工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建筑机械、防护措施、建材质量等因素,建筑施工焊接、装修过程还会用到易燃易爆气体和其他化学介质,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建筑施工安全高效进行。在建筑工程生产和建设环节,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作业效率,但是施工器械和工具如果出现了性能降低、甚至损坏的情况,就会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发展成为安全事故,比如工程作业机械零件强度和硬度降低导致设备作业稳定性下降,传动器件密封性下降会造成金属元件易腐蚀,制动系统故障则容易机械创伤事故等。建筑安全施工危险源种类多,安全事故危害性大,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不正确,没有起到应有的安全防护效果,也会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就建筑施工防护措施而言,建立机械紧急制动装置、设定安全操作距离、电气元件绝缘保护等、危险介质监控和防护等措施,都可以起到保障员工作业安全的需求。

2.3 建造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在一定空间内进行,这就需要注意周围建造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在建筑室内作业环境中,建筑地面要做到平整、清洁,避免杂物堵塞安全通道;建筑楼层和天花板要满足承重要求,防止墙体或顶板起皮、脱落;工程项目地基部分要避免发生非均匀性沉降;监控建筑内部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变化,就近设置安全防护用品和疏散通道。在户外作业中,施工场地附近整洁有序,涉及高空作业要保障脚手架安全固定,周围设置安全围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禁在极端恶劣天下从事户外作业,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劳动安全权益。建筑施工有时还需要进行地下补充作业,要保障地下室结构顶板安全稳固,地下室内空气流动,避免有毒有害气体聚集,防止地下水浸润和渗漏,确保地下室作业安全进行[3]。

2.4 管理风险因素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的管理监督架构,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作业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设定的建筑施工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没有开展常态化事故应急演练,这些都会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没有落到实处;2)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处于控制成本原因,没有拿出足够的安全管理资金,聘请专业的建筑设计单位竞标,建筑安全管理决策和方案可执行性低,建筑施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3)建筑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着“现用现培训”的现象,没有将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施工人员往往不能尽快阻止事故扩大化,进而引发不可收拾的施工安全事故[4]。

3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做好施工现场勘察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应更好地服务于提升施工效益,落实建筑施工方案需要从施工现场管理入手,努力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做好施工现场勘察作业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而言,在正式开展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选派优秀的现场勘探队伍,认真了解当地土壤土质情况,根据岩土层稳固程度确定地基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进场作业设备,保障后续建筑施工顺利开展工作。在建筑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规范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周密组织专家论证,严格设计各项施工过程,确保建筑施工方案经得起时间考验。为了保障现场勘探作业的质量,施工单位可以借助先进的勘探设备,多方面搜集数据信息,利用数字化智能分析手段找到施工的重难点,做好建筑施工危害防治工作,建筑施工为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

3.2 健全安全施工监督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建筑施工作业质量和建筑工程作业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实中,一些施工单位过于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约束和保障作用,使得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流于文本形式,损害了基层施工人员安全保障权益。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向前推进,有必要建立并完善安全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从组织、队伍和管理三方面同时发力,扎好建筑安全施工的保护网。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部门,配置专业化安全管理团队,用好制度约束手段,从劳动纪律、人员分配、规范作业等方面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违反安全施工的行为发生。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不仅约束基层员工的行为,对现场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也要明确说明。凡是涉及施工安全的问题都要严肃对待,严厉惩治违反安全施工规章制度的行为,必要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5]。

3.3 加强施工队伍业务培训

建筑工程施工归根结底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作为建筑施工环节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专业能力和劳动素质成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面对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房屋建筑施工市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想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就必须做好人员队伍的选拔培训工作。对于新入职的施工人员,要求其通过专业的建筑工人选拔测试,对于一些特殊岗位职责还要求员工掌握计算机操作、文字汇报、数据分析等能力,只有招聘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多层次人才需求。对于在职在岗的员工,施工企业也不应放松安全业务培训,特别是涉及高空作业、机械装卸、模板施工等专业性的工种,建筑企业要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利用生动形象的事故案例,向员工宣讲安全规范施工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施工的意识和能力[6]。

3.4 创新施工现场风险管控手段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融入智能管理软件,特别是智能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施工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现代建筑施工技术需要在多种复杂空间作业,对施工组织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BIM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利用BIM软件建立施工现场场景再现,对涉及施工过程的工程位置、建材存放、设备运行、施工进度等进行全方位浏览,做到及时掌握建筑施工最新进展。对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利用Naviworks软件中Revit模型,可以较为逼真地呈现建筑施工过程存在冲突、碰撞等情况,利用构图软件及时对建筑构件、管线布置、施工方式等做出局部优化调整,避免施工冲突演变成建筑安全事故。创新建筑施工技术手段可以保证安全施工,同时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安全施工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推动施工单位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房屋建造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找到人为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风险之间的联系,进而梳理出化解建筑安全难题的方向。建筑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现场勘察工作,健全安全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施工队伍业务培训,创新施工现场风险管控手段,为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