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兴发教学追寻生命整全的哲学阐释

2023-12-19 15:53李叶军汤长发刘铁芳布特蒋德龙
体育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身心个体生命

李叶军 汤长发 刘铁芳 布特 蒋德龙

摘      要:為唤起和激发学生内在主动学习的意向,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生命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呈现出野蛮体魄和文明精神的个体,以追寻生命整全的兴发教学理念为基底,运用阐释学思考方式系统论述体育兴发教学。研究认为,第一,体育兴发教学在学生两重性的个体生命中考察兴发教学释放价值,其旨归是从兴的兴起促使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个体生命身体与心灵完整性融合的两重需求。第二,要将学生的欲望、兴趣、心智3个维度逐步敞开,其中,个体生命迸发出原初性欲望,要经过身体运动调动生理激素,激发生命感官直接反馈出来的乐趣;提升学生兴趣,要设置恰切的、有文化的、有根源的、有灵性的体育兴发教学手段;生发出来好学的生命心智,要在体育兴发教学升华中全域感悟生命的乐趣。第三,要在三重意境中探索体育兴发教学推广路径:激活个体生命历时性提升,使个体生命的潜在能量变成现实的特性;孕育个体生命的独立人格,使个体生命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变成绽放的特征;修炼个体生命的自我感悟性,使个体生命的体验性、幸福性和意义性变成流动的本色。总之,体育兴发教学促使学生个体生命在三重意境中敞开3个维度,释放出两重性,因而将兴发教学运用到体育教育的教学状态中,以臻生命整全。

关  键  词:体育兴发教学;整全生命;游戏;乐趣;阐释学

中图分类号:G80-05;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6-0009-09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pursuit of life integrity by

the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 Yejun,TANG Changfa,LIU Tiefang,BU Te,JIANG Delong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0,China;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ngyang 421002,China;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China;4.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42101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Xingfa teaching for pursuing a complete and well-rounded life, and for the sake of arousing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inner intention of active learning and also realiz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ife growth, this paper uses the thinking way of hermeneutics to systematically discuss the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es the releasing value of Xingfa teaching in the duality of students' individual life, and its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rom the rise of prosperity and meet the dual needs of the complete integration of body and soul of students' individual life. Secondly,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tudents' desire, interest and mind should be gradually open. Among them, the original sexual desire of individual life should burst out through physical movement to mobilize physiological hormones and stimulate the pleasure of direct feedback from life senses; to promote students' interes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n appropriate, cultural, root and spiritual teaching methods for sports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udious life mind, it is necessary to feel the joy of life in the whole field of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irdly, it is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path of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ree artistic conceptions, such as activating the diachronic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life, to make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individual life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ty; fostering individual live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making the independence, autonomy and creativity of individual life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cultivating the self-perception of individual life, making the experience, happiness and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life become the essence of flow. In conclusion, the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ims to make students' individual life open to three dimensions in the triple artistic conception, so as to release the duality. Therefore, Xingfa teaching will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grity of life.

Keywords: Xingfa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integrity of life;game;pleasure;hermeneutics

追寻生命的整全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体育作为身体和人格教育追寻生命的整全、促进人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独特价值。但随着社会环境、知识形态、教学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时代转换,尤其是在功利化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体育中教学实践与学生生命成长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体育教学越来越远离涵养学生生命的整全性。面对这一问题,虽然诸多学人从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体育设施、教师意识等多个维度展开剖析,也对解决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但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对体育活动条件及教学环境等具体领域和事物的部分改善,并未触及体育教学实践作为一种体制化、现成性的知识授受体系本身的底层逻辑,即体育教学如何在训练学生体能素养与运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提升与精神成人。

兴发教学是指在生命关怀的基础上兴起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目前学界主要集中于对兴发教学的概念内涵、教学策略、教学改革、现象特征、哲理源头及诗歌教育等问题展开探讨,而对体育教育的兴发研究尚付阙如。将兴发教学引入体育教学实践,不仅激发学生生命个体的全体,正如毛主席所说“野蛮其体魄”,张扬学生生命个体的野性,改变其运动不足导致体质和健康水平下降趋势,而且“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享受乐趣是喜欢体育的原点,不享受乐趣的体育,是无趣枯燥的体育,也是学生不喜欢的“体育课”。因此,研究应用阐释学思考方式系统论述体育兴发教学的原本关联、敞开维度与营造意境,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回归初心的哲学省思的价值。

1  个体生命两重性的体育兴发教学释放

从个体生命整全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便要回答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命。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体育教学不仅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身心整全秩序的和谐。生命的整全秩序来自于个体身心之间的恰切关系,这种恰切关系是在个体生命的不断起兴、发展与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方面,个体总是活在对世界的整体感知之中,先是身体在世界之中,然后心灵领会、承担和筹划世界与自我,身体和心灵在世界中感悟自我,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体育兴发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整体性的感知调动起来,使之成为个体饱满且富有活力的生命,进而将这一活力引导并规范为个体身心的和谐尺度。换言之,体育兴发教学的使命在于身体和心灵感悟及认识世界的“中介”,体育兴发教学促使个体更加便捷感悟、认识世界和自我,从而使得无序的身体活力能够转化为有序的身心秩序。

