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语言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3-12-25 08:40高亚楠刘宏飞
教育研讨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教学模式

高亚楠 刘宏飞

摘 要|本文尝试探究语言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有效教学模式,以求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中国优秀文化为立足点,把思政教育、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立德树人;民族自信;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三全育人”的重要教育思想,提出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以知促行,以行践知。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注重科技媒介与学科的融合,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维度,将优秀的线上资源引入到课堂,提升教学内容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与互动性。

近年来,学者已对高校“三全育人”的深化路径和运作机制、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内涵和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究。如单珣和贾寒(2023)提出“三全育人”视角下构立主题型区块化、专业型项目化、自主型全程化和环境型全员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冯刚(2023)提出“三全育人”的深化路径,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多方主体互动中推进具体实践和加强完善体制建设。祝智庭和胡姣(2021)指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借助技术手段旨在以全场景融合的方式促进教学与服务向个性、精准、智能化转型,对教育和学习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田爱丽和侯春笑(2022)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发展路径创造的举措。

在新时期,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面临着挑战,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态等方面进行变革。而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针对研究生语言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的探究还不是很充分。鉴于此,本文尝试探究语言学專业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授理论知识基础上以中国优秀文化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彰显思政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2 “三全育人”视域下混合式教学内容

2.1 语言学课程线上资源的挖掘

线上的语言学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大学慕课、Pilipili两大平台汇集了北大、南大等语言学顶级高校的精品课程。二是学术大牛的前沿讲座、语言学学术会议均在线上进行,且免费对语言学教师和学生开放。三是学校图书馆提供了SSCI、A&HCI、CSSCI语言学核心论文数据库和盈科电子文献平台,国内外文献均可免费获取。四是实验分析软件和语料库助力语言学量化研究,如CITESPACE文献分析、PRAAT语音分析、SPSS社会科学数据分析软件、北京大学CCL和北京语言大学BCC等语料库。

2.2 语言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

一是解密古代诗歌魅力背后的动因。以学生熟知的《诗经》和唐诗名篇为切入点,引入上古、中古时期古代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语音理论。同时注重讲练的结合,给出其他诗歌名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探究古代诗歌声韵美的表现和背后的原因。如在讲授中古韵母的时候,可将《静夜思》作为导引,通过该诗讲解“韵”(韵腹、韵尾和声调一致)的概念,再剖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表现和原因,即该诗是首句入韵,偶句押韵的押韵方式,三句韵脚“光[guang55]”“霜[shuang55]”“乡[xiang55]”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使其韵律优美。

二是老一辈语音学者研究理念和治学态度。不仅要讲授语音学者的理论观点,还要将其研究理念和治学态度融合进来。使枯燥的理论故事化、情节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悟老一辈学者的人生价值观和研究精神。如王力先生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将传统的“小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指出中国语言学有着重视实践、重视材料和观点相结合、善于吸收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应当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时应该积极研究、吸收外国新的、先进的语言学理论方法,联系汉语的实际,以发展中国语言学。他还注重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的学说。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的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

三是基于古音理论的家乡方音调查分析。古代语音虽然远离生活,但在现代汉语,特别是粤方言和吴方言中却仍有较多的保留。因此本课程广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他们所掌握的语言情况、所具备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学业上的需求创设探究项目,将古代语音与学生家乡方言语音相联系,指导学生运用现代语音方法和技术处理家乡语音。如可让学生依托PRAAT软件对家乡方言的声调进行实验数据量化分析,基于中古韵母理论进行对家乡方言韵母特点和动因的分析等。

四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最新学术成果研讨。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发表在《中国语文》《方言》《古汉语研究》等语言学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拿到课堂中与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研读。阅读汇报中不是简单内容的陈述,而是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眼光看问题。即从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又发现了哪些疏漏?该观点是基于哪些前人的观点提出的,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哪些创新,其观点又得到了哪些语言事实证据的支持?