1.1  个体生命的两重性

个体是以身体与心灵两重中介参与到对自我生命的理解和组建中的。

其一是身体。柏拉图指出身体是个体发展的起点,包容着人发展所有初始性的质素。人是身体的存在,身体不是肉体,是一种知觉性的存在。而学生身体在具体情境临场感知,是学生身体的基本存在形式。身体是学生的生命灵魂起兴与自我打开的根基。而教学只不过是身体感知的拓展,教学以之为开始,也以之为终点。反过来,学生仅仅只通过身体感知经验来学习是狭窄的,学生的身体感知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是知识的学习、非悟道的、习俗的。海德格尔认为学生的存在并不是单纯的自我意识去生存、认知、体验,而是作为具体的生存者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认知世界。他把这里的“知”理解为悟道。这也就是提出学生参与自身生命的另一中介和身体教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其二是心灵。心灵是学生凭借知力、感情、意志(真、善、美)等维度所共同构成的生存形态。“寄情于形、追寻自由”是对肉体的超越与升华。学生跟随主观意图、不经预先排演从心灵深处唤醒身体学习的欲望,营造音乐、主题、环境及表现空间兴发个体肉体灵魂转向,向灵性、持续渴求的灵魂转向。这种心灵的生命形态形成需由体育兴发教学的辅佐,即通过培养学生身体感受、心灵体验之间的恰切尺度与合理秩序,使个体充沛的生命活力以一种恰切的发展性框架(结构、秩序)得到合理的舒展,而不致沦为暴戾性情的渊薮。质言之,体育兴发教学即为兴发教学中的身体兴发教学。为此,学生心灵和谐的生命观要求体育兴发教学不断唤醒、驱动学生的持续体验,在丰富学生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学生理性心灵世界的打开。

1.2  体育兴发教学满足个体生命的两重需求

个体生命的最终形态是身心合一。体育兴发教学要引导学生走向身体健康与心灵美善的合一形态。为此,兴发教学需要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唤起、引导、激发、驱动。兴发不单纯是启发和引导,而是使个体真实地融入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朝向教学内容,并且在与师生的互动中激起持久的学习热情、逐渐形成学生自主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使学生生命向着审美、认知、乐趣、德性的生命维度打开。

体育兴发教学探究活动的逻辑起点是要给学生兴发出一个和谐(身心合一)的生命本质。一是主体的回归。学生通过认识自然与社会,明了并践行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空重构、教学目标转变、师生关系的有效沟通与拓展,以此开启人的生存内涵与智慧,实现对“知力”的意涵阐发。这即是体育兴发教学中的“兴”。二是感情的藏釋。尊重、包容、走向学生是兴发学生最重要的情感。感情是构建教育设计的核心和可能的生活意义,超越以健康为基础的模式,形成学校体育整体性经验的教学。如潜移默化地从思想上给学生树立尊师崇师之心,进一步转向想学和请教的心态,而这种情怀是要默默藏在心底,这就自然形成了自觉学习的生命特质,即为体育兴发教学中“发”的身体价值追求,也释放出个体生命的价值;三是审美维度的测度。身体即审美,是个体非反思性的原初经验,是个体与天地万物之间无隔、亲密而深刻的生命体验。体育兴发教学作为身体审美的教育性介质,可测度学生对身体进行的审美,身心合一地持续兴发出个体的审美体验。以此实现审美的超越、超越固化的身体秩序,这是体育兴发教学中的“意志”,亦即体育兴发教学里“成”。“知力”“感情”“意志”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反馈、相互关照,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身心合一的辅佐下,去追寻到恰切的整全生命,实现体育兴发教学对个体生命的完全打开。

当个体以自然的方式去应对人世间事与物时,学生的潜意识反应,常是以佛系躺平的心态去对待。显然,这种情形是没有在身心合一生命秩序下进行的。自然和理性如何融合、统筹,尺度何以平衡,倘若要在自然和理性当中做出选择,那么选择中庸之道可能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这也是对体育兴发教学恰切尺度的正确把握。体育兴发教学恰切尺度的实践离不开个体所构建的自我关系、他人关系和世界关系。体育兴发教学不在于给出一套固定的模版,使身体心性发展形态各异的学生“削足适履”,而是要丰富体育教学的生命情境,促进学生的身心体验和社会交往,进而使其在对体育人格的领会中实现体育教学对学生生命的涵养。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学校体育要呈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生为本、“全人”教育的主体价值目标离不开个体身心合一。让学生从生命中迸发出一种置身天地之间、古今之际的精神与气象,向练向学的自主性,气魄而自信,顶天又立地的全面现代化人。因此,体育兴发教学要全面诠释毛泽东所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内涵,也促进青少年“身心合一”野性成长与发展。体育兴发教学要追寻个体的身心合一,进而激发、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恋。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乃是培植“野性”个体基点,也只有个体拥有野性体魄才能承载民族复兴的知识、智慧与竞争性。

“闻古典之道,行中国之教”。《易经》《论语》《黄帝内经》《王阳明心学》等古典文学中提出的体育兴发教学的哲学内涵给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赋予了“导火索”和“酒引子”,为营造一堂有活力、有激情、有体验感的体育课和让体育课成为“一坛美酒”提供可能,也更好地规避了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水土不服。如《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群经之源、诸子百家的起源。其太极八卦将看似混乱的宇宙自然秩序、规律移到人世社会上面,经由宇宙万象讲透人们的健身养生的道理。“上九”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此爻可以理解何以治理蒙昧的体育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生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论语》中孔子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射御之教”,“射”“御”属于军事课程,结合礼、乐教育,强调劳逸结合,则是习武兼健身体育课。其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等等,正是体育兴发教学的重要内涵。《黄帝内经》通过饮食起居、调和情志、药物针灸、祝由、导引静坐等方法来顺应季节的变化规律以达到调神的目的,使个体体验到原初身心和谐,使其拥有主体的、本真的躯体。《王阳明心学》中讲到500年来中国圣人王阳明出色地做到了教科研一体,完成了学术上的升化。其一边打仗一边讲学,通过强大的理性思维(归纳总结、系统化、理性化)和感性思维的完美结合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最终提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古典文学教育中标定的体育兴发教学在各类经学、理学、心学所体现的哲学内涵都有不同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在身心合一的环境里培育具有“野性体魄”的公民,作为民族复兴强有力的后盾。

体育兴发教学是在儒家思想古典文学教育中重构出“身心合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内外合一、回归自我、追求本质、彰显生命、自主钻研的精神品格,经由体育兴发教学课堂的熏陶和训练成就学生的野性体魄,进而探寻体育兴发教学理念与学生的终极关怀。

2  个体生命敞开的体育兴发教学3个维度

体育兴发教学要合理、有效并长久地敞开学生生命,就要塑造个体完整的生命秩序,唤醒学生生命自觉,在体育课堂中激起学生身心的感受力与活力,进而在知识技能学习和人格熏陶的基础上培养明智的判断力。为此,体育兴发教学要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生命维度及其秩序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具体而言,体育兴发教学对学生的欲望、兴趣、心智3个维度逐步敞开学生生命。追寻生命的整全就是通过体育兴发教学让学生迸发出原初性欲望:经过身体运动调动生理激素,激发生命感官直接反馈出来的乐趣;设置恰切的、有文化的、有根源的、有灵性的体育兴发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兴趣;建立有灵魂的、有信念的、有生命的、健康的、和谐与美的体育兴发教学给学生内心深处生发出好学的生命心智。体育兴发教学要求努力兴发3个维度,将其有序地植入学生生命当中,驱动学生成为整全的人。

2.1  欲望维度:个体生命在体育兴发教学引领中具身性正确表达欲望

欲望是个体在生活当中所产生的一种敏锐性、精神和物质交织性、中心性的心理需求。欲望不可能离开个体生命客观的存在,否则就如一个人的生命失去了灵魂,更是与身心合一的个体整全生命背道而驰。故欲望必须借由礼、仪、度来制约。同时,欲望正确表达的基础是身体,身体表达途径是体育。体育是人生命存在方式的表达,也是体育兴发教学孕育充盈生命在场性的有效表达。柏拉图认为由身体自然所引出的各种人之欲求要不断向着理性灵魂超越,这样人才能克服自己的欲望泛滥,避免在丛生的矛盾中走向生活的迷失。从此意而言,体育兴发教学旨在通过礼仪、尺度来完成欲望的正确表达,这也是一种对学生情感、精神、象征性意义进行丰满的方式。

体育兴发教学是美育空间的重要尺度,是救治个体欲望,阐释其主体性和生命现象的模式及实现路径。如特希伊战争催生了古希腊人們的思想解放,由战争的争夺转向体育赛会的竞技。体育赛会孕育、维护了社会秩序,建立了公民的信仰,生发出其追寻生命意义的普适性,也即是个体欲望正确的表达。若个体欲望以战争的形式去表达,也就意味着其是一种屠戮、奴役他人品行呈现于世。若通过体育兴发教学空间的交往力对学生欲望救治,学生则会显现一种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和谐审美的脉象。因为体育兴发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的维度要充分兴发学生的欲望,以此护卫学生直面学习事物的体验,也即孔子所言身体体验应植入“忠”包含着的智识、情感、意志。体育兴发教学应在同学们肌肤碰撞交往过程中注入关爱、关怀和团结的内涵,以至于对体育运动欲望的理性审美化。美国学者布鲁姆认为欲望有一种个体追寻生命整全的功能,而激情是漠不关心生命的。他关注美育对欲望的理性表达,个体生命能否享受自由教育,还得看其对周遭事物的美善体验。