3 三全育人视域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1 古代诗词导入+语音原理解析+诗词实例操练

针对“中国文化+古代诗歌魅力背后的动因探究”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古代诗词导入+语音原理解析+诗词实例操练”的讲练结合方式。传统的音韵学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语音原理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氣氛沉闷。本课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古代语音知识结合,一方面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另一方面通过古代诗词声韵的分析,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地领悟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汉语语言的魅力。

3.2 课前精品慕课+课中理论观点产生历程考析+课后文献拓展阅读

针对“三观培育:老一辈语音学者研究理念和治学态度”的课程思政内容,采用“课前精品慕课+课中理论观点产生历程考析+课后文献拓展阅读”的线上线下结合与方式进行。将武汉大学万献初、北京大学李小凡等老师的慕课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自主学习,课中结合学者的治学经历和探究过程与学生共同探究该理论观点提出的历史过程。将理论知识的价值维度纳入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中,引导学生通过该过程感受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去体悟以天下为己任、家国情怀和孜孜以求、不耻下问的个体修身的自觉追求。

3.3 家乡方言调查+数据分析实操及释疑+课程论文撰写

针对“爱家乡、重实践:基于古音理论的家乡方音调查分析”的课程思政内容,采用“调查+计算机处理+课程论文”的量化实验形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第一步是中古时期语音基础,所用到的语音知识包括中古36字母,206韵,平上去入4声。第二步是依托线上慕课资源,走进北京大学李小凡老师的《汉语方言学》,学习方音调查的基本方法。第三步是学生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汉语方言调查字表》手册对家乡方言展开调查。中国的语言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大致可划分为十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又分为不同的片和小片,每个区和片在语音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学生通过该活动能够切实体验中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学生的动手实践应用能力也会大幅提高。第四步是学生自行安装汉化版的语音处理软件PRAAT,通过贝先明的《实验语音学的基本原理与PRAAT软件操作》自主学习PRAAT软件操作,学会计算声调、声母和韵母的实验数据。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原理解读和PRAAT实操,分组练习,老师答疑。第五步是学生将家乡方言调查分析撰写成论文作为本课程的考核任务,教师给出修改意见。

3.4 课前前沿文献推送+课中学生PPT阅读汇报+师生互动讨论

针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最新学术成果研讨”的课程思政内容,采用“课前前沿文献推送+课中学生PPT阅读汇报+师生讨论”的互动方式进行。首先,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选定最新文献,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接着,通过学生讲解加深理解,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师生就该文章思路、观点、方法和语言表述等方面开展互动研讨。

4 结语

本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中国优秀文化与语言学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感。本课程以汉语语言学中的古代语音为研究对象,将语言视为文化的一部分,力图在讲授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彰显思政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切实感受中华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展现民族自信心。

二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使得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一方面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时空,使学生在课前、课上和课后,不管身处何地都能进行语言学的学习,另一方面将优秀的线上资源,如国内外前沿讲座、最新发表的论著和学术大家的慕课引入课堂。

三是建立以思辨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用古音理论分析当代方音”的教学新模式。古代语音知识远离当下的社会生活,古代也没有拼音来进行记录。本研究秉承着继承与创新的理念,将古代语音知识与学生所熟知的家乡方言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和学生一起探究汉语语音的产生与发展,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古音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遗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单珣,贾寒.“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4):81-83.

[2]冯刚.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蕴含与深化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3(1):1-8.

[3]田爱丽,侯春笑.线上线下融合教育(OMO)发展的突破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2(1):73-78,85.

[4]祝智庭,胡姣.教育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与战略场景[J].中国教育学刊,2021(5):45-52.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of Linguistics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Gao Yanan Liu Hongfei

1. College of Literatur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for linguistics majors,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Based on China’s excellent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ability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ogether, increasing students’ sense of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Key words: Cultivate virtue and cultivate talents; National confidence; Teaching model;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