体育兴发教学意归兴发有秩序的欲望教学。首先体育兴发教学是恰切地结合教学管理、评价、目标、内容将学生的欲望引向学习每一个体育项目内在有生命力体验。而在体育兴发教学过程中注意各个体育项目在教学时老师技术动作示范、讲解教学和实践(实战)之间的时间、次数、奖惩有一个合理的尺度,乃是体育兴法教学激发有秩序的欲望教学之关键。其次,在体育兴发教学整体设计时,应将学习体验以言语讲述给学生。如忘我的投入,忘却一切负面的欲望,生理性欲望在体育项目运动过程中以力量、吼等表现给予中和。让个体欲望升华为温文尔雅的生命姿态。

2.2  兴趣维度:个体生命在体育兴发教学培育中强健体魄呈现兴趣

兴趣来自个体自身和动机。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代际相传的命脉中,兴趣往往是和学习不可分割的。如先秦时期孔子提倡的“乐学”理念:“知之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维度应包含兴趣发展的情境追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兴趣寻找等。首先,体育兴发教学中的兴趣必然是学生与其习练的体育项目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是源自生命潜在的呐喊。如果脱离了兴趣,体育就成了没有生命力的身体运动,留下的只能是一身的伤疼和内心的无助。其次,兴趣不是一时的新鲜感,而是有序、持续性的进行;更不是退缩和放纵,而是身心合一和意志的统一。在实施体育兴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运动时汗水给予生命的洗礼,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福流)冲击身体,是个体潜能的挑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人类文明活动的传递。

体育兴发教学需要佐证学生兴趣的来源和尺度,把学生学习天地事物的兴趣兴发在一种契约、辩识、磨砺、身心合一的生命维度里。南开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成立了各种社团,并安排专人指导。这些社团活动中体育会最为活跃。质言之,体育最能兴发人的兴趣,佐证了体育兴发教学“兴趣”的主要来源和尺度。学生进入公共生活(社团),让学生从学业中解脱出来,让学校生活呈现开阔的公共生活视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与,并使自己得到历练、个性得以彰显,亦即兴发出一种身心合一的乐趣型个体学习。

体育兴发教学需要兴发(开发)兴趣。兴趣的兴发特别要注意的是,施教者一定要言传身教。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内涵修养,体育技巧动作示范到位且具有较高竞技水平,讲解富有哲理性、思辨性,思路清晰、通俗易懂,课程评价也应做到客观公正。教师的情绪情感体验呈现一种身心合一、自觉、深度自我实现的乐趣,即是学生的重要感知对象。如此,兴趣在体育兴发教学中便升华为求健与审美。

2.3  心智维度:个体生命在体育兴发教学升华中全域感悟生命的乐趣

心智意涵意志与理解力。意志是学生身体对快乐与痛苦体验的提炼。理解力是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产生内心观念上的碰撞。心智正是在欲望、兴趣和体育兴发教学的环境滋润中让个体生长出整全的生命。如洛克讲到身体是受心智驅使、执行其命令的物体。心智是精神的实体,其本质是动力之源,其不是先天性,而是习自对外界的接受、描写,是通过对天地万物的兴发而来。心智的本质属性是欲望。其在凝性、苦乐、力(主动力、拥有力)简单观念加工时所喜欢之物则是心智形成中的兴趣,通过欲望、兴趣、意念、理解去完成一个体育动作或打赢一场比赛,可兴发学生生命性的意志力。而体育兴发教学的核心精神价值是个体心智走上正轨。学生要处理好外在的欲望,将有尺度的欲望转化成兴趣,进而将兴趣升华为意志力,即体育兴发教学的关键在于养育心智、追寻整全生命的道德价值和精神意义的高度统一。

学生心智的建构和整全人生的形成源于身心合一,身心合一在经验世界的高度主观性和人格启迪的价值基于心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阐释了体育何以锤炼学生心智。它说明了从个体生命的基点认知到身体强健、精神智慧相融合的必然性。根据体育项目促进意志形成的路径去行动是最可靠的心智,而被应试考试、放羊式体育课堂驾驭是最愚钝的体育课。田径磨练学生毅力,跨栏、撑杆、游泳等项目可锻炼学生的心智,竞技球类能兴发学生合作、竞争、拼搏等心智品德。西方学者认为,体育竞争是增强权利意志的方式。奥运会由古希腊战争演化而来,但战争的力量不是善的归宿,古希腊人民面对长期征战的疾苦,对战争有了深度的思考,产生由战争争夺转向了体育赛会竞争的路径,这正是善的权利意志。因此,可以将愚钝的体育课比作未进化的欲望行为。而可靠的心智喻为经体育锻炼过的意志所引导以善行事生存方式。那么,心智既给予了个体强健的体魄,也告知其辨析事物好恶,使个体获得了智慧。诚然,在教学中所建构学生的自然状态,对追寻个体整全生命具有极高的兴发作用。

体育兴发教学中的心智教育是学生在对真实世界进行有意识、有计划和有评价的要求中建构的。体育兴发教学并不是一味地凭借个体的欲望进行,没有规则的教学会破坏学生对自由身体探寻的兴趣。体育兴发教学应当在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中兴发个体的欲望、兴趣和心智,亦即协调欲望、提升兴趣、激活心智有序地培育个体整全生命。

3  以体育兴发教学营造个体生命发展的三重意境

体育兴发教学,是个新型教学理念,将其应用体育教学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从个体生命发展的三重意境中探索体育兴发教学推广路径。

3.1  以体育兴发教学激活个体生命历时性提升,使个体生命的潜在能量变成现实的特性

体育兴发教学是在既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更关注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感性体验,在体育技巧手把手的教授,整套动作示范,分解动作传习,分解的次数和整体性练习如何结合。体育兴发教学从身心合一的生命情绪中产生行动,也要以“礼”为法度约束、规范学生的行动。体育兴发教学走向教育,个体身心合一驱动学生走向成人包括早、中、后期3个阶段。

首先,早期阶段体育兴发教学的生命体验性:培育个体的趣味感与游戏感。游戏俗称玩耍、嬉戏娱乐,两个人以上参加的活动。“游戏”在日常生活中会让人们潜意识的想到是一种能使个体感到轻松愉悦、身心合一与有趣味的概念。游戏是体育兴发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是个体教化之源,是体育兴发教学课程的表达、育人、德育中体育与美育互动的基础和课程改造重要手段。游戏遵循学生身心合一的发展特点,能够更深沉、长久兴发个体生命力量,也是原生态、生活化、表现化、趣味化的体育兴发教学手段,但是要注意游戏功能异化的隐患,与提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念实践路径相违背。因此,树立终身体育兴发教学游戏观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是一种游戏体验,是健康身体和快乐的生命体验。古希腊体育赛会中呈现出游戏能促使一个城邦自我秩序,而促进因素则是个体靈魂与肉身的狂欢,也即体育兴发教学的因子。汤敏先生认为创新人才是在自由公平的竞争游戏中选拔出来的;毛泽东认为体育游戏就是劳动教育,其必须蕴含着社会主义觉悟、文化知识;柏拉图认为可爱是个体生命发展最终的归宿,在教育中体育游戏是培养可爱的人,文化知识是培养可信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体育游戏是提升、扩展学生原初生命力的。亦即在古今中外经典教育论中逐渐凝浮现出体育兴发教学里的游戏在健硕、优雅、活力、智慧的生命阶段建构通达的生命体验。

当下全科育人缺乏游戏教育,缺少教育的游戏这个润滑剂,导致培养个体缺乏活力、兴趣不广泛,甚至逐渐成为背书的工具,只会考试,不会生活乐趣。唯有通过游戏对体育兴发教学育人功能全面唤起,才能真正做到体育育人在全科育人中起到作用。

其次,中期阶段体育兴发教学的身心秩序化:培养个体身心合一的升华性。在个体的逐步成长到中期阶段,个体将由对体育兴发教学活动的好奇、兴趣、激情的身心状态转换成身心的秩序化。教师应用体育兴发教学的学科知识、教学手段去建构学生身心合一辩证的生命秩序,进一步升华学生由感性步入理性的成长路径。同样,体育课内容中每一个项目的知识、技能、技战术以及教师示范、讲解、惩戒都应兴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成长从感性向理性转化的具有程序化、规则化,但是会空洞和乏味。而身心感性转向理性化是让教育走向自然教育、回到原初性、本体回复的基础。身心走向理性是“心智、智慧、理性生活秩序化”步入稳定之源,万物创生之魂,立德树人、超越灵魂的载体。因此,感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呈现一种生命之花的姿态。对现实生活的感性化追寻是早期体育兴发教学的首要责任,它唤起、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对事物的初始感觉。那么中期阶段体育兴发教学对世界的理性化追寻的主要实践路径为个体身心合一的秩序化。

“个体身心合一的秩序化”是一种乐趣、审美的教育,乐趣、审美教育乃是一种真实可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的生活化教育。如叶圣陶编选的《摇摇船》这样一个教育场域正是国家认同建构的基本教育路径:呵护儿童天性,彰显文化趣味,体现价值引导。体育是一种挑战个人潜能、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游戏,而不是一个名利场、夺牌的工具,应推崇体育与体力活动融合模式。即体育教学是一种乐趣、审美教育,而体育兴发教学则是一种趣味的游戏、美育活动,突出趣味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形式上的审美(学校环境美、师生交往美),要避免学校生活成为应试考试场所。怀特海说,学习是个体发展的“浪漫趣味”阶段,这阶段一旦学业过重,所有的浪漫化的教育成分就变得几无可能。个体健康的身体孕育学生多样的智趣,从而孕育着长远兴趣的可能性。多样智性提升实践路径以健康为前提和基础,和谐的交往是具体内容,美善事物体验为中心而展开的学生精神生活的充实与美满就是根本指向。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交往及充实的活动三者的统一,就是让学生成为健康充实、和谐发展、美善引领、乐观向上的健全个体,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种“身心合一”角度把学生的兴趣追寻理性化、自然秩序化。

学习有智趣性最符合学生天性的需要,是体现自由与秩序的统一。智趣性意味着学习的内容“步步惊心”,学习内容具有隐蔽性和预设性。课堂内容设计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因为游戏是趣味性的源泉。如体育游戏是个体具身性游戏,身体完全在场,且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学生身体在物理意义上被完全兴发(升华)。在游戏时学生时刻保持着一种惊心的过程,而这个心理体验则是欣喜与失落相互交往的状态。这种阴阳融合为一体的心理状态磨练,正是个体生命走向整全必要的心理素质。

最后,后期阶段体育兴发教学的交往性:培植个体整全生命德性的灵魂内涵。交往是个体生存的基础,是文化传播和发生的前提,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也是友谊间互惠互助的过程。学生身体互动,亦即体育兴发教学的交往性。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化日益丰富,体育交往越发重要,在政治、军事、外交、宗教等各个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如今网络营造生活环境,导致个体交流环境的断裂,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日渐减少,然而体育兴发教学的交往出现则是必然性。交往旨在培育个体整全生命的德性内涵,是通过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3个阶段实现良好的交往能力。如孔子所言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君子要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把诚信交往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也就是说体育兴发教学中的交往在游戏中产生,而游戏生成兴趣,交往体现德性,亦即德性是交往价值的最终体现。在体育兴发教学交往中学生要克服自私自利、排除外在干扰、研究交往规则、散发自身内涵,最终形成个体德性和生命意义的一致性。

体育兴发教学中交往优良德性和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身心合一。身心合一乃是以交往的形式体现在社会圈里,而交往的灵魂则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卷》讲到游戏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学生在游戏交往中反映周遭的现实生活、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特殊形式和交往活动。如孔子周游列国14年治学的经历正是交往内涵的体现。这从功能品质上来说,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师范性品质。以治学中“忠”的情感来讲,是身心合一学识传授和学术交流的交往德性审美。而体育游戏多为两个人以上参与交往范畴——交往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体现。所以,交往所建构的身心合一生命交往秩序是包含着审美德性和言传身教师范性品质,它对学生德性灵魂具有极强的兴发作用。在体育兴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着其交往路径来设计教学内容,旨在将学生引入有德性灵魂的交往意向性中。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兴发教学中的交往是现代人际交往的体育课程理念,在完成体育项目的技巧动作和技能水平提升时,可以将动作要领编成歌谣口诀,使学生在受教时从生硬、死板的肌肉记忆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身心合一、生命灵魂的愉快体验,也能使他们在有效的互动、竞争中纵情显现谦让的德性。但在体育的交往中往往还出现一些有损害人类的交往,如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则是违法、违背社会伦理的交往。此刻的体育游戏活动交往则会失去本身意义、价值,也许将彻底失去体育兴发教学德性的灵魂。因此,体育兴发教学中的交往要厘定学生的兴趣、游戏、交往的尺度,发挥各自的职能,又要体现它们之间循证力量,从而实现追寻个体生命的整全。

3.2  以体育兴发教学孕育个体生命的独立人格,使个体生命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变成绽放的特征

“人格”在我国自古就有人心、个性、品格、品质、性格等极具儒学、伦理学内涵(中国式内涵)和道德意义与“人格”相关的词汇。在先秦与“古文”中形成六艺、四书、竹简的经典去熏陶密释时人之人格。如在冬日暖阳下,学校操场上一群孩子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生龙活虎完成各类体育运动。这冬日里最美的一道风景,是学生生命在暖阳中自由地呐喊与舒展,单纯而又丰盈。正是这种让学生身体与周遭事物的整体性直觉联系,形成个体基于身体向着世界的积极乐观在世体验与凸显其身体的存在,由此在这种体育活动的交往中养成个体友爱、自主、自信、合作的人格。亦即体育兴发教学孕育个体生命的独立人格。教育的最高目的则是促成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即是个体德性的完成。人的素质教育基本准则为德智体美劳,“体”是站在“C”位。如果说体育是唤起学生向着世界积极姿态,那么个体整全人格的完成,正是世界向着个体自我的回复。

體育兴发教学是扩展、提升学生的原初生命力,培植个体生命力的内在形式,升华个体生命的意义。缺少了个体生命力的激活、充实,其独立人格的孕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来说:(1)体育兴发教学驱动个体生命的独立性成哲理式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培育拥有协同性、包容性、共生性的独立人格人才,在教育中厚植个体的自立、自尊、自强等独立性格。何以谈得上个体独立性的特殊性和整全性,只有当一个学生有了快乐、健康、独立人格(德行)和学业之后,个体独立性要建立在这完整的秩序之上。这也正是体育兴发教学要追寻的一种生命整体状态。(2)体育兴发教学引发个体生命的自主性即时性打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习得独立人格引发了个体自我思考、自主选择、判断、行动的自主性人格。个体在教育情景启发了对体育课课程学习的欲望,体育教学方法彰显个体理智探究的兴趣,教学评价(结果)、反思让学生进入用心智思维的积极状态。学生在用心智的学习思维空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促成个体在之后一段时间内对体育项目的自主性学习。(3)体育兴发教学开创个体生命创造性的历时性敞开。个体生命创造性是基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人格的升华。创造性意味着人们运用新颖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对原有知识的重新梳理总结及各个同学身体与心理的体验和思维能力。Myles Brand在辩护体育创造性价值时,认为体育是培育个体努力工作、毅力、尊重他人、优雅地输赢、追求卓越及体育精神文明的各种德行(创造性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个体健康的身体活动,让物质生命动起来,秉承天地生生不息的人格。“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孕育个体生命的创造性与无处不追求完善的生灵。如果说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实践上升到体育美,那么体育的魅力、扣人心弦,给人的振奋、力量、自信和理想给学生带来了创造性的思维。对体育项目的习得有了辩证思考,且从中受到鼓舞、启发和激励。无疑,学生的全面发展绝非是孤立静态发展,而是一种动态、整体性、高质量的向着社会创造性的实践与生命潜能的不断显现。其的创新发展、自我超越都离不开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人、社会的爱和责任感、着眼游走六艺之间,以此达到身心合一,追寻更好的生活呈历史性姿态向学生敞开。

3.3  以体育兴发教学修炼个体生命的自我感悟性,使个体生命的体验性、幸福性和意义性变成流动的本色

感悟是个体在学习、笃行过程中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心理活动。如在体育课中有踢毽子、跳绳、滚铁环、打羽毛球、跳高、跳远、拔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学生在习得各个项目知识、技巧能够感悟其文化价值和技巧练成的微妙、神奇。在渐悟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地加深情感的体验,其个性得以张扬、才能得以发挥、独立人格得以形成、个体生命意义得以绽放。这也就是体育兴发教学塑造个体生命的自我感悟性。

体育兴发教学铸就学生身心合一:个体生命的体验变得流畅。体育教学是使学生的身心有一种特殊的感悟、理解和自主性的体验。其是个体生命体验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孔子所提“游于艺”则是朝着仁道敞开个体自身生命通道,让身体扎根于灵魂之中,使个体探寻学习内容的真切生命体验。我国研究者普遍认为成功的体育教学一定要佐证学生的心里真实感受,呼吁要回归生活世界,植根于生命体验。爱弥儿倡导以自然的方式来学习,主要是保持健全的身体感受力与活力去感知体验世界。因此,体育教学应从简单的知识、技战术的传授到触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多元化教学。学生的体育生活应根据其主体生命的经历、经验、感受和体验渐次生成,不是预设和灌输的。且在必要生活中追寻个体有幸福的、有意义的充盈生命。

体育兴发教学兴起和引发学生情志情趣:个体生命自主性转向幸福性。生命自主性是学生生命转向幸福性的根本,学生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情志情趣兴起和引发乃是个体生命走向幸福的源泉。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毋庸置疑。学生在学习练习体育项目时,理解到其中奥妙、意义,怦然点燃了学生向学的情志。师生在深入研讨时,通过语言和肢体等方式交流,是生命体验的具体过程。这个具体过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等非智力因素,突破了体育技战术传授的瓶颈。此种情趣体验所带来的个体生命超越、激扬和创造力,正是体育兴发教学过程中师生要追寻的幸福质素。

体育兴发教学的中国式体育教育现代化重构:个体生命走向“返璞归真”,变得有意义性。体育兴发教学包括理论性、公共性、外显性的意义性。准确地说,体育兴发教学生成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的高层次乃是个体生命意义性的孕育。在体育兴发教学的“欲望、兴趣、心智”3个敞开维度中搅动学生灵魂深处“向练”自觉和习惯。体育课堂给学生第一感觉应该是闲暇、惬意的,闲暇出智慧,恰恰是这样的学科能兴发个体生命意义性。如今体育异化为夺牌的工具,其不是为人而存在,只为竞技而生存,甚至其沦为金牌而存在的泥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沦为“控制和折磨人、摧残人”的工具。如果学生再不意识到体育被沦陷、被异化、被工具化的危险,那么国人的身体健康、民族的未来将变得岌岌可危。因此,中国式体育教育现代化的“返璞归真”势在必行,从而实现“真人”、使其成为最幸福的人,这也是体育兴发教学追寻目的,更是体育事业要追寻的意义。体育课具有建立个体生命意义感的天生优势,而体育兴发教学可以调节“意”的平衡性。由此可见,真正的朋友首先应该是从体育课开始的,个体要想通过体育课成为本真的朋友 ,也就是体育兴发教学的“义”。那么,体育兴发教学中“欲望、兴趣、心智”,“游戏、身心合一、交往”,“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幸福性、意义性”的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是相辅相成、相互变通、相互关照的,即体育兴发教学的通识教育。

注释:

① 此处“朋友”的意涵乃是源自徐文兵《异法方宜论》第七讲51集,亦即“朋”和“友”是不一样的,“朋”是指肉挨肉的接触,有肌肤之亲,“友”是指志同道合,朝一个方向走神交,柏拉图式的交往,而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教育正是这种“本真朋友”式且有“义”的体育兴发教学。

参考文献:

[1] 劉铁芳. 追寻生命的整全 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69.

[2] 刘良华. 论“兴发教学”[J]. 上海教育科研,2014(3):27-31.

[3] 刘良华. 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兴发教学改革[J]. 教育导刊,2022(2):5-10.

[4] 刘良华. 兴发教学视野与学科教学变革[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3(6):22-23.

[5] 刘铁芳. 教育意向性的唤起与“兴”作为教育的技艺——一种教育现象学的探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0):26-37.

[6] 张祥龙.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之一[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7] 叶嘉莹,张静. 诗歌的兴发感动及性别视野[J]. 文史知识,2019(2):69-75.

[8]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8-09-10)[2023-05-16]. https://www.gov.cn/ xinwen/

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9] 刘铁芳,位涛. 从思维激活到理智兴趣培育:启发的教学意蕴及其实现[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1):87-95.

[10] 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M]. 姜志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3-184.

[11] 郭昳欧. 舞蹈身体的生成逻辑、表达图式和对美的塑造[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3):151-160.

[12] 刘铁芳,王晖. 以教学打开生命——走向生命论的教学哲学[J]. 教育研究,2019,40(4):34-42.

[13] 曾仕强. 易经的智慧[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13.

[14] 拓万亮. 谈《易经·蒙卦》古典教育观对儿童体育教育的现代价值[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32(1):57-60.

[15] 张延丞.《黄帝内经》养神理论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

[16] 丽波. 《五百年来王阳明》17秋风扫落叶[EB/OL]. (2021-12-31)[2023-05-16]. https://mp.weixin.qq.com/s/

YloRDCDiNufY-PSQHVIheA

[17] 丁瑜. 她身之欲 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8] 孔冲.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1.

[19] 姜勇,马晶,赵洪波. 基于具身认知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意蕴与培养路径[J]. 体育学刊,2019,26(4):88-93.

[20] 马德浩. 具身德育: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理论视角[J]. 体育学刊,2020,27(4):1-6.

[21] 渠敬东,王楠. 自由与教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3-145.

[22] 李传奇,李海燕,张震. 身体的觉醒与挺立——从尼采的身体哲学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哲学[J]. 体育学刊,2017,24(3):1-5.

[23] 陈连山. 游戏[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24-26.

[24]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 体育科学词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79.

[25] 张强峰,张一民,颜亮,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示的困境与出路[J]. 体育学刊,2021,28(1):114-119.

[26] 刘铁芳,刘莉. 教育改革与“十三五”发展——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2014)年会综述[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3):124-126.

[27] 刘铁芳.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J]. 教育学报,2018,14(5):3-12.

[28] 刘铁芳. 可爱与可信的融合:个体成长的价值整合[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8):23-28.

[29] 刘铁芳. 教育: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J]. 大学教育科学,2016(3):23-29.

[30] 岳建军,龚俊丽,王家宏. 困境与突破:基于国际行动框架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政策[J]. 体育学刊,2020,27(2):79-84.

[31] 张宏宇. 现代体育文化的哲学反思与重构[D]. 苏州:苏州大学,2016.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6.

[3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34] 刘铁芳,刘艳侠. 精致的利己主义症候及其超越: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2):1-8.

[35] 刘皛. 论大学学者的独立人格[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6] 张祥龙. 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 礼乐人生与哲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6.

[37] 刘铁芳. 从模糊整体到自觉整体:个体发展中的自我整合与整全性教育的路径[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6):1-9+125.

[38] 邵桂华. 突破重复:超循环视野下的体育教学创造性[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67-72.

[39] 布特,李佼慕,闵思成. 新时代立德树人体育教育新理念的哲学内涵与时代价值[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96-107.

[40] 郑文樾. 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4.

[41] 徐文兵,梁冬.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收稿日期:2023-08-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TY068);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1C0804);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HNJG-2021-1085)。

作者简介:李叶军(1987-),男,講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兴发理论、体育哲学。E-mail:1515160260@qq.com  通信作者:汤长发

猜你喜欢
身心个体生命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给身心降个温